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嬰童百問》~ 卷之一 (7)
卷之一 (7)
1. 變蒸,第五問
變蒸之外,小兒如常,體貌情態,自然端正,鼻內喉中,絕無涎涕,頭如青黛,唇似朱鮮,臉腮如花映竹,情意若天淨月明,喜引方笑,似此平安。議曰:人得中之道,以為純粹,陰陽得所,剛柔兼濟,氣血相和,百脈相順,所以心志益通,精神俱備,臟腑充實,形體固壯。
凡觀嬰孩顱囟固合,睛黑神清,口方背厚,骨粗臀滿,臍深肚軟,齒細發黑,聲洪睡穩,此乃受氣充足,稟賦得中,而無疾也。
紫霜丸,治證詳見第三問。
代赭石(煅,醋淬七次),赤石脂(各一錢),杏仁(五十粒,去皮尖),巴豆(三十粒,去皮膜心,出油)
上先將杏仁、巴霜入乳缽內,細研如膏,卻入代赭、石脂末研勻,以湯浸蒸餅,為丸如粟子大,一歲服五丸,米飲湯下;一、二百日內兒,三丸乳汁下;更宜量其虛實加減,微利為度。此藥兼治驚痰諸疾,雖下不致虛人。
紫陽黑散,治變蒸,解利熱氣。
麻黃(一兩,不去節),大黃(五錢),杏仁(去皮尖,二錢半)
上三味,同一處搗和,略燒存性,再以杏仁少許,研膏和之,密器盛貯,每用一豆許,乳汁調下。
柴胡湯,治變蒸,骨熱心煩,啼叫不已。
人參,甘草(微炙),麥門冬(去心,各二錢),龍膽草,防風(各一錢),柴胡(三錢)
上銼散,每服三錢煎服。
當歸散,治變蒸,有寒無熱。
當歸(二錢),木香,官桂(辣者),甘草(炙),人參(各一錢)
上銼散,每服二錢,薑、棗煎服。
調氣散,治變蒸,吐瀉不乳,多啼慢驚欲發。
木香,香附子,人參,桔皮,藿香,甘草(炙,各一錢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薑、棗煎服。
白話文:
變蒸,第五問
孩子除了變蒸症狀外,其他一切正常,體態端正,鼻喉乾淨,沒有鼻涕,頭髮烏黑亮麗,嘴唇紅潤,臉頰紅潤有光澤,神情愉快,愛笑,看起來非常健康。這說明孩子陰陽調和,氣血暢順,臟腑充實,身心俱健。
觀察嬰兒的顱囟是否癒合,眼睛是否明亮有神,嘴巴是否方正,背部是否厚實,骨骼是否粗壯,臀部是否飽滿,肚臍是否深陷,肚子是否柔軟,牙齒是否細小而黑亮,聲音是否洪亮,睡眠是否安穩,這些都是氣血充足,體質健壯的表現,說明孩子沒有疾病。
紫霜丸:詳見第三問。藥方組成:煅燒後再以醋淬七次的代赭石、赤石脂(各一錢)、杏仁(五十粒,去皮尖)、巴豆(三十粒,去皮膜心,出油)。先將杏仁、巴豆研磨成膏狀,再加入代赭石、赤石脂粉末,拌勻後用米湯浸泡的蒸餅做成丸藥,如粟子大小。一歲的孩子每次服用五丸,米湯送服;一到二百天的嬰兒,每次服用三丸,母乳送服;根據孩子的虛實情況增減藥量,以輕微通便為度。此藥還能治療驚癇痰證等疾病,服用後不會傷及身體。
紫陽黑散:治療變蒸,清熱利濕。藥方組成:麻黃(一兩,不去節)、大黃(五錢)、杏仁(去皮尖,二錢半)。將三味藥材混合搗碎,略微燒存性,再加入少許杏仁研磨成膏狀混合,密封保存。每次服用一豆許,用母乳調服。
柴胡湯:治療變蒸,伴有骨熱心煩,啼哭不止。藥方組成:人參、甘草(微炙)、麥門冬(去心,各二錢)、龍膽草、防風(各一錢)、柴胡(三錢)。將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,煎服。
當歸散:治療變蒸,伴有寒象而無熱象。藥方組成:當歸(二錢)、木香、官桂(辛辣的)、甘草(炙)、人參(各一錢)。將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二錢,用生薑、大棗煎服。
調氣散:治療變蒸,伴有嘔吐、腹瀉、拒乳、啼哭不止,驚癇將發的症狀。藥方組成:木香、香附子、人參、橘皮、藿香、甘草(炙,各一錢)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生薑、大棗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