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伯嗣

《嬰童百問》~ 卷之五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3)

1. 腹脹,第四十五問

腹脹有虛有實,皆由脾胃氣攻所作也。實者悶亂喘滿,可下之,紫霜丸、白餅子。其不喘者,虛也,不可下,若誤下,致脾虛氣上附肺而行,肺與脾、子母皆虛,肺主目胞腮頰腫也,脾主四股,母氣虛甚即黃也,治之用塌氣丸漸消之,未愈漸加丸數。然脾虛氣不運動,故腹脹而不喘,可以散藥治之,使上下分消,其氣即愈也。

又有疳氣積脹,用褐丸子治之。又有症癖痞脹,三稜丸主之。有實熱脹滿者,大承氣湯主之,一法用五苓散吞紫霜丸,量虛實用丸數亦妙。熱輕者,大柴胡湯治之。

褐丸子,治小兒疳積腫脹。

蘿蔔子(一兩、微炒),陳皮,青皮,檳榔,五靈脂,莪朮(煨),赤茯苓(各半兩),木香(二錢半),黑牽牛(取淨末、半生、半炒)

上為末,麵糊丸如綠豆大,每服十五丸,蘇葉泡湯送下。

紫霜丸,見第三問。

白餅子,見第十四問。

塌氣丸,治小兒疳氣腹脹喘急,並面目浮腫。

丁香(一錢),胡椒(一錢),蘿蔔子(炒),白牽牛(生、各二錢)

上為末,麵糊丸如小豆大,三歲三十丸,米湯下。

三稜丸,見第八十四問。

大承氣湯,見第二十九問。

五苓散,見第五十二間。

大柴胡湯,見第二十九問。

下積丸,見第四十九問。

五珍丸,見第四十九問。

白話文:

腹脹有虛證和實證兩種,都是因為脾胃的氣機失調所造成的。實證的腹脹會感到胸悶煩亂、呼吸急促飽脹,這時可以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,例如紫霜丸、白餅子。如果腹脹但不喘的,就屬於虛證,不可以採用瀉下方法,如果誤用了瀉下,會導致脾氣更虛,虛氣會向上侵犯到肺,造成肺和脾這對母子臟腑都虛弱。肺虛會導致眼瞼、腮部、臉頰腫脹,脾虛則會導致四肢無力,如果母氣虛到極點就會出現面色發黃。治療這種情況應該使用塌氣丸來慢慢消除脹氣,如果沒好轉就逐漸增加藥丸的服用量。另外,脾氣虛弱導致氣機無法正常運行,所以會出現腹脹但不喘的情況,這時可以用疏散藥物來治療,使上下氣機得以流通,這樣腹脹就能痊癒。

還有一種是因為疳積引起的腹脹,可以用褐丸子來治療。另外,還有因症瘕痞塊引起的腹脹,則用三稜丸為主治療。若因實熱導致腹部脹滿,就用大承氣湯來治療;還有一種方法是用五苓散配紫霜丸一起服用,根據虛實情況調整藥丸的用量,效果也很好。如果熱象較輕微,則用大柴胡湯來治療。

褐丸子,是治療小兒疳積腫脹的藥方。

配方是:萊菔子(炒過,一兩),陳皮、青皮、檳榔、五靈脂、莪朮(煨過)、赤茯苓(各半兩),木香(二錢半),黑牽牛子(取淨末,一半生用、一半炒用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十五丸,用蘇葉泡的湯送服。

紫霜丸,藥方見第三問。

白餅子,藥方見第十四問。

塌氣丸,是治療小兒因疳氣引起的腹脹、喘息急促,以及面部和眼瞼浮腫的藥方。

配方是:丁香(一錢),胡椒(一錢),萊菔子(炒過),白牽牛子(生用,各二錢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製成小豆大小的藥丸,三歲小孩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
三稜丸,藥方見第八十四問。

大承氣湯,藥方見第二十九問。

五苓散,藥方見第五十二間。

大柴胡湯,藥方見第二十九問。

下積丸,藥方見第四十九問。

五珍丸,藥方見第四十九問。

2. 腹中有癖,第四十六問

癖者、血膜包水,側僻於脅旁,時時作痛也。惟癖為能發潮,為能生寒熱,故瘧家多畜黃水,日久而復結癖於中脘,寒熱不已,有是疾者以此。小兒臟腑和平,榮衛調暢,則津液自然流通,縱使多飲水漿,不能為病;惟失哺失調,三焦關格,以致水飲停滯,腸胃不能宣通,如冷氣搏之,則結聚而成癖。輕者用積滯木香丸,重者用取癖丸。

仲陽云:腹中有癖不食,但飲乳是也,當漸用白餅子下之,如不早治,則不能食,脾胃虛弱,四肢不舉,諸邪遂生,羸瘦而成疳矣。

木香丸,治吐乳、瀉乳,其氣酸臭,由啼叫不已,以乳與兒,停滯不化,是為乳積。肚硬熱渴吐瀉,由飲食無度,過飽即睡,是為食積。腹痛啼叫,利如蟹渤,由觸忤其氣,榮衛不和,淹延日久,是為氣積。瘧後肚內結癖成塊。

木香(二錢),莪朮(二錢),砂仁(二錢),青皮(去瓤、二錢),硃砂(研細、二錢),代赭石(二錢),大丁香(二錢),巴豆(去油、一錢)

上為細末和勻,飛白麵糊和丸麻子大,每服二三丸,乳傷乳汁下,食傷米飲下。

取癖丸,治小兒癖塊大痛,用之如應。

甘遂(微炒、二錢),芫花(微炒、二錢),黑牽牛(半炒半生、磨篩取末、二錢),辣桂(二錢),莪朮(二錢),青皮(去瓤、二錢),木香(二錢),桃仁(炒、二錢),五靈脂(二錢),巴豆(去油、一錢)

上為末,研和十分細嫩,飛白麵糊丸麻子大,每服一二丸,姜蜜煎湯灌下,泄後冷粥補,仍和胃。

挨癖丸,治乳癖、谷症、腹中塊痛。

青皮(去瓤、三錢),木香(三錢),莪朮(三錢),生地黃(三錢),代赭石(火煅醋淬、研極細末、三錢),巴豆(壓去油盡,一錢)

上為細末,醋麵糊丸麻子大,每服二丸,食後擦姜泡湯下。

白話文:

所謂的「癖」,指的是腹腔內有血膜包裹著水液,偏在一側的脅肋部位,會時不時地感到疼痛。這種「癖」還會引發潮熱,或是寒熱交替的症狀,所以瘧疾病患常常會有腹內積液(黃水),時間久了就在中脘部位結成硬塊,導致寒熱症狀持續不斷,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就會出現這些情況。小孩子的臟腑如果功能平和,氣血運行順暢,那麼身體的津液就會自然流通,即使喝再多的水也不會生病。但是如果餵養不當,飲食失調,導致三焦功能阻塞,使得水液停留在體內,腸胃不能正常運轉,如果又受到冷氣侵襲,就會結聚成「癖」。症狀輕微的可以用「積滯木香丸」,比較嚴重的則用「取癖丸」。

仲陽說過,如果小孩子腹中有癖,就不會吃東西,只喝母乳,這時應該慢慢地餵食白餅子來幫助消化。如果不及早治療,就會無法進食,導致脾胃虛弱,四肢無力,各種邪氣侵入,最終變得消瘦,甚至形成疳症。

「木香丸」可以治療吐奶、拉肚子,大便氣味酸臭,這是因為嬰兒哭鬧不止,家長又給他餵奶,導致乳汁停滯在體內無法消化,這就是乳積。如果肚子發硬發熱、口渴、又吐又瀉,是因為飲食過量,吃飽就睡,這就是食積。如果肚子痛、啼哭、拉出像蟹黃一樣的稀便,是因為受到外邪侵擾,導致氣血不和,久久不癒,這就是氣積。另外,瘧疾過後,肚子裡面也會結成硬塊。

「木香丸」的成分包含:木香(二錢)、莪朮(二錢)、砂仁(二錢)、青皮(去瓤、二錢)、硃砂(研細、二錢)、代赭石(二錢)、大丁香(二錢)、巴豆(去油、一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白麵糊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如果是乳積,用乳汁送服二三丸;如果是食積,用米湯送服。

「取癖丸」可以治療小兒腹部有硬塊,並且疼痛劇烈的狀況,效果顯著。

「取癖丸」的成分包含:甘遂(微炒、二錢)、芫花(微炒、二錢)、黑牽牛(一半炒過,一半生用,磨成粉、二錢)、辣桂(二錢)、莪朮(二錢)、青皮(去瓤、二錢)、木香(二錢)、桃仁(炒過、二錢)、五靈脂(二錢)、巴豆(去油、一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非常細的粉末,用白麵糊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到二丸,用薑汁和蜂蜜煎成的湯送服。腹瀉後,要喝些清粥來滋養身體,並調和腸胃。

「挨癖丸」可以治療乳癖、穀積、以及腹中硬塊疼痛的狀況。

「挨癖丸」的成分包含:青皮(去瓤、三錢)、木香(三錢)、莪朮(三錢)、生地黃(三錢)、代赭石(火煅醋淬,研磨成極細粉末、三錢)、巴豆(壓榨去除油分、一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醋調和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每次飯後服用二丸,用熱姜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