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王孟英醫案》~ 卷二 (6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66)

1. 產後

孟英一一頷之,復與前藥,熱果漸減,渴亦遞減。逾日,寒熱猶來,亦不更方。至十一朝,始下黑燥矢,而寒熱乃休,即能安穀。計服此藥已十大劑矣,始出方與戚鄰閱之。蓋恐眷屬之預聞涼解而有阻撓也。諸親莫不駭詫,然此證非孟英獨斷獨行,斷難成功。設泥新娩而通瘀,或以為瘧而溫散,或疑其虛而滋補,勢必驟變。

即稍有瞻顧,亦必邪熱糾纏而延成蓐損。世人之病,往往弄假成真者,大率類此。

吾師趙菊齋先生令郎廉士之如君,新娩後微寒壯熱,小溲全無,惡露稍行,大便如痢,神項善哭,大渴不眠。專科謂瘧痢交作,不能圖治,遂請孟英援手。脈來洪大滑數,曰:暑為患耳,不必治其瘧痢。以辰砂益元散,加竹葉、銀花、丹皮、木通、元參、丹參、蓮杆,為大劑投之。

三帖,各恙皆平。第營陰素虧,即改甘涼濡養,善後而愈。尚且乳汁全無,顯由血少。設非清解,又當何如耶?

石北涯仲媳,胎前患瀉,季秋娩後,瀉如漏水,不分遍數,惡露不行,專科束手,咸慮其脫。亟請孟英脈之,左弦而數,右大不空,口苦不飢,苔黃無溺,曰:非虛證也,參湯斷弗沾唇。予白頭翁,合石頑伏龍肝湯丸治之,一劑知,三劑愈。

孫畫三仲郎菊如之室,因兒女過多,不欲生產,懷妊屢服下胎藥不應。娩後三朝,陡發寒熱,兼以痛瀉,所下皆黑,而小溲不行。醫作瘀治,用回生丹等藥已覺漸愈,惟寒熱間作不休。至八朝,或囑其邀孟英診視。神氣頗安靜,苔色黃膩不厚,胃略知飢,惟右寸關空大,有靜中一躍之形。

診畢適前醫至,孟英謂右脈不佳,恐有驟變。彼按脈云,較昨已大和矣,必無害也。孟英唯唯而退,菊如送至門外,復囑以令正元氣大傷,莫投峻藥而別。繼聞是夜寒熱復作,腹仍大痛,更服回生丹,越日而亡。

沙沛生鹺尹令正,胎前痰嗽,娩後尤甚,孟英視之,面赤能餐,汗多畏熱,脈滑而數,嘔渴苔黃,惡露流通。血分無病,乃燥火伏於肺胃。法宜清肅上焦,不可謂產後禁涼潤也。劑以沙參、茹、滑、知、斛、冬、甘、枇杷葉、冬瓜子、葦莖、梨皮、桑葉、蛤殼出入互用,旬日而痊。

陳舜廷繼室,娩後略有咳嗽,微有寒熱,惡露不多,少腹似有聚瘕,時覺竄痛,腰疼不能反側,齒衄頻流,溺少口乾,仍不喜飲,舌色無液,善怒不眠,四肢牽掣不舒,易於出汗。逆孟英診之,脈至虛弦細弱。系素屬陰虧,新產血去之後,八脈皆空,陽不能潛,遊行於上。見證雖然錯雜,治當清息風陽。

表散攻瘀,毫不可犯。爰以沙參、竹茹、白薇、丹參、絲瓜絡、石斛、梔子、小麥、甘草、紅棗、藕為方。服數帖,嗽衄皆蠲,為去丹參、麥、棗、梔、斛,加歸身、熟地、枸杞、麥冬、楝實,服之各恙漸瘥。復因卒聞驚嚇之聲,心悸自汗,肢麻欲厥,乃定集靈膏,加紫石英、牡蠣、龍齒,合甘麥大棗,熬膏服之而康。繼有汪少洪令侄女,適孫彬士者,產後患證與此相似,誤投溫散,發熱愈壯。

白話文:

產後

孟英點頭同意,繼續給予之前的藥方,發熱症狀逐漸減輕,口渴也減退了。隔天,寒熱仍然反覆出現,但藥方沒有更改。直到產後十一天,終於排出黑色乾燥的糞便,寒熱才停止,也開始能進食。總共服用了十劑藥才停藥,然後才把藥方給家人和鄰居看。這是因為擔心家人事先聽到用涼性的藥物治療而有所阻撓。所有親戚都感到非常驚訝,但這種情況如果孟英不獨自決斷,單憑一人之力很難成功。如果只是按照產後的新鮮出血來治療瘀血,或者認為是瘧疾而使用溫熱散寒的藥物,或者懷疑是身體虛弱而使用滋補藥物,病情勢必會急劇變化。

稍微有所猶豫,邪熱就會糾纏不清,病情延續而導致產後病變。世人的疾病,往往是弄巧成拙,大多數都類似這種情況。

我的老師趙菊齋先生的兒子廉士的妻子,產後出現輕微的寒熱,完全沒有尿意,惡露少量排出,大便像痢疾一樣,經常哭泣,非常口渴且睡不著覺。專科醫生認為是瘧疾和痢疾同時發作,無法治療,於是請求孟英幫忙。脈象洪大滑數,孟英說:這是暑熱引起的,不必治療瘧疾和痢疾。於是使用辰砂益元散,加入竹葉、金銀花、丹皮、木通、元參、丹參、蓮蓬梗,劑量加大服用。

服用了三帖藥,所有症狀都平復了。只是因為體質本就陰虛,所以改用甘涼滋潤的藥物進行調理,最後痊癒。當時甚至沒有乳汁,顯然是因為血液不足。如果不是及時清熱解毒,又該怎麼辦呢?

石北涯的兒媳婦,懷孕前就患有腹瀉,秋末生產後,腹瀉像流水一樣不停,惡露沒有排出,專科醫生束手無策,都擔心她會脫水。於是急忙請孟英診脈,左脈弦數,右脈洪大充實,口苦不想吃東西,舌苔黃厚,沒有尿意,孟英說:這不是虛證,參湯絕對不能服用。於是給予白頭翁湯,配合石頑伏龍肝湯丸治療,一劑藥見效,三劑藥痊癒。

孫畫三的兒子菊如的妻子,因為生育子女過多,不想再生產,懷孕期間多次服用墮胎藥卻沒有效果。生產後三天,突然發作寒熱,同時伴有腹瀉,排出的糞便都是黑色的,而且沒有尿意。醫生用活血化瘀的藥物治療,使用回生丹等藥物後病情有所好轉,但寒熱反覆不斷。到第八天,有人建議她請孟英診治。神態比較安靜,舌苔黃膩但不厚,胃口略微有食慾,只有右寸關脈空大,有靜止中突然跳動的現象。

診脈結束時,之前的醫生來了,孟英說右脈不好,恐怕病情會突然變化。那位醫生把脈後說,比昨天已經強多了,一定沒有問題。孟英只是點頭,然後離開,菊如送他到門口,再次囑咐說令正元氣大傷,不要服用峻猛的藥物。後來聽到當天晚上寒熱再次發作,肚子又劇烈疼痛,再次服用回生丹,第二天就去世了。

沙沛生鹺尹令正的妻子,懷孕前就患有咳嗽痰多,產後症狀更加嚴重,孟英診治後發現,她面色紅潤能吃東西,汗多怕熱,脈象滑數,嘔吐口渴,舌苔黃厚,惡露通暢。血液方面沒有問題,是燥熱之邪侵犯肺胃。治療方法應該清肅上焦,產後並不是絕對禁止服用涼潤的藥物。於是用沙參、竹茹、滑石、知母、麥冬、生地、甘草、枇杷葉、冬瓜子、蘆根、梨皮、桑葉、蛤殼等藥物,加減使用,十天後痊癒。

陳舜廷的繼室,產後略有咳嗽,輕微寒熱,惡露不多,小腹部好像有瘀塊,時常感覺竄痛,腰痛得無法翻身,牙齦經常出血,尿少口乾,而且不喜歡喝水,舌頭沒有津液,容易發怒睡不著覺,四肢拘攣不適,容易出汗。孟英診治後發現,脈象虛弦細弱。這是因為她體質本來就陰虛,生產後失血,導致八脈皆虛,陽氣不能潛藏,遊走於上。雖然症狀錯綜複雜,但治療應該清瀉風陽。

表散攻瘀的方法,絕對不能使用。於是用沙參、竹茹、白薇、丹參、絲瓜絡、石斛、梔子、小麥、甘草、紅棗、藕做藥方。服用幾帖藥後,咳嗽和出血都停止了,然後去掉丹參、小麥、紅棗、梔子、石斛,加入當歸、熟地黃、枸杞子、麥冬、楝實,服用後各方面症狀逐漸好轉。後來突然聽到驚嚇的聲音,出現心悸、自汗、肢體麻木、將要昏厥的症狀,於是使用定驚安神藥,加入紫石英、牡蠣、龍齒,配合甘麥大棗,熬成膏藥服用而痊癒。後來汪少洪的侄女,孫彬士的妻子,產後患病症狀與此類似,錯誤地使用了溫熱散寒的藥物,結果發熱更加嚴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