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仙濟世良方》~ 下卷 (45)
下卷 (45)
1. 金母娘娘降壇詩
早知道味便辭家,俗骨焉能泛海槎。欲度世人難遍度,一聲玉笛落天花。
勤掃天花正是修,蓮生淨土復何求。自從瑤島頻頻赴,洞府閒閒自在遊。
恭頌八仙詩,沈度世
蓬萊仙島日遲遲,鶴髮童顏兩髻垂。真訣自從東帝得,醉時海上弄蛟螭。
西嶽優遊已有年,五星學術貫人天。閒從南極消棋局,頻赴蟠桃玳瑁筵。
煉就真神出世塵,妍雖軀殼有何瞋。丹成笑指白雲去,洞里乾坤盡是春。
術成九九道歸一,煉就長生不老形。黃鶴樓頭雲影散,瀟湘江上數峰青。
厭棄人間富貴身,宮袍卸卻道袍新。月明滄海群仙會,醉到沉沉不厭頻。
西湖湖畔養天和,養得天和樂事多。籃滿長生新採藥,醉看明月笑呵呵。
聲明不繼斗山高,雲夢潛修仙骨豪。湘子喬頭功德遠,粵人競頌舊春膏。
奉帚平明掃落花,云衣五色燦奇葩。邯鄲夢覺同歸道,瑤島春和歲月賒。
又頌眾仙詩
李白大仙
百首新詞萬古傳,沉香亭畔筆生妍。至今猶憶長安市,詩在人間月在天。
華大仙
醫聖聲名大漢傳,奸雄不識是明賢。青囊雖失千秋後,猶幸仙蹤屢降緣。
昴日星君
高寄陽宗燦日華,天衣五色映雲霞。神明滄海龍宮術,不忍生靈伏枕嗟。
葛大仙
共沐休和自在天,神遊海上幾千年。藥爐丹灶依稀在,不料仙輿遇目前。
嘉慶二年暮春弟子沈度世敬頌
呂大仙序
名高紫府,洞分上下之殊。望重赤城,仙判天人之別。數符乾剛之健,德備
純陽道深,坎離之功,煉成升舉。溯居里於中州,山清水秀。詳
誕生於天寶,鳳舞鸞翔。幼而岐嶷,早具仙風道骨。壯而俊異陶情,飲酒賦詩,功名不足,攖心富貴如同敝屣。遇鍾離而傳道術,八洞稱尊,居蓬島而任慈航,眾生共仰。邯鄲道上,黃糧感悟盧生,岳陽樓中,白酒瞞過世俗。昔授採訪之使,職任
九天今勤,翼贊之勞。身居四相,世間甲子,不囿支幹,洞里乾坤,別有天地。數局殘棋江月曉,魚躍鳶飛,一聲長嘯海天秋。落花流水,醉余歸去,笑指白雲,笛吹曲終,江余青岫,以是為頌。
岍惟知仙之當敬也。至降乩醫病,暢飲賦詩,一堂歡聚,婉若相親,實平生僅聞,而未及見者。丙辰秋,柏君、鶴亭招余館於尉署,公餘之暇,酌酒論詩,余雖不敏,勉步後塵,相習五月,晝夜無間,時有佳題,必請眾仙唱和,我輩亦伺其側,積累日深,新詩不下百餘首。誠恐散失零落,故有刊刻之舉。
鶴亭又請壽世濟人仙方,即經驗良方,一併梓傳,均蒙仙諾。所以數月以來,仙駕臨機。耳提面命,字斟句酌,而不憚煩者,皆鶴亭濟世之誠,有孚於眾仙,好生之婆心也。岍素性愚昧,今亦得與周旋,幸何如之,仙曰有緣,余小子敬以誌喜,俾覽斯集者,亦識其由來也。
白話文:
金母娘娘降壇詩
早知修行不易便辭別家鄉,凡夫俗子怎能像乘船渡海般輕易成仙?想要度化世間眾生難以遍及所有人,只聽一聲玉笛之聲,天降花雨。
勤勞地清掃天上的花雨正是修行,蓮花盛開的淨土又何須追求?自從經常往返於仙島,便在洞府中悠閒自在地遊玩。
恭頌八仙詩,沈度世撰
蓬萊仙島時光悠長,仙人鶴髮童顏,兩鬢垂下。自從從東王那裡得到真訣,醉酒時便在海上戲弄蛟龍。
在西嶽遊歷已有多年,通曉五星學說,貫通人天之道。閒暇時在南極消遣下棋,經常赴蟠桃盛會,享受玳瑁做的筵席。
修煉成真神,超脫塵世,即使肉體衰老又何必憤怒?丹藥煉成,笑着指向白雲而去,洞府中的乾坤盡是春天。
道法圓滿,九九歸一,修煉成不老不死之身。黃鶴樓頭雲影散去,瀟湘江上峰巒青翠。
厭倦了人世的富貴,卸下宮袍換上道袍。月明之夜,在滄海與群仙相會,醉倒沉沉也不厭倦。
在西湖湖畔修養天和,修養天和樂事多多。籃子裡裝滿了新採摘的長生不老藥,醉眼看明月,哈哈大笑。
聲名不比斗山高,在雲夢山潛心修煉,仙骨非凡。湘子喬的功德遠播,廣東人至今仍頌揚他過去的恩德。
清晨手持掃帚清掃落花,五彩雲衣像奇異的花朵。邯鄲夢醒,一同歸於道,在瑤島享受春和的歲月。
又頌眾仙詩
李白大仙
百首新詞流傳千古,在沉香亭畔揮毫潑墨,文采斐然。至今仍憶起長安的繁華,詩歌流傳人間,而他的名聲則在天上。
華大仙
醫聖的聲名在漢代就已傳播,奸雄卻不識得他的賢明。雖然《青囊書》失傳千年,但幸好他的仙蹤屢屢顯現。
昴日星君
高居陽宗,光芒燦爛,五彩天衣映照雲霞。精通滄海龍宮的仙術,不忍看到生靈受苦。
葛大仙
一同沐浴在平和自在的天地,神遊海上數千年。丹爐和丹灶依稀可見,沒想到仙輿竟然出現在眼前。
嘉慶二年暮春弟子沈度世敬頌
呂大仙序
名聲在紫府中很高,洞府分上下之別。在赤城山受人敬仰,仙人和天人的區別。數術乾剛健,德備純陽,道深坎離之功,煉成升舉。追溯其居住地在中州,山清水秀。詳查其誕生在天寶年間,如同鳳凰飛舞,鸞鳥翔翔。年少聰慧,早具仙風道骨。壯年俊逸,喜好吟詩作賦,功名利祿於他而言微不足道,視富貴如敝屣。遇到鍾離權而傳授道法,八洞稱尊,居住在蓬萊島,普度眾生,備受敬仰。在邯鄲道上,黃粱夢感悟盧生,在岳陽樓中,用白酒瞞過了世俗。過去擔任採訪使,職任九天,勤勉勞碌。身居四相,歷經世間甲子,不拘泥於枝幹,洞府中的乾坤,別有天地。下棋到殘局,江月曉,魚躍鳶飛,一聲長嘯,海天秋。落花流水,醉後歸去,笑着指向白雲,笛聲吹完,江邊青岫,以此為頌。
我僅知仙應該被敬仰。至降乩醫病,暢飲賦詩,一堂歡聚,婉若相親,實平生僅聞,而未及見者。丙辰年秋天,柏君、鶴亭邀請我到尉署居住,公餘之暇,酌酒論詩,我雖然愚鈍,勉力追隨,相處五個月,晝夜無間,每逢佳題,必請眾仙唱和,我輩亦伺其側,積累日深,新詩不下百餘首。誠恐散失零落,故有刊刻之舉。
鶴亭又請壽世濟人仙方,即經驗良方,一併梓傳,均蒙仙諾。所以數月以來,仙駕臨機。耳提面命,字斟句酌,而不憚煩者,皆鶴亭濟世之誠,有孚於眾仙,好生之婆心也。我素性愚昧,今亦得與周旋,幸何如之,仙曰有緣,我敬以誌喜,俾覽斯集者,亦識其由來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