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王孟英醫案》~ 卷一 (2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20)

1. 風溫

此證屬雙傳即當雙解,予涼膈散加犀角、菖蒲、元參下之,果愈。

梅里任會嘉令正,年逾五旬,季春患證漸劇。訪余視之,身熱頭疼,凜寒胸悶,氣衝不寐,神憊音低,口渴嗽痰,乾嘔便閉,脈甚細軟。延已旬余,咸以為虛,欲投補劑。余謂陰分雖虧,氣鬱痰滯,溫邪留戀,胡可補邪?輕展清宣,庶乎合拍。以蔥豉合小陷胸,加南沙參、射干、馬兜鈴、通草、竹茹,二劑,而熱退嘔止。

去蔥、豉、兜、射,加梔、貝、芩、菖,三帖而便行,胸適得寐知飢。改投柔木涵陰而愈。

白話文:

此症屬於風溫夾雜,需同時治療風寒和溫熱。於是,我用涼膈散,再加入犀角、菖蒲、元參,患者服藥後果然痊癒。

梅里任先生,年過五十,在春季病情日漸加重。他來找我看診,症狀是發熱頭痛、畏寒胸悶、氣鬱難眠、精神倦怠聲音低沉、口渴咳嗽痰多、噁心嘔吐便秘,脈象細弱。拖延了十多天,大家都認為他是虛症,想用補藥。我認為雖然陰虛,但主要還是氣鬱、痰滯、溫邪未清,怎麼能補呢?應該先疏通宣洩,才能對症下藥。於是,我用蔥豉湯合小陷胸湯,再加入南沙參、射干、馬兜鈴、通草、竹茹,兩劑藥後,發熱和嘔吐就停止了。

然後,去掉了蔥、豉、馬兜鈴、射干,加入梔子、貝母、黃芩、菖蒲,三劑藥後,大便通暢,胸悶消失,可以睡覺,也恢復了食慾。最後改用滋陰柔潤的藥物,就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