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伯嗣

《嬰童百問》~ 卷之二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2)

1. 急慢脾風下痰輕重,第十八問

慢驚:下痰輕者,神寶既濟丹、白殭蠶丸;重者辰砂膏,甚則七寶妙砂丹。若慢脾風、慢驚逆惡症候,諸藥不效者,如太衝有脈,則取百會穴灸之,此治慢脾風之大要也。急驚下劑亦有三:輕下則用定命丹、利驚丸、防風湯、宣風散、枳殼散、小柴胡湯輩;重下則用青金丸、天麻丸、蘆薈散、牛黃涼膈丸、青金丹、王監京墨丸輩;稍重下則用揭風湯、硃砂膏、疏風散、柴胡加大黃湯輩。

下之後,宜和氣助胃,如生氣散、銀白丸、茯苓二陳湯、異功散、天麻蘇合香丸、參苓白朮散、和中散、醒脾散之類,皆可選用。凡急驚眼睛翻轉,口中出血,兩足擺跳,腹肚搐動,摸體循衣,氣促噴藥,口中痛絕大叫者,難治。慢驚四肢厥冷,吐瀉咳嗽,面黑唇慘,鴉聲,兩脅動氣,口生白瘡(胃閉損也),髮直搖頭,眼睜不轉,涎鳴喘噎,口眼手足一邊牽引者,難痊。慢脾身冷黏汗,直臥如屍,喘嗽頭軟,大小便不禁,口噤頭搖者,最難為力。

若急驚甚者,服鎮心丸化痰鎮心,或金箔鎮心丸亦可服,珍珠丸下痰亦效,熱甚大便閉者,寬熱散下之可也。

神寶既濟丹,見第十六問。

白殭蠶丸,方傳慢脾,陽氣未甚脫者可用,亦能截風。

膽星(二錢),直殭蠶(炒),五靈脂,錢子地龍干,全蠍(焙,各一錢)

上為末,水煮生半夏糊丸,麻子大,每服五丸,薑湯下。

辰砂膏,治慢脾冷痰壅滯,手足冷而微搐。

黑附子(一個,八錢重者,去皮臍,頂上刻一孔,入辰砂末一錢,仍用附子末塞之,以炭火燒存性為度),南星(炮,半兩),白附子(焙),五靈脂,蠍梢(各二錢半)

上為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一丸,薑汁湯調下。

七寶妙砂丹,利痰奇效,慢驚慢脾,通以木香佐之。

用開元通寶錢,背後上下有兩月片者,其色淡黑,頗小諸錢,以一個放鐵匙於炭火內燒,少頃四圍上下各出黃白珠子,將出候冷,傾入盞中,只作一服,用木香煎湯送下,人參湯尤妙。

定命丹,見第三問。

防風丹,治風熱痰壅,大便不通。

羌活,防風,枳實,川芎,甘草(炒),大黃(濕紙裹煨,各一錢半)

上銼末,每服三字,薑、棗煎服,或加赤芍藥。

宣風散,疏風導熱。

雄檳榔(一個),甘草,桔紅(各兩半),牽牛(二兩,半生半炒)

上為末,每服半錢,蜜湯調下。

枳殼散,治小兒疳氣,腹脹喘急。

枳殼(一兩,麩炒),巴豆(二十一粒,同上炒黃去之)

上為末,三歲小兒半錢,砂糖湯調下。

小柴胡湯,見第二十九問。

加枳實、防風,最能利風熱,解血熱,免得用銀、粉、巴、硝輩。

上銼散,每服二錢,薑、棗煎服。

青金丸,治風痰壅盛。

白話文:

急慢脾風下痰輕重,第十八問

慢驚:下痰輕微者,可用神寶既濟丹、白殭蠶丸;嚴重者用辰砂膏,非常嚴重則用七寶妙砂丹。如果慢脾風、慢驚出現逆反惡劣症狀,各種藥物都不見效,但太衝穴有脈象,則在百會穴灸治,這是治療慢脾風的重要方法。急驚的治療也有三種:症狀輕微者,使用定命丹、利驚丸、防風湯、宣風散、枳殼散、小柴胡湯等;症狀嚴重者,使用青金丸、天麻丸、蘆薈散、牛黃涼膈丸、青金丹、王監京墨丸等;症狀稍重者,使用揭風湯、硃砂膏、疏風散、柴胡加大黃湯等。

服藥之後,應該調理氣機,滋補脾胃,例如生氣散、銀白丸、茯苓二陳湯、異功散、天麻蘇合香丸、參苓白朮散、和中散、醒脾散等等,都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使用。凡是急驚患者出現眼珠上翻,口中出血,雙腳亂跳,腹部抽搐,摸身體像在摸衣服,呼吸急促噴藥,口中疼痛極度慘叫者,很難治癒。慢驚患者四肢冰冷,嘔吐腹瀉咳嗽,面色發黑嘴唇慘白,聲音嘶啞,兩脅疼痛,口中長白瘡(胃閉塞損傷),頭髮豎起搖頭,眼睛不能轉動,流口水呼吸困難,口眼手足一邊抽搐者,也很難痊癒。慢脾患者身體冰冷出黏汗,平躺像屍體一樣,呼吸困難頭昏沉,大小便失禁,口噤頭搖者,是最難治療的。

如果急驚症狀很嚴重,可以服用鎮心丸化痰鎮靜,或者金箔鎮心丸,珍珠丸化痰也有效,如果病情發熱且大便不通,可以用寬熱散通便。

白殭蠶丸適用於慢脾風,陽氣未嚴重虧虛者,也能止風。

辰砂膏用於治療慢脾風,寒痰壅滯,手腳冰冷且輕微抽搐。

七寶妙砂丹,化痰效果奇特,慢驚慢脾風,都可用木香輔助。

防風丹用於治療風熱痰壅,大便秘結。

宣風散,疏散風邪,宣洩鬱熱。

枳殼散,治療小兒疳氣,腹脹喘促。

小柴胡湯,加減枳實、防風,最能疏利風熱,清解血熱,避免使用銀、粉、巴豆、硝石等藥物。

青金丸,治療風痰壅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