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伯嗣

《嬰童百問》~ 卷之九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九 (3)

1. 虛實腫脹,第八十四問

議曰:腫、脹二症,此由虛中有積,久患失治,日漸傳變,症候多端。隨輕重,察盛衰,審表裡以主治,先固其本,後正其標,斯無恙矣。有濕腫,有毒氣腫,傷寒虛腫,瀉痢虛腫,氣血虛腫;有疳脹氣脹,症積脹,鎖肚脹,脘膈脹,食膨脹,蛔氣脹,虛冷積脹。以上腫脹虛積,並當下之,各有其法。

白話文:

討論:腫脹這兩種症狀,是由於虛中有積,長時間患病沒有得到正確的治療,日積月累,病情逐漸變化,症狀複雜多樣。根據輕重緩急,觀察病情發展,審察表裡證候,以確定主要的治療方法,先鞏固虛弱的根本,後調整失常的症狀,這樣才能沒有問題了。腫脹有濕腫、毒氣腫、傷寒虛腫、瀉痢虛腫、氣血虛腫;脹有疳脹、氣脹、症積脹、鎖肚脹、脘膈脹、食膨脹、蛔氣脹、虛冷積脹。以上腫脹虛積的證候,都應該及時治療,各有其獨特的治療方法。

其受濕於脾胃,久不克化,氣浮四肢,頭面皆腫。食毒氣,由脾胃傷之,冷積毒氣,停留於脘膈,致虛入腹作腫。傷寒下之太蚤,乘虛入腹作腫。瀉痢之人,脾氣亦虛,是以致腫。以上宜平調胃氣,補臟充實,方可去腫。其氣血虛腫。皆由榮衛不順,臟腑怯弱,壅滯三焦,流注百脈,表裡俱虛,邪正相亂,以致四肢浮腫,腹肚膨滿;以上先調榮衛之順,次服分氣以散之。其疳氣積脹,宜先與保童,當兼塌氣以去之。

白話文:

  1. 濕氣阻滯脾胃:患病者體內濕氣阻滯在脾胃,長時間無法消化,積聚的濕氣沿著四肢浮腫,甚至累及頭面部。
  • 食毒氣阻滯脾胃:病患食用受毒氣汙染的食物,導致脾胃受到損傷,積聚的寒毒氣停留於脘膈,最後侵犯腹部,導致水腫。
  • 傷寒治療過早:在患病者受到傷寒時,過早地使用瀉下法治療,容易使虛寒之氣趁虛而入腹部,導致水腫。
  • 腹瀉痢疾:腹瀉痢疾患者,脾氣虛弱,也容易導致水腫。

治療方法:以上情況皆應以調理胃氣為主,並補益臟腑,才能消除水腫。

  1. 氣血虛腫:此類水腫多由榮衛失調、臟腑虛弱引起。病邪阻滯三焦,流注百脈,表裡俱虛,混淆邪正之氣,導致四肢浮腫,腹肚膨滿。
  • 治療方法:首先應調理榮衛之順暢,再服分氣藥方來分散積聚之氣。
  1. 疳積脹氣:疳積脹氣患者應先服用保童丸,再配合塌氣藥方以消除脹氣。

其痞癖氣脹症積脹,宜三稜以消痞。其鎖肚脹,宜與珍珠天麻丸以通之。其上膈中脘,食傷膨脹,宜三稜、塌氣、大茱連丸以消磨之。其蛔脹,宜下蟲丸以化之。其虛冷積脹,宜沉香煎以溫之。以上諸症,宜調和胃氣,消磨通利,腫脹必然平復矣,如有熱者,必以葶藶、牽牛等輩以治之,推氣丸劑亦可服。

白話文:

對於出現痞癖、氣脹、症積腫脹等症狀時,宜使用三稜來消解痞塊。若是出現鎖肚脹痛的症狀,宜與珍珠天麻丸來疏通它。若是出現上膈中脘疼痛,因飲食不慎而導致膨脹,宜用三稜、塌氣、大茱連丸來消磨治療。若是蛔蟲引起的脹痛,宜服用化蟲丸來消滅蛔蟲。若是因虛冷而導致積脹,宜用沉香煎來溫暖身體。以上這些症狀,宜調和胃氣,消磨通利,腫脹必然就可以平復了。若是有熱症的患者,則必須使用葶藶、牽牛等藥物來治療,推氣丸劑也可以服用。

分氣飲,治小兒腫脹作喘氣短而急。

桔梗,赤茯苓,陳皮,桑白皮(銼),大腹皮,枳殼(炒),半夏曲,真蘇子(微炒),紫蘇,甘草(炙、各二錢),草果仁(一錢)

上銼散,每服一錢半,薑棗煎服。

五疳保童丸,治五種疳疾。

白話文:

分氣飲,用來治療小兒腫脹、呼吸急促且短的症狀。

成分包括:桔梗、赤茯苓、陳皮、桑白皮(切碎)、大腹皮、枳殼(炒過)、半夏曲、真蘇子(稍微炒過)、紫蘇、甘草(炙烤過,每種各二錢),以及草果仁(一錢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半,以薑和棗煎煮後服用。

五疳保童丸,用於治療五種疳疾。

五倍子(生),青黛,夜明砂(布裹洗),苦楝根皮,蘆薈,熊膽(研入),黃連(去毛),龍膽草(生用),乾蟾(酥炙、去骨皮),麝香(研),蕪荑(取仁),蟬蛻(去土、各等分)

白話文:

五倍子(生的)、青黛、夜明砂(用布包起來洗乾淨)、苦楝樹的樹根皮、蘆薈、熊膽(研磨後加入)、黃連(去掉毛)、龍膽草(生用)、蟾蜍(酥油煎焙後,去掉骨頭和皮)、麝香(研磨)、檀香(取仁)、蟬蛻(去掉泥土,各等分)

上為末,粟米糊丸麻子大,一歲兒二十丸,米飲下二、三服。

湯氏塌氣散,治小兒腹脹氣喘,體腫面浮。

白話文:

上方磨成細末,用粟米糊製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劑,一歲的孩子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米湯送服,一天可服兩到三次。

湯氏塌氣散,用於治療小兒腹脹氣喘、身體浮腫和面部浮腫。

陳皮(一合、炒),青皮(去瓤、巴豆二十一粒、炒黃色、去巴豆用),甘草(炙、各半兩),黑牽牛(二錢半、半生半炒),肉豆蔻(二個、煨香)

白話文:

陳皮(一合,炒熟),青皮(去除果肉,與二十一粒巴豆一起炒至黃色,去除巴豆),甘草(炙過的,各半兩),黑牽牛(二錢半,一半生用,一半炒熟),肉豆蔻(兩個,煨香)。

上末半錢,米飲調下,加檳榔一個。

塌氣丸,治小兒疳氣,腹脹喘急,並面浮腫。

白話文:

服用時取上末半錢,用米飲調和後服下,再加上一個檳榔。

塌氣丸可用來治療小兒疳積引起的腹脹、呼吸急促以及面部浮腫。

丁香,胡椒(炒、各五錢),萊菔子(炒),白牽牛(各七錢半)

上為末,麵糊丸小豆大,三歲三十丸,米湯下。

塌氣散,治小兒腹脹氣粗,並疳疾相攻,面目浮腫。

白話文:

丁香、胡椒(炒過,各五錢),萊菔子(炒過)、白牽牛(各七錢半)

木香(一錢),青皮(五錢),巴豆(三十粒、同炒、豆黃色、去巴豆用)

上為末,三歲半錢,米湯下,食前連進即效。

白話文:

  • 木香(一錢):一種具有芳香氣味的草藥,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青皮(五錢):乾燥的橘子皮,具有理氣健胃的作用。

  • 巴豆(三十粒):一種劇毒的種子,具有瀉下的作用。

  • 同炒:將藥物一起炒至一定程度。

  • 豆黃色:巴豆炒至黃色的狀態。

  • 去巴豆用:將巴豆從藥物中去除,只使用其他藥物。

三稜煎丸,治嬰孩食傷生冷、甜膩、毒熱、等物,脾胃積滯,久不克化,令兒壯熱腳冷,痞癖寒熱。及療癥瘕。中脘不和,膨脹上膈,氣壅心腹,不得通宣,所以作疾。此藥溫良,但是諸積滯食不化,並宜與服。

白話文:

三稜煎丸,用來治療嬰兒因食用了生冷、甜膩、有毒的食物,脾胃積滯,消化不良,導致發熱、腳冷,腹脹、寒熱交替。以及治療癥瘕,中脘不和,腹脹上膈,氣體充塞在心腹部,不能通暢宣洩,所以生病。此藥溫和良性,但是諸積滯食不化,都可以服用。

京三稜(成塊煮、半兩),莪朮(並炮、、各半兩),芫花(二錢半、醋浸、炒),鱉甲(去裙、米醋炙焦、半兩),淡豆豉(一錢),巴豆(二十一粒、去殼),川當歸(半兩),杏仁(去皮尖、二錢半、炒令赤)

白話文:

京三稜(切成塊狀後煮熟,半兩),莪朮(用火炮製過的莪朮,半兩),芫花(二錢半,用醋浸泡過後再炒至香),鱉甲(去掉裙邊,用米醋炙烤至焦黑,半兩),淡豆豉(一錢),巴豆(二十一粒,去殼),川當歸(半兩),杏仁(去皮和尖端,炒至呈現赤色,二錢半)。

上前四味一處,以米醋一碗,煮令乾,仍用炒起,更細銼焙為末,次入當歸末,杏仁、巴豆、淡豉、和勻水煮,麵糊丸麻子大,每服二十丸,薑湯下,大小加減服之。

三稜丸,治小兒停積,腹脅脹滿,乾噦噁心,全不入食。

白話文:

先將前面四種藥材放在一起,加入一碗米醋,煮至藥材乾涸,然後再炒一炒,並更細心地研磨,炒焙成粉末,之後加入當歸粉末、杏仁、巴豆、淡豉,用均勻的水煮一煮,搓成麵糊丸,大小如麻子,每次服用二十丸,以薑湯送服,要根據病情增減藥量服用。

三稜(煨),木香,神麯(炒),陳皮(去白),半夏(薑製、各一兩),丁香桂(各五錢)

上為末,曲和丸如黃米大,每二十丸,乳食後,溫生薑湯下。

白話文:

三稜(用火煨製),木香,神曲(炒製),陳皮(去除白色內皮),半夏(用生薑汁加工製成,各一兩),丁香、桂皮(各五錢)

珍珠天麻丸,治急驚風,請量用之,以通為度。此方仍治吊腸、鎖肚、撮口、至妙。丸如麻子大,初生患者;三日三丸,五日五丸,七日七丸。加青黛、名青黛丸。

白話文:

珍珠天麻丸,治療急驚風,請根據病情適量使用,以服至大便通暢為準。這個方劑還可以用來治療吊腸、鎖肚、撮口等症,效果非常好。藥丸的大小如麻子,初次發病的患者:第一天吃三粒,第二天吃五粒,第三天吃七粒。如果在藥丸中加入青黛,則稱為青黛丸。

天南星(炮),天麻,白附子(炮、各二錢半),膩粉(半錢),巴霜(一字),蕪荑(炒),全蠍,滑石(各二錢半)

白話文:

  • 天南星(炮): 半夏,去除毒性。

  • 天麻: 半兩。

  • 白附子(炮): 半兩。

  • 膩粉: 半錢。

  • 巴霜: 一字(重量單位,約等於 0.25 克)。

  • 蕪荑(炒): 半兩。

  • 全蠍: 半兩。

  • 滑石: 半兩。

上為末,煮細麵糊丸如麻子大,一歲每服五丸,二歲十丸,大小加減,薄荷湯點茶清送下。

白話文:

把它打成粉末,煮成細麵糊丸,大小像麻子一樣,一歲的孩子每次服用五丸,兩歲的孩子服用十丸,年齡較大或較小的孩子可以依此增減丸數,用薄荷湯送服。

大茱連丸,治小兒飲食過度,胸膈膨脹,上下氣不宣通,鬱滯迷悶,情思少樂,大則作喘,飲食不化,作渴煩躁,坐臥不任,肢體倦怠,腹脅疼痛。

白話文:

大茱連丸,用於治療兒童飲食過量,胸膈脹滿,氣息上下不通暢,鬱結沉悶,心情憂鬱寡歡,嚴重點會喘息,飲食不消化,口渴煩躁,坐臥不安,肢體疲倦,腹脅疼痛。

莪朮,京三稜(各二錢半、醋煮),乾薑(炮),陳皮(去白),木香,丁香(各三錢),巴豆(二十一粒、去膜心、去油用),綠細小茱萸(二錢)

白話文:

莪朮、京三稜(各二錢半,用醋煮)、乾薑(炮製過的)、陳皮(去掉白色部分)、木香、丁香(各三錢)、巴豆(二十一粒,去掉外膜、心和油)、綠細小茱萸(二錢)

上為末,醋和為丸麻子大,每服七丸至十丸,大者加服,生薑棗子湯下。

下蟲丸,見第七十九問。

沉香煎,治脾氣冷積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醋調和成麻子大小的丸劑,每次服用七到十丸,如果體型較大可以增加服用量,用生薑和大棗煮的湯送服。

下蟲丸,詳見第七十九問。

沈香煎,用於治療脾臟因寒引起的積滯。

乳香,沉香,丁香,杏仁(炒),百草霜,木香(各一錢),肉豆蔻(一個、煨),巴豆(十四粒、出油如霜)

白話文:

  • 乳香、沉香、丁香、杏仁(炒)、百草霜、木香(各1錢)

  • 肉豆蔻(1個、煨)

  • 巴豆(14粒、榨出霜狀油)

上為末,酒煮蠟和,丸綠豆大,每服三、五丸,淡生薑湯下,應患肚痛不止者、服之效。常服以通為度。

推氣丸,見第四十九問。

遇仙丹,治諸蟲,取諸積。

白話文:

把上方的藥材研成細末,用酒煮沸蠟和勻,丸成綠豆大小,每次服用三到五丸,用淡生薑湯送服。適合患有肚痛不止的人服用,服用後有效。經常服用以通暢為度。

牽牛(三斤),大腹子(二斤),錫灰(二兩、炙乾為末),大黃(四兩),雷丸(四兩),青木香,鶴蝨(各二兩)乾漆(二兩),皂角(四條)

白話文:

牽牛(三斤):牽牛子,性寒,味苦,有瀉下逐水、通腑泄熱的功效。

大腹子(二斤):大腹皮,性溫,味辛,有溫中散寒、理氣止痛的功效。

錫灰(二兩、炙乾為末):錫灰,性寒,味辛,有清熱解毒、殺蟲止癢的功效。

大黃(四兩):大黃,性寒,味苦,有瀉下攻積、清熱涼血的功效。

雷丸(四兩):雷丸,性溫,味辛,有溫中散寒、消積化滯的功效。

青木香(二兩):青木香,性溫,味辛,有行氣止痛、溫中止瀉的功效。

鶴蝨(二兩):鶴蝨,性寒,味苦,有清熱利濕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
乾漆(二兩):乾漆,性溫,味辛,有溫陽止血、收斂固澀的功效。

皁角(四條):皁角,性溫,味苦,有祛痰止咳、寬胸利氣的功效。

上後四味煎水,用粟米煮粥,初用牽牛末,次用大腹末,三用錫灰,四用大黃,五用雷丸,六用青木香,和劑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、七丸,用薑湯熟水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四種藥材一起煎煮,用粟米煮粥。第一天服用牽牛子末,第二天服用大腹子末,第三天服用錫灰,第四天服用大黃,第五天服用雷丸,第六天服用青木香,混合這些藥物製成丸劑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五到七丸,用薑湯或熟水送服。

此藥專治男子婦人、積蟲氣塊,五勞七傷,赤白痢疾,便血注下,皮黃水腫,十般氣,十一般惡蟲,又進飲食,除病悅顏色,不與他藥相反,四季可服,細末三四錢,量大小加減,服時不吃晚飯,三更用清茶下,次早桶子內蟲積、及粒米盡,方可洗面,溫粥補之。傷寒孕婦不可服。

白話文:

這種藥專門治療男女的蟲積氣塊、五勞七傷、赤白痢疾、便血注下、皮黃水腫、十般氣、十一般惡蟲,又能進食飲食,消除疾病並讓面色紅潤,不與其他藥物相沖,四季皆可服用。將藥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四錢,可依個人體質加量或減量。服用時不得吃晚餐,在三更時用清茶送服,次日早晨桶子內的蟲積和粒米都排乾淨了,才能洗臉,並以溫粥補充營養。患有傷寒和孕婦不可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