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伯嗣

《嬰童百問》~ 卷之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)

1. 肺臟,第十一問

肺盛復有冷風,胸滿短氣,氣急喘嗽上氣,當先散肺,後發散風冷,散肺,瀉白散主之。肺只傷寒,則不胸滿。肺熱則手掐眉眼鼻面,甘桔湯主之。肺虛熱,唇深紅色,治之散肺虛熱,少服瀉白散。肺臟怯,唇白色,當補肺,阿膠散主之。若悶亂氣粗,喘促哽氣者難治,肺虛損故也。

白話文:

  • 肺盛復有冷風:肺氣盛,又兼感受了寒冷的風。

  • 胸滿短氣:胸部滿悶,呼吸短促。

  • 氣急喘嗽上氣:呼吸急促,咳嗽,氣往上衝。

  • 當先散肺,後發散風冷:首先要宣散肺氣,然後再發散風寒之邪。

  • 散肺,瀉白散主之:散肺宣肺,以瀉白散為主要藥方。

  • 肺只傷寒,則不胸滿:肺僅受寒,則不會胸滿。

  • 肺熱則手掐眉眼鼻面,甘桔湯主之:肺熱則會出現手掐眉眼鼻面等症狀,以甘桔湯為主要藥方。

  • 肺虛熱,脣深紅色,治之散肺虛熱,少服瀉白散:肺虛熱,嘴脣深紅色,治療方法是散肺虛熱,酌情服用瀉白散。

  • 肺臟怯,脣白色,當補肺,阿膠散主之:肺臟虛弱,嘴脣白色,需要補肺,以阿膠散為主要藥方。

  • 若悶亂氣粗,喘促哽氣者難治,肺虛損故也:如果出現悶亂氣粗、喘促哽氣等症狀,則難以治療,這是因為肺氣虛損所致。

脾肺病久,則虛而唇白,脾者肺之母也,母子皆虛,不能相營,故曰怯。肺主唇,白而光澤者吉,白如枯骨者死。肺病春見,肺臟勝肝,當補腎肝,治肺臟,肝怯者受病也。補肝腎,地黃丸;治肺,瀉白散主之。肺病見春,旺肺勝肝,當瀉肺,輕者肺病退,重者目淡青,必發驚,更有赤者當搐,為肝怯,當目淡青色也。

白話文:

脾臟和肺臟的疾病長期存在,就會虛弱,嘴脣發白。脾臟是肺臟的母親,母親和兒子都虛弱,不能互相扶持,所以就叫做「怯」。肺臟主管嘴脣,嘴脣白潤有光澤的是吉兆,嘴脣白得像枯骨一樣的是凶兆。肺臟的疾病在春天發作,肺臟強盛,肝臟虛弱,應該補腎肝,治療肺臟,肝臟虛弱的人容易得病。補腎肝,可以用地黃丸;治療肺臟,可以用瀉白散為主。肺臟的疾病在春天發作,肺臟旺盛,肝臟虛弱,應該瀉肺,輕微的肺病可以退去,嚴重的肺病會導致眼睛淡青色,一定會發驚厥,如果有赤色的症狀,會發生抽搐,這是因為肝臟虛弱,眼睛淡青色也是肝臟虛弱的症狀。

瀉白散,見第八問。

甘桔湯,治風熱毒氣上攻,咽喉疼痛,喉閉腫塞妨悶,及肺壅咳嗽,咯唾膿血,胸滿振寒,咽乾而渴,時出濁沫,氣血腥臭,久久吐膿,狀如米粥,又治傷寒咽痛。

白話文:

甘桔湯,用於治療風熱毒氣上攻,咽喉疼痛、腫脹、閉塞、氣悶,以及肺部壅塞導致的咳嗽,咯出膿血,胸口悶痛、怕冷,咽喉乾燥口渴,偶爾吐出膿液,伴有腥臭味,長期吐膿,膿液類似米粥,也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咽喉疼痛。

桔梗(二兩),甘草(一兩)

上為粗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去滓,食後溫服,加荊芥防風,名如聖湯;熱甚加羌活黃芩升麻

白話文:

  • 將藥草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二錢,加入一杯水,煮至水量剩七分,去除渣滓,於飯後溫熱服用。

  • 若加入荊芥和防風,此湯被稱為「如聖湯」;如果發燒嚴重,則加入羌活、黃芩和升麻。

阿膠,治嗽,肺無津液,喘急,肺虛者,咳而哽氣,喉中有聲。

阿膠(一兩半,蛤粉炒),鼠黏子(二錢半,炒香),馬兜鈴(半兩,焙),甘草(一錢,炙),杏仁(七個,去皮尖),糯米(一兩)

白話文:

  • 阿膠(75公克,與蛤粉一起炒)

  • 鼠黏子(12.5公克,炒香)

  • 馬兜鈴(25公克,焙炒)

  • 甘草(5公克,炙烤)

  • 杏仁(7顆,去皮和尖端)

  • 糯米(50公克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六分,食後溫服。

地黃丸,見第八問。

2. 腎臟,第十二問

腎虛,兒本虛怯,由胎氣不成,則神氣不足,目中白睛多,其顱即解,囟開,面色㿠白,此皆難養,縱長不過八八之數,若姿於色欲,多不過四旬而亡,或有因病而致腎虛者非也。又腎氣不足則下竄,蓋骨重惟欲墜下而縮身也。腎水陰也,腎虛則畏明,皆宜補腎,地黃丸主之。腎病見夏,水勝火,腎勝心也,當治腎,輕者病退,重者悸劫,當搐也。

白話文:

腎虛,孩子天生虛弱膽怯,由胎氣不足,則精神不足,眼睛裡白色的部分多,頭骨就要鬆開,囟門打開,面色蒼白,這些都是難以養育的,縱然長大也不過是八八之數,如果縱情於色慾,大多活不過四十歲就死了,或者有因病而導致腎虛的,那就不一樣了。又腎氣不足則向下墜,蓋骨頭沉重只想要向下墜落而縮起身體。腎水屬於陰,腎虛則畏懼光明,都應該補腎,地黃丸是主治藥方。腎病在夏天發作,水盛制約了火,腎勝過心臟,就應該治療腎臟,症狀輕的病會痊癒,症狀重的會心跳悸動,驚嚇後會抽搐。

地黃丸,見第八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