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霖

《痧疹輯要》~ 卷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)

1. 述原

錢仲陽曰:小兒在胎十月,食五臟血穢,生下則其毒當出。故瘡疹之狀,皆五臟之液。肝主淚,肺主涕,心主血,脾為裹血。其瘡出有五名:肝為水疱,以淚出如水,其色青(而)小;肺為膿疱,以涕稠濁,色白而大,心為斑,主心血,色赤而小,次於水疱;脾為疹,小次斑瘡,其主裹血,故色赤黃淺也。涕淚出多,故膿疱、水疱皆大;血營於內,所出不多,故斑疹皆小也。

白話文:

錢仲陽說:小兒在母腹中十個月,吸食五臟的污血,出生後這些毒素應該排出。因此,瘡疹的狀態,都是五臟液體的顯現。肝主淚,肺主涕,心主血,脾主裹血。瘡疹有五種名稱:肝瘡是水皰,因淚水像水一樣流出,其顏色青色且小;肺瘡是膿皰,因涕液濃濁,顏色白色且大;心瘡是斑,主心血,顏色紅色且小,次於水皰;脾瘡是疹,比斑瘡小,主裹血,所以顏色為淺紅黃色。涕淚流出多,所以膿皰、水皰都大;血在體內運行,流出的不多,所以斑疹都比較小。

病疱者涕淚俱少,譬胞中容水,水去則瘦故也。

始發潮熱,三日以上,熱運入皮膚,即發瘡疹,而不甚多者,熱留膚腠之間故也。潮熱隨藏,出如早食,潮熱不已,為水疱之類也。瘡疹始出之時,五臟證見,惟腎無候,但見平證耳,尻涼、耳涼是也。尻、耳俱屬於腎,其居北方,主冷也。若瘡黑陷,而耳尻反熱者,為逆也。

白話文:

開始出現潮熱,三天以上,熱氣在皮膚運行,就會發出皮疹,但不會很多,這是因為熱氣留在皮膚和組織之間。潮熱隨著臟腑的運行,在早上吃飯時出現,潮熱不止,就會形成水皰。皮疹剛開始出現時,五臟的症狀都會出現,只有腎臟沒有症狀,但能看到平脈的症狀,也就是臀部和耳朵涼。臀部和耳朵都屬於腎,它們位於北方,主寒。如果皮疹是黑色且凹陷,而耳朵和臀部卻發熱,這是反常的現象。

《聖濟總錄》論曰:小兒稟氣純陽,臟腑蘊熱,自內出外,隨氣熏蒸,散於榮衛肌肉之間,留連內腠,或因飲熱乳,或因遇時疫,熱氣乘其肌肉嫩弱,遂變瘡疹。微者其邪在腑,發為細疹,狀似蚊喙所螫,點點赤色,俗號麩瘡;甚者其邪在臟,發為豆瘡,狀如豌豆,根赤頭白,穴出膿水,俗名疱瘡。

白話文:

《聖濟總錄》中說:小兒天生體質純陽,臟腑蘊含熱氣,由內向外擴散,隨著氣血的燻蒸,散佈於榮衛和肌肉之間,積聚在體內深處。有時是因為喝了熱奶,或者因為遇到了時疫,熱氣趁著小兒肌肉稚嫩,就化為瘡疹。輕微的瘡疹,病邪在腑,發作時疹子很細密,形狀像蚊子叮咬後的痕跡,點點泛紅,民間俗稱「麩瘡」;嚴重的瘡疹,病邪在臟,發作時疹子像豌豆,根部發紅,頭部發白,裡面流出膿水,民間俗稱「皰瘡」。

皆於未發時,先蒸熱如傷寒狀,頭痛面赤目黃,遍身皆熱,腰背疼痛,小便赤短,大便或溏或澀,煩渴引飲,甚則譫語,其脈浮大洪數者,是其證也。

白話文:

在未發病的時候,先有全身發熱的症狀,如同傷寒一樣,頭痛、臉色發紅、眼睛變黃、全身燥熱、腰背痠痛、小便赤黃且量少、大便有時溏瀉、有時乾燥、口渴想喝水,嚴重時甚至胡言亂語,脈搏浮大而洪數,這就是譫語的症狀。

李東垣曰:夫斑疹始出之證,必先見面燥腮赤,目胞亦赤,呵欠煩悶,乍涼乍熱,咳嗽嚏噴,足梢冷,多睡驚。並瘡疹之證,或生膿胞,或生小紅斑,或生癮疹,此三等不同,何故俱顯上證,而後乃出?蓋以上諸證,皆太陽寒水起於右腎之下,煎熬左腎,足太陽膀胱寒水夾脊逆流,上頭下額,逆手太陽丙火,不得傳導,逆於面上,故顯是證。蓋壬癸寒水,克丙丁熱火故也。

白話文:

李東垣說:斑疹病在一開始發作時,一定會先出現面部乾燥、臉頰發紅、眼瞼也發紅,伴隨打哈欠、煩悶、忽冷忽熱、咳嗽打噴嚏、足部發涼、睡眠易驚等症狀。斑疹病的症狀會發展成膿瘡、小紅斑、或癮疹,雖然這三種症狀不同,但為什麼都會出現上述症狀,然後纔出現斑疹呢?這是由於上述症狀都是太陽寒水從右腎下方開始,煎熬左腎,足太陽膀胱寒水沿著脊柱逆流而上,頭部和額部受到影響,逆行至手太陽丙火,丙火無法傳導,逆行於面上,所以出現了上述症狀。這是因為壬癸寒水剋制丙丁熱火所致。

諸斑證皆從寒水逆流而作也,醫者當知此理,乃敢用藥。夫胞者一名赤宮,一名丹田,主男子藏精施化,婦人系胞有孕,俱為生化之源,非五行也,非水亦非火。此天地之異名也,象坤土之生萬物也。夫人之始生也,血海始淨,一日二日,精勝其血,則為男子;三日四日五日,血脈已旺,精不勝血,則為女子。二物相搏,長先身生,謂之神,又謂之精。

白話文:

各種斑疹的症狀皆因寒水逆流而產生,醫師應瞭解這個道理,纔能夠正確用藥。子宮有一個別名叫做赤宮,另一個別名則叫做丹田。赤宮的主要功能是儲存男性的精氣,並將精氣化為精華;而子宮則是女性懷孕的部位,兩者都是生命生成的根源,並非五行、水或火。這些都是天地之間的不同稱呼,象徵著坤土生養萬物。人在出生時,血海開始淨化,一到兩天,精氣勝過血氣,則成為男性;三到四到五天,血脈已經旺盛,精氣不勝過血氣,則成為女性。兩種物質相互搏鬥,最先產生的是身體,稱為神,又稱為精。

道、釋二門言之,本來面目是也。其子在腹中,十月之間,隨母呼吸。呼吸者,陽氣也,而生動作,滋益精氣。飢則食母血,渴者飲母血,兒隨日長皮肉筋骨血脈。形氣俱足,十月降生。口中尚有惡血,啼聲一發,隨吸而下。此惡血復歸命門胞中,僻於一隅,伏而不發。直至因內傷乳食,濕熱之氣下流,合於腎中,二火交攻,致榮氣不從,逆於肉理,惡血乃發諸斑疹,皆出於膀胱壬水。其瘍後聚肉理,歸於陽明。

白話文:

道家、佛家所說的「本來面目」就是這個道理。嬰兒在母腹中,十個月期間,隨著母親的呼吸而呼吸。呼吸是陽氣,能生發動作,滋養精氣。嬰兒飢餓就吃母親的血,口渴就喝母親的血,每天逐漸長出皮肉筋骨血脈。形體氣血都具備後,在十個月時出生。嬰兒出生時,口中還有惡血,啼哭一聲,惡血就隨著呼吸而被嚥下去。這些惡血回到命門胞中,積存在那裡,隱伏不發。直到因為飲食不節,濕熱之氣下流,與腎中的火熱之氣交攻,導致榮氣運行不暢,逆於肌肉理路,惡血才發作為斑疹,這些都是來自膀胱中的「壬水」。斑疹化膿之後,聚積在肉理上,歸屬於陽明經。

故三番斑始顯之證,皆足太陽壬膀胱克丙小腸,其始出皆見於面,終歸於陽明肉理,熱化為膿者也。二火熾甚,反勝寒水,遍身俱出,此皆出從足太陽傳變中來也。當外發寒邪,使令消散;內瀉二火,不令交攻其中;令濕氣上歸,復其本位。可一二服立已,仍令小兒以後再無二番斑出之患。

白話文:

因此三番斑痕跡開始顯現的症狀,都是因為足太陽膀胱經剋制丙小腸經,它們剛開始出現都是在臉上,最後歸結於陽明經的肌肉組織,化為熱膿。二火過於旺盛,反過來剋制寒水,全身都出現斑痕,這都是從足太陽經傳變而來的。應該從外表發散寒邪,使之消散;從內部瀉出二火,不讓它們互相交攻;讓濕氣上升歸位,恢復本位。可以一兩服藥就立竿見影,並讓小孩以後不再患二番斑。

此《內經》之法,覽者詳之。

孫東宿曰:麻疹,浙之呼為瘄子,又曰痧子;吳地呼為疹子;新安呼為麻。總為有生初之淫火,伏於命門之間。命門具太極之理,而陰陽五行系焉,臟腑之所由也。蓋五行一陰陽,陰陽一太極也。天之與人,咸相感通。由其通,故天寒而人身寒,天熱而人身熱也。天之癘氣,一動則所稟之毒隨感而發,陽感之則疹出焉,陰感之則痘出焉。

白話文:

孫東宿說:麻疹,在浙江被稱為「瘄子」,也被稱為「痧子」;在吳地被稱為「疹子」;在新安被稱為「麻」。總的來說,麻疹是人出生後初期的淫火,潛伏在命門之間。命門具有太極的道理,而陰陽五行都歸屬於它,是臟腑的根源。五行一陰一陽,陰陽一太極。天和人相通。正因為這種感應,所以天冷人就會冷,天熱人就會熱。天上的毒氣一旦變動,就會引動人體所稟受的毒素,陽性的人就會出現麻疹,陰性的人就會出現痘瘡。

陽浮而淺,故疹易出易斂;陰凝而深,故痘難出難痂。陰陽二劫之毒盡出,則向安矣。余故曰:人之出疹出痘,猶蠶之一眠二眠三眠也。痘雖出於陰,而實成於陽,以氣為之固也;疹雖出於陰,而實借於陰,以血為之資也。何見之?痘非氣行則血不附,安得結痂;疹非血濟則氣失依,焉能收斂?斯陰陽升降之理,一開必一闔。血之附氣,氣之依血;陰根於陽,陽根於陰,陰陽互為其根也。

白話文:

由於陽氣浮淺,所以疹子容易出現容易消退;陰氣凝結而深沉,所以痘瘡難以出現難以結痂。當陰陽兩種毒素完全排出後,病情就會好轉。因此,我常說:人出疹子出痘瘡,猶如蠶的一眠、二眠、三眠。痘瘡雖然出於陰,但實際上是在陽氣的作用下形成的,以氣為基礎;疹子雖然出於陰,但實際上是藉助於陰,以血為基礎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痘瘡如果不流通,血就不能附著,怎麼能結痂;疹子如果不滋養血,氣就失去依靠,怎麼能消退?這正是陰陽升降的道理,一開必有一合。血依附於氣,氣依賴於血;陰的根源在於陽,陽的根源在於陰,陰陽相互為根。

前人謂痘出於臟,不知指何臟;疹出於腑,不知指何腑而云之也。又謂疹出心肺,故鼻涕而咳嗽。余謂此皆臆度套詞,而非有真知一定之見也。既曰疹出於腑,心肺獨非臟乎?按《內經》鼻為肺之門戶,通天氣。陽毒上發,熱毒熏蒸。蓋心肺位尊膈上,又肺主毛竅,毒從竅出,是干於肺而非出於肺也。

白話文:

前人說痘是出自臟器,但不知道是指哪個臟器;疹是出自腑,但不知道是指哪個腑而這麼說的。又說疹是出自心肺,所以會流鼻涕和咳嗽。我認為這些都是憑空猜測,沒有真正的知識和確定的見解。既然說疹是出自於腑,那麼心肺難道不是臟器嗎?根據《內經》,鼻子是肺的門戶,與天相通。陽毒由上而發,熱毒燻蒸。因為心肺位於尊貴的膈膜之上,肺又主導毛孔,毒從毛孔而出,是因肺而起而不是出自於肺。

要知痘之與疹,皆出於命門之陰陽也。

霖按:痧疹,古經方不載。宋元以來,諸賢著述率多拉雜。前明羅田萬密齋,始將治法闡明。其論胎毒,在腑在臟,仍屬依樣葫蘆。惟孫文垣命門之論,允為精當。然痧疹之根原雖明,有非關命門伏氣,其形證似是而非者。風隱斑疹之外,又有爛喉丹痧一證,均當詳考,謹列於下,庶免混淆。

白話文:

霖說:痧疹是中醫古籍中沒有記載的病症。宋元以來,諸位名醫的著述,大多拉拉雜雜,沒有系統。直到明朝的羅田萬密齋,才開始闡明治療方法。他關於胎毒在腑在臟的說法,仍然是根據前人的說法。只有孫文垣的命門論,纔算是精當。然而,痧疹的病因雖然明確,但有些並非與命門伏氣有關,其形狀證候也似是而非。除了風隱斑疹之外,還有一種爛喉丹痧的病症,都應該詳加考究,謹記於下,以免混淆。

風疹初起煩癢,搔之隨手壟起,成片成塊,愈搔愈甚,由脾虛血熱,感風邪而作。治宜調中疏風,不可專用風藥。

白話文:

風疹一開始會感到煩躁和發癢,抓撓後會隨手隆起,形成一片片和一塊塊的樣子,抓得越多越嚴重。這是因為脾虛血熱,感染了風邪引起的。治療應以調中疏風為宜,不能只用風藥。

隱疹始候,如蚊蚤螫齧,煩癢無頭粒,搔之似腫非腫,隱隱然不發,胖甚則發熱腹痛。此脾有蓄熱,更為風濕所中。治宜消風清熱。較痧疹險證中之皮里隱不同,不可牽混。

白話文:

隱疹的初期症狀,如同蚊蟲叮咬,感到煩躁和發癢,但沒有明顯的可見顆粒,搔抓後會出現腫脹感,但並不十分明顯,隱隱約約地不發作。如果過度肥胖,則會出現發熱和腹痛。這是由於脾臟蓄熱,再加上風濕的侵襲所致。治療方法應以消除風熱為主。隱疹與痧疹險證中的皮裏隱是不同的,不可混淆。

按以上二證,即《巢源》所謂邪折於肌,與內熱相搏則為軫;《外臺》所謂赤軫如蚊螫煩癢,搔之重沓壟起。斯即赤白二種之風矢隱軫也。

白話文:

根據以上兩種證狀,就是《巢源》中所說的邪氣停留在肌肉之中,與內熱互相搏擊而形成軫;《外臺》中所說的赤軫就像蚊子叮咬一樣煩躁和瘙癢,搔抓之後會加重隆起。這兩種赤白兩種風邪隱藏的軫證。

斑有色點而無顆粒,其狀或如錦文,或如雲霞,撫不澀指,按之暈淺。證有陰陽之別:陽斑色紫點小者,心胞熱也;色紫點大者,胃中熱也。或由溫病,或由傷寒,或是汗後,或是血熱,各有其因。陰斑色淡紅,口不渴,脈不洪。乃伏寒在下,迫其無根失守之火,聚於胸中,上蒸所致。宜各從本病,以決死生。

白話文:

斑點有彩色,但沒有顆粒,它的形狀有的像錦緞上的花紋,有的像雲霞。撫摸它時不會感到粗糙,按壓它時暈染得較淺。斑點證狀有陰陽之分:陽斑顏色紫紅,斑點較小的,是心臟胞絡有熱;顏色紫紅,斑點較大的,是胃中積熱。有的由溫病引起,有的由傷寒引起,有的由汗後引起的,有的由血熱引起,各有其原因。陰斑顏色淡紅,口不渴,脈搏不洪大。是體內寒氣潛伏在下,迫使原本無根、失守的陽氣聚集在胸中,向上蒸發而引起的。應該根據各自的根本疾病,來決定生死。

按《傷寒總病論》曰:冬溫之氣,至春夏而發,肌肉斑斕,隱軫如錦文,俗名麻子瘡。《補亡論》曰:斑形如丹砂小點,又若錦文燦爛。此即熱病之斑軫,與痧麻迥異者也。

白話文:

《傷寒總病論》裡有說:冬季感染的熱邪之氣,到了春夏發作,就會造成肌肉上出現像錦緞一樣的斑點,俗稱麻子瘡。《補亡論》裡面談到:這種斑點像丹砂小點,又像錦緞的圖案一樣。這種斑點是熱病的表現,和痧麻完全不同。

麻疹發熱,不拘三四日,以火照之,遍身如塗朱之狀,此將出之兆也。出則細碎,皮紅成片,如蚊蚤螫齧之跡,撫之澀指,按之起暈,是其證也。亦須從面至胸背手足出透,以紅潤為佳。重者身膨脹,眼亦封閉。麻色有赤白微黃不同,只要紅活,最嫌黑陷。麻出面目胸腹稠密,纏鎖咽喉者逆,發不出而喘悶者凶。

白話文:

麻疹發熱,不論是三四天,用火照著患者身上,全身像塗了硃砂一樣的樣子,這將是出麻疹的徵兆。麻疹出來,是細碎的,皮膚紅成一塊塊,像蚊子叮咬的痕跡,撫摸它會感到皮膚粗糙和有小疙瘩,按壓它會出現暈圈,這是麻疹的症狀。麻疹必須從臉開始,蔓延到胸背手腳,直到出透為止,以紅潤的麻疹為最佳。嚴重的麻疹患者,身體會腫脹,眼睛也會閉合。麻疹的顏色有紅色、白色和微黃色之分,只要紅潤鮮活,最怕的是黑色和凹陷的麻疹。麻疹出在面部、胸腹部稠密,纏繞咽喉的,是逆行麻疹,麻疹不出,喘悶的,是兇險的徵兆。

麻疹與痧疹異處,初見遍身發麻,退後脫皮,而治法亦略同。方書不載,惟《景岳全書》有此論治,宜參考。又有遍身但紅而絕無斑點者,謂之火丹,亦其類也。故痘科中有夾痧、夾麻、夾丹等證,總皆熱毒所致,俱當詳辨也。

白話文:

麻疹和痧疹在症狀上有所不同。麻疹一開始會出現全身發麻的症狀,退燒後會脫皮,治療方法也大同小異。在醫書中沒有提到麻疹的治療方法,只有《景嶽全書》有相關論述,可以參考。還有一種遍身長紅疹,但沒有斑點的疹子,叫做火丹,也是麻疹的一種。因此,在痘疹的分類中,有夾痧、夾麻、夾丹等證狀,總的來說都是因為熱毒引起的,需要仔細辨別。

按郭白雲所云,焦則退皮,狀如麩片者,即今之麻疹也。

或問:痧、麻二證,一云命門伏毒,一非命門伏毒,抑有說歟?曰:痧疹人人不免,或有未痘之先出者,痘後仍必復出;麻疹則畢世不出者十之八九,患此者不過十之一二。一為伏藏之毒,一為疫癘之氣。以此證之,夫復何疑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:痧疹和麻疹這兩種疾病,有一種說法是命門裡潛伏著毒素,還有一種說法是否認命門裡潛伏著毒素,還有其他說法嗎?

回答道:痧疹是人人都會得的,有的人在出天花之前先得痧疹,出過天花後又會再得痧疹;麻疹得病的人反而佔全體人的十分之八九,得病的人不超過十分之一二。一種是潛藏在人體中的毒素引起的,一種是由疫癘之氣引起的。根據這些證據,又有什麼好懷疑的呢?

麻疹之外,又有時痧,亦非伏毒,乃寒溫失節,釀為天行時氣,虛人多易感受。邪干經絡,則身熱有汗,咳嗽,神安,口不甚渴,其發始則三五散布,繼則赤焮云密。自發至退,常十餘日。兼有便溏,沙足而便溏止。熱退則胃氣開,病將退矣。治法:身熱咳嗽,痧點未達者,疏解兼以開肺;繼則痧點漸透,達而未足,或兼泄瀉者,仍用疏解,不必止瀉,痧足瀉即止。未足目赤神煩,舌絳脈數者,疏解兼清熱。

白話文:

除了麻疹之外,還有一種叫做「時痧」的疾病,它也不是因為體內潛伏的毒素引起的,而是因為寒氣和熱氣不調和,導致了季節性的流行病,虛弱的人很容易被感染。邪氣侵犯經絡,就會引起身體發熱、出汗、咳嗽、精神安寧、口不怎麼渴。一開始發病的時候,身上會有三五個散在的紅點,然後逐漸變紅變密。從發病到退病,通常需要十幾天。同時還會伴有腹瀉,但當痧點達足時,腹瀉就會停止。熱退後,胃氣就開始恢復,病情也將好轉。治療方法:如果是身體發熱、咳嗽,痧點還沒有完全出現的,則採用疏解外邪並宣肺通氣的方法;如果痧點逐漸透發,但還沒有完全達足,或者兼有腹瀉的,仍採用疏解外邪的方法,不必止瀉,痧點達足後,腹瀉自然就會停止。如果痧點沒有達足,眼睛發紅、精神煩躁,舌頭絳紅、脈搏數快的,則採用疏解外邪兼清熱的方法。

痧透已足,赤焮云密,脈象數大,舌絳神煩者,清火養液。痧足漸回,熱退胃開,而咳嗽未止者,輕清理肺。其有少陰不藏之人,其氣必虛,感邪亦重,或痧發早回,而躁熱不退;或神機呆倦,腹痛胸滿;或鼻煽氣促;或液涸舌乾;或正虛脈亂。此等惡候,犯之多危。

白話文:

  1. 痧氣已透發充分,皮膚上有密密麻麻的紅色斑點,脈象數大,舌頭絳紅,神智煩躁的患者,應當清火養液。
  2. 痧氣漸漸退去,熱度消退,胃口開始恢復,但咳嗽尚未停止的患者,應當輕微清理肺部。
  3. 有些人少陰之氣不足,身體虛弱,一旦感受邪氣,病情就會加重。可能痧氣發作後很快就退去,但是躁熱不退; 或神志呆滯、疲倦,腹痛、胸悶;或鼻煽氣促;或津液枯竭、舌頭乾燥;或正氣虛弱、脈象紊亂。遇到這些兇險的症狀,患者很可能會出現危險。

爛喉丹痧,古人無此證,古書亦無此方。近時患此者,既多且險。總緣風氣寖薄,沴癘之邪,人易感受。初起咽喉腫痛,鼻塞噴嚏,咳嗽胸悶,甚則身痛神呆,脈郁心煩等證。遍身痧點,細碎紅活,有汗者輕;灼熱無汗,肌如紅紙,痧隱成片,不分顆粒者重。若痧色紫滯乾枯,喉爛神昏者,為毒火內陷之險證矣。

白話文:

爛喉丹痧,在古代沒有這種病症,古書上也沒有這種病方的記載。但近來患這種病的人,既多且兇險。這一切皆因風氣逐漸變弱,邪氣病菌容易讓人感染所致。一開始會出現咽喉腫痛、鼻塞噴嚏、咳嗽胸悶,嚴重時會出現全身疼痛、精神恍惚、脈搏不順暢、心煩等症狀。身上會出現細碎的紅點,有汗水的人病情較輕;感到灼熱沒有汗水,皮膚像紅紙一樣,紅點隱約成一片,看不清顆粒狀的病情較重。如果紅點呈紫黑色且乾枯,喉嚨潰爛、精神昏迷的,是毒火內陷的險症。

其論治不外疏達、清化、下奪、救液數法。然次第失宜,流弊無窮。陳靜岩《疫痧草》言之甚詳,最宜詳閱。此證傳染易易,不可不防。王孟英《仁術志》中載有一方:凡見寒溫失序,閭閻有此證時,可用陳白萊菔英及鮮橄欖二味,濃煎當茶恣飲。試之良驗。

白話文:

中醫治療瘟疫的方法不外乎疏通、清熱化濕、攻下、救治津液這幾種方法。但是,如果次序不當,就會留下很多禍害。陳靜巖在《疫痧草》中講述得很詳細,最適合詳細閱讀。這種疾病的傳染性很強,不能不小心防範。王孟英在《仁術志》中記載了一個方子:凡是遇到寒熱失調,民間出現這種疾病時,可以用陳白萊菔英和鮮橄欖這兩種藥材,濃煎當茶任意飲用。試驗後效果很好。

按陳靜岩《疫痧草》,論證論治已無剩義。惟辨疫邪所由來一篇,歸本於種痘之餘毒未盡,此臆度之辭,殊不可信。餘留心十餘年,見患是證者,非盡種痘之人;不患是證者,亦非盡出天行痘之人。此其明證。徐靈胎曰:宋時,痘瘡形證治法甚略,近日愈變愈重,與斑疹絕不相類,治亦迥別。

白話文:

按照陳靜巖的《疫痧草》來看,論證論治的方法已經沒有多餘的意義了。只有辨論疫邪根源那一篇,歸罪於種痘剩下的餘毒沒有乾淨,這是一個主觀臆測,難以令人信服。我研究了十幾年,發現患了這種疾病的人,並不是全部都是種痘的人;沒有患這種疾病的人,也並非全部都是天花造成的。這就是明確的證據。徐靈胎說:宋朝的時候,痘瘡的症狀和治療方法都非常簡單,到了現在,痘瘡的症狀和治療方法都越來越複雜了,和疹子完全不同,治療方法也完全不同。

因知天下之病,隨時隨地,變化無窮,所以《內經》有五運六氣、異法方宜等論。為醫者苟不能知天運之轉移,及五方之體性,終有偏執之處。此誠通論也。

白話文:

醫家知道天下人的病症,會隨著時間地點的變化而變化無窮,所以《內經》有五運六氣、異法方宜等理論。做醫生的如果不能知道天運的變化,以及五方人體質的特性,最後終究會有偏執的地方。這些都是通則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