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仙濟世良方》~ 上卷 (3)
上卷 (3)
1. 又論人參性
世人用不起人參者,黨參可代。醫家往往用洋參代,大錯。黨參即先朝之人參也。如今力薄,無力吃參,黨參加倍用之可也。(後有諸大仙制黨參法,功比人參。)
白話文:
一般人買不起人參,可以用黨參代替。醫生常常用洋參代替人參,這是大錯。黨參就是以前的朝鮮人參。現在黨參力量薄弱,無法發揮人參的作用,用黨參加倍使用是可以的。(後世有許多高人制定了黨參的用法,功效可以和人參相比。)
有人得脾經之病,如水瀉乃脾氣不溫,血痢乃過於燥熱而成此症。水瀉用白朮一兩,車前子五錢。二味煎湯立效。血痢不同,有腹痛不痛之分。痛者乃火熱也,用歸尾一兩,黃連三錢,枳殼二錢,白芍一兩,廣木香二錢,甘草一錢,蘿蔔子二錢。用水煎服;不痛者乃寒也,用白芍三錢,當歸三錢,蘿蔔子一錢,枳殼一錢,檳榔一錢,甘草一錢。用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有人患了脾經的疾病,像水瀉是脾氣不溫,血痢是過於燥熱而成的此症狀。水瀉用白朮一兩,車前子五錢,兩種藥材煎成湯,立竿見影。血痢不同,有腹痛與腹痛之分。腹痛是因火熱造成的,使用歸尾一兩、黃連三錢、枳殼二錢,白芍一兩、廣木香二錢、甘草一錢、蘿蔔子二錢。加水煎服;不疼痛的,是因寒冷造成的,使用白芍三錢、當歸三錢、蘿蔔子一錢、枳殼一錢、檳榔一錢、甘草一錢。加水煎服。
水瀉者,乃一時水氣浸脾,用白朮以利腰臍之氣血,車前分消其水勢,此正治之法也。
白話文:
水瀉的患者,是因為一時水氣浸犯脾臟,使用白朮來調順腰臍的氣血,車前子分散並消除水勢,這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
藍大仙曰:白朮、車前利腰臍,消水氣。然白朮亦能健脾,健脾水自消,原不必借重車前。車前能通竅而安臟氣,亦不只分消已也。臟安則水濕之氣自消,又能分助,所以奏效如神耳。
白話文:
藍大仙說:白朮和車前子都有利水消腫的作用,可以治療腰部和肚臍的水腫。但是,白朮還可以健脾,脾胃健壯了,水氣自然就會消退,所以不必一定要藉助車前子。車前子可以疏通竅道,安撫臟腑之氣,它的作用不僅僅是消除水腫。臟腑安寧了,水濕之氣自然就會消退,所以車前子和白朮搭配使用,效果就會像神靈一樣好。
曹大仙曰:血痢者,肝克脾土,雖因脾土之濕,又加暑熱暗浸,瓜果內傷所致。終因肝木火旺,無制凌脾土而然也。故方用白芍、當歸滋肝而平木,肝木得養,不來剋土,土得養而血痢自愈矣。
白話文:
曹大仙說:血痢的患者,其根本原因是肝臟剋制脾土,雖然和脾土的濕氣有關,再加上暑熱的熱氣暗中浸染,吃瓜果受涼等內傷導致。但最終的原因還是因為肝木火旺盛,沒有人可以阻止它凌駕脾土,從而導致血痢。因此,在治療上使用白芍和當歸來滋養肝臟、平息肝火,肝木得到滋養,就不會來剋制脾土,脾土得到滋養,血痢自然就會痊癒了。
韓大仙曰:血痢雖有痛不痛之分,其實皆火熱而挾濕氣也。論理二方俱可通治,而呂仙分別痛不痛乃慎之也。二方加減各為神效,不必畏首畏尾,一用之於痛,一用之於不痛也。蓋火邪帶濕氣,居於腸脾之際,不得奔下,未有不急而後重者,妙在用當歸、白芍滑而利之,則火邪利於直下,不只平肝木而救脾土也。
白話文:
韓大仙說:血痢雖然有疼痛和不疼痛之分,但實際上都是由於火熱挾濕造成的。從理論上講,這兩張藥方都可以用於治療,而呂仙之所以區分疼痛與不疼痛,是為了慎重起見。這兩種藥方的加減用法各有神效,不必猶豫不決,一個用於疼痛,一個用於不疼痛。因為火邪挾濕氣,積聚在腸脾之間,不能向下運行,沒有不先急後重的,妙在用當歸、白芍來潤滑和通利,那麼火邪就可以直接向下運行,不僅可以平肝木,而且可以救脾土。
李鐵柺大仙曰:按血痢,呂仙指為火邪挾濕,此乃壯實人之痢言之也。然內傷勞倦與中氣虛寒人,脾不攝血,往往脾濕下乘而成,理中湯加木香、肉桂,補中益氣湯加熟地、炒黑乾薑,治之而愈。
白話文:
李鐵柺大仙說:根據血痢的病因,呂仙指出它是火邪夾濕造成的,這是壯實的人的痢疾。但是內傷勞累、中氣虛寒的人,脾不攝血,往往是脾濕下注而成的,用理中湯加上木香、肉桂,補中益氣湯加上熟地、炒黑乾薑,治療就會痊癒。
火邪之血,色必鮮紅,脈必洪緩,口必消渴而喜飲冷,小便必熱澀而赤濁;內傷之血,色必鮮而紫黯,或微細淡白,脈必微細而遲,或浮澀而空,口不渴,即渴而喜飲熱湯,小便不澀不赤,即赤而不熱不濁,可便。
白話文:
火邪引起的出血,血液顏色一定是鮮紅色,脈搏一定洪盛緩和,病人一定消渴並且喜歡喝冷飲,小便一定熱澀而赤濁;內傷引起的出血,血液顏色一定是鮮紅而發紫發暗,或者稍微細小淡白,脈搏一定微細而緩慢,或者浮澀而空,不口渴,即使口渴也喜歡喝熱湯,小便不澀不赤,即使赤色也不熱不濁,可以輕鬆排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