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嬰童百問》~ 卷之九 (7)
卷之九 (7)
1. 渴症,第八十九問
議曰:小兒渴症,一見唇紅如丹三五分,即發三五分渴,若紅甚即渴甚,唇紅焦黑者、即久渴虛盛,疾加傳極,症危篤故也。凡小兒三焦虛煩作渴,引飲不歇,宜服三黃丸。小兒傷寒後發渴,唇口焦乾,煩躁甚者,白虎湯主之,竹葉湯亦可服。小兒瀉利作渴者,五苓散去桂加乾葛尤妙,香薷飲、車前子散、皆可服,小柴胡湯加天花粉亦佳,加乾葛尤穩。大熱煩躁而渴者,黃連解毒湯亦可服,七物黃連湯亦可服,極穩。
大抵小兒本自盛實,易為生熱,熱氣熏蒸,故渴而引飲也。
三黃丸,見第八十六問。
白虎湯,見第五十八問。
竹葉湯,見第五十一問竹葉石膏湯。
五苓散,見第五十二問。
香薷飲,見第六十問。
車前子散,見第六十三問。
小柴胡湯,見第二十九問。
黃連解毒湯,見第七十問。
七物黃連湯,治夏月傷寒,四肢煩疼發熱,其人喜煩,嘔逆支滿,劇如禍祟,寒熱相搏,故令喜煩。
黃連,茯苓,芍藥(各七錢半),黃芩,甘草,乾薑(各一兩),小麥(三合)
上銼散,白水煎,止瀉加枳實半兩。
白話文:
關於小兒渴症,如果看到小孩子嘴唇紅得像丹砂一樣,出現三到五分的紅色,就會出現三到五分的口渴。如果嘴唇紅得更厲害,口渴就會更嚴重。如果嘴唇紅到焦黑,就表示口渴已久,身體虛弱嚴重,病情會迅速惡化,情況非常危急。一般來說,小孩子因為三焦虛弱,感到煩躁而口渴,會不停地喝水,這時候應該服用三黃丸。
小孩子如果感冒後出現口渴,嘴唇和口腔乾燥,而且煩躁不安,可以服用白虎湯,也可以服用竹葉湯。小孩子如果腹瀉後出現口渴,使用五苓散去掉肉桂,再加入葛根效果特別好。香薷飲、車前子散也都可以服用。小柴胡湯加入天花粉也很不錯,加入葛根就更穩妥。如果發高燒、煩躁又口渴,可以服用黃連解毒湯,七物黃連湯也可以服用,效果很好。
大致來說,小孩子的身體本來就比較強壯,容易產生熱,熱氣往上蒸發,所以會口渴想喝水。
(這裡列出了前面提到的一些藥方,可以參考之前的說明) 三黃丸,請看第八十六問。 白虎湯,請看第五十八問。 竹葉湯,請看第五十一問的竹葉石膏湯。 五苓散,請看第五十二問。 香薷飲,請看第六十問。 車前子散,請看第六十三問。 小柴胡湯,請看第二十九問。 黃連解毒湯,請看第七十問。
七物黃連湯,可以治療夏天感冒,四肢煩痛發熱,病人會感到心煩,想嘔吐,胸部脹滿,病情嚴重時好像有災禍一樣,這是因為寒氣和熱氣在體內互相搏鬥,所以才會感到心煩。 藥方組成:黃連、茯苓、芍藥(各七錢半),黃芩、甘草、乾薑(各一兩),小麥(三合)。將以上藥材切碎後,用水煎服。如果腹瀉,可以加入枳實半兩。
2. 煩躁,第九十問
論云:嗞煎不安是煩,嗞啀不定是躁。嗞煎者、心經有熱,精神恍惚,內煩不安,心煩則滿,自然生驚。嗞啀者、心經有風邪,精神恍惚,心躁生風,熱多不安,煩久而驚,風多不定,躁久而搐。治法涼心經,退熱,通利小便為佳。
熱甚者,黃連解毒湯;輕者,導赤散、玉露散;風熱者,至寶丹、琥珀散、解毒丸皆可服;有傷寒症者,小柴胡湯、白虎湯、大柴胡湯去大黃加乾葛治之;有驚熱者,金箔鎮心丸,七物黃連湯尤妙。
黃連解毒湯,見第七十問。
玉露散,見第五十三問。
導赤散,見第八問。
至寶丹,見第二十問。
琥珀散,見第十五問。
青解毒丸,治小兒五臟積熱,毒氣上攻,胸臆煩悶,咽喉腫痛,赤眼癰腫,頭面發熱,唇口乾燥,兩頰生瘡,精神恍惚,心忪悶亂,坐臥不寧。及傷暑毒,面赤身熱,心煩躁而渴,飲食不下。
寒水石,石膏(研各八兩),青黛(四兩)
上研如粉,入青黛和勻,蒸餅七個,水調丸芡實大,每服一丸,食後新汲水化下,或細嚼生薑下亦可。中諸毒並宜服,及小兒驚風,潮熱痰涎,壅塞心胸躁煩,頰赤多渴,坐臥不穩,每三歲兒可服半粒,量大小加減。
小柴胡湯,見第二十九問。
白虎湯,見第五十八問。
大柴胡湯,見第二十九問。
金箔鎮心丸,見第十八問。
七物黃連湯,見第八十九問。
白話文:
書中說:心中像有東西煎熬而感到不安,這叫做「煩」;心神不定,焦躁不安,這叫做「躁」。所謂「煩」,是因為心經有熱,導致精神恍惚,內心煩悶不安,心煩就會感到脹滿,自然而然會產生驚恐。所謂「躁」,是因為心經有風邪,導致精神恍惚,心煩躁會生風,熱盛會更加不安,煩悶久了就會產生驚恐,風邪多了就會心神不定,焦躁久了就會抽搐。治療方法應該以清涼心經、退熱、通利小便為佳。
如果熱邪很盛,就用黃連解毒湯;如果熱邪較輕,就用導赤散或玉露散;如果是風熱引起的,至寶丹、琥珀散、解毒丸都可以服用;如果有傷寒症狀,就用小柴胡湯、白虎湯、或大柴胡湯去除大黃,加入葛根來治療;如果是有驚恐熱症,金箔鎮心丸或七物黃連湯效果特別好。
黃連解毒湯,請看第七十問。
玉露散,請看第五十三問。
導赤散,請看第八問。
至寶丹,請看第二十問。
琥珀散,請看第十五問。
青解毒丸,可以治療小兒五臟積熱,毒氣向上侵擾,導致胸悶,咽喉腫痛,眼睛紅腫,長癰瘡,頭面發熱,嘴唇乾燥,兩頰生瘡,精神恍惚,心悸悶亂,坐立不安。也可以治療中暑毒,導致面色發紅,身體發熱,心煩口渴,吃不下東西。
藥方組成:寒水石,石膏(都磨成粉,各八兩),青黛(四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,加入青黛攪拌均勻,用七個蒸餅調和成糊狀,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丸,飯後用剛汲取的新鮮水送服,也可以嚼碎生薑後服下。各種中毒情況都適合服用此藥,也可以治療小兒驚風、潮熱、痰涎壅塞、胸悶煩躁、臉頰發紅、口渴、坐立不安等症狀。三歲左右的小孩可以服用半粒,劑量根據體型大小增減。
小柴胡湯,請看第二十九問。
白虎湯,請看第五十八問。
大柴胡湯,請看第二十九問。
金箔鎮心丸,請看第十八問。
七物黃連湯,請看第八十九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