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伯嗣

《嬰童百問》~ 卷之一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6)

1. 心臟,第九問

心熱,視其睡,口中氣溫,或合面睡,及上竄咬牙,皆心熱也,導赤散主之。心氣熱則心胸亦熱,欲言不能,而有就冷之意,故合面、臥。心氣實則氣上下行澀,合臥則不得通,故喜仰臥,則氣得上下通也,瀉心散主之。心病見冬大旺,心強勝腎,當補腎治心,輕者病退,重者下竄不語,腎怯虛也。

白話文:

心感火熱,觀察患者的睡眠狀況,如果口中氣息溫熱,或者張開口、合著嘴睡覺,以及仰臥時咬牙,這都是心臟火熱的症狀,應服用導赤散來治療。心臟氣血過熱,則心胸也會感到燥熱,想要說話卻說不出來,並且有想靠近涼爽地方的意思,所以會張合嘴睡覺。心氣瘀滯,氣血運行不暢,張合嘴睡覺無法通氣,所以喜歡仰臥,這樣氣血才能暢通,服用瀉心散來治療。冬天是心臟疾病的高發季節,因為心臟火旺勝過腎臟水寒,應當補腎來調治心臟,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痊癒,病情較重的患者會出現說話困難的症狀,這是腎臟虛弱的表現。

導赤散,方見第八問。

瀉心散,治心中痰氣實則氣行澀,合臥則氣不通,故喜仰臥,則上下通也。

黃連(一兩,去須)

上為末,每服半錢或一錢,臨臥時溫水下。

白話文:

瀉心散,用來治療因為心臟部位痰氣過多導致的氣行不暢,躺下時會感到呼吸不順,所以病人喜歡仰臥,這樣可以讓上下氣道通暢。

黃連(一兩,去掉須根)

將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,在睡前用溫水送服。

2. 脾臟,第十問

脾胃不和,面㿠白無精光,口中氣冷,不思食,吐水,當補脾,益黃散主之。脾胃虛冷,面㿠白色,瘦弱腹痛,不思食,當補脾,益黃散;下利者調中丸主之。傷風手足冷,脾臟怯也,當和脾,後發散。和脾,益黃散;發散,大青丸主之。脾病見四旁,皆仿此治之。順者易治,逆者難治,脾怯當面赤黃,五臟相反,隨證治之。

白話文:

  1. 脾胃不和: 面色萎黃,沒有光澤,口中常有寒氣,不想吃東西,嘔吐清水。治療:補脾,益黃散為主。

  2. 脾胃虛冷: 面色萎黃、白色,身體瘦弱,腹痛,不想吃東西。治療:補脾,益黃散;腹瀉者,可用調中丸為主。

  3. 傷風手足冷: 脾臟虛弱。治療:和脾,後發散。和脾藥:益黃散;發散藥:大青丸為主。

  4. 脾病見四旁,皆仿此治之: 脾病出現在身體的四肢部位,都可以按照以上的方法來治療。

  5. 順者易治,逆者難治: 脾虛的人,容易治療;脾虛嚴重的人,難以治療。

  6. 脾怯當面赤黃,五臟相反,隨證治之: 脾虛的人,面部會出現赤黃色。五臟功能相反,應該根據不同的證狀來治療。

益黃散,見第八問。

大青膏,見第八問。

調中丸,即理中丸,或作湯,同。見五十三問。

白話文:

益黃散,請參見第八問。

大青膏,請參見第八問。

調中丸,也就是理中丸,可以做成丸劑或者湯劑,效果是一樣的。請參見第五十三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