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世神驗良方》~ 翻胃門 (1)
翻胃門 (1)
1. 翻胃門
翻胃之症有四說:氣虛血虛痰與熱,此患多應脾胃虛。火動痰升谷不納,右脈無力屬氣虛,左脈無力血虛別。寸關之脈沉而澀,下手應知必氣結,寸關浮大或沉沉,蓋有升痰為嘔噦。四君子入二陳中,參朮茯苓半夏逢,甘草梔連歸枳實,木香神麯火姜同,煎加竹瀝並薑汁,一服須交有奏功。老者逢之氣血虛,少年得此宜躊躕。
胃口血燥便赤澀,辨論須詳格致余,口中沫出終不止,糞如羊屎命應殂。
急救翻胃單方,馬剝兒(燒灰存性)二錢,好棗肉、平胃散各二錢。和勻,溫酒調服,食即可下,然後隨病源調理。
又方
以千葉白槿花陰乾為末,陳米湯調下,三五口不轉,再服。(如無花即葉亦可)
又方
黃丹(細研)、小棗(去皮核研),丸如雞頭大,每用一丸,針簽於燈上燒灰為末,乳汁下。
又方
覓翻翅雞一隻,煮熟去骨,入人參、當歸、食鹽(俱為細末)各五錢,再煮與食之。勿令人共食。
又方
虎脂半斤(切如豆大),清油一斤,瓦瓶浸虎脂一月,厚綿紙封口,勿令泄氣。每用清油一兩,入無灰好酒一大鐘,調勻溫服,服盡病自減。(其虎脂尚可浸二次,再可活二人)
又方
韭汁二兩,牛乳一盞,薑汁五錢,和勻溫服。
又方
治翻胃並積飲。生薑自然汁,澄白腳丸,益元散,如菜子大,時時服之。
又方
治翻胃、噎膈。螃蟹涎為末,每服五分,燒酒下。(取涎法:以蟹洗淨,置瓶內,水高四指,入油一小杯,捻白麵撒水上即出,次日去蟹,曬乾)
又方
治翻胃。以丁香十五粒刺入雪梨內,濕紙包煨食之。
又方
治乾嘔不止。用甘蔗漿七升,薑汁一升,和勻分五次服。
順氣和中湯,治嘔吐、翻胃、嘈雜吞酸、痞悶噫氣、噎膈刺痛、噁心吐痰等證。
陳皮(鹽水浸炒),香附(醋浸炒),梔子(薑汁炒黑)各一錢,白朮(去蘆土炒)八分,白茯苓(去皮),枳實(麩炒)各七分,半夏(薑汁浸炒),黃連(薑汁炒曬乾,再以豬膽汁拌炒),神麯(炒)各六分,砂仁(炒)三分,甘草(炙)二分
用長流水入膠泥攪和,再澄清,取水一鍾,姜三片,煎七分,入竹瀝、童便、薑汁,不拘時細細溫服。胃口痛加薑汁,氣虛加參、耆各八分;血虛加歸七分,芎五分;氣惱或氣不暢加烏藥五分,木香三分;胸膈飽悶加蘿蔔子(炒)六分;嘈雜醋心加吳茱萸四分,倍黃連、白朮;嘔吐不止加藿香根七分。
安中調氣丸,治翻胃及一切痰膈。
香附三兩(長流水浸三日,洗淨炒黃色),白朮(去蘆土炒),陳皮(鹽水浸炒)各二兩,半夏(白礬、薑汁煮過曬乾),枳實(炒),白茯苓(水洗去皮木),神麯(炒)各一兩,白芍(鹽酒炒)八錢,蘿蔔子(炒)六錢,白豆蔻(去殼),當歸(酒洗),川芎,紫蘇,黃連(薑汁炒)各五錢,甘草三錢,木香一錢
白話文:
“胃反病症”。
胃反病症有四種說法:氣虛、血虛、痰與熱,此病多因脾胃虛弱。火氣上升,痰也跟着上湧,導致無法進食,右脈無力屬於氣虛,左脈無力則是血虛。寸關脈象沉而澀,這表明氣結於內。寸關脈象浮大或是沉沉,可能有痰氣上逆導致嘔吐。治療時可用四君子湯加入二陳湯中,配以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半夏,再加上甘草、梔子、黃連、當歸、枳實,木香、神曲、炮姜,煎藥時加入竹瀝和薑汁,一劑藥後就可見效。老年人患此病多是氣血兩虛,年輕人患病則需謹慎對待。
如果口乾舌燥、大便乾燥且排便困難,必須仔細辨別病因。如果口中不斷流出泡沫,糞便如羊屎般硬,則生命危在旦夕。
對於胃反病症的緊急救治,可使用馬剝兒(燒成灰)2錢,加上紅棗肉、平胃散各2錢,調勻後用溫酒送服,食物就能順利下嚥,之後再根據病因進行調理。
另外還有幾個處方:
- 將千葉白槿花曬乾磨成粉末,用陳米湯調服,若三五口後沒有好轉,再繼續服用。
- 取一隻翅膀反轉的雞,煮熟去骨,加入人參、當歸、食鹽(均爲細末)各5錢,再煮熟食用,不要讓其他人一起吃。
- 使用虎脂、清油和酒調製的藥方。
- 韭汁、牛乳和薑汁混合溫服。
- 使用生薑汁、益元散等藥物製成的藥丸,隨時服用。
- 以螃蟹涎製成的粉末,每次服用五分,用燒酒送下。
- 在雪梨內插入丁香,用溼紙包住烤食。
- 甘蔗漿和薑汁混合,分成五次服用,可以治療持續乾嘔。
順氣和中湯可以治療嘔吐、胃反、嘈雜吞酸、痞悶噯氣、噎膈刺痛、噁心吐痰等症狀。
安中調氣丸可以治療胃反及各種痰膈。
養血助胃丸用於胃反嘔吐症狀緩解後的保養。
總的來說,胃反、噎嗝雖然名稱不同,但原理相同。噎是指飲食時火氣上炎突然受阻,膈是指氣鬱痰結,初期會感到咽喉有異物感,久而久之影響進食。胃反則是痰火結於胃部上脘,進食後立即嘔吐,或者早晨進食晚上才吐出來,都是陽火不降而上行的結果。
由於憂思、悲傷、恐懼、憤怒、寒冷、炎熱、勞累、飲食不當等原因,煽動了體內陽氣,積聚成膈熱。初期表現爲津液運行不暢,不想吃飯,或噯腐作酸,嘈雜痞悶,誤以爲是寒證,服用辛辣、燥熱藥物暫時得到緩解,但病情反覆,舊病更加嚴重。如果沒有遇到好的醫生,又繼續使用燥熱藥物,痰液和淤血就會結成囊腫,加速胃反的形成。善治者應該在疾病未發之前就治療,平時研究脾胃功能,對各種氣門詳加觀察,見證於吞酸時用藥,就不會到這種地步。
治療胃反時,不可再服用香燥藥物,要特別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