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孟英醫案》~ 卷一 (50)
卷一 (50)
1. 暑
各藥生曬,(切忌火炒)研細,以犀角地黃汁、糞清和搗為丸。(切勿加蜜。如難丸,可將香豉煮爛)每重三錢,涼開水化服。小兒用半丸。如無糞清,可加人中黃四兩研入。
孟英自注云:溫熱暑疫諸病,邪不即解,耗液傷營,逆傳內陷。痙厥昏狂,譫語發斑等證,但看病人舌色干光,或紫絳,或圓硬,或黑苔,皆以此丹救之。若初病即覺神情昏躁,而舌赤口乾者,是溫暑直入營分。酷熱之時,陰虛之體,及新產婦人,患此最多,急須用此,多可挽回。
切勿拘泥日數,誤投別藥以僨事也。兼治痘瘄毒重,夾帶紫斑危證,暨痘瘄後餘毒內熾,口糜咽腐,目赤神煩諸證。(上本葉氏參治驗)。
陳蘊泉陡患昏譫,夤夜乞診於孟英。脈甚滑數,苔色膩黃。乃平素多痰,兼吸暑熱。與清解藥一劑,化而為瘧,脈亦較平。或謂其體弱不宜涼藥,須用人參。渠家惶惑,孟英堅持以為不可。蓋暑,脈頗類乎虛。而痰阻於肺,呼吸不調,又與氣虛短促者相似。平昔雖虛,有病必先去病。
況熱能傷氣,清暑熱即所以顧元氣也。何新之亦贊是議。遂連投白虎加減而愈。次年春,因喪妾悲悼,復感溫邪,失於肅清,病日以甚。迨孟英自豫章歸診,已不可救藥矣。(暑證,人多不識此二層。昔人雖曾論及,而無此明晰。)
白話文:
暑症的治療方法是將各種藥材曬乾(絕對不能用火炒),研磨成細粉,再用犀角地黃汁和糞清混合,製成藥丸(絕對不能加蜂蜜;如果藥丸難以成型,可以用香豉煮爛)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涼開水送服,小孩服用半丸。如果沒有糞清,可以用四兩的人中黃代替。
孟英醫師的註解:溫熱暑疫等疾病,邪氣未能立即消除,導致體液消耗、氣血受損,邪氣逆傳入內,出現痙攣、昏迷、狂躁、譫語、發斑等症狀,只要病人舌頭乾燥光亮,顏色紫紅或暗紅,舌體圓硬,或舌苔發黑,都可以用此藥方搶救。如果病人一開始就感到神情昏沉煩躁,舌頭紅腫口乾,那是溫熱之邪直接侵犯氣血。酷熱的季節,陰虛體質的人,以及產後婦女最容易患此病,必須緊急使用此藥,往往可以挽回生命。
絕對不要拘泥於服藥天數,也不要錯誤地使用其他藥物,以免延誤病情。此藥方還可以治療痘瘡毒邪嚴重,伴隨紫斑危症,以及痘瘡痊癒後餘毒內熾,口糜咽腐,目赤神煩等症狀(以上是葉氏醫師驗證的治療經驗)。
陳蘊泉醫師突然患上昏迷譫妄,深夜求診於孟英醫師。脈象滑數,舌苔膩黃。原來他平素痰多,又感受暑熱。孟英醫師給他開了一劑清熱解毒的藥方,結果病情轉化為瘧疾,脈象也比較平緩。有人認為他體弱不宜服用寒涼藥物,應該服用人參。陳家因此很惶恐,但孟英醫師堅持認為不可以。因為暑熱病的脈象很像虛證,但痰阻於肺,呼吸不暢,又與氣虛短促者相似。即使平時體虛,生病了也必須先治病。
況且暑熱會傷及元氣,而清解暑熱正是保護元氣的方法。何新之醫師也贊同這個意見。於是連續服用白虎湯加減方而痊癒。次年春天,因為喪妻悲傷,再次感受溫邪,未能及時清除邪氣,病情日益嚴重。等到孟英醫師從豫章回來診治時,已經回天乏術了。(暑熱病的病理,很多人不了解這兩個層次。古人雖然曾經論述過,但沒有如此清晰明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