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孟英醫案》~ 卷二 (54)
卷二 (54)
1. 妊娠
通血之劑,亦清靈無弊。
張氏婦,先於四月間患嘔吐。醫以為寒,疊進薑、萸之藥,致血溢自汗。丐孟英診之,脈甚滑,按之不絕,舌光無苔,曰:孕也。詢其經事,果愆兩度。予沙參、枇杷葉、生地、蘆根、連、蘇、旋、斛之劑而安,仲冬舉一男。胎前即患痰嗽,娩後招專科治之,服四物湯增損多劑,而氣逆礙眠,嗽則汗出,便溏遺溺,口渴不飢。再乞援於孟英,脈洪大,按之虛軟。
授沙參、石英、黃耆、薏仁、甘草、牡蠣、石斛、茯苓、小麥、紅棗、冬蟲夏草之方,兩帖而汗收安穀,四帖而渴減便堅,旬余遂愈。
馮益三令正,上年春汛偶愆,頗露虛象。群賢咸以為損,余診為孕,秋季果舉一男。至丁巳春初,產逾三月,既不自乳,汛亦未行,偶感客邪,醫療半月,漸至不飢不食,氣自少腹上衝,似有聚瘕,嘔惡腹痛,面黃形瘦,溲熱便溏,口渴帶多,面浮咳逆,僉云己成蓐損,復延余診,脈滑而弦,遂以孕斷。與沙參、蘇葉、桑皮、冬瓜皮、黃芩、枳殼、石菖蒲、白薇、橘核、楝實,煎香連丸。
三服霍然。後聞六月中旬,產一女甚快。
白話文:
妊娠
一位張姓婦女,四月間開始嘔吐,醫生誤以為是寒症,用薑、茱萸等藥物治療,結果導致出血不止。孟英醫生診治後,發現脈象滑利,按之不絕,舌頭光滑無苔,判斷是懷孕了。詢問經期,果然推遲了兩次。孟英醫生用沙參、枇杷葉、生地、蘆根、連翹、蘇葉、旋覆花、石斛等藥物治療,使她平安無事,仲冬生下一名男嬰。孕期曾患痰嗽,生產後,服用四物湯等藥物治療,但出現氣逆、失眠、咳嗽汗出、大便溏瀉、尿頻、口渴不飢等症狀。再次求助孟英醫生,脈象洪大而虛軟。孟英醫生開了沙參、石英、黃耆、薏仁、甘草、牡蠣、石斛、茯苓、小麥、紅棗、冬蟲夏草的處方,服藥兩帖後,汗止食慾恢復,四帖後口渴減輕,大便正常,十多天就痊癒了。
馮姓婦女,去年春天月經推遲,呈現虛弱的徵兆。大家都認為是身體受損,但孟英醫生診斷為懷孕,秋天果然生下一名男嬰。丁巳年春天,生產後超過三個月,沒有來月經,也沒有哺乳,偶感風寒,治療半個月後,漸漸出現不飢不食、氣體從小腹往上衝、似有腹部腫塊、嘔吐腹痛、面黃消瘦、尿頻、大便溏瀉、口渴、面浮腫、咳嗽氣逆等症狀,大家認為是產後病,再次請孟英醫生診治,脈象滑而弦,孟英醫生判斷是懷孕。於是開了沙參、蘇葉、桑白皮、冬瓜皮、黃芩、枳殼、石菖蒲、白薇、橘核、苦楝子等藥物,製成香連丸。
服藥三次後症狀痊癒。後來聽說在六月中旬,順利生下了一個女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