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傅青主男科》~ 明生員傅先生山傳 (2)

回本書目錄

明生員傅先生山傳 (2)

1. 明生員傅先生山傳

贊曰:於惟先生,得聖之清;訟冤奔訃,蒙難不驚。辭榮卻聘,先民是程,功在名教,百世景行。

白話文:

讚揚傅先生:先生品德高潔,如同聖人般清廉;為百姓申冤奔走,即使遭遇困難也不驚慌。拒絕榮華富貴和官職聘請,效法古代賢明之士,其功德澤被名教,將永遠為後世景仰。

2. 傅山父子

(原載《池北偶談》)

傅山,字青主,一字公之他,太原人。母夢老比丘而生,生復不啼。一瞽僧至門云:「既來,何必不啼?」乃啼。六歲食黃精,不樂穀食,強之,乃復食。讀十三經、諸子史,如宿通者。崇禎十年,袁臨候繼咸,督學山西,為巡按御史張孫振誣劾被逮。山橐饘左右,伏闕上書,白其冤。諭德馬君常世奇,作山右二義士傳(謂山與汾陽薛宗周),比之裴瑜、魏劭。亂後,夢天帝賜黃冠衲衣,遂為道士裝。醫術入神,有司以醫見則見,不然不見也。康熙戊午,徵聘至京師,以老病辭。己未,與范陽杜樾,俱授內閣中書舍人歸里。山工八分隸及金石篆刻,畫入逸品。子眉,字壽髦,亦工畫,作古賦數十篇。常鬻藥四方,兒子共輓車,暮抵逆旅,輒篝燈課讀經史騷賦選諸書,詰旦成誦,乃行;否即與杖。

白話文:

傅山,字青主,又有一字為公之他,是太原人。他的母親夢見一個年老的和尚而懷孕生下他,出生時他竟不哭。有一瞎眼和尚到家門口說:「既然已經來了,為什麼不哭呢?」於是傅山開始啼哭。六歲時,他開始食用黃精,不喜歡吃五穀類食物,家人強迫他,才重新開始吃。他閱讀十三經、各類哲學著作和歷史書籍,彷彿早已通曉一般。崇禎十年時,袁臨候繼鹹在山西擔任督學,被巡按御史張孫振誣陷彈劾而被捕。傅山攜帶糧食在旁陪伴,並向朝廷上書陳述他的冤屈。諭德馬君常世奇為傅山撰寫了「山右二義士傳」(指的是傅山和汾陽的薛宗周),將他們比擬為裴瑜和魏劭。動亂後,他夢見天帝賜予他黃色的帽子和袈裟,於是便穿上了道士的服裝。他的醫術高超,只有當官員以醫生的身份來見他,他才會接見,否則就不見。康熙戊午年,他被朝廷徵召到京城,但他以年老病弱為由辭職。己未年,他和範陽的杜樾都被授予內閣中書舍人的職位,並返回故鄉。傅山擅長於八分隸書和金石篆刻,他的畫技更是出眾。他的兒子傅眉,字壽髦,同樣擅長繪畫,並創作多篇古賦。傅山常常在各地賣藥,兒子們一起幫忙拉車,晚上到達旅館,他就點起燈火教導兒子們閱讀經史騷賦選等書籍,直到清晨背誦完畢才能出發;如果不能背誦,就會受到責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