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王孟英醫案》~ 卷二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9)

1. 淋帶

管授青翁季郎蓉舫之室,初冬患寒熱,耳聾胸悶,便秘,帶下如注,嘔渴不眠,粒米不沾者旬余矣,人皆危之。余按脈弦數,舌絳無苔,氣逆面紅,自求速死。此肝鬱深沉,木火內爍,耗津阻氣,出入無權。小柴胡湯、逍遙散,皆貌合而神離,誤施必然決裂。此辨證用藥之所以難也。

幸其喬梓深信,遂以小陷胸,加菖、茹、旋覆、梔、芩,蘆根湯煎服。一帖,胸漸舒,氣漸平。再服稍寐,三服嘔止進粥。五劑便行溺暢,寒熱亦休,苔布知飢,始改柔養而痊。

白話文:

管授青翁季郎蓉舫的妻子,在初冬時節,患了寒熱交加的病症,伴隨着耳聾、胸悶、便秘,白帶如注,嘔吐口渴,無法入睡,連一粒米都吃不下,已經十多天了,大家都認為她命不久矣。

我診脈發現脈象弦數,舌頭紅絳無苔,氣逆面紅,病人自己也想要快點死去。這表明肝氣鬱結深沉,肝木火氣內燃,消耗津液,阻礙氣機,導致氣機出入失調。

[小柴胡湯]和[逍遙散]雖然看似合適,但實際上並不符合病症的根本原因,如果誤用必然會加重病情。這就是辨證用藥的難處所在。

幸好她的家人十分信任我,於是按照我的方子,用小陷胸湯,加入菖蒲、澤瀉、旋覆花、梔子、黃芩,以及[蘆根湯],煎服。

服用第一帖藥後,胸悶漸漸舒緩,氣息也逐漸平穩。再服第二帖後,稍微可以睡着了。第三帖服下後,嘔吐停止,可以喝粥了。五劑藥後,大便通暢,寒熱交加的症狀也消失了,舌苔布滿,胃口也恢復了,病人開始可以進行調理身體,最終痊癒。

娼女榮瑛,就診於余。自述本良家子,十四歲而天癸至,二十二歲而適人。二十五歲初產,但覺腰腹微酸,子即墮地。三十二歲,再產亦爾。茲又嫁二夫,向不自乳,而產育漸頻,分娩漸慢。今春誕子為第十胎,腹痛逾四時而生。在他人猶以為極快,而我已覺漸徐。且年雖五十,天癸不衰,錮疾全無,向不服藥。

素有微帶,近年全無。惟每日吐痰,別無他苦。恐此後有難產之虞,求為設法。余聞而訝之。其貌雖不甚都,而粉黛不施,風致嫣然,肌膚尚似三十許人,真尤物也,始信雞皮三少之說為不誣。按脈六部皆緩滑而長,左寸關帶弦數,是聰明有壽之徵。故年愈長而氣愈固,是以分娩漸慢也。

白話文:

一位名叫榮瑛的女子,前來向我求診。她自述出身於良家子弟,十四歲時月經初潮,二十二歲嫁人。二十五歲生下第一個孩子,只感到腰腹輕微酸痛,孩子便自然分娩了。三十二歲又生下第二個孩子,情況也是一樣。後來她再嫁兩次,一直沒有母乳,但生育越來越頻繁,生產過程卻越來越緩慢。今年春天生下第十個孩子,肚子痛了整整四個時辰才生出來。雖然別人覺得她生產速度很快,但她自己卻感覺越來越慢。而且她雖然年紀已經五十歲了,但月經依然正常,身體健康,從來沒有吃過藥。

她平時有輕微的白帶,但近幾年已經完全消失了。只是每天都會吐痰,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病痛。她擔心日後會出現難產的情況,希望我能想辦法。聽完她的敘述,我感到十分驚訝。雖然她的容貌不算十分美麗,但她素面朝天,舉止優雅,皮膚看起來還像三十多歲的人,真是一位絕世佳人,讓我相信「雞皮三少」的說法確實不假。我替她把脈,發現六部脈象都緩慢滑利而有力,左寸關脈帶有弦數,這是聰明長壽的徵兆。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,她的元氣越來越強固,因此分娩速度也越來越慢。

向有帶而近有痰,以左寸關合之,火搏其液,而不下趨也。囑以六君子加減為常服之方。設再孕,至七八月,以束胎飲頻服,可期易娩。渠聞之忻然,受方而去。錄之以見賦體之奇。

郎氏婦,崩後淋帶,五內如焚,溲熱口乾,不飢,脘悶腰疼,肌削,臥榻呻吟,頭暈耳鳴,夜不能寐,脈來細數,少腹不舒,滋補雜投,皆不見效。余以菖蒲、沙參、斛、柏、薇、芩、蛤殼、冬瓜子、藕、十大功勞,先為清展。服五帖,熱退,渴解,脘舒安穀,且能起坐,夜亦能眠,其氣機已調暢矣。參入潛陽養血而痊。

白話文:

一位婦女,原本就帶下且最近痰多,脈象左寸關合,顯示內有火氣灼傷津液,無法下降。醫生開了六君子湯加減方,讓她常服。如果再次懷孕,到七八個月時,就經常服用束胎飲,有助於順利生產。婦女聽了很高興,拿了藥方離開。醫生將此事記錄下來,以見證這種奇特的體質。

另一位郎姓婦女,生產後出現崩漏帶下,五臟如火燒,小便灼熱口乾,不感到飢餓,腹部悶脹腰痛,身體消瘦,臥床呻吟,頭暈耳鳴,夜裡無法入睡,脈象細數,下腹部不適。醫生嘗試各種滋補藥物,都無效。於是,醫生用菖蒲、沙參、山藥、柏樹皮、薇菜、黃芩、蛤殼、冬瓜子、蓮藕、十大功勞等藥材,先為她清熱化濕。服用了五帖藥後,熱退、口渴消除、腹部舒緩、可以進食,也能起身坐起,晚上也能睡覺,氣機已經調暢。醫生再加入滋補陰血的藥物,最終使她痊癒。

2. 胎前

局醫黃秀元之輿人韓名諒者,有兒婦重身患熱病,局中諸醫,皆慮胎隕,率以補血為方,旬日後勢已垂危。浼人求孟英診之,曰:胎早腐矣,宜急下之,或可冀幸。若欲保胎,則吾不知也。其家力懇疏方,遂以調胃承氣合犀角地黃湯,加西洋參、麥冬、知母、石斛、牛膝投之,胎落果已臭爛,而神氣即清,熱亦漸緩。

次與西洋參、元參、生地、知母、麥冬、丹參、丹皮、茯苓、山楂、石斛、豆卷、茺蔚、琥珀等藥調之,粥食日加,旬日而愈。

白話文:

一位名叫黃秀元的醫生,曾經治療一位姓韓名叫諒的人的媳婦。這位媳婦懷孕後患了熱病,局中其他醫生都擔心胎兒會流產,紛紛用補血的藥方治療。然而,十天後病情卻越來越嚴重,幾乎危及性命。

韓諒便請人去尋求孟英醫生診治。孟英醫生診斷後說:「胎兒已經早早腐爛了,應該趕快使用瀉藥,或許還有希望。但如果想要保住胎兒,那我就無能為力了。」

韓諒一家懇求孟英醫生開方,孟英醫生便開了調胃承氣湯合犀角地黃湯的藥方,並加了西洋參、麥冬、知母、石斛、牛膝等藥材。胎兒流產後果實已經臭爛,但患者的精神卻開始恢復清明,發熱也逐漸緩解。

接著,孟英醫生又開了西洋參、元參、生地、知母、麥冬、丹參、丹皮、茯苓、山楂、石斛、豆卷、茺蔚、琥珀等藥材調治,並讓患者每天食用粥食,十天后便痊癒了。

滿洲少婦,懷娠漏血,醫投補藥漏如故。間或不漏則吐血。延逾二載,腹中漸動,孕已無疑。然血久溢於上下,甚至納食即吐,多醫不能治。孟英診之,脈滑數有力,是氣實而血熱也。證不屬虛,補藥反能助病,愈補愈漏。胎無血蔭而不長,其所以不墮者,氣分堅實耳。與大劑清營藥,血溢遂止。

而稀沫頻吐,得飲即嘔,口渴心忡,氣短似促,乃用西洋參、麥冬、知母、石斛、枇杷葉、竹茹、柿蒂、生白芍、木瓜,重加烏梅投之,覆杯即安,(清肺柔肝,益氣生津,與證針鋒相對。)次日能吃飯矣。

白話文:

一位滿洲的少婦懷孕期間,一直有陰道出血的狀況,醫生開了補藥,卻依然不見好轉,甚至偶爾還會吐血。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年多,肚子裡的孩子卻依然有動靜,證明懷孕無誤。然而,長期的出血讓她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,甚至連吃東西都會吐,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。

孟英醫生診斷後發現,她的脈搏滑數有力,這是氣盛血熱的表現。她的病症並非虛弱所致,反而因為補藥助長了病情,越補越出血。胎兒沒有血液的滋養,本該無法生長,之所以沒有流產,是因為她的氣分堅實。於是孟英醫生給她開了大量的清熱涼血藥,出血的情況終於停止了。

但接下來又出現了稀薄的泡沫狀嘔吐,一喝水就吐,口渴心慌,呼吸短促,像是快要喘不過氣來。孟英醫生開了西洋參、麥冬、知母、石斛、枇杷葉、竹茹、柿蒂、生白芍、木瓜,並重加烏梅,服用後嘔吐立刻停止,(這些藥材能清肺柔肝、益氣生津,對症下藥。)隔天就能正常吃飯了。

朱砥齋司李之夫人,屢患半產,每懷妊,服保胎藥,卒無效。今秋受孕後病嗽,孟英視之,盡屏溫補,純與清肺。或詰其故,曰:胎之不固,或由元氣之弱者,宜補正;或由病氣之侵者,宜治病。今右寸脈滑大搏指,吾治其病,正所以保其胎。苟不知其所以然,而徒以俗尚保胎之藥投之,則肺氣愈壅,咳逆愈盛,震動胞系,其胎必墮矣。朱極欽佩,服之良效。

次年夏,誕子甚茁壯。通達之論,凡病俱宜如此看。

李華甫繼室,娠三月而崩。孟英按脈弦洪而數,與大劑生地、銀花、茅根、柏葉、青蒿、白薇、黃芩、續斷、驢皮膠、藕節、胎髮灰、海螵蛸而安。奈不能安佚,越數日胎墮復崩,孟英於前方去後六味,加犀角、竹茹、元參為治。或謂胎前宜涼,產後則否,乃招專科暨蕭山竹林寺僧治之。

白話文:

朱砥齋的妻子李夫人,曾經多次懷孕,但都未能保住胎兒,每次都服用保胎藥,卻依然無效。今年秋天,她再次懷孕,卻不幸患上咳嗽,孟英醫生診治後發現,她的病因是肺氣壅塞,因此給她開了清肺的藥方,摒棄了傳統的溫補藥物。有人對孟英醫生的做法感到不解,孟英醫生解釋道:胎兒不穩定,可能是因為體虛,需要補益正氣,也可能是因為生病,需要治療疾病。現在李夫人的脈象顯示是肺氣阻塞,導致咳嗽,我給她治療這個病,其實就是為了保住胎兒。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,盲目地用民間流行的保胎藥,反而會加重病情,導致胎兒流產。朱砥齋非常信服孟英醫生的醫術,服藥後病情很快好轉。

第二年夏天,李夫人順利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孩子。這個案例說明,治療疾病,必須要根據病因對症下藥,不能盲目地依靠傳統的療法。

李華甫的繼室懷孕三個月,突然流產,孟英醫生診脈後發現她的脈象是弦洪而數,說明她的身體很虛弱,並且有炎症。他開了一劑大方的藥方,包括生地、銀花等清熱解毒的藥材,服藥後病情有所好轉。但是,由於病人沒有好好休息,幾天後又再次流產,並且出現大出血。孟英醫生根據新的情況,修改了藥方,去掉了之前的六味藥,改用犀角、竹茹等涼血止血的藥材。有人認為,懷孕期間應該清涼,產後應該溫補,於是請來專科醫生和寺院的僧人來治療。

簡而言之,這兩個案例說明了

  • 診治疾病需要根據病因對症下藥,而不是盲目地使用傳統療法。
  • 中醫重視整體觀念,認為身體是一個整體,各個器官之間相互影響。
  • 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方法。

咸用溫藥,且熱暴崩宜補。服藥數劑,虛象日著,時時汗出昏暈,畏聞人聲,懶言息微,不食不眠,間有呃忒,崩仍不止,皆束手待弊矣。復邀孟英視之,曰:此執死書以治活病也。夫血因熱而崩,胎因崩而墮,豈胎墮之後,熱即化為寒乎?(妙語解頤。)參、朮、薑、桂、棕灰、五味之類,溫補酸澀,既助其熱,血益奔流,又窒其氣,津亦潛消,致現以上諸證。

脈或不知,而苔黃黑燥,豈不見乎?因與犀角、石膏、元參、知母、花粉、竹瀝、麥冬、銀花、梔子、石斛、旋覆、青蒿、白薇等大劑投之,神氣漸清。旬日後,各恙始平。繼去犀角,加生地,服兩月全愈。

白話文:

醫生一直用溫性的藥物來治療,認為熱邪導致的崩漏應該用溫補的方法。病人服用幾劑藥後,虛弱的症狀越來越明顯,經常出汗、昏昏沉沉、害怕聽到人說話、說話懶散、呼吸微弱、不願意吃飯、不能睡覺,偶爾還會呃逆,崩漏也還沒有停止,情況非常糟糕。於是又請孟英大夫來診治,孟英大夫說:「這是用死板的書本理論來治療活生生的病人啊!血因為熱而導致崩漏,胎因為崩漏而墮落,難道胎兒墮落之後,熱邪就變成寒邪了嗎?」(這句話很有道理,讓人恍然大悟) 人參、白朮、生薑、桂枝、棕櫚灰、五味子等溫補酸澀的藥物,一方面助長了體內的熱邪,使血液更加奔流不止,另一方面又阻礙了氣機,使津液逐漸消亡,最終導致了以上這些症狀。

脈象可能看不出來,但是舌苔黃黑乾燥,難道看不見嗎?因此就用犀角、石膏、玄參、知母、花粉、竹瀝、麥冬、銀花、梔子、石斛、旋覆花、青蒿、白薇等藥物大劑量服用,病人神志逐漸清醒。十天後,各種症狀開始緩解。然後去掉犀角,加入生地黃,服用兩個月後,病人徹底康復。

簡而言之,

這段文字講述的是一位醫生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崩漏,但效果不佳,反而加重了病人的虛弱症狀。後來孟英大夫指出醫生錯誤的用藥方法,並用清熱涼血的藥物治療,最終使病人康復。

需要注意的是,

這段文字中提到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只是古代醫學的記載,不代表現代醫學的觀點。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更加科學,需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。

徐氏婦懷妊患痢,醫投溫補,胸腹痛極,昏厥,咽糜,水飲礙下。孟英診之,脈洪數,舌絳燥。亟吹錫類散,灌以犀角、元參、海䖳、茹、貝、梔、菀、知、斛、豆根、射干、銀花、楝實諸藥。胎下已朽,咽腹之疾隨愈。續用甘涼清熱存津調之。

汪氏婦,自孟秋患痢之後,大解溏泄未愈,已而懷娠,恐其墮也,投補不輟。延至仲冬,兩目赤障滿遮,氣逆礙眠,脘疼拒按,痰嗽不食,苦渴無溺。屈孟英診之,脈甚滑數,曰:此溫補所釀之疾也。夫秋間滯下,原屬暑濕熱為病。既失清解,逗留而為溏泄。受孕以來,業經四月,慮其墮而補益峻,將肺胃下行之令,皆挽以逆升,是以胸次堵塞而疼,喘嗽不能臥。

白話文:

一位徐姓婦人懷孕期間患痢疾,醫生給她服用溫補藥物,結果胸腹疼痛難忍,昏厥,吞嚥困難,水喝下去也難以消化。孟英醫生診斷後發現,她的脈搏洪數,舌頭紅乾燥。孟英醫生立即用吹藥的方式給她服用錫類散,並灌服犀角、元參、海蛤、茹、貝、梔、菀、知、斛、豆根、射干、銀花、楝實等藥物。結果胎兒已經流產,胸腹疼痛的毛病也隨之痊癒。之後,孟英醫生繼續使用甘涼清熱的藥物,幫助徐姓婦人滋養體內津液,調理身體。

另一位汪姓婦人,從孟秋時節開始就患有痢疾,一直腹瀉不止,直到懷孕後,擔心會流產,便持續服用補藥。到了仲冬時節,她雙眼紅腫遮蔽視線,呼吸不順暢,難以入眠,腹部疼痛拒絕按壓,咳嗽痰多,食慾不振,口渴卻無法排尿。屈孟英醫生診斷後發現,她的脈搏滑數,斷定是長期服用溫補藥物導致的。他解釋說,秋天的痢疾本是暑濕熱引起的,如果沒有及時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,病邪就會持續存在,導致腹瀉不止。汪姓婦人懷孕已經四個月了,為了防止流產而服用過多的補藥,反而阻礙了肺胃下降的功能,導致胸部堵塞疼痛,咳嗽喘息,無法平躺休息。

又恐其上喘下泄而脫也,補之愈力,治節盡廢,溲閉不飢,濁氣壅至清竅,兩目之所以蒙障而瞽也。與沙參、蛤殼、枇杷葉、冬瓜子、海石、旋覆、蘇子、杏仁、黃連、枳實、海䖳、黃芩、梔子,重加貝母。服二劑,即知飢下榻,目能睹物矣。論極透快,說盡庸醫之弊。

葉承恩室,懷妊患感,昏譫不眠,善嘔便秘,汗出不解,脈澀口乾。乃營陰素虧,邪熱內熾。以元參、石膏、知、芩、茹、貝、銀花、枇杷、薇、梔、楝、斛,投數帖而愈。

白話文:

又怕病人上喘下瀉,元氣虛脫,如果一味補氣,反而會抑制了病邪的排泄,導致小便不通、食慾不振,濁氣上壅到頭部,眼睛就會蒙蔽而失明。可以用沙參、蛤殼、枇杷葉、冬瓜子、海石、旋覆花、蘇子、杏仁、黃連、枳實、海蛤、黃芩、梔子等藥物,再加入貝母,服用兩劑,病人就會恢復食慾、能下床活動,眼睛也能看見東西了。這番論述十分透徹,點明了庸醫治病的弊端。

第二段

葉承恩室,懷妊患感,昏譫不眠,善嘔便秘,汗出不解,脈澀口乾。乃營陰素虧,邪熱內熾。以元參、石膏、知、芩、茹、貝、銀花、枇杷、薇、梔、楝、斛,投數帖而愈。

葉承恩的妻子懷孕期間患了風寒,昏迷不醒、睡不著覺,經常嘔吐、便秘,出汗不止、脈搏沉澀、口乾舌燥。這是由於孕婦營陰不足,邪熱內盛所致。醫生用元參、石膏、知母、黃芩、生地、貝母、銀花、枇杷葉、地骨皮、梔子、苦楝皮、石斛等藥物,服用了幾帖藥之後就痊癒了。

夏氏婦懷娠患感,醫投溫散,漸至氣衝不寐,時欲痙厥,脘悶呻吟,渴難受飲。所親張養之,延孟英診之,脈滑數而溢。與小陷胸,加旋、薤、石膏、知、梔、茹、杏、腹皮、蘇子、竹瀝、海䖳大劑,投旬日而愈。設用輕淺之方,焉克有濟耶?

朱次膺令正,姅後偶有微寒微熱,醫與解散藥一劑,遂神疲自汗,不食不眠,泛泛欲嘔,時時欲暈,肢麻且軟,氣欲上衝,舌赤微苔,溺頻脘痛,便溏不暢,目不欲張,心悸懶言,欲噫不達。孟英察其脈,虛弦軟數,曰:此陰虛素虧,憂愁勞瘁之餘,血從下奪,八脈交虛,正所謂陽維為病苦寒熱,陰維為病苦心痛也。

白話文:

夏氏婦女懷孕時染病,醫生用溫散藥物治療,病情卻逐漸加重,出現氣往上衝、睡不著覺,時而想抽筋,胸口悶痛、呻吟不止,口渴卻難以喝水。她的親人張養之,請孟英醫生診治。孟英診脈發現脈象滑數且有力。於是開了小陷胸湯,加入旋覆花、薤白、石膏、知母、梔子、生地、杏仁、腹皮、蘇子、竹瀝、海蛤等藥材,大量服用,十天後病就好了。如果用輕淺的方子,怎麼可能治好呢?

朱次膺令正生完孩子後,偶爾會感到微寒微熱,醫生給她開了一劑解散藥,結果她變得精神疲乏、自汗不止、食慾不振、無法入睡、反覆想吐,時常頭暈,四肢麻木無力,氣往上衝,舌頭紅而舌苔薄,小便頻繁、肚子痛、大便稀溏、排便不暢,眼睛不想睜開,心慌意亂、說話懶散、想打嗝卻打不出來。孟英診脈後發現脈象虛弱、弦細、軟弱、數快,便說:“這是陰虛體質,原本就虛弱,再加上憂慮、勞累過度,導致血氣下泄,八脈交虛。這正是『陽維為病苦寒熱,陰維為病苦心痛』的症狀。”

豈可以有寒熱而即從瘧治哉?授以龜板、鹿角霜、當歸、枸杞、白薇、紫石英、甘草、大棗、小麥、牡蠣,數劑而安。嗣與熟地、棗仁、當歸、杞子、麥冬、楝實、苡仁、黃連,壯水和肝而愈。

蔣敬堂令正,懷妊九月,忽患胎上撞心,面浮痰塞,四肢搐溺,神氣昏瞀。亟延孟英視之,予紫蘇、菖蒲、半夏、枳實、茯苓、橘皮、羚羊、鉤藤、旋覆、赭石為劑。服後即舉一男,母子皆安而愈。同時聞幼科王蔚文令媳妊已臨月,患證亦爾,治不如法,不產而亡。

白話文:

怎麼能只因為有寒熱就馬上用治瘧疾的藥呢?應該用龜板、鹿角霜、當歸、枸杞、白薇、紫石英、甘草、大棗、小麥、牡蠣,幾劑藥就能安穩下來。之後再用熟地、棗仁、當歸、杞子、麥冬、楝實、苡仁、黃連,滋陰補腎、和肝理氣,就能痊癒。

蔣敬堂的夫人懷孕九月,突然感到胎兒上衝撞心,臉上浮腫,痰塞喉嚨,四肢抽搐,大小便失禁,神智昏迷。急忙請孟英大夫診治,孟英大夫開了紫蘇、菖蒲、半夏、枳實、茯苓、橘皮、羚羊、鉤藤、旋覆花、赭石的藥方。服藥後就順利生下了一個男孩,母子平安無事。同一時間,聽說王蔚文的兒媳婦也懷孕臨產,病症和蔣夫人一樣,但沒有按照正確的方法治療,結果難產而亡。

朱逵士令正,懷妊八月,脘痛便溏,跗腫腰疼,頻吐綠水,溫補不效。孟英診之,脈軟而弦,舌絳無液,口乾少寐,形瘦神疲。木土相乘,陰液大耗。雖宜培養,燥烈禁施。以參、連、歸、斛、杜仲、靈脾、冬蟲夏草、柏、橘、茹、英為劑,果各恙遞安,脘舒瀉止。加以熟地,舌漸生津而愈。

白話文:

朱逵士令正懷孕八個月,感到脘部疼痛、大便稀溏、足踝腫脹、腰部疼痛,而且頻頻嘔吐綠色的水,溫補的藥物也無效。孟英醫生診斷後發現,朱逵士的脈象軟弱而弦緊,舌頭紅絳無津液,口乾舌燥,睡眠少,形體消瘦,精神疲乏。這是因為脾胃虛弱,水濕停滯,導致木氣乘土,陰液大量耗損所致。雖然需要補養身體,但燥烈之品則不宜使用。因此,孟英醫生用人參、黃連、當歸、白術、杜仲、靈脾、冬蟲夏草、柏子仁、橘皮、茯苓、石菖蒲等藥材配成藥方。服用後,朱逵士的病症逐漸好轉,脘部疼痛、腹瀉、嘔吐等症狀都緩解了。之後再加入熟地黃,舌頭逐漸滋潤,病情最終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