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伯嗣

《嬰童百問》~ 卷之十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 (4)

1. 惡核瘰癧,第九十四問

巢氏云:小兒惡核者,乃風熱毒氣,與血氣相搏,結成頑核,生於項頸,遇風寒所折,不消結成瘰癧,久而潰膿成瘡者也。凡有此症,宜服清涼飲子及升麻湯等藥,湯氏貼惡核瘰癧各有妙方。千金連翹丸、千金龍膽湯皆可服。

清涼飲子,見第四十問。

連翹丸,治小兒無故寒熱,強健如故,而身體頸項結核瘰癧,及腸脅背裡有堅核不痛,名為結風氣腫。

連翹,桑白皮,白頭翁,牡丹皮,防風,黃柏,桂心,香豉,獨活,秦艽(各半兩),海藻(二錢半)

上為末,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丸或二十丸,燈心湯下。

千金龍膽湯,見第三問。

大聖散,治瘰癧,消風毒腫,上壅內熱,多生癮疹,風丹風證。食煎爆多致此疾。

羌活,荊芥,升麻,薄荷,防風,甘草,大黃,黃芩,玄參(各等分),或加赤芍藥、連翹

上各等分為末,每二錢,水一盞,煎六分溫服。又方用牡蠣二兩、火煅為末,玄參一兩,甘草半兩為末,每二錢,清茶調下。

白話文:

巢氏說:小孩子的惡核,是因為風熱毒氣和血氣互相搏擊,結成堅硬的核狀物,長在脖子上。如果遇到風寒侵襲,沒有消散,就會結成瘰癧,時間久了會潰爛化膿成為瘡。凡是得了這種病,應該服用清涼飲子和升麻湯等藥。湯醫師對於治療惡核和瘰癧各有獨到的好方法。《千金》連翹丸和《千金》龍膽湯都可以服用。

清涼飲子的內容,在第四十問有提到。

連翹丸,是用來治療小孩子沒有原因的發冷發熱,身體卻還是很強壯,但是脖子卻長出核狀或串珠狀的瘰癧,或者腸胃、肋骨、背部內側有堅硬但不痛的腫塊,這種情況叫做「結風氣腫」。

連翹、桑白皮、白頭翁、牡丹皮、防風、黃柏、桂心、香豉、獨活、秦艽(各半兩),海藻(二錢半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十丸或二十丸,用燈心草煮的水送服。

《千金》龍膽湯的內容,在第三問有提到。

大聖散,是用來治療瘰癧,消除風毒腫塊,以及上身壅塞有熱,容易長出癮疹、風丹、風證等疾病。常吃煎炸爆炒的食物容易導致這種疾病。

羌活、荊芥、升麻、薄荷、防風、甘草、大黃、黃芩、玄參(各等分),或者可以加入赤芍藥、連翹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碗水煎到剩下六分,溫服。另外,還有一個方子,用牡蠣二兩,煅燒後磨成粉末,加上玄參一兩和甘草半兩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清茶調和後服用。

2. 發斑,第九十五問

百問云:發斑有兩證,有溫毒發斑,有胃爛發斑也。溫毒發斑者,為冬月溫暖,人感乖戾之氣,未即病發,至春或被積寒所折,毒氣不得泄,至天氣暄熱,溫毒始發,則肌肉斑爛癮疹如綿紋,其治用葛根橘皮湯、黃連橘皮湯主之。若胃爛發斑者、傷寒未下即發斑,下早亦發斑,蓋不當下而下之,熱氣乘虛入胃,當下失下,則胃熱不得泄,所以皆發斑也。

凡發斑不可用表藥,蓋表虛里實,若發其汗,重令開泄,更增斑爛,表虛故也,玄參升麻湯、化斑湯主之。傷寒發斑,只是熱氣在臟腑,先攻腸胃,里蘊成瘡,方發出外,赤者易治,黑者難治,蓋毒氣入胃之深故也,羌活散加蟬蛻治斑亦可。

葛根橘皮湯,治冬溫,未即病,春被積寒所折,不得發泄,至天氣暄熱,其溫毒始發,肌中斑爛癮疹如綿紋,咳嗽心悶,但嘔吐清汁,服此藥即靜。兼治小兒麻痘瘡。

葛根,陳皮,杏仁(去皮尖),麻黃(去節),知母,黃芩,甘草(各半兩)

上銼散,白水煎,有熱不吐,去陳皮。冷證去黃芩、知母。

黃連橘皮湯,治溫毒發斑,兼治麻證,泄瀉並去血。

黃連(一兩),陳皮,杏仁(去皮尖),枳實(炒),麻黃(去節),葛根(各半兩),厚朴(制),甘草(炙、各一錢半)

上銼散,每服二錢,白水煎服,亦治煩渴,或不用厚朴、甘草。

玄參升麻湯,治傷寒、發汗吐下後,毒氣不散,表虛里實,熱發於外,故身斑如綿紋狀,甚則煩躁譫語。兼治喉閉腫痛。

玄參,升麻,甘草(炙、各半兩)

上銼散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六分,去滓服。又煎升麻湯,內加玄參亦可。

化斑湯

人參,石膏,葳蕤,知母,甘草(各二錢半)

上銼散,每服二錢,水一盞,入糯米半合,煎六分,米熟為度,溫服。

羌活散,見第二十問人參羌活散。

白話文:

斑疹的產生有兩種情況,一種是溫熱毒邪引起的斑疹,另一種是胃腸腐爛引起的斑疹。

溫熱毒邪引起的斑疹,是因為冬天氣候溫暖,人們感受了不正的氣候,當時沒有發病,到了春天可能因為積寒而受到壓制,毒氣無法宣洩,等到天氣轉熱,溫熱毒邪才開始發作,導致肌肉出現像棉絮一樣的斑點和隱疹。治療這種情況,可以使用葛根橘皮湯或黃連橘皮湯。

胃腸腐爛引起的斑疹,是因為傷寒病沒有及時或過早使用瀉下藥物,不該用瀉下藥物卻使用了,導致熱邪趁虛進入胃腸,該用瀉下藥物時卻沒有使用,導致胃腸的熱邪無法散發,這些都會引起斑疹。

凡是出現斑疹,不可以使用發汗的藥物,因為這時體表虛弱而體內實熱。如果用發汗藥物,會使體表更加虛弱,導致斑疹更加嚴重。這種情況,可以使用玄參升麻湯或化斑湯來治療。傷寒病引起的斑疹,是因為熱氣積聚在臟腑,先侵犯腸胃,在體內形成瘡瘍,然後才發到體表。紅色的斑疹比較容易治療,黑色的斑疹比較難治,因為這表示毒邪侵入胃腸的程度很深。可以使用羌活散,加上蟬蛻來治療斑疹。

葛根橘皮湯,治療冬天感染溫熱邪氣,當時沒有發病,春天受到積寒的壓制,導致毒邪無法宣洩,等到天氣轉熱才發作的斑疹,症狀是肌肉出現像棉絮一樣的斑點和隱疹,伴有咳嗽、心悶,只嘔吐清液。服用此藥後症狀就會平息。此方也能治療小兒麻疹和痘瘡。

藥方組成:葛根、陳皮、杏仁(去皮尖)、麻黃(去節)、知母、黃芩、甘草(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煎服。如果發熱不嘔吐,可以去掉陳皮;如果身體發冷,可以去掉黃芩和知母。

黃連橘皮湯,治療溫熱毒邪引起的斑疹,兼治麻疹,也能治療腹瀉和便血。

藥方組成:黃連(一兩)、陳皮、杏仁(去皮尖)、枳實(炒)、麻黃(去節)、葛根(各半兩)、厚朴(製)、甘草(炙、各一錢半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煎服。此方也能治療煩渴,也可以不用厚朴和甘草。

玄參升麻湯,治療傷寒病發汗、嘔吐或瀉下後,毒氣沒有散去,導致體表虛弱而體內實熱,熱邪向外發散,所以身上出現像棉絮一樣的斑紋,嚴重時會煩躁不安、胡言亂語。此方也能治療喉嚨腫痛。

藥方組成:玄參、升麻、甘草(炙、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煎煮,取六分藥液,去渣服用。也可以煎煮升麻湯,加入玄參服用。

化斑湯

藥方組成:人參、石膏、葳蕤、知母、甘草(各二錢半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煮,加入半合糯米,煮到米熟即可,溫服。

羌活散,具體內容參見第二十問的「人參羌活散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