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嬰童百問》~ 卷之六 (2)
卷之六 (2)
1. 小兒傷寒與時氣同異,第五十二問
夫小兒傷寒得之與大人無異,所異治者,兼驚而已,又有因夾驚食而得,治法與大人一同,但小其分劑,使藥性稍差耳。仲景云:春氣溫和,夏氣炎熱,秋氣清涼,冬氣冷冽,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。冬時嚴寒,觸冒之者,乃名傷寒耳。其傷於四時之氣,皆能為病。冬受寒毒之氣,其即時而病者,頭痛身疼,肌膚熱而惡寒,名曰傷寒。
白話文:
小兒得傷寒的原因與大人相同,不同的地方在於治療時需要考慮到驚嚇的因素。有些情況下,小兒是因為受到驚嚇加上飲食不當而得病的,治法和大人一樣,只是藥量要減小一些,使藥性稍微弱一點。
張仲景說:春天氣候溫暖,夏天炎熱,秋天清涼,冬天寒冷,這是四季正常的氣候變化。冬天非常冷,如果人受到嚴寒的影響,就叫做傷寒。人在不同季節受了異常的氣候影響,都可能生病。如果在冬天受到了寒冷之氣的侵襲,馬上就會出現頭痛、身體疼痛、皮膚發熱但又怕冷的症狀,這就被稱為傷寒。
其不即時病者,寒毒藏於肌膚之間,至春夏陽氣發生,則寒毒與陽氣相搏於榮衛之間,其病與冬時即病無異,但因春而發,名曰溫病。至夏而發,名曰熱病。陽熱未盛,為寒所制,病名為溫,陽熱。已盛,寒不能制,病名為熱,故太醫均謂之傷寒也。
白話文:
若是不在當時生病的人,寒毒隱藏於皮膚之間,等到春夏陽氣出現後,寒毒就會跟陽氣在經絡之間互相搏鬥,疾病的症狀跟冬天時生病的人沒有不一樣,只是因為在春天發病,所以叫做溫病。一直到夏天發病,就叫做熱病。若陽熱氣勢還沒很旺盛,受到寒氣的制約,因此病的名字就叫做溫病;若陽熱氣勢已經十分旺盛,寒氣無法制約,因此病的名字就叫做熱病,所以所有的醫生都把這稱為傷寒。
然熱病傷寒,溫病時氣,傳變無異也,凡時氣者,四時之間,有不正之氣也,為春應暖而反寒,夏應熱而反冷,秋應涼而反熱,冬應寒而反溫,非其時而有其氣,氣之中人,則頭疼壯熱,咳嗽氣粗,煩渴心躁,恍忽驚悸,傳變與傷寒無異,故一歲之中,病無長少,率相似者,此則時行之氣,俗謂之天行是也。治法三四月或有暴寒,其時陽氣尚弱,為寒所折,病熱猶輕,升麻湯、解肌湯主之。
白話文:
然而無論是熱病、傷寒,還是溫病和時氣,其發展變化都是相同的。凡是時氣,是指四季之間出現的不正常氣候。比如春秋應當溫暖,卻反常地變冷了,夏季應當炎熱,卻反常地變涼了,秋季應當涼爽,卻反常地變熱了,冬季應當寒冷,卻反常地變溫暖了。在非其時出現了其氣,使人感染,就會出現頭痛發燒、咳嗽氣粗、煩渴心煩、神志恍惚、驚悸不安等症狀,其發展變化與傷寒無異,所以一年四季,生病的人無論老少,大體還是相似的。這就叫做時行之氣,俗話說的天行就是這個意思。治療方法:三四月份偶爾會出現暴寒,這時陽氣還很弱,被寒邪折伏,症狀還較輕微,可用升麻湯、解肌湯為主。
五六月陽氣已盛,為寒所折,病熱則重。七八月陽氣已衰,為寒所折,病熱亦微,調中湯、射干湯、半夏桂甘湯,可選用也。秋濕冬溫,治濕則利小便,治冬溫亦宜解利。其利小便也,則以五苓散輩,其解利冬溫,宜葳蕤湯。蓋冬溫者,感溫氣而作,寒疫者,暴寒折人,非觸冒之過,其治法不同,所施寒熱溫涼之劑亦異,不可拘以日數,發汗吐下,隨症施行。
白話文:
五月到六月,陽氣已盛,因寒氣所抑制,病熱會更加嚴重。七月到八月,陽氣已衰,因寒氣所抑制,病熱會比較輕微。可以選擇使用調中湯、射干湯、半夏桂甘湯。秋天應該除濕,冬天應該溫補。治療濕氣的方法有利尿,治療冬天溫熱感的疾病,也應該利尿。治療利尿的方法,可以使用五苓散這一類的藥物。治療冬天溫熱感的疾病,可以使用葳蕤湯。冬天溫熱感的疾病,是因感受溫熱之氣而引起,寒疫是因突然遭受寒邪侵襲而引起的。不是因為觸犯冒犯所引起的,所以治療方法不同,所施用寒熱溫涼的藥物也不同,不可拘泥於幾天,發汗、吐下,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。
要之治熱以寒、溫而行之,治溫以清、冷而行之,治寒以熱、涼而行之,治清以溫、平而行之,以平為期,不可過劑,此為大法,湯氏有七寶散加減服之,並與乳母服尤好,有熱者、升麻湯加柴胡、黃芩、川芎等劑治之,柴胡石膏湯極效。
白話文:
總的來說,治療熱病的原則是使用寒涼的藥物,並且要溫和地施治;治療溫病的原則是使用清涼的藥物,並且要寒涼地施治;治療寒病的原則是使用溫熱的藥物,並且要涼爽地施治;治療清(熱)病的原則是使用溫和的藥物,並且要平穩地施治。以平穩為治療目標,不能過量使用藥物。這就是治療疾病的大法。湯氏有七寶散,可以加減服用,並與乳母服用尤好。如果患有熱病,可以用升麻湯,加入柴胡、黃芩、川芎等藥物治療,柴胡石膏湯療效極佳。
升麻湯,治小兒時行瘟疫,頭痛發熱,肢體煩疼,及瘡疹已發未發,疑似之間。治傷寒傷風,頭痛憎寒壯熱,肢體疼痛,鼻乾不得睡。兼治寒暄不時,人多疫癘,乍暖脫著,及暑熱之忽變陰寒,身體疼痛,頭重如石者,可加柴胡,無汗加麻黃。
白話文:
昇麻湯,治療小兒流行病,頭痛發熱,四肢疼痛,以及瘡疹尚未發作,但懷疑即將發生。治療傷寒和傷風,頭痛怕冷,高燒,四肢疼痛,鼻塞無法入睡。另外可以治療寒暑不時,人多流行病,乍暖乍寒,以及暑熱突然轉變為陰寒,身體疼痛,頭重如石的人,可以加柴胡,無汗加麻黃。
升麻(一錢),葛根(一錢),白芍藥(一錢),甘草(炙一錢)
白話文:
升麻(六克),葛根(六克),白芍藥(六克),甘草(炙,六克)
上銼散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六分,去滓溫服,瘡疹亦准此。服藥已身涼,止藥。加紫蘇、茯苓、川芎,名升麻蘇葉散,有熱加黃芩,咽喉痛加桔梗,發丹加玄參效。
白話文:
上銼散:每次服用 3 錢的中藥,加入一杯水,煎煮到僅剩 6 分,去掉藥渣後溫熱服用,患有瘡疹也可服用。服藥後身體感到涼了,就可以停止服用。
加紫蘇、茯苓、川芎,稱為升麻蘇葉散,有熱可以加入黃芩,咽喉痛加入桔梗,發丹可以加入玄參,效果很好。
解肌湯,治傷寒溫病,時行寒疫,頭痛項強畏寒,肢體拘急,骨節煩疼,腰脊強痛,胸膈煩悶,無汗惡風壯熱。
白話文:
解肌湯,用於治療傷寒溫病、時行寒疫,症狀包括頭痛、頸部僵硬、畏寒、肢體拘急、骨節疼痛、腰脊強烈疼痛、胸膈煩悶、無汗、怕風和發熱。
葛根(一兩),麻黃(去節、半兩),芍藥(半兩),甘草(半兩),桂枝(二錢半、千金方無此一味)
白話文:
葛根(一兩):有解熱、鎮痛、消炎的作用。
麻黃(去節、半兩):有發汗、解熱、鎮咳的作用。
芍藥(半兩):有鎮痛、緩解肌肉痙攣的作用。
甘草(半兩):有補脾益氣、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桂枝(二錢半、千金方無此一味):有發汗、溫經的作用。
上銼散,每服三錢,水一盞,棗一枚,煎至六分,去滓稍熱服,以汗出為度。夏月加石膏、升麻,各一錢。
白話文:
上銼散,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一碗,再放入一個棗子,煎到只剩下六分之一,去除渣滓後稍稍加熱服用,以發汗為準。夏季的時候,可以加入一錢的石膏和升麻。
調中湯,治夏末秋初,忽有暴寒,折於盛暑。熱結於四肢,則壯熱頭疼,寒傷於胃,則下利,或血、或赤、或白,壯熱迷悶脈數,宜下之。
白話文:
「調中湯」是治療夏季末、秋季初之際,突然遭受嚴寒,導致在盛夏時節被熱邪所困。熱邪鬱結在四肢,就會出現壯熱、頭疼的症狀;寒邪侵犯胃腸,就會出現腹瀉,瀉下物顏色可為血色、紅色或白色,伴有壯熱、煩躁、脈搏急數的症狀。此時,需要使用具有瀉下作用的藥物將這些邪氣排出體外。
大黃(七錢半),桔梗(炒、半兩),藁本(半兩),茯苓(半兩),甘草(半兩),乾葛(半兩),黃芩(半兩),芍藥(半兩),白朮(半兩)
白話文:
大黃七錢半,桔梗炒半兩,藁本半兩,茯苓半兩,甘草半兩,乾葛半兩,黃芩半兩,芍藥半兩,白朮半兩。
上㕮咀,白水煎,量大小加減服,得快氣利,壯熱便歇。去大黃,加黃連枳殼,止利尤妙,或加地榆,或加當歸皆可。感風加荊芥。秋宜下,當用大黃疏利。
射干湯,治初秋夏月暴雨冷,及天行暴寒,其熱喜伏於內,咳嗽氣急,喉啞失聲,干嗽無唾,喉中如梗。
白話文:
將上方的藥物加水煎服,劑量依照個人情況增減服藥,能夠快速止瀉,並緩解發熱症狀。如果瀉得比較厲害,可以加入大黃、黃連和枳殼,止瀉的效果會更好。也可以加入地榆或當歸,都有緩解腹瀉的功效。如果受風寒引起的腹瀉,可以加入荊芥。秋季腹瀉適合服用,可以加入大黃來通便。
半夏(湯泡、五錢),生薑(炮、四錢),射干(二錢),杏仁(去皮尖、二錢),甘草(炙二錢),紫菀(二錢),肉桂(二錢),枳實(炒、二錢),當歸(二錢),橘皮(二錢),獨活(二錢),麻黃(去節、湯泡、二錢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六分,去滓溫服。
白話文:
-
半夏(用熱水浸泡,五錢)
-
生薑(炮製過的,四錢)
-
射干(二錢)
-
杏仁(去皮尖,二錢)
-
甘草(炙過的,二錢)
-
紫菀(二錢)
-
肉桂(二錢)
-
枳實(炒過的,二錢)
-
當歸(二錢)
-
橘皮(二錢)
-
獨活(二錢)
-
麻黃(去節,用熱水浸泡,二錢)
半夏桂甘湯,治伏氣之病,謂非時有暴寒,中人,伏於少陰經,始不覺病,旬月乃發,脈便微弱,咽痛,似傷寒,非喉痹之病,次必下利。始用半夏桂甘湯主之,次用四逆散,此病一二日便瘥,古方謂之腎傷寒。
白話文:
「半夏桂甘湯」用於治療伏氣之病,這種病是指在非時令出現嚴寒,侵襲人體,潛伏在少陰經裡,剛開始沒有感覺到生病,但是過了一個月後才發病,脈搏微弱,咽喉疼痛,類似於傷寒,但不是喉痹之病,接下來必定會腹瀉。初期可以服用「半夏桂甘湯」治療,之後再使用「四逆散」,這種病一兩天就會痊癒,古方把它叫做「腎傷寒」。
半夏(洗、二兩),桂心(二兩),甘草(炙、二兩)
上銼如麻豆大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六分,放冷,少含細嚥之,入生薑三片煎。
白話文:
半夏(洗淨,二兩),桂心(二兩),甘草(炒過,二兩)
將上述藥材切成麻豆大小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煎煮至剩六分,待冷卻後,稍微含在口中慢慢吞下,煎煮時加入三片生薑。
五苓散,治傷寒溫熱病、表裡未解,頭痛發熱,口燥咽乾,煩渴飲水,或水入即吐,或小便不利,及汗出表解,煩渴不止,又治霍亂吐利,燥渴引飲。
白話文:
五苓散,用於治療傷寒溫熱病,表裡未清,頭痛發熱,口燥咽乾,煩渴飲水,或飲水即吐,或小便不利,出汗之後表證解除,煩渴不止,又用於治療霍亂吐瀉後,燥渴多飲。
澤瀉(二兩半),豬苓(二兩半),白朮(一兩半),茯苓(一兩半),桂(一兩)
白話文:
澤瀉(100克),豬苓(100克),白朮(60克),茯苓(60克),桂皮(40克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熱湯調下,不拘時,服訖多飲熱湯,有汗出即愈。又治瘀熱在裡,身發黃疸,濃煎茵陳湯下,食前服,疸病發渴,及中暑引飲,亦可用水調服。小兒加白朮末少許,如發虛加綿黃耆、人參末少許,十六問辰砂五苓散參用。
葳蕤湯,治風溫、冬溫,及春月中風、傷寒,發熱頭疼,咽乾舌強,胸腹滿,腰脊強。
白話文:
打成細末,每次服二錢,用熱湯調服,不限服用時間,服完後多喝熱湯,出汗後即會痊癒。又可治療體內的瘀熱,身體發黃疸,濃煎茵陳湯服用,飯前服用,疸病引發口渴,以及中暑引發想喝水,也可以用溫水調服。小兒加白朮粉末少許,如果身體虛弱,則加黨參黃耆、人參粉末少許,再加十六問辰砂五苓散一起服用。
葛根(半兩),葳蕤(三錢),石膏(一兩),白薇(半兩),羌活(半兩),麻黃(半兩),川芎(半兩),杏仁(去皮尖、半兩),甘草(炙、半兩),木香(半兩)
白話文:
葛根(12克),葳蕤(9克),石膏(30克),白薇(12克),羌活(12克),麻黃(12克),川芎(12克),杏仁(去皮尖,12克),甘草(炙,12克),木香(12克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八分,去滓溫服。
七寶散,治時氣頭昏體熱、此藥大人可服,小兒同乳母服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碎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盞水煎煮至剩下八分,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。
七寶散用來治療因時令引起的頭暈和身體發熱,這種藥大人可以服用,小孩則與乳母一同服用。
紫蘇(三兩),香附(炒、三兩),陳皮(一兩),甘草(炙一兩),桔梗(去蘆、一兩),白芷(一兩),川芎(一兩)上㕮咀,每服二錢,水半盞,薑一片,棗一枚,煎三分,去滓服。有熱加葛根、升麻、荊芥。
白話文:
紫蘇(三兩)、香附(炒過,三兩)、陳皮(一兩)、甘草(炙過一兩)、桔梗(去蒂,一兩)、白芷(一兩)、川芎(一兩),以上藥材研成細末,每劑用二錢藥末,加半杯水,薑片一片,棗子一枚,煎煮至三分之一,去渣服用。如果患者有發熱症狀,可以加入葛根、升麻、荊芥等藥材。
柴胡石膏湯,治時行溫疫,壯熱惡風,頭痛體疼,鼻塞咽乾,心胸煩滿,寒熱往來,痰熱咳嗽,涕唾稠黏並療之。
白話文:
柴胡石膏湯,用以治療流行性溫疫病,症狀為高燒怕冷、頭痛全身疼痛、鼻塞咽乾、心胸煩悶、忽冷忽熱、痰熱咳嗽、鼻涕口水濃稠黏膩。
桑白皮(三兩),黃芩(三兩),升麻(二兩半),石膏(五兩),前胡(去蘆、五兩),赤芍藥(五兩),乾葛(五兩),柴胡(五兩),荊芥穗(三兩),無汗加麻黃、半夏、北五味
白話文:
桑白皮(150克),黃芩(150克),升麻(125克),石膏(250克),前胡(去蘆頭,250克),赤芍藥(250克),乾葛(250克),柴胡(250克),荊芥穗(150克), 沒有出汗症狀加麻黃、半夏、北五味。
上為粗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生薑二片,淡豉十粒,煎至七分,去滓,稍熱服。小兒分作三服,量大小加減,不拘時候。
白話文:
將草藥粗略地磨碎,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一杯水,加上兩片生薑和十顆淡豉,煎煮至液體只剩下七分滿,去掉藥渣,稍稍加熱後服用。孩童則分成三次服用,可根據年齡大小增減劑量,服用時間不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