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王孟英醫案》~ 卷二 (4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47)

1. 諸痛

謝譜香素體陰虛,忽患環跳穴痛,始而下及左腿,繼而移於右腿,甚至兩足轉筋,上衝於腹間,或痛自乳起,下注於髀,日夜呼號,肢冷自汗,略難反側。醫見其血不華色,輒投補劑。迨仲春孟英自江西歸,診脈弦軟微滑,畏熱知飢,溲赤便堅,舌紅不渴,乃陰虛而痰氣滯於厥陰也。

以蓯蓉、鼠矢、竹茹、絲瓜絡、橘核、茴香湯炒當歸、吳萸湯炒黃連、川椒湯炒烏梅、延胡湯炒楝實、海䖳、鳧茈為劑,一服即減,數啜而安。繼與虎潛加秦艽而起。

莊芝階舍人令愛,孀居在室,陡患氣衝欲厥,脘痛莫當,自服沉香、吳萸等藥,病益劇,而嘔吐發熱,略有微寒。孟英按脈弦滑且數,苔色滑膩微黃,而渴喜冷飲,便秘溲熱,眠食皆廢。是伏痰內盛,肝逆上升,而兼吸受暑熱也。予吳萸水炒黃連、枳實、竹茹、栝蔞、石膏,旋覆、赭石、知母、半夏、雪羹。

服二劑,吐止痛減;五劑熱退,而解猶不暢;旬日始得豁然。乃去石膏、知母、旋、赭,調之而愈。

儒醫何新之,素患脘痛,每日必吐水數缶始舒暢。吐後啖麵食肉,如湯沃雪,第不能吃飯者十餘年矣。季秋痛吐益甚,飲食不進,平肝通絡,諸治不瘳。人極委頓,屈孟英視之。脈弦滑而軟,曰:中虛停飲也。以六君去甘草,加桂枝、厚朴、牽牛,服之積飲果下,痛亦漸休,吐止餐加,精神稍振。

乃去牽、樸,加附子、白芍、慧仁,與之遂愈,且能吃飯。病者謂既能吃飯,善後藥不肯多服。迨仲冬中旬出門診疾,驟與嚴寒,歸即痛作,連服荔香散數日而逝。蓋中氣素虛者,不可專用香散之藥也。

許蘭嶼令正,自夏間半產後患感證,雖已治愈,而腰腹左痛時作。多醫雜治,其痛日增,食減汛愆,臥床不起。黃某謂諸藥無功,惟有腎氣湯先固其根本。頻服之痛益劇,且痛作之時,則帶下如注。黃謂顯系真火無權,附、桂復為加重,遂至痛無停晷,呻吟欲絕,陳春湖囑迎孟英診之。

左關尺弦數無倫,形消舌赤,徹夜無眠,是腎陰大虧,肝陽極熾,營液耗奪,八脈交虛之證也。用龜板、烏鰂、蓯蓉、枸杞、歸身、楝實、竹茹、白薇、黃柏、絲瓜絡、蒲桃干、藕為方,一劑知,數劑已。續加熟地、阿膠,調理月餘,經行而愈。

孫位申,陡患喉偏左痛,下及乳旁,神疲欲臥,動即凜寒,速孟英視之。脈弦細以軟,苔薄白,口不渴,痰多且韌,溺赤不飢。是暑濕內伏而肝鬱不舒,且陰分素虧,復傷勞倦也。昔人之清暑益氣湯、藿香正氣丸,皆是成法。設誤投之,悉為戈戟。幸病家深信不疑,旁無掣肘。

予射干、兜鈴、蔞殼、通草、滑石、竹茹、絲瓜絡、冬瓜子、枇杷葉、荷杆。極輕清之藥一劑,即吐膠痰數碗,汗出周身,喉痛較松,凜寒亦罷,而身痛微熱,苔色轉黃。去射干、兜鈴,加梔子、豆卷服之,熱退痛減。再去滑石、豆卷,加石斛、沙參、野薔薇露投之,知飢啜粥,諸恙悉安,嗣用養陰充液而愈。

白話文:

諸痛

謝譜香素體陰虛,突然患上環跳穴疼痛,一開始疼痛向下延伸到左腿,接著移到右腿,甚至兩腳抽筋,疼痛向上衝到腹部,有時疼痛從乳房開始,向下延伸到髖部,日夜哭喊,四肢冰冷自汗,幾乎無法翻身。醫生見其面色蒼白,便投以補藥。直到仲春孟英從江西回來,診脈發現脈象弦細而微滑,畏熱喜食,小便赤黃,大便乾燥,舌紅不渴,診斷為陰虛,痰氣阻滯在厥陰經。

於是用蓯蓉、鼠尾草、竹茹、絲瓜絡、橘核、茴香湯炒當歸、吳萸湯炒黃連、川椒湯炒烏梅、延胡湯炒楝實、海藻、澤瀉組成藥方,一劑藥就減輕了疼痛,服用幾劑就痊癒了。接著再加虎潛、秦艽服用,病症痊癒。

莊芝階舍人令愛,寡居在家,突然患上氣衝欲厥,胸脘疼痛難忍,自己服用沉香、吳萸等藥,病情加重,並伴有嘔吐發熱,略感微寒。孟英診脈發現脈象弦滑而頻數,舌苔滑膩微黃,口渴喜飲冷水,便秘,小便熱,飲食睡眠都廢棄了。這是由於痰熱內盛,肝氣逆升,又兼受暑熱之故。於是處方吳萸水炒黃連、枳實、竹茹、栝樓、石膏、旋覆花、赭石、知母、半夏、麥冬。

服用兩劑,嘔吐停止,疼痛減輕;服用五劑,發熱退去,但仍不大通暢;十天才完全痊癒。於是去掉石膏、知母、旋覆花、赭石,調整藥方使其痊癒。

儒醫何新之,素來患有胸脘疼痛,每天必須吐出數大桶水才能舒服。吐後吃麵食肉類,像雪遇到熱水一樣快速吞下,但十多年來都不能吃飯。季秋時,疼痛嘔吐加重,飲食不進,用各種方法治療都不見效。病人極度虛弱,請孟英診治。診脈發現脈象弦滑而軟,診斷為脾胃虛弱,停積水飲。於是用六君子湯去甘草,加入桂枝、厚朴、牽牛子,服用後積水果然排出,疼痛也逐漸減輕,嘔吐停止,食慾增加,精神也稍好轉。

然後去掉牽牛子、厚朴,加入附子、白芍、人參,服用後痊癒,而且能吃飯了。病人認為既然能吃飯了,就不願多服用善後藥。到了仲冬中旬出門診病,突然遇到嚴寒,回家後疼痛復發,連續服用荔枝香散數日後去世。這是因為中氣素虛的人,不能單獨使用香燥之藥。

許蘭嶼令正,從夏至生產後半年患上感冒,雖然已經治癒,但腰腹部左側疼痛時發時止。許多醫生治療,疼痛日益加重,食慾減退,臥床不起。黃某認為各種藥物都無效,只有先用腎氣湯鞏固根本。頻頻服用後,疼痛加劇,而且疼痛發作時,白帶如注。黃某認為這是真火亢盛,附子、桂枝又加重了病情,導致疼痛無間斷,呻吟欲絕,陳春湖請孟英診治。

診脈發現左關、尺脈弦數有力,形體消瘦,舌紅,徹夜難眠,這是腎陰虧虛,肝陽亢盛,營血耗損,八脈皆虛的證候。用龜板、烏龜肉、蓯蓉、枸杞子、當歸尾、楝實、竹茹、白薇、黃柏、絲瓜絡、蒲桃幹、藕組成藥方,一劑見效,幾劑痊癒。繼續服用熟地黃、阿膠,調理一個多月,月經來潮後痊癒。

孫位申,突然患上喉嚨左側疼痛,向下延伸到乳房旁邊,精神疲倦想睡覺,稍微活動就覺得寒冷,急忙請孟英診治。診脈發現脈象弦細而軟,舌苔薄白,不口渴,痰多而粘稠,小便赤黃,不飢餓。這是暑濕內伏,肝氣鬱結不通暢,而且陰虛體質,又因勞累過度所致。古人治療暑濕的清暑益氣湯、藿香正氣丸,都是成法,如果錯誤服用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幸虧病人深信不疑,沒有其他干預。

於是用射干、天南星、半夏、通草、滑石、竹茹、絲瓜絡、冬瓜子、枇杷葉、蘆葦莖等清熱利濕的藥物一劑,就吐出幾碗膠黏痰,周身出汗,喉嚨疼痛減輕,寒冷也停止了,但身體疼痛,略感發熱,舌苔轉黃。去掉射干、天南星,加入梔子、蒼耳子服用,發熱退去,疼痛減輕。再除去滑石、蒼耳子,加入石斛、沙參、野薔薇露服用,恢復飢餓感,能喝粥,各種不適都消失了,然後服用滋陰補液的藥物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