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包氏喉證家寶》~ 條目 (1)
條目 (1)
1. 條目
凡一二日腫痛,三四日勢定,第三日必發寒熱,或頭痛不止,用本醫士秋字藥,病即已。凡喉證之變,皆疏忽於第三日故也。
喉痹,屬熱、屬痰、屬風。風多者,吹本醫士碧玉散,痰多者,吹秋字藥。不速治,則痹鬱而兼熱毒,致髮乳蛾等證。治法去風痰,解熱毒,開鬱。
單乳蛾,多因酒色鬱結而發。生於喉旁,或左或右,一日痛,二日紅腫,三日有形如細白星,發寒熱者凶,四日勢定,大約四五日可愈。用青藥五分,黃藥一分,後青三黃二同吹。痰出盡後,再服煎劑微利之,大便去後當愈。
如至三日,看喉內但紅腫無細白星,即為癰證。若三日後紅退,但腫兩旁左右,即為雙乳蛾。然左屬心右屬肝,煎劑內左宜加黃連五分,制皂角七分,右宜加赤芍八分,柴胡六分,雙蛾兼用。如大便不通,加枳殼一錢,玄明粉七分。連珠蛾者,二白星上下相連,又云狀如纏袋,用藥照前。雙乳蛾較單乳蛾重,連珠則尤重也。
喉癰證,因過食辛辣炙煿厚味醇酒,感熱而發,屬肺經痛。喉證中無形跡,但喉腫而痛,重者亦發寒熱頭痛,四五日可愈。用青藥加黃藥少許,內服煎劑,及膏子藥。
喉菌證,屬憂鬱血熱氣滯而發,婦人多患此,狀如浮萍,略高而厚,紫色,生在喉旁。初起用青藥五分,黃藥一分,後用青三黃二和吹,內服煎藥,不可間斷,亦難速愈,輕則半月餘,重則經年,治之得法則愈,要守忌戒口。
頸癰證,胸前紅腫,形在外,亦要內攻,甚則喉腫閉結,要出膿,外用三黃散敷,內用青藥吹,並服煎劑。
面癰,與頸癰相仿,大抵屬郁。
托腮癰,結熱而發,治法與頸癰同。
外敷三黃散方
生大黃一錢、生蒲黃五分、薑片五分、冰片五分、麝香二釐,為末,蜜調,加蔥汁二三匙,敷患處,或芭蕉汁,或扁柏汁,亦可。
䵟舌證,舌下生如小舌者,若連喉腫痛,即為喉癰,不連喉痛,非癰也,肺熱性燥感成熱毒所致。煎劑用犀角地黃湯加減,吹用黃藥,須至舌根兩旁,勤吹方速效,喉內用青十黃一頻吹。
喉閉,傷寒後見者難治,為其閉氣不通,無形無聲故也。纏喉風證,因心中燥結而發,先兩日必胸膈氣緊,出氣短促,忽然咽喉腫痛,手足厥冷,頸如紋,轉結於內,腫繞於外,且麻且痹,喉中紅絲繞緊,手指甲白色,手心壯熱,喉腫而大,風痰壅盛,如拽鋸之聲,是其候也,最為急證,速吹,服藥可愈。若遲過一日夜,目直視,喉中如雷鳴者,不治。
再用燈火近患人口即滅者,不治。如喘急頭汗,危在旦夕矣。倘下藥,須加牛黃一錢。以上二證,十無一生,不可輕醫。
一凡傷寒後患連珠蛾及喉閉證,多不治。以其喉項強硬,目睛上視,皆死候也。
一凡患喉證,一二日不發寒熱尚輕,若三日發寒熱,證必加重,亦必問其大小便通塞,如通證必即減,不過浮游之火,攻於咽喉耳,宜內服清熱解毒消風之藥。若二便不通,證必加重,內有毒火,非用降火消毒之劑,及通利二便之藥。火從何泄,病從何解乎?故證有輕重,治有緩急,並要問頭痛不痛,證雖甚凶,若發於外,而不見死證者,無妨。
白話文:
[條目]
喉嚨腫痛等症狀的診斷與治療
喉嚨腫痛在一到兩天內出現,三到四天病情穩定,第三天必定發寒發熱或頭痛不止,服用秋字藥即可痊癒。喉嚨疾病的變化,大多是因為第三天沒有及時治療造成的。
喉嚨阻塞,可能由熱、痰、風引起。風盛者,吹敷碧玉散;痰盛者,吹敷秋字藥。若不及時治療,則阻塞加劇,兼夾熱毒,導致發乳蛾等症狀。治療方法是祛風化痰,解熱毒,通暢氣機。
單側乳蛾,多因縱慾傷身引起。發生在喉嚨旁邊,左右皆有可能,第一天疼痛,第二天紅腫,第三天出現像細小白點一樣的疹子,發寒發熱者預後不良,第四天病情穩定,大約四到五天可以痊癒。使用青藥五分,黃藥一分,之後青藥三分,黃藥二分混合吹敷。痰液排出後,再服用溫和的瀉下劑,大便通暢後即可痊癒。
如果到第三天,喉嚨內只是紅腫沒有細小白點,那就是癰腫。如果三天後紅腫消退,但腫脹出現在兩側,那就是雙側乳蛾。左側屬於心,右側屬於肝,服用藥劑時,左側應加黃連五分,制皂角七分;右側應加赤芍八分,柴胡六分,雙側乳蛾同時使用。如果大便不通,加枳殼一錢,玄明粉七分。連珠蛾是指兩個小白點上下相連,也像纏繞的袋子一樣,用藥方法同上。雙側乳蛾比單側乳蛾嚴重,連珠蛾則更為嚴重。
喉嚨癰腫,因過食辛辣炙烤厚味醇酒,感受熱邪而引起,屬於肺經疼痛。喉嚨疾病中沒有明顯症狀,只有喉嚨腫痛,嚴重者也會發寒發熱頭痛,四到五天可以痊癒。使用青藥加少量黃藥,內服湯劑,並外敷膏藥。
喉嚨菌腫,屬於憂鬱鬱結、血熱氣滯引起的疾病,婦女多發此症,狀如浮萍,略微高聳厚實,呈紫色,長在喉嚨旁邊。初期使用青藥五分,黃藥一分,之後使用青藥三分,黃藥二分混合吹敷,內服湯藥,不可間斷,也不容易快速痊癒,輕者需半個月左右,重者可能持續一年,治療得法就能痊癒,需嚴格遵守飲食禁忌。
頸部癰腫,胸前紅腫,症狀在外明顯,但也需要內治,嚴重時喉嚨腫脹阻塞,需要膿液排出,外用三黃散敷貼,內服青藥吹敷,並服用湯藥。
面部癰腫,與頸部癰腫相似,大多屬於氣鬱。
腮腺癰腫,因熱邪鬱結而起,治療方法與頸部癰腫相同。
三黃散方:
生大黃一錢、生蒲黃五分、薑片五分、冰片五分、麝香二釐,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勻,加入蔥汁二三匙,敷於患處,也可使用芭蕉汁或扁柏汁。
舌下腫塊,舌下長出像小舌頭一樣的腫塊,如果伴隨喉嚨腫痛,那就是喉嚨癰腫;如果不伴隨喉嚨疼痛,就不是癰腫,是由於肺熱燥盛,感受熱毒引起的。湯藥使用犀角地黃湯加減,吹敷黃藥,需達到舌根兩側,勤加吹敷才能快速見效,喉嚨內使用青藥十分,黃藥一分頻頻吹敷。
喉嚨阻塞,傷寒後出現者難以治療,因為氣息不通,沒有任何症狀和聲音。纏喉風,因心中燥熱鬱結而起,前兩天必感胸膈氣悶,呼吸短促,突然咽喉腫痛,手腳冰冷,頸部如繩索狀,腫脹向內蔓延,腫脹環繞在外,又麻又痹,喉嚨內有紅絲纏繞,指甲蒼白,手掌心發熱,喉嚨腫脹很大,風痰壅盛,聲音像鋸木頭一樣,這是其特徵,是最緊急的疾病,需立即吹敷,服用藥物即可痊癒。如果延誤一天一夜,眼睛直視,喉嚨像雷鳴一樣,則不治。
再用燈火靠近患者口部立即熄滅者,不治。如果呼吸急促,頭部出汗,危在旦夕。如果需要服用藥物,需加牛黃一錢。以上兩種情況,十個病人難活一個,不可輕易治療。
凡是傷寒後患有連珠蛾和喉嚨阻塞,大多不治。因為喉嚨頸部僵硬,眼睛向上看,都是死亡的徵兆。
凡是患有喉嚨疾病,一到兩天不發寒熱尚屬輕症,如果三天發寒發熱,病情必定加重,也必須詢問大小便是否通暢,如果通暢,病情必定減輕,只是浮游的熱邪侵犯咽喉,應該內服清熱解毒消風的藥物。如果大小便不通,病情必定加重,體內有毒熱,非要用瀉火解毒的藥物,以及通利二便的藥物不可。毒邪從何排出,疾病從何解除呢?所以病情有輕重,治療有緩急,還要詢問頭痛與否,即使病情十分凶險,如果症狀顯露在外,而且沒有看到死亡的徵兆,也沒有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