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王孟英醫案》~ 卷二 (4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46)

1. 諸痛

所現諸證,俱屬痰熱,與弦數之脈相合。但軟則根柢不堅,初方乃急則治標之法,次方乃顧及根本,亦不易之次第也。

陳春湖令郎子莊,體素弱,季秋患腹痛自汗,肢冷息微,咸謂元虛欲脫。孟英診之,脈雖沉伏難尋,(痛脈多沉)而苔色黃膩,口乾溺赤,當從證也。與連、樸、楝、梔、元胡、蠶砂、醒頭草等藥而康。次年患感,復誤死於補。又夏醞泉延孟英視錢嫗腹痛欲絕證,因見弦滑之脈,與當歸龍薈丸而安。

朱湘槎令媳,患小溲澀痛,醫與滲利,反發熱頭疼,不飢口渴,夜不成眠。孟英診之,脈細數,乃陰虛肝鬱,化熱生風,津液已爍,豈容再利。與白薇、梔子、金鈴、知母、花粉、紫菀、麥冬、石斛、菊花,服之即愈。(愈後仍當以滋陰善後)其侄新泉之室,懷娠患痢,醫投溫燥止澀,腹痛甚而遍身發黃,飲食不思,孟英視之暑濕也。與芩、連、銀花、茅根、桑葉、梔、楝、竹葉、茵陳、冬瓜皮而愈。

吳醞香大令仲媳,汛愆而崩之後,脘痛發厥,自汗肢冷。孟英脈之,細而弦滑,口苦便澀。乃素體多痰,風陽內鼓。雖當崩後,病不在血。與旋、赭、羚、茹、枳、貝、薤、蔞、蛤殼為方。痛乃漸下,厥亦止,再加金鈴、延胡、蓯蓉、鼠矢,服之而愈。迨季冬因卒驚發狂,笑罵不避親疏。

孟英察脈,弦滑而數。與犀、羚、元參、丹皮、丹參、梔子、菖蒲、竹葉、鱉甲、竹瀝,吞當歸龍薈丸。息風陽以滌痰熱,果數劑而安。然平時喜服補藥,或有眩暈,不知為風痰內動,益疑為元氣大虛。孟英嘗諫阻之,而彼不能從。至次年季春,因傷感而狂證陡發,毀器登高,更甚於昔。

孟英視之,苔黑大渴,與前方,加真珠、牛黃服之。苔色轉黃,弦滑之脈略減,而狂莫可制,改以石膏、硃砂、鐵落、菖蒲、青黛、知母、膽星、鱉甲、金鈴、旋覆、元參、竹瀝為大劑,送礞石滾痰丸,四服而平。繼而腳氣大發,腹痛便秘,上衝於心,肢冷汗出,昏暈欲厥,與連、楝、梔、茹、小麥、百合、旋、貝、元胡、烏藥、雪羹、石英、鼠矢、黃柏、藕等藥而安。凡藥中用硃砂者,宜另研沖服,不可同入煎劑。

謝譜香素屬陰虧,情志抑鬱,因遠行持重而患咳逆,左脅刺痛,寸步難移,杳不知飢,臥難著枕。延孟英診之,脈象弦細軟數,苔膩痰黏,便難溲少,乃腎氣不納,肝氣不舒,肺氣不清,胃氣不降。投以沙參、枇杷葉、茹、貝、旋、梔、龜板、鱉甲、絲瓜絡、瓜冬子、青鉛、白前、金鈴、藕肉,而以熟地湯煎服。數劑而平,繼漸滋填向愈。

張月波令弟,陡患腹痛,適啖羊肉麵條之後,醫皆以為食滯,連進消導,痛甚而渴,得飲大吐,二便不行。又疑寒結,疊投燥熱,其病益加,呻吟欲絕,已四日矣。孟英視之,脈弦數,苔干微黃,按腹不堅。以海䖳一斤,鳧茈一斤,煎湯頻灌,果不吐。令將余湯、煎梔、連、楝、斛、茹、芩、枇杷葉、知母、延胡、柿蒂、旋覆為劑,吞龍薈丸。投匕而溲行痛減,次日更衣而愈。

白話文:

諸痛

文中所描述的各種疼痛症狀,都屬於痰熱導致,與脈象弦數相符。但如果病情輕緩,則病根不深,初次治療是治標之法,後續治療則著重治本,這也是治療的必然順序。

陳春湖先生的兒子莊,體質虛弱,秋季患上腹痛、自汗、肢體冰冷、呼吸微弱,大家都認為是元氣虛弱將要衰竭。孟英診治後,雖然脈象沉伏難以觸摸(疼痛的脈象往往沉伏),但舌苔黃膩、口乾舌燥、小便赤色,因此應根據症狀治療。孟英使用了連翹、樸硝、楝實、梔子、延胡索、蠶砂、醒腦草等藥物,病人就康復了。次年,他又因感冒,錯誤地服用補藥而死亡。另外,夏天,泉州的錢氏老婦因腹痛瀕死,孟英診斷後發現脈象弦滑,於是使用當歸龍薈丸,病症得以緩解。

朱湘槎先生的兒媳婦,患有小便澀痛,醫生使用了利尿滲濕的藥物,反而導致發熱頭痛、不飢不渴、夜不能寐。孟英診治後,發現脈象細數,這是陰虛肝鬱化熱生風,津液已經損耗,怎麼還能再用利尿藥物呢?於是孟英使用白薇、梔子、金鈴子、知母、花粉、紫菀、麥冬、石斛、菊花等藥物,服藥後立刻痊癒。(痊癒後仍然應該滋陰養護)其侄子新泉的妻子,懷孕期間患痢疾,醫生使用了溫燥止澀的藥物,結果腹痛加劇,全身發黃,飲食不思,孟英診斷為暑濕,於是使用黃芩、連翹、金銀花、茅根、桑葉、梔子、楝實、竹葉、茵陳、冬瓜皮等藥物,病情痊癒。

吳醞香大令的兒媳婦,月經不調導致崩漏後,出現脘腹疼痛、厥逆、自汗、肢體冰冷。孟英診脈,發現脈象細而弦滑,口苦便澀,這是素體多痰,風陽內動。雖然是崩漏之後,但病不在於血虛。孟英使用了旋覆花、赭石、羚羊角、生地黃、枳實、牡蛎、薤白、萆薢、蛤殼等藥物。疼痛逐漸減輕,厥逆也停止,之後又加入金鈴子、延胡索、肉蓯蓉、鼠矢等藥物,服藥後痊癒。到了冬季,她突然驚恐發狂,亂說亂罵,不分親疏。

孟英診脈,發現脈象弦滑而數,於是使用犀角、羚羊角、玄參、丹皮、丹參、梔子、菖蒲、竹葉、鱉甲、竹瀝,並服用當歸龍薈丸。目的是平息風陽,清除痰熱,果然幾劑藥後病情好轉。但是她平時喜歡服用補藥,有時會頭暈,這都是風痰內動所致,並非元氣大虛。孟英曾多次勸阻她,但她沒有聽從。到次年春季,因為感冒,狂症突然加劇,毀壞器物,爬高,比以前更嚴重。

孟英診治後,發現舌苔黑,口渴難忍,於是使用之前的藥方,並加入珍珠、牛黃。舌苔顏色變黃,弦滑的脈象有所減輕,但狂症仍然無法控制,於是改用石膏、硃砂、鐵落、菖蒲、青黛、知母、膽星、鱉甲、金鈴子、旋覆花、玄參、竹瀝等藥物,加大劑量,並服用礞石滾痰丸,四劑藥後病情平穩。之後又出現腳氣,腹痛便秘,氣血上衝於心,肢體冰冷出汗,昏暈欲厥,孟英使用連翹、楝實、梔子、生地黃、小麥、百合、旋覆花、牡蠣、延胡索、烏藥、雪羹、石英、鼠矢、黃柏、藕節等藥物,病情痊癒。凡是用硃砂的藥物,應該另研磨沖服,不能和其它藥物一起煎煮。

謝譜香女士素體陰虛,情志抑鬱,因為遠行勞累而患咳嗽、逆氣、左脅疼痛,寸步難行,不知飢餓,臥床難以安枕。她請孟英診治,脈象弦細軟數,舌苔膩滑痰黏,大便秘結,小便減少,這是腎氣不足,肝氣不舒,肺氣不清,胃氣不降。孟英使用沙參、枇杷葉、生地黃、牡蠣、旋覆花、梔子、龜板、鱉甲、絲瓜絡、瓜蔞子、青黛、白前、金鈴子、藕粉,用熟地黃湯煎服。幾劑藥後病情好轉,逐漸滋補,最終痊癒。

張月波先生的弟弟,突然患上腹痛,剛吃完羊肉麵條,醫生都認為是飲食積滯,連續服用消導藥物,疼痛加劇,口渴,喝水後嘔吐,大小便不通。又懷疑是寒邪凝結,又服用溫熱藥物,病情更加嚴重,呻吟不止,瀕臨死亡,已經四天了。孟英診治後,發現脈象弦數,舌苔乾燥微黃,按壓腹部不堅硬。孟英使用海藻一斤,澤瀉一斤,煎湯頻頻灌服,果然不再嘔吐。然後再用剩下的湯藥,加入梔子、連翹、楝實、石斛、生地黃、黃芩、枇杷葉、知母、延胡索、柿蒂、旋覆花等藥物,並服用當歸龍薈丸。服藥後小便通暢,疼痛減輕,第二天就能穿衣下床,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