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王孟英醫案》~ 卷一 (6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63)

1.

繼其令堂發熱善嘔,頻吐黏沫,頭疼如劈,口苦耳聾,神識昏瞀,脈弦而數,乃伏暑挾內風之鴟張。與犀角、元參、竹茹、花粉、知、翹、苓、斛、梔、菊、雪羹等藥,七日而瘳。

高瑞生令弟,瘧久不痊,形消不食。醫謂虛也,投補藥而更增自汗。孟英診之,脈弦滑,脘下聚氣,投小陷胸加竹茹、旋、枳,以開痰結,漸能納穀,繼以清養,病去肌充。

聞氏婦,孟夏患間瘧,而妊身八月。數發後,熱熾昏沉,腰疼欲墮。張養之囑援於孟英,脈來洪滑且數,苔色黃膩垢濁。與黃芩、知母、竹茹、竹葉、銀花、桑葉、絲瓜絡、石斛、石膏、石菖蒲,一劑而痊。案中所載,多溫瘧、暑瘧,故治多涼解。瘧證多端,寒熱俱有,不可執一而論。此證亦溫瘧也。

朱佳木令尊患間瘧,年逾七旬,人頗憂之。孟英切脈弦滑,脘悶苔黃,曰:無恐也。投清熱滌痰藥,數劑霍然。

余朗齋,形瘦體弱,患間日瘧,寒少熱多,二便澀滯,脘膈悶極,苔膩不渴。孟英切脈緩滑而上溢,曰:素稟雖陰虧,而痰濕阻痹。既不可以提表助其升逆,亦未宜以涼潤,礙其樞機,投以滑、樸、茹、旋、通草、枇杷葉、葦莖、鬱金、蘭葉之方。苔色漸退,即去樸、郁,加連、枳、半夏,胸悶漸開,瘧亦減,便乃暢。

再去滑、半、連、枳,加沙參、石斛、橘皮、黃芩,浹旬而愈。(運樞機,通經絡,孟英用藥秘訣。無論用補用清,皆不離此意。細觀各案自知。)

莊芝階舍人,年七十矣。患間瘧,寒則戰慄,熱則妄言。孟英視之,脈弦數而促,苔黑口乾。是素有熱痰,暑邪內伏。予知母、花粉、元參、石斛、黃芩、竹茹、連翹、海䖳、蘆菔、蓮子心等藥,數啜而瘳。至仲冬因泛湖宴客,感冒風邪,痰嗽頭疼,不飢寒慄,自服羌、蘇、荊芥藥二劑,勢益甚,而口渴無溺。孟英切其脈,與季秋無異,但兼浮耳。

證屬風溫,既服溫散,所謂熱得風而更熾也。舌絳無津,亟宜清化。以桑葉、枇杷葉、梔子、知母、冬瓜子、元參、菊花、花粉、貝母、梨汁為劑,投匕即減,旬日而痊。

鎖容亭令妹,自太倉歸寧,即患時瘧。顧某一手清解,業已安穀下榻矣。忽然氣逆肢寒,神疲欲寐,耳聾舌蹇,杳不知飢,大便仍行,別無痛苦。顧知其素患脫血,元氣久虛,改用參附等藥,勢愈劇,以為欲脫矣。所親吳久山,囑拉孟英圖之。切脈弦緩,視苔黃膩,乃胎之初孕,阻氣凝痰,窒礙樞機,治當宣豁。

以石菖蒲、枳實、旋覆、半夏、黃連、茯苓、橘皮、蔥白、海䖳、竹瀝為方,投匕即效,三啜霍然。繼而久山令妹,為鎖繩先之室,患瘧而馴致脘痞嘔呃,鼻冷自汗,不食不眠,脈來歇止,醫者危之。孟英視之,亦痰為患耳。即以此方去蔥、䖳、竹瀝,加薤白、蔞仁、竹茹,投之果驗。

白話文:

[瘧]

某令堂發高燒,經常嘔吐黏液,頭痛欲裂,口苦耳聾,神志不清,脈搏弦細而快,這是暑熱夾雜內風引起的。用犀角、玄參、竹茹、花粉、知母、連翹、茯苓、天花粉、梔子、菊花、雪羹等藥物治療,七天痊癒。

高瑞生的弟弟,瘧疾久治不癒,身體消瘦,不思飲食。醫生認為是虛弱,用補藥治療,反而加重了自汗症狀。孟英診治後,發現脈搏弦細滑利,腹部下焦有氣滯,於是使用小陷胸湯加竹茹、旋覆花、枳實,以疏通痰結,漸漸恢復食慾,之後再以清補之法調理,病癒體壯。

聞氏婦女,孟夏時節患間日瘧,當時懷孕八個月。發病幾次後,高燒昏沉,腰痛欲墜。張養之請孟英會診,診脈洪大滑利而快,舌苔黃膩厚垢。用黃芩、知母、竹茹、竹葉、金銀花、桑葉、絲瓜絡、石斛、石膏、石菖蒲等藥物,一劑而痊癒。以上病例多為溫瘧、暑瘧,故治療多用清熱解暑之法。瘧疾症狀多樣,寒熱並見,不可一概而論。這些病例也都是溫瘧。

朱佳木的父親患間日瘧,年逾七十,家人十分擔心。孟英診脈弦細滑利,脘腹脹滿,舌苔黃厚,說:不必擔心。用清熱化痰藥物治療,幾劑藥後病癒。

余朗齋,體瘦弱,患間日瘧,寒少熱多,大小便不通暢,胸膈悶塞,舌苔膩厚而不渴。孟英診脈緩慢滑利而向上溢出,說:雖然體質偏陰虛,但主要是痰濕阻滯。不能用發汗解表的方法,也不能用滋潤的藥物,以免妨礙臟腑氣機運轉,於是使用滑石、白術、竹茹、旋覆花、通草、枇杷葉、蘆根、鬱金、蘭草等藥物組成的方劑。舌苔漸退,就停用白術、鬱金,加入連翹、枳實、半夏,胸悶漸解,瘧疾也減輕,大便通暢。

之後停用滑石、半夏、連翹、枳實,加入沙參、石斛、橘皮、黃芩,十天痊癒。(孟英用藥的秘訣是調整臟腑氣機,疏通經絡。無論是補還是清,都不脫離這個原則。仔細觀察各個病例便可明白。)

莊芝階的舍人,七十歲。患間日瘧,寒時戰慄,熱時胡言亂語。孟英診脈弦細而快,舌苔黑,口乾。這是素有熱痰,暑邪內伏。用知母、花粉、玄參、石斛、黃芩、竹茹、連翹、海藻、蘿蔔子、蓮子心等藥物治療,幾劑藥後痊癒。仲冬時節,因泛舟宴客,感冒受風,痰嗽頭痛,不飢寒戰,自行服用羌活、蘇葉、荊芥等藥兩劑,病情加重,口渴而小便不利。孟英診脈,與秋季的脈象相同,只是多了浮脈。

這是風溫感冒,服用溫散藥物後,熱邪因風而加重。舌紅無津,急需清熱化痰。用桑葉、枇杷葉、梔子、知母、冬瓜子、玄參、菊花、花粉、貝母、梨汁組成的方劑治療,一劑藥後減輕,十天痊癒。

鎖容亭的妹妹,從太倉回家後,就患上了時瘧。顧某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,已經能吃能睡了。忽然氣逆肢冷,疲倦欲睡,耳聾舌謇,不知飢餓,大便正常,沒有其他痛苦。顧某知道她素有失血症,元氣久虛,改用人參、附子等藥物治療,病情反而加重,以為要死掉了。親戚吳久山,請孟英診治。診脈弦細緩慢,看舌苔黃膩,這是妊娠初期,氣滯痰凝,阻塞氣機,治療應當宣通開洩。

用石菖蒲、枳實、旋覆花、半夏、黃連、茯苓、橘皮、蔥白、海藻、竹瀝組成的方劑治療,一劑藥後見效,三劑藥後痊癒。之後久山的妹妹,鎖繩的妻子,患瘧疾,導致脘腹痞滿嘔吐呃逆,鼻子冰涼自汗,不食不眠,脈搏時有時無,醫生認為病情危急。孟英診治後,認為也是痰濁作祟。於是用上面的方劑,去掉蔥白、海藻、竹瀝,加入薤白、桃仁、竹茹,治療果然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