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嬰童百問》~ 卷之六 (6)
卷之六 (6)
1. 傷寒表裡,第五十三問
夏傷於暑、秋必痎瘧,其暑症玉露散主之,其詳亦與大方同其治法,但用分劑輕耳。口議有脫甲散,大能除熱,扶表救里,真良方也。
麻黃湯,治傷寒頭疼發熱,身痛惡風,無汗而喘。又治太陽病、脈浮緊無汗,發熱身疼痛,八九日不解,表症仍在,此當發其汗,服藥已微除,其人煩目瞑,劇者必衄,衄乃解,所以然者,陽氣重故也。
甘草(半兩),麻黃(去節、一兩),桂枝(一兩),杏仁(去皮尖、三十個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八分去滓,大小加減服,衣復取微汗,夏至後、須加知母一兩,石膏一兩,黃芩一兩。蓋麻黃性熱,夏月溫之,必有發黃發斑出血之失,凡傷寒熱病,藥性須涼,不可太溫,惟冬及春,或病人平素虛寒者,乃用正方,不再加減。
蔥白湯,見第五十一問。
解肌湯,見第五十二問。
葛根湯,見第十六問。
柴胡散,見第五十問。
桂枝麻黃各半湯,治太陽病得之八九日、如瘧狀,發熱惡寒,熱多寒少,其人不嘔,清便欲自可。一日二三度發,脈微緩者、欲愈也。脈微而惡寒者,此陰陽俱虛,不可更發汗、更吐下也。面色反有熱色者,未欲解也,以其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癢。
桂枝(八錢),芍藥(半兩),生薑(半兩),甘草(半兩),麻黃(去節、半兩),杏仁(去皮尖、十四個),大棗(二個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小盞,煎八分,去滓溫服。
小承氣湯,治太陽病吐下後、發汗而微煩,小便數,大便堅宜服。陽明病,若出汗多而微惡寒,為外未解,無潮熱不可與之,若腹滿不大便,可少少與之。
大黃(一兩、微炒),厚朴(半兩、制),枳實(一兩,炒)
上㕮咀煎,陽明病潮熱,大便微硬,可與大承氣湯,不硬者,不可與之。若不大便六七日,恐有燥屎,欲知之法,少與小承氣湯,湯入腹中轉失氣者,此有燥屎也,乃可攻之。若不轉失氣者,必先硬後溏,不可攻之,攻之必腹滿不能食也。欲飲水者,與水則噦,其後發熱者,必大便復硬而少也,以小承氣湯和之,不轉失氣者,慎不可攻也。
大承氣湯,見第二十九問。
四順飲,見第四十四問四順清涼飲。
洗心散,見第三十七問。
小柴胡湯,見第二十九問。
五苓散,見第五十二問。
桂枝湯,治太陽中風,陽浮而陰弱,陽浮者、熱自發,陰弱者、汗自出,嗇嗇惡寒,淅淅惡風,翕翕發熱,鼻鳴乾嘔者。
桂枝(去皮、一兩半),芍藥(一兩半),甘草(炙,一兩),生薑(一兩半),棗子(六個)
上為飲子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八分,去滓,大小加減服,須臾啜熱粥一盞以助藥力,溫復令一時許,通身熱,微微似有汗者。加減桂枝湯,自西北二方居人,四時行之,無不應驗,江淮間惟冬及春可行。自春末及夏至以前,桂枝症,加黃芩一分,謂之陽旦湯。夏至後有桂枝症,可加知母半兩,石膏一兩,或升麻一分。
白話文:
傷寒表裡,第五十三問
夏天受暑邪侵害,秋天必定會得瘧疾。暑症可用玉露散治療,詳細方法與大方(指標準療法)相同,只是用藥劑量較輕而已。民間流傳一種脫甲散,非常能去除暑熱,扶助表陽,救治裡陰,真是良方。
麻黃湯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头痛发热、身痛恶风、无汗而喘。也用于治疗太阳病,脉浮紧无汗,发热身痛,八九天好转,表症仍在,这时应该发汗。服药后症状略有缓解,但病人烦躁,眼睛眯着,严重的还会流鼻血,流鼻血后病症就解除了。这是因为阳气过盛的缘故。
组成:甘草(半两)、麻黄(去节,一两)、桂枝(一两)、杏仁(去皮尖,三十个)
用法:上药研磨后,每次服用三钱,用水一盏,煎至八分,去渣,根据病情增减药量服用。服用后盖被取微汗。夏至以后,需要加知母一两、石膏一两、黄芩一两。因为麻黄性热,夏天服用温热之药,必定会发生黄疸、发斑、出血等不良反应。凡是伤寒热病,药性都应该偏凉,不能太温热。只有冬天和春天,或者病人平时体质虚寒的,才能使用麻黄汤的正方,无需增减药量。
蔥白湯,詳見第五十一問。
解肌湯,詳見第五十二問。
葛根湯,詳見第十六問。
柴胡散,詳見第五十問。
桂枝麻黃各半湯,治疗太阳病,病程在八九天,症状像疟疾一样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病人不呕吐,大便通畅。一天发作两三次,脉象微弱缓慢,预示病情将要痊愈。如果脉象微弱而恶寒,这是阴阳俱虚,不能再发汗、吐泻。如果面色反而有热色,则病情尚未好转,因为不能微微出汗,身体必定会发痒。
组成:桂枝(八钱)、芍药(半两)、生姜(半两)、甘草(半两)、麻黄(去节,半两)、杏仁(去皮尖,十四个)、大枣(二个)
用法:上药研磨后,每次服用三钱,用水一小盏,煎至八分,去渣温服。
小承氣湯,治疗太阳病吐泻后,发汗后略感烦躁,小便次数多,大便干结者宜服用。阳明病,如果出汗多而略感恶寒,说明表邪未解,没有潮热症状就不能服用。如果腹部胀满,大便不通,可以少量服用。
组成:大黄(一两,微炒)、厚朴(半两,制)、枳实(一两,炒)
用法:上药研磨后煎服。阳明病有潮热,大便略硬,可以服用大承气汤;大便不硬,则不可服用。如果大便不通六七天,恐怕有燥屎(干结的大便),想知道是不是燥屎,可以少量服用小承气汤,汤药入腹后,感觉气机运行受阻,这就说明有燥屎,可以攻下。如果气机运行不受阻,则一定是先硬后溏(先干后稀),不能攻下,攻下必定会腹胀不能进食。如果想喝水,喝水后会呕吐,之后又发热,一定是便秘复发,大便又少又硬,这时可以用小承气汤调理。如果服用小承气汤后气机运行不受阻,则应谨慎,不可攻下。
大承氣湯,詳見第二十九問。
四順飲,詳見第四十四問四順清涼飲。
洗心散,詳見第三十七問。
小柴胡湯,詳見第二十九問。
五苓散,詳見第五十二問。
桂枝湯,治疗太阳中风,阳气浮盛而阴气虚弱,阳气浮盛者,发热自发;阴气虚弱者,汗液自出,瑟瑟发抖恶寒,淅淅沥沥恶风,忽忽发热,鼻塞鸣响,干呕。
组成:桂枝(去皮,一两半)、芍药(一两半)、甘草(炙,一两)、生姜(一两半)、大枣(六个)
用法:上药制成药汁,每次服用三钱,用水一盏,煎至八分,去渣。根据病情增减药量服用,服用后立刻喝一盏热粥,以增强药力,盖被取暖大约一小时,全身发热,微微似有汗意最佳。加減桂枝湯,西北地區的人,四季皆可服用,都有效。江淮地區只有冬春兩季才可服用。春末到夏至之前,出現桂枝湯症狀,加黃芩一分,稱為陽旦湯。夏至以後出現桂枝湯症狀,可以加知母半兩,石膏一兩,或升麻一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