葉霖

《痧疹輯要》~ 卷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)

1. 卷一

2. 述原

錢仲陽曰:小兒在胎十月,食五臟血穢,生下則其毒當出。故瘡疹之狀,皆五臟之液。肝主淚,肺主涕,心主血,脾為裹血。其瘡出有五名:肝為水疱,以淚出如水,其色青(而)小;肺為膿疱,以涕稠濁,色白而大,心為斑,主心血,色赤而小,次於水疱;脾為疹,小次斑瘡,其主裹血,故色赤黃淺也。涕淚出多,故膿疱、水疱皆大;血營於內,所出不多,故斑疹皆小也。

病疱者涕淚俱少,譬胞中容水,水去則瘦故也。

始發潮熱,三日以上,熱運入皮膚,即發瘡疹,而不甚多者,熱留膚腠之間故也。潮熱隨藏,出如早食,潮熱不已,為水疱之類也。瘡疹始出之時,五臟證見,惟腎無候,但見平證耳,尻涼、耳涼是也。尻、耳俱屬於腎,其居北方,主冷也。若瘡黑陷,而耳尻反熱者,為逆也。

《聖濟總錄》論曰:小兒稟氣純陽,臟腑蘊熱,自內出外,隨氣熏蒸,散於榮衛肌肉之間,留連內腠,或因飲熱乳,或因遇時疫,熱氣乘其肌肉嫩弱,遂變瘡疹。微者其邪在腑,發為細疹,狀似蚊喙所螫,點點赤色,俗號麩瘡;甚者其邪在臟,發為豆瘡,狀如豌豆,根赤頭白,穴出膿水,俗名疱瘡。

皆於未發時,先蒸熱如傷寒狀,頭痛面赤目黃,遍身皆熱,腰背疼痛,小便赤短,大便或溏或澀,煩渴引飲,甚則譫語,其脈浮大洪數者,是其證也。

李東垣曰:夫斑疹始出之證,必先見面燥腮赤,目胞亦赤,呵欠煩悶,乍涼乍熱,咳嗽嚏噴,足梢冷,多睡驚。並瘡疹之證,或生膿胞,或生小紅斑,或生癮疹,此三等不同,何故俱顯上證,而後乃出?蓋以上諸證,皆太陽寒水起於右腎之下,煎熬左腎,足太陽膀胱寒水夾脊逆流,上頭下額,逆手太陽丙火,不得傳導,逆於面上,故顯是證。蓋壬癸寒水,克丙丁熱火故也。

諸斑證皆從寒水逆流而作也,醫者當知此理,乃敢用藥。夫胞者一名赤宮,一名丹田,主男子藏精施化,婦人系胞有孕,俱為生化之源,非五行也,非水亦非火。此天地之異名也,象坤土之生萬物也。夫人之始生也,血海始淨,一日二日,精勝其血,則為男子;三日四日五日,血脈已旺,精不勝血,則為女子。二物相搏,長先身生,謂之神,又謂之精。

道、釋二門言之,本來面目是也。其子在腹中,十月之間,隨母呼吸。呼吸者,陽氣也,而生動作,滋益精氣。飢則食母血,渴者飲母血,兒隨日長皮肉筋骨血脈。形氣俱足,十月降生。口中尚有惡血,啼聲一發,隨吸而下。此惡血復歸命門胞中,僻於一隅,伏而不發。直至因內傷乳食,濕熱之氣下流,合於腎中,二火交攻,致榮氣不從,逆於肉理,惡血乃發諸斑疹,皆出於膀胱壬水。其瘍後聚肉理,歸於陽明。

白話文:

錢仲陽說:小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十個月,吃的是媽媽五臟的血和穢物,出生後這些毒素應該排出。所以,小兒出的瘡疹,其實都是五臟的液體所化。肝臟主導眼淚,肺臟主導鼻涕,心臟主導血液,脾臟則包裹血液。這些瘡疹出來會有五種不同的樣貌:肝臟的對應是水泡,因為眼淚就像水一樣流出,顏色是青色而且比較小;肺臟的對應是膿皰,因為鼻涕濃稠混濁,顏色是白色而且比較大;心臟的對應是斑,主要和心血有關,顏色是紅色而且比較小,比水泡還小;脾臟的對應是疹子,比斑點小一些,它主要包裹血液,所以顏色是紅黃色且比較淺淡。鼻涕眼淚流出的多,所以膿皰、水泡就比較大;血液在體內運行,排出的不多,所以斑、疹就比較小。

如果生病出泡疹的人,鼻涕眼淚都很少,就像胞囊裡裝水,水少了人就會消瘦一樣。

一開始發病時會出現潮熱,三天以上,熱氣滲透到皮膚裡,就會發出瘡疹,但如果出得不多,是因為熱氣還停留在皮膚的紋理之間。潮熱跟著內臟的運行,就像早飯時間一樣出現,如果潮熱持續不斷,就會出現水泡之類的疹子。瘡疹剛開始出現時,可以看出五臟的病症,只有腎臟沒有明顯的徵兆,只會看到正常的表現,像是屁股涼、耳朵涼就是這樣。屁股和耳朵都屬於腎,腎在北方,主寒冷。如果瘡疹顏色發黑而且凹陷,耳朵和屁股反而發熱,那就是不正常的現象。

《聖濟總錄》裡說:小兒天生陽氣旺盛,臟腑蘊藏熱氣,這些熱氣從內向外散發,隨著氣血的運行蒸騰,散佈在皮膚肌肉之間,停留在皮膚紋理的深處。有時是因為喝了太熱的奶,有時是因為遇到時疫,熱氣侵襲到他們柔嫩的肌肉,就變成了瘡疹。輕微的病邪停留在腑,會發出細小的疹子,樣子像蚊子叮咬的痕跡,點點紅色,俗稱「麩瘡」;嚴重的病邪深入到臟,會發出豆瘡,樣子像豌豆,根部是紅色,頂部是白色,會流出膿水,俗稱「皰瘡」。

這些病症在還沒發作之前,都會先出現像傷寒一樣的發熱現象,頭痛、臉色發紅、眼睛發黃,全身發熱,腰背疼痛,小便發紅而且量少,大便時而稀溏時而乾澀,口渴想喝水,嚴重時還會說胡話,脈象浮大且快,這就是這個病的證候。

李東垣說:斑疹剛開始出現時,一定會先看到臉色乾燥、腮紅,眼眶也發紅,會打呵欠、煩躁、忽冷忽熱、咳嗽、打噴嚏、腳尖發冷、嗜睡而且容易驚醒。而瘡疹的症狀,有的是生出膿皰,有的是生出小紅斑,有的是生出隱疹,這三種情況不同,為什麼都會先出現以上這些症狀,然後才發出來?是因為以上這些症狀,都是太陽寒水從右腎之下升起,煎熬左腎,足太陽膀胱的寒水沿著脊椎逆流,向上衝到頭部和額頭,逆著手太陽的丙火,導致熱氣無法正常傳導,逆行到臉上,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。這是因為壬癸的寒水,剋制了丙丁的熱火。

各種斑疹都是從寒水逆流所引起的,醫生應該了解這個道理,才能敢於用藥。所謂的「胞」,也叫做「赤宮」或「丹田」,是男子儲藏精液以生育,女子孕育胎兒的地方,是生命起源的地方,不是五行所能概括,也不是水或火所能代表。這是天地孕育萬物的異名,像坤土一樣產生萬物。人在剛出生時,血海開始清淨,一兩天後,精氣勝過血液,就會發育成男孩;三四五天後,血脈旺盛,精氣不如血液,就會發育成女孩。精血兩物相互搏鬥,先生出形體,這就是所謂的「神」,也叫做「精」。

道家和佛家也說,這就是人本來的面目。孩子在母親腹中十個月期間,隨著母親的呼吸而呼吸。呼吸就是陽氣,使孩子產生動作,滋養精氣。餓了就吃母親的血液,渴了就喝母親的血液,孩子隨著時間一天天長大,皮肉筋骨血脈也逐漸完善,形體和氣都具備了,十個月後就降生到世間。出生時口中還殘留著惡血,一啼哭,就隨著呼吸下降。這些惡血會回到命門的胞中,躲藏在一個角落,潛伏不發作。直到因為內傷飲食,濕熱之氣向下流動,與腎中的火交攻,導致榮氣不順暢,逆行到肌肉紋理,惡血才發出各種斑疹,都出自膀胱的壬水。這些疹子癒合後,肌肉紋理會聚集,歸於陽明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