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仙濟世良方》~ 下卷 (46)
下卷 (46)
1. 金母娘娘降壇詩
丙辰嘉平月中浣之日,清苑弟子,鶴舉、張岍謹識於篇末。
英自巳酉去齊,歸紹舌耕,以延餘年,本無四方之志。偶憶故人遊於晉陽,遇柏公鶴亭者,吾舊知名於曹單之間,想夙緣已定,故逢於晉,教導令嗣華文。忽於乙卯秋間,身染不寐之症,醫藥罔效,自問不能復起,偶逢張子涇源鶴亭,請昴日星君,賜方十劑而愈。愈後更加強健,又逢果老仙師降壇,教以五星八字。
余素日留心,星平而實未遇高明者,今得蒙仙師指示,遂覺茅塞頓開,英雖駑駘,敢不黽勉從事,以副大仙諄諄教誨之意耳。古越弟子鶴鳴王天英謹識。
瑞非雅人,而頗不耐俗事。少小失學,以致空疏,遇筆墨事,未嘗不深為悵也。昔從兄遊於單,父又至曹郡,時見呂君請仙降乩,屢請屢至,瑞心儀焉。嗣因補官晉省,碌碌十餘載,欲學呂君扶鸞,而恐仙不我顧也。丙辰秋月,王君天英、張君岍、沈君暎楓、張君德成,同集於陽曲撲署,共話昔年舊事,遂設壇虔請詎憶,諸仙頻頻降臨,每思諸書所志,仙蹟不一,其說難得真傳。謹遵眾仙口示,一屏俗說之誤,又按症求方,必先論病源賜方,無不應驗,不可盡述。
至到壇必有詩詞,或於風晴月朗,眾仙聯句,瑞等亦參其際,所得詩句甚多,誠恐日久散失,敬將仙蹟仙詩仙方,刊成一集,什襲珍藏者,正所以志不忘之意云爾。
嘉慶元年十二月,既望之吉,鐵嶺弟子鶴亭、柏永瑞敬志於陽曲撲署凝碧西軒。
白話文:
金母娘娘降壇詩
丙辰年嘉平月十五日,清苑弟子鶴舉、張岍於篇末謹記此事。
我原本遠離官場,務農以求長壽,從未有遠大志向。偶然想起舊友在晉陽遊玩,遇到柏公鶴亭,他曾與我在曹縣相識,想來是宿緣已定,故而在晉陽相遇。他指導我的兒子學習華文。乙卯年秋天,我染上失眠之症,服藥無效,自覺難以痊癒,偶然遇到張子涇源鶴亭,請求昴日星君賜方,十劑便痊癒了。痊癒後身體更加強健。又遇到果老仙師降壇,傳授我五星八字之術。
我平素就留心星象,但一直未遇到高明之士,如今蒙仙師指點,頓時豁然開朗。雖然我资质愚钝,但也一定會努力學習,以不辜負仙師諄諄教誨。古越弟子鶴鳴王天英謹記。
我并非雅士,而且相當厭惡世俗之事。年少時失學,因此學識淺薄,每每遇到書寫之事,總感到深深的遺憾。過去跟兄長在單縣遊玩,父親又去到曹郡,當時看到呂先生請仙降乩,屢次請託屢次靈驗,我心中十分敬佩。後來我在晉省做官,碌碌無為十餘年,想學習呂先生扶鸞請仙,但又擔心神仙不理睬我。丙辰年秋天,王天英、張岍、沈暎楓、張德成幾位先生,一起在陽曲撲署相聚,談論往事,於是設壇虔誠祈請,沒想到諸位神仙頻頻降臨。我想到各書記載的仙蹟不一,其說法難以得到真傳,便謹遵眾仙的指示,摒棄以往的謬誤,根據病情求方,仙師必先論述病源再賜方,無不靈驗,無法一一盡述。
每次降壇必有詩詞,有時在風和日麗、月朗星稀之時,眾仙聯句,我們也參與其中,所得詩句甚多,擔心日久會遺失,所以將仙蹟、仙詩、仙方輯錄成集,妥善收藏,以誌不忘。
嘉慶元年十二月十六日吉日,鐵嶺弟子鶴亭、柏永瑞在陽曲撲署凝碧西軒敬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