倪枝維

《產寶》~ 塊痛

回本書目錄

塊痛

1. 塊痛

產後腹有血塊。是胎前余血之所積也。夫婦人以經脈為主。二七而天癸至。三旬一見。以象月盈則虧。行之有常。名之曰經。有孕則經不行。其餘血注於胞中。以護元。一月曰始胚。二月曰始膏。三月成形。而名胎。方受母血之蔭。胎形尚小。食母血故有留余。並前兩月之血積於胞中。

白話文:

產後腹中有血塊。這是胎兒出生前殘留的血積聚在腹中的緣故。婦女是以經脈為主。十四歲時天癸至。每三十天來一次月經。猶如月亮盈虧。週而復始,規律不斷。這叫做月經。有孕在身時,月經就會停止。這時多餘的血便注於胞中,以保護胎兒。懷孕一個月時,胎兒開始發育成胚胎。兩個月時,胎兒開始發育成膏狀。三個月的時,胎兒開始成形,並且有了胎兒的名稱。這時纔能夠受到母血的滋養。胎兒的形狀還很小,所吃的母血都有剩餘。加上前兩個月的血積聚在胞中。

久而成塊。至產時。隨兒當下。亦有因產婦送兒勞倦。調護欠溫。以致塊痛不散者。慎勿輕用攻血峻藥。宜飲薑艾酒。多服生化湯。加以熱衣暖腹。自然漸散。俗師有用紅花生地以行之。蘇木牛膝以攻之。鮮有不至危亡者。

白話文:

瘀血積聚時間長了就會結塊,在生產的時候,隨著嬰兒一起掉下來。有時候產婦因為生產虛弱疲勞,調養不周到,而使瘀塊的疼痛始終不散。要注意不要輕易使用攻血的猛藥,應該喝薑艾酒,多吃生化湯,穿暖衣服暖暖肚子,自然就會逐漸消散。俗氣的醫生習慣用紅花地黃來處理,用蘇木牛膝來攻治,很少有人用這種方法不會有危險的。

小腹有塊作痛。名曰兒枕。世多專先消散。然後議補。或消補兼施。更為夾雜。殊不知舊血須當消化。新血尤當滋生。若專主攻舊。新亦不能生矣。產後血氣暴虛。理當大補。當惡露未淨。用補須知無滯血。攻塊不致損元氣。行中兼補。方是萬全。世以四物湯理產。誤人多矣。地黃性寒滯血。芍藥酸寒伐肝。治產者察之。

白話文:

在小腹中有一個疼痛的硬塊,名為「兒枕」。世人大多專注於消散硬塊,然後再考慮補氣血,或同時消散和補益,把這兩者雜糅在一起。殊不知,舊血必須消化,新血也必須滋生。如果只專注於攻破舊血,那麼新血就無法生長。產後血氣虛弱,理應大補。當惡露未淨時,用補藥須知不可有瘀血阻滯。攻塊不至於損傷元氣,行中兼補,纔是萬全之策。世人以四物湯來調理產後,誤人甚多。地黃性寒,容易阻滯血氣;芍藥酸寒,容易損傷肝臟。治療產後問題的人應該注意這些。

產後七日內。未曾服生化湯。塊痛未除。仍以生化湯治之。

暑月產後。內服生化湯以除塊痛。外用熱衣暖腹。方能消惡止痛。若失於蓋暖。亦難取效。

白話文:

產後七天內,如果沒有服用過生化湯,而瘀血塊狀疼痛仍未消除,應繼續使用生化湯治療。

夏天產後,內部要服用生化湯來消除瘀血塊狀疼痛,外部要用暖和的衣服保暖腹部,這樣才能消散惡露、止住疼痛。如果保暖不夠,效果也難以達到。

產後一二日內。塊痛未止。忽脫暈。汗多而厥。口氣漸冷。即於生化湯中加用人參。黃耆。以扶危急。日夜頻服三四劑必效。

白話文:

產後一兩天內,腹痛未止,突然暈倒,大汗淋漓並且厥冷,口氣漸漸冰冷。應立即在產後恢復劑(生化湯)中加入人參、黃耆,以挽救危急局面。要日夜不停地頻頻服用,連服三四劑,一定會見效。

產後七日內。因食冷物。血塊凝結痛甚。宜於生化湯內加肉桂五七分。

產後三四日內。服生化湯三四劑。塊痛未減。得按揉而稍安者虛也。可加參二三錢。

產後三日內。血塊痛。人參當緩。如遇危症。從權加參救急可也。病勢一轉。則當減參。只服本方。自能取效。

白話文:

產後七天內,因為吃了冷的食物,導致血塊凝結,疼痛非常嚴重,應該在生化湯中加入五到七分的肉桂。

產後三到四天內,服用生化湯三到四劑後,如果血塊造成的疼痛沒有減輕,但是通過按摩可以稍微緩解,這表明是虛證,可以在藥方中加入二到三錢的人參。

產後三天內,如果出現血塊引起的疼痛,人參的使用應該謹慎。如果遇到危急情況,可以酌情加入人參以急救。一旦病情有所好轉,就應該減少人參的用量,單獨服用本方,自然可以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