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葉氏醫案存真》~ 卷三 (17)
卷三 (17)
1. 卷三
二便通後接服:
茺蔚子,郁李仁,杜牛膝,當歸身,冬葵子
南京(廿八),環跳筋骨痠痛,少年精傷,陽維脈少護衛。
當歸,巴戟,生虎脛骨,枸杞,沙苑,蒺藜,川牛膝,羊內腎(搗)
橫涇(三十),勞傷虛體,脹病初愈,因動怒氣鬱不食,二便皆阻,從腸痹定議。仿丹溪開肺法,以肺主一身之氣化。
杏仁,蘇子,桑葉,紫苑,姜皮,桃仁
嘉興(五十三),情志內郁,心痛如絞,形瘦液枯,不可氣燥熱藥。
炒桃仁,柏子仁,小胡麻,炒丹皮,延胡索,鉤藤鉤
中由吉巷(四十七眷),病人述自腰以下頹然痿躄,肌肉麻木枯寂,二便不爽,上下氣不接續。顯然崩漏亡血,陽不下交於陰。中年日就衰奪,惟辛補潤燥,冀絡虛氣攻痛勢漸緩。
郁李仁,枸杞子,肉蓯蓉,冬葵子,柏子仁,桑寄生,松子仁,黑芝麻
流貞巷(四十九),漏經繼下如卵,形已見,血損氣結。按:任脈為病,女子帶下瘕聚,少腹形象是也。血傷忌投氣燥溫熱,但血藥不取沉滯,血中宣氣為是。
南山楂,茺蔚子,青蔥,新絳,生香,附
泰興(三十七),精未生成,強泄最難充旺,至今未有生育。視形瘦,問食少,精薄易泄。形脈不受剛猛陽藥,議藉血肉有情溫養氣血。
鹿鞭,羊內腎,淡蓯蓉,瑣陽,生菟絲子,枸杞子,舶茴香,牛膝,青鹽
楓橋(五十三),咽管似乎狹窄。一身氣化全在於肺,因胃熱薰肺,肺職失司,年紀日多,氣結痹阻,以薄味肅清上焦,藥宜氣輕理燥。
鮮枇杷葉,杜蘇子,米仁,桑葉,降香末,茯苓
陳家橋(三十六),濁止足腫,膝首腫痛,病起夏秋,必接地氣之濕,濕自下受。酒客內濕互蒸,內外合邪,湯藥決不取效。
蠲痛丹(一錢)六服。
閭門,中焦痛起,四末逆冷,汗出嘔涎及食物,此屬脾厥。
炒黑附子,粗桂枝,草果仁,延胡索,片薑黃
太倉(十八眷),每交夏五六月,喉間宿病俄發。既愈後仍然鼻塞火升,上熱下冷。經水或前或後,形瘦脈小數,是陰弱不旺,肝陽左升太速,右降不及。夏令陰伏於裡,陽泄上浮,乃發病根由。
阿膠,石決明,生地,天冬肉,丹皮,黑豆皮,銀花,白芍藥,丹參
十四歲室女,無溫熱藥之例,視色奪脈弱,下焦未寒先冷,經事淋漓,是衝任虛冷,二氣不交,冬宜藏陽,用溫攝升陽。
麋茸,人參,沙蒺藜,鹿角霜,歸身,杞子,紫石英,小茴香,蛇床子
同里(廿),夏令熱氣傷陰失血,冬藏氣降,血症必然不來。肉瘦精虧,嗽不肯已,但宜滋培臟陰,預防春深升泄。不可以藥理嗽,固本法加五味子。
人參,熟地,生地,麥冬,天冬,五味子
沭陽(五十四),住居臨海,風瘴癘氣,不似平原人眾稠密處。瘴癘侵入腦髓骨骱,氣血不和,漸次壅遏,上蒸頭面,清陽痹阻。經年累月,邪正混處其間,草木不能驅逐。憑理而論,當以蟲蟻向陽分疏通逐邪。
白話文:
[卷三]
二便通後接服:
茺蔚子、郁李仁、杜牛膝、當歸身、冬葵子等藥材,用於治療相關疾病。
**南京(廿八):**環跳部位筋骨痠痛,年輕人精氣受損,陽維脈氣虛弱。使用當歸、巴戟、生虎脛骨、枸杞、沙苑子、蒺藜、川牛膝、羊內腎(搗碎)等藥材治療。
**橫涇(三十):**勞傷導致體虛,脹病初愈,因動怒導致氣鬱不食,大小便不通暢,診斷為腸痹。參考丹溪翁的治療肺病方法,從肺臟入手調理全身氣機。使用杏仁、蘇子、桑葉、紫苑、薑皮、桃仁等藥材治療。
**嘉興(五十三):**情志鬱結,心痛如絞,形體消瘦,體液枯竭,忌用溫燥熱藥。使用炒桃仁、柏子仁、小胡麻、炒丹皮、延胡索、鉤藤等藥材治療。
**中由吉巷(四十七眷):**病人自述腰以下無力萎軟,肌肉麻木枯萎,大小便不暢,氣息不接。顯然是因崩漏失血,陽氣不能下交於陰。中年人日漸衰弱,需用辛溫補養潤燥的藥物,緩解氣滯血瘀疼痛。使用郁李仁、枸杞子、肉蓯蓉、冬葵子、柏子仁、桑寄生、松子仁、黑芝麻等藥材治療。
**流貞巷(四十九):**經血不斷下流,如同雞蛋大小,形體消瘦,血虛氣滯。分析為任脈疾病,女性帶下病、腹部腫塊等症狀。因血虛,忌用溫燥熱藥,但血藥也不宜滯澀,應以活血化瘀、行氣為主。使用南山楂、茺蔚子、青蔥、新絳、生薑、附子等藥材治療。
**泰興(三十七):**精子未生成,性功能障礙,至今未生育。形體消瘦,食慾不振,精薄易泄。忌用溫燥峻猛的藥物,應以滋補血肉,溫養氣血為主。使用鹿鞭、羊內腎、淡蓯蓉、瑣陽、生菟絲子、枸杞子、舶茴香、牛膝、青鹽等藥材治療。
**楓橋(五十三):**咽喉似乎狹窄。全身氣機運行依賴於肺,因胃熱薰蒸肺臟,肺臟功能失調,年紀增長,氣機結滯阻塞,應以清淡藥物肅清上焦,藥物宜輕靈疏散。使用鮮枇杷葉、杜蘇子、米仁、桑葉、降香末、茯苓等藥材治療。
**陳家橋(三十六):**下肢水腫,膝蓋腫痛,疾病發生於夏秋季節,應是感受了地濕之氣,濕邪自下而上。飲酒之人,內濕外濕相互蒸鬱,內外合邪,湯藥難以奏效。使用蠲痛丹(一錢)六服。
**閭門:**中焦疼痛,四肢厥冷,出汗嘔吐,飲食不消,屬脾胃虛寒。使用炒黑附子、粗桂枝、草果仁、延胡索、片薑黃等藥材治療。
**太倉(十八眷):**每年夏至前後,喉嚨宿疾復發。痊癒後仍然鼻塞,上熱下冷。月經提前或延後,形體消瘦,脈象細弱,屬於陰虛陽亢,肝陽上亢,下降無力。夏季陰氣內伏,陽氣外泄,是發病的根本原因。使用阿膠、石決明、生地、天冬肉、丹皮、黑豆皮、銀花、白芍藥、丹參等藥材治療。
**十四歲少女:**無溫熱藥之例,面色萎黃,脈象虛弱,下焦虛寒,月經淋漓,是衝任虛寒,陰陽不交。冬季應收藏陽氣,溫補升陽。使用麋茸、人參、沙蒺藜、鹿角霜、當歸身、枸杞子、紫石英、小茴香、蛇床子等藥材治療。
**同里(廿):**夏季熱氣傷陰失血,冬季應收藏斂降,血症自然好轉。身體消瘦,咳嗽不止,應滋養臟腑陰液,預防春季陽氣過盛。不宜用藥止咳,應以補益為主,並加五味子。使用人參、熟地、生地、麥冬、天冬、五味子等藥材治療。
**沭陽(五十四):**居住海邊,容易受到風瘴濕邪的侵襲,與內陸地區不同。瘴癘之邪侵犯腦髓骨骼,氣血不和,漸漸阻塞,上蒸頭面,清陽之氣受阻。經年累月,邪正相搏,一般草藥難以驅除。應該使用具有疏通經絡、驅逐邪氣功效的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