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伯嗣

《嬰童百問》~ 卷之二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6)

1. 驚癇,第十九問

紫霜丸,見第三問。

星蘇散(與第十六問天南星散通用),治諸風,口噤不語。

天南星(略炮,銼散,每服一錢)

上姜四片,紫蘇五葉,煎取其半,卻入雄豬膽少許,溫和服。凡不語者,大小便須要疏導。治慢風不語,只用南星,以人參、石菖蒲為佐。

五癇丸,治食癇。

硃砂(半兩),水銀(二錢半),雄黃(一兩),真珠(一兩研),鉛(二兩、熔開、次入水銀結砂)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麻子大,每服二丸,金銀煎湯送下。

雌黃丸,治顛癇搐掣,惡聲嚼舌。

雌黃,黃丹(微炒、各半兩),麝(半錢)

上為末、拌和,用牛乳汁三合,熬成膏,入藥末杵三百下,丸如麻子大,每服二丸,溫熱湯下。

薄荷散,見第三十六問。

細辛大黃湯,治風癇內熱。

天麻,防風(各半兩),細辛,大黃(焙),川芎(各二錢半),甘草(炙、一錢半)

上銼散,每服一錢,入犀角少許煎服。

楊氏蛇黃丸,治諸癇。

蛇黃(一個、煅、醋淬七次、研細),鬱金,雄黃,硃砂,青礞石(各七錢),鐵粉(研細)

上為末,粳米飯丸桐子大,每服一丸,人參煎湯調下。

錢氏蛇黃丸,治驚癇。

蛇黃(三個、火煅、醋淬),鬱金(七分半),麝(另研一字)

上為末,粳米飯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、二丸,煎金銀磨刀水化下。

養生必用蛇黃丸

蛇黃(一枚、火煅、醋淬),青礞石,辰砂,雄黃(各二錢),鐵鏵粉(四錢、研極細)

上末,化蒸餅為丸,用金銀剪刀股湯,五歲以上吞下,幼小化下,如麻子大丸。

斷癇丹,治癇,瘥後復作,證候多端,連綿不除。

黃耆(蜜水塗炙),鉤藤鉤,細辛(去根土、葉),甘草(炙、各半兩),蟬蛻(四個、洗去土),蛇蛻皮(三寸、酒塗炙),牛黃(一字、別研)

上末,煮棗肉為丸,如麻子大,煎人參湯下,一歲十丸,大小加減。

散風散,治風癇,先用此。

牛膽南星(二錢),羌活,獨活,防風,天麻,人參(去蘆),荊芥,川芎,細辛(各一錢)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桐子大,每服二丸,薄荷紫蘇湯調下。

保安丸,治諸風癇,久遠亦驗。

川烏(生、去皮尖、二錢半),五靈脂(半兩)

上為末,豬心血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一丸,薑汁泡湯調下。

獨活湯,治風癇,解表通里。

獨活,麻黃(去節),川芎(各一錢),大黃(焙),甘草(炒、各一錢)

上銼散,每服二錢,姜二片煎服。

牛黃丸,治風癇迷悶,搐掣涎潮。

牛膽南星,全蠍(焙),蟬蛻(各二錢半),防風,白附子(生),天麻,直殭蠶(炒、各一錢半),麝(半錢)

上為末,以煮棗去皮核,取肉和水銀半錢,研極細,入藥末,丸如綠豆大,每服二丸,荊芥生薑湯下。

白話文:

驚癇,第十九問

紫霜丸,詳見第三問。

星蘇散(與第十六問天南星散功效相同),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,症狀為口噤不語(嘴巴閉緊說不出話)。 藥方:天南星(略微炮製,切碎,每次服用一錢),生薑四片,紫蘇五葉,煎煮取一半藥汁,再加入少許雄豬膽汁,溫溫服下。凡是不說話的病人,大小便都要注意通暢。治療慢性風邪引起的失語症,只用天南星,以人參、石菖蒲為輔助藥物。

五癇丸,治療飲食積滯引起的癇症。藥方:硃砂(半兩),水銀(二錢半),雄黃(一兩),真珠(一兩,研磨成粉),鉛(二兩,熔化後再加入水銀,使其凝結成砂)。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麻子,每次服用二丸,用金銀煎湯送服。

雌黃丸,治療癲癇抽搐,伴隨怪聲及咬舌的症狀。藥方:雌黃,黃丹(微炒,各半兩),麝香(半錢)。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,加入牛乳汁三合,熬製成膏狀,再加入藥粉,用力杵三百下,製成如麻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二丸,溫熱湯送服。

薄荷散,詳見第三十六問。

細辛大黃湯,治療風癇伴隨內熱的症狀。藥方:天麻,防風(各半兩),細辛,大黃(焙乾),川芎(各二錢半),甘草(炙烤,一錢半)。以上藥材切碎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加入少許犀角一起煎服。

楊氏蛇黃丸,治療各種癇症。藥方:蛇黃(一個,煅燒,用醋淬煉七次,研磨成細粉),鬱金,雄黃,硃砂,青礞石(各七錢),鐵粉(研磨成細粉)。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粳米飯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一丸,用人參煎湯送服。

錢氏蛇黃丸,治療驚癇。藥方:蛇黃(三個,火煅燒,用醋淬煉),鬱金(七分半),麝香(另研磨)。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粳米飯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二到三丸,用煎煮金銀器皿的磨刀水送服。

養生必用蛇黃丸

蛇黃(一枚,火煅燒,用醋淬煉),青礞石,辰砂,雄黃(各二錢),鐵鏵粉(四錢,研磨極細)。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蒸餅製成丸藥,五歲以上兒童用金銀剪刀柄煎煮的湯水送服,幼童則將藥丸化開服用,丸藥大小如麻子。

斷癇丹,治療癇症,以及痊癒後再次發作,症狀複雜多變,持續不斷的病症。藥方:黃耆(用蜂蜜水塗抹後炙烤),鉤藤,細辛(去除根部泥土和葉子),甘草(炙烤,各半兩),蟬蛻(四個,清洗乾淨),蛇蛻皮(三寸,用酒塗抹後炙烤),牛黃(一字,另研磨)。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煮熟的棗肉製成如麻子大小的丸藥,用人參湯送服,一歲兒童服用十丸,其他年齡按比例增減。

散風散,治療風癇,通常先服用此藥。藥方:牛膽南星(二錢),羌活,獨活,防風,天麻,人參(去除蘆頭),荊芥,川芎,細辛(各一錢)。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二丸,用薄荷紫蘇湯送服。

保安丸,治療各種風癇,長期服用也有效。藥方:川烏(生川烏,去除皮尖,二錢半),五靈脂(半兩)。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豬心血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一丸,用薑汁泡過的湯水送服。

獨活湯,治療風癇,具有解表通里的功效。藥方:獨活,麻黃(去除節),川芎(各一錢),大黃(焙乾),甘草(炒,各一錢)。以上藥材切碎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兩片生薑煎服。

牛黃丸,治療風癇引起的迷悶,抽搐,流涎等症狀。藥方:牛膽南星,全蠍(焙乾),蟬蛻(各二錢半),防風,白附子(生),天麻,僵蠶(炒,各一錢半),麝香(半錢)。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煮熟的棗肉去除皮核,取肉和水銀半錢,研磨極細,加入藥粉,製成如綠豆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二丸,用荊芥生薑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