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伯嗣

《嬰童百問》~ 卷之十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 (1)

1. 齁䶎,第九十一問

聖濟論齁䶎證、肺經受風寒,因咳嗽,肺停冷血生痰,致使腑臟有熱,睡臥不安,故成齁䶎,咽喉間如拽鋸之聲。小兒若有此候,可服通關梅花飲子半夏丸,及保壽散、小歸命散解肌散,三兩服自安。若見齁䶎如瘕證,喉間若拽鋸聲者,乃肺感風邪,上氣喘急,面唇青色,項下有深凹陷,痰涎黏如膠漆,口生腥臭,惡氣舌縮者、皆不可治也。

白話文:

聖濟論中記載的齁䶎證是肺經受到風寒,引起咳嗽,肺部停留的寒氣和血痰凝結,導致腑臟有熱,睡臥不安,所以出現齁䶎,咽喉之間發出像拉鋸子的聲音。小兒如果有這種症狀,可以服用通關梅花飲子加上半夏丸,以及保壽散、小歸命散、解肌散,服用兩三次症狀就會緩解。如果齁䶎症狀像瘕證,喉嚨裡發出像拉鋸子的聲音,這是肺部受到風邪感染,上氣喘急,臉色和嘴脣發青,脖子下有很深的凹陷,痰涎黏稠得像膠水,嘴巴有腥臭的味道,呼吸有臭氣,舌頭縮小,這些情況都是難以醫治的。

梅花飲,治嬰孩驚熱、潮熱、虛熱、積熱,五臟蘊熱,上焦壅熱,手足心熱,喉中多痰,面色或紅或白,變蒸嗞牙,鼻流清涕,氣急肝肺壅熱,目赤咳嗽。或被人物所驚,夜啼睡臥不安,心中驚怖,情緒不快。或傷寒漸安,尚有餘熱未除,亦宜進此,三兩服,常服鎮心壓驚,化痰退熱安神,可除未來之患,通關。

白話文:

梅花飲子,治療嬰兒驚熱、潮熱、虛熱、積熱,五臟蘊熱,上焦壅熱,手足心熱,喉中多痰,面色或紅或白,口水流不停,鼻流清涕,氣急肝肺壅熱,目赤咳嗽。或是受到人物驚嚇,夜間哭泣,無法安眠,心中驚慌,情緒不佳。或是傷寒逐漸好轉,仍有餘熱未除,也適合服用此藥,服用二至三次,經常服用可以鎮心壓驚,化痰退熱安神,可以消除未來的隱患,通關。

硼砂馬牙硝(另研),芒硝(另研),甘草(炙、各半兩),人參(一兩),辰砂(二錢半),片腦,麝香(一字)

白話文:

  • 南硼砂

  • 馬牙硝(另研)

  • 芒硝(另研)

  • 甘草(炙,各半兩)

  • 人參(一兩)

  • 辰砂(二錢半)

  • 片腦

  • 麝香(一字)

上八味為末,以瓷器收之,遇有此證,服一匙,麥門冬湯調下。氣喘咳嗽,桑白皮湯調下,常服薄荷湯下。

白話文:

將以上八種藥材研磨成細粉末,用瓷器盛裝保存。遇到症狀,取一匙藥粉,以麥門冬湯調服。如果是氣喘咳嗽,則以桑白皮湯調服。另外,日常生活中可經常服用薄荷湯。

吳子玉方

白色信石(一字、並下豆粉、研炮過、用),生南星,枯礬(各一錢),鵝管石,硼砂(各半錢),綠豆粉雄黃(各一錢半)

白話文:

  1. 白信石(一個,與下方的豆粉一起研磨,研磨後使用)

  2. 生南星(一錢)

  3. 枯礬(一錢)

  4. 鵝管石(半錢)

  5. 硼砂(半錢)

  6. 綠豆粉(一錢半)

  7. 雄黃(一錢半)

上為末,糊丸如蘿蔔子大,臨臥用冷茶清吞下五丸。

夏丸,治肺氣不調,咳嗽喘滿,痰涎壅塞,心下堅滿,短氣煩悶,風壅痰實,頭目昏眩,咽膈不利,嘔吐噁心,神思昏憒,心忪面熱,涕唾稠黏,並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半夏丸,治療肺氣不調,咳嗽氣喘,痰液壅塞,心下堅滿,呼吸短促煩悶,風邪蓄積痰阻,頭目昏眩,咽喉和膈肌閉塞不通,嘔吐噁心,精神恍惚,心神不安面部發熱,涕唾稠黏,這些症狀都可以用半夏丸來治療。

白礬(枯過、二兩五錢),半夏(三兩、湯洗去滑、薑汁浸一宿)

白話文:

白礬(已經燒過的,二兩五錢),半夏(三兩,先用水煮過去除黏滑,再浸泡在薑汁中一個晚上)

上為細末,生薑自然汁,為丸梧桐子大,每服十丸,或二十丸,食後臥時、生薑湯下。小兒丸如麻子大。

白話文:

研磨成細末,加入生薑汁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,每次服用十粒或二十粒,飯後睡前用生薑湯送服。小兒的丸劑則如麻子大小。

保壽散,見第五十問。

小歸命散,治小兒變蒸傷寒,潮熱驚熱嗞呀,鼻流清涕咳嗽,渾身溫壯,咽喉有涎,兼前項傷寒等證,及退驚熱,墜涎安神,百病不生。

白話文:

小歸命散,用於治療小兒變蒸傷寒,症狀包括潮熱、驚熱、咳嗽、鼻流清涕、渾身溫壯、咽喉有痰,以及與前述傷寒類似的症狀。它還可以退驚熱,安撫神經,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。

茯苓,人參,白朮(各半兩),甘草(三錢),辰砂(二錢),片腦,麝香(各少許)

白話文:

  • 白茯苓、人參、白朮:各半兩

  • 甘草:三錢

  • 辰砂:二錢

  • 片腦、麝香:各少許

上七味為末,每服半錢,薄荷湯調下。

解肌散,治嬰孩傷寒風,面部紅赤嗞呀,渾身壯熱,有前項等形證,兼服人參散,後得熱退,可觀患勢輕重,若患稍輕,脈候不洪數,面不大赤,不加煩躁,然須呻吟讝語,此為輕可之候,但只進此。

白話文:

解肌散,是用來治療嬰兒傷寒風症的,症狀是臉部發紅發熱,全身發熱,兼服用人參散,然後依情況判斷病情輕重。如果病情較輕,脈搏不急促,臉部不太紅,不煩躁,但會呻吟或說夢話,這就是較輕微的症狀,只需要服用此藥即可。

人參,鉤藤,桔梗,甘草,川芎(各三錢),葶藶(一錢、炒),白茯苓(一錢),杏仁(四十九個、去皮尖),石膏(煅),麻黃(去節、各四錢)

白話文:

人參、鉤藤、桔梗、甘草、川芎各三錢。葶藶一錢,先炒過。白茯苓一錢。杏仁四十九個,去皮尖。石膏煅過。麻黃去節,各四錢。

銼散,每服二錢,棗一枚,水一盞,煎半盞服。如初中傷寒,先下此藥,是須要仔細辨認形證,則面青白,耳珠腳膝尻骨,俱冷如冰,身體溫壯,亦狂躁讝語,夢中驚笑,乃是此候也。若小兒傷寒等,服此解肌散、漸得熱退,次第可服大歸命散、保壽散、輕粉白朮散等調理。

白話文:

上銼散,每次服用二錢,紅棗一顆,水一茶杯,煎成半茶杯服用。如果在傷寒初期,首先服用此藥,必須仔細辨別病情,症狀為:面色青白,耳珠、腳膝、尻骨等部位都冷得像冰一樣,而身體卻壯實,還會狂躁不安地胡言亂語,夢中驚笑,這就是此藥的使用時機。如果是小兒傷寒等,服用此解肌散,逐漸退燒後,可以逐次服用大歸命散、保壽散、輕粉白朮散等調理。

白玉丸,利膈下痰涎,去心胸噎塞不止,並咳嗽多痰。

南星,半夏,殭蠶,白礬(生、各二錢半)

上為末,杏仁七個去皮尖,巴豆一粒,同研勻,再用去皮生薑汁為丸,如粟米大,每服一、二十丸,薑湯送下,不拘時。

白話文:

把藥品研成粉末,取七顆杏仁去除外皮及尖端,一粒巴豆,一起研磨均勻。再用去皮的新鮮生薑榨汁,將藥粉和生薑汁混合,搓成粟米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到二十粒,用薑汁送服,不受時間限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