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孟英醫案》~ 卷一 (75)
卷一 (75)
1. 痢
金願谷舍人次郎魁官,九月間患五色痢,日下數十行。七八日來,口噤不納,腹痛呻吟,危在旦夕矣。有主人參以補之者,有主生軍以蕩之者,舉家皇皇,不知所措。孟英視之曰:暑挾食耳。誤服熱藥矣。攻補皆不可施也。輕清取之,可以愈焉。以北沙參、黃連、鮮蓮子、梔子、黃芩、枇杷葉、石斛、扁豆、銀花、桔梗、山楂、神麯、滑石為方。其家以為病深藥淡,恐不濟事。
西席莊曉村云:縱使藥不勝病,而議論極是,定不致加病也。竭力贊其居停投之,覆杯即安,旬日而起。予聞孟英嘗曰:蓮子最補胃氣而鎮虛逆。若反胃,由於胃虛而氣衝不納者,但日以干蓮子細嚼而咽之,勝於他藥多矣。凡胃氣薄弱者,常服玉芝丸,能令人肥健。至痢證噤口,皆是熱邪傷其胃中清和之氣,(要言不煩)故以黃連苦泄其邪,即仗蓮子甘鎮其胃。今肆中石蓮皆偽,味苦反能傷胃,切不可用。
惟鮮蓮子煎之清香不渾,鎮胃之功獨勝。如無鮮蓮,則干蓮亦可用。或產蓮之地,湖池中淘得入水不腐之老蓮,即古所謂真石蓮也,昔人治噤口痢多用此。然可不必拘泥,庶免作偽之人以贗亂真,反致用而無效,徒使病不即愈也。(噤口痢,虛熱在胃也。補虛則礙熱,清熱則妨虛。
茲又加以食積,尤為棘手。須看其用藥圓到處。)
附:玉芝丸(孟英),豬肚一具,治淨。以蓮子去心,入肚內,水煎糜爛,收干搗為丸服。
朱某患痢于越,表散、盪滌、滋膩等藥,備嘗之矣。勢瀕於危,始返杭乞孟英診之。神氣昏沉,耳聾脘悶,口乾身熱,環臍硬痛異常,晝夜下五色者數十行,小溲澀痛,四肢抽搐,時時暈厥,曰:此暑濕之邪,失於清解表散,盪滌正氣傷殘,而邪乃傳入厥陰,再以滋膩之品補而錮之,遂成牢不可拔之勢。正虛邪實,危險極矣。
與白頭翁湯,加楝實、蓯蓉、芩、連、梔、芍、銀花、石斛、桑葉、橘葉、羚羊角、牡蠣、海䖳、鱉甲、雞內金等藥,大劑頻灌。一帖,而抽厥減半。四帖,而抽厥始息。旬日後,便色始正,溲漸清長,粥食漸進。半月後,臍間之硬,始得盡消。改用養陰,調理逾月而康。
汪左泉病滯下,晝夜數十行,而即日須補歲考遺才,浼孟英商速愈之策。切脈弦滑,苔黃滿布,曰:易事耳。重用芩、連,佐以楂、樸,送服青麟丸四錢。投匕而痊,略無他恙。
陳晝三病滯下,某進通因通用法,痛泄無度,嘔惡不納,汗出息微,脈弱眩暈。孟英曰:近多伏暑之痢,此獨非其證也,元將脫矣。急投大劑溫補,脈候漸安。一月後甫得健復。
高若舟之庶母,年逾花甲,體豐善瀉。張某向用參朮取效。今秋患白痢,張謂寒濕滯中,仍與理中加減,病遂日增。因疑老年火衰,蒸變無權,前藥中復加附子。白痢果減,而腹脹且痛,不食不溺,噦逆發熱。勢已危殆,始迓孟英視之。脈沉而滑數梗梗,曰:暑熱未清,得無補藥早投乎?與芩、連、杏、樸、曲、芍、滑、楝、銀花、海䖳、雞內金之類,一劑溺行痛減,而痢下仍白。其女為屠西園之室,乃云:向服補藥,白痢已止。
白話文:
痢疾患者金願谷舍人次郎魁官,九月間患上五色痢,一天瀉下數十次。七八天後,口閉不能進食,腹痛呻吟,性命垂危。家人有人主張用人參補益,有人主張用峻下之藥攻瀉,全家束手無策,不知如何是好。孟英診治後說:這是暑熱夾雜食積引起的,誤服了溫熱的藥物,攻補都不適用。應該用輕清之法治療,就能痊癒。於是,他用北沙參、黃連、鮮蓮子、梔子、黃芩、枇杷葉、石斛、扁豆、銀花、桔梗、山楂、神麴、滑石配成藥方。其家人覺得病情嚴重,藥方卻很平和,擔心療效不佳。
西席莊曉村說:即使藥力不及病情,但診斷正確,也不會加重病情。他極力勸說其家人按方服用,服藥後馬上就舒服了,十天後便痊癒了。我聽說孟英曾說:蓮子最能補益胃氣,且能鎮靜虛逆。如果反胃,是因胃虛氣衝而食物不能下咽,只需每天細嚼干蓮子吞服,效果比其他藥物都好。胃氣虛弱的人,常服玉芝丸,能使人肥壯健碩。所有痢疾口閉的症狀,都是熱邪損傷了胃中清和之氣,所以用黃連苦寒瀉邪,再用蓮子甘平鎮胃。現在市面上賣的石蓮都是假的,苦味反而傷胃,絕對不能使用。
只有鮮蓮子煎煮後清香不渾濁,鎮胃效果最佳。如果沒有鮮蓮子,也可以用干蓮子。產蓮子的地方,湖池中淘到的入水不腐的老蓮,才是古人所說的真石蓮,過去治療噤口痢常用此藥。但不必拘泥於此,以免假藥混雜,導致療效不佳,延誤病情。(噤口痢,是胃中虛熱。補虛則礙熱,清熱則妨虛,再加上食積,治療尤為棘手,需仔細考慮用藥。)
附:玉芝丸(孟英方):取豬肚一個,洗淨。將蓮子去心,放入豬肚內,加水煎煮至糜爛,曬乾研成丸藥服用。
朱某在越地患痢疾,曾服用過表散、攻瀉、滋補等各種藥物,病情危急,才返回杭州求孟英診治。他神氣昏沉,耳聾,脘腹脹悶,口乾身熱,肚臍周圍堅硬疼痛異常,晝夜瀉下五色痢數十次,小便澀痛,四肢抽搐,時時暈厥。孟英診斷:這是暑濕之邪,由於沒有及時清解表邪,攻瀉損傷了正氣,邪氣便侵入厥陰,又服用滋膩之品補益,反而堵塞了病情,導致病情加重,正虛邪實,十分危險。
孟英給他用白頭翁湯,加楝實、蓯蓉、黃芩、黃連、梔子、芍藥、銀花、石斛、桑葉、橘葉、羚羊角、牡蠣、海螵蛸、鱉甲、雞內金等藥,大劑量頻頻灌服。一劑藥後,抽搐減少一半;四劑藥後,抽搐停止。十天後,大便顏色恢復正常,小便也漸漸通暢,開始進食稀粥。半個月後,肚臍周圍的硬塊才完全消失。之後改用養陰的藥物調理,一個多月後痊癒。
汪左泉患痢疾,晝夜瀉下數十次,但他當天就要參加歲考,請孟英想辦法快速治癒。孟英切脈發現脈象弦滑,舌苔黃厚,說:這很容易治。他大量使用黃芩、黃連,輔以山楂、樸硝,並服用青麟丸四錢。一劑藥便痊癒,沒有其他不適。
陳晝三患痢疾,有人用通下之法治療,導致腹痛瀉下不止,嘔吐不能進食,汗出氣弱,脈象虛弱,頭暈眼花。孟英說:最近很多人患伏暑引起的痢疾,但這病人不是這個症狀,快要脫水死亡了。立即用大劑量的溫補藥物治療,脈象漸漸平穩。一個月後才恢復健康。
高若舟的庶母,年過六十,體質豐滿,容易腹瀉。張某以前用人參、白朮治療有效。今秋患上白痢,張某認為是寒濕阻滯,仍然用理中湯加減治療,但病情日益加重。懷疑是老年人陽氣衰弱,蒸騰氣化功能減弱,所以在原方中又加了附子。白痢雖然減輕了,但腹部脹痛,不能進食,不能小便,還發熱嘔逆。病情危急,才請孟英診治。孟英診脈發現脈象沉而滑數,且澀滯,說:暑熱未清,是不是補藥用得太早了?他用黃芩、黃連、杏仁、樸硝、神麴、芍藥、滑石、楝實、銀花、海螵蛸、雞內金等藥,一劑藥後,小便通暢,疼痛減輕,但痢疾仍然是白色。高若舟的媳婦是屠西園的妻子,說:之前服用補藥,白痢已經止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