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王孟英醫案》~ 卷一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0)

1.

海陽趙子升,辛卯夏病瘧。急延孟英診之,曰:暑熱為患耳,不可膠守於小柴胡也。與白虎湯,一啜而瘥。(專清暑邪。)甲午秋,範麗門患溫瘧,孟英用白虎加桂枝以痊之。丙申夏,盛少云病濕熱瘧,孟英以白虎加蒼朮湯而安。己亥夏,予舅母患瘧,服柴胡藥二三帖後,汗出昏厥,妄語遺溺。

或謂其體質素虛,慮有脫變,勸服獨參湯。幸表弟壽者不敢遽進,乃邀孟英商焉。切其脈洪大滑數,曰:陽明暑瘧也,與傷寒三陽合病同符。處竹葉石膏湯兩劑而瘳。(清熱兼益氣。)庚子夏,滇人黃肖農自福清赴都,道出武林,患暑瘧,孟英投白虎湯,加西洋參,數帖始愈。(清熱益氣與前方意同。

白話文:

海陽的趙子升,辛卯年夏天患了瘧疾。急著請孟英診治,孟英說:「是暑熱引起的病,不能一味地用柴胡。」便給他開了白虎湯,喝了一碗就好了。專門清熱解暑邪。

甲午年秋天,範麗門患了溫瘧,孟英用白虎湯加桂枝治好了他。

丙申年夏天,盛少云患了濕熱瘧,孟英用白虎加蒼朮湯治好了他。

己亥年夏天,我的舅母患了瘧疾,服用了柴胡藥兩三帖後,汗出昏厥,胡言亂語,還失禁。有人說她體質虛弱,擔心病情會惡化,勸她服用獨參湯。幸好表弟壽者不敢貿然給她服用,便邀請孟英來商議。孟英切脈發現脈象洪大滑數,便說:「這是陽明暑瘧,跟傷寒三陽合病的症狀相同。」便開了竹葉石膏湯兩劑,病就好了。既清熱又益氣。

庚子年夏天,滇人黃肖農從福清前往京城,路過杭州,患了暑瘧,孟英給他開了白虎湯,加了西洋參,服用了幾帖才痊癒。清熱益氣的功效跟前面開的藥方是一樣的。

)辛丑秋,顧味吾室人患癉瘧,孟英亦主是方而效。莊芝階中翰張安人,年逾花甲,瘧熱甚熾。孟英審視再四,亦與竹葉石膏湯而安。聞者無不驚異。予謂如此數證,體分南北,質有壯衰,苟非識證之明,焉能藥與病相當,而用皆適宜哉?

癸巳秋,余在婺患瘧,大為醫人所誤。初則表散,繼則滋補。延及月餘,肌肉盡削,寒熱不休,且喜嘔惡食,溺赤畏冷。乃買棹旋杭,托孟英診視。曰:足太陰濕瘧也。以金不換正氣散,三啜而安。然元氣為誤藥所傷,多方調補,甫得康健。次年秋,復患瘧於婺,友人咸舉醫療,予概卻之。

白話文:

辛丑年秋天,我妻子患了瘧疾,孟英也用這個方子治療,效果很好。莊芝階中翰張安人,已經六十多歲了,瘧疾發作得很厲害。孟英仔細診察了好幾遍,也用竹葉石膏湯治療,病就好了。聽到的人無不驚訝。我說,像這樣幾種不同的病症,體質分為南北,身體狀況有強壯和虛弱之分,如果不是識別病症非常清楚,怎麼可能藥物和病症相符,並且應用都恰到好處呢?

癸巳年秋天,我在婺州患了瘧疾,被醫生誤診了。一開始用散寒解表的方法治療,後來又用滋補的方法治療。持續了幾個月,肌肉都消瘦了,寒熱交替,而且還想吐、厭惡食物、小便赤黃、怕冷。於是買了船回到杭州,請孟英診治。孟英說:這是足太陰經的濕瘧。用金不換正氣散治療,喝了三碗就痊癒了。不過元氣因為誤服藥物受損,需要多方調補,才恢復健康。第二年秋天,我又在婺州患了瘧疾,朋友們都推薦醫生給我,我全部拒絕了。

憶病情與前無異,即於篋中檢得孟英原方,按序三帖,病亦霍然。聞者無不稱歎!後歸里,為孟英述而謝之。孟英曰:瘧情如是,恐其按年而作。乃授崇土勝濕丸方。明年夏令,予服以堵御之,迄秋果無恙。後竟不發矣。

石符生,隨乃翁自蜀來浙,同時患瘧。醫者以小柴胡湯加薑、桂投之不效,改用四獸休瘧等法。反致惡寒日甚,穀食不進。惟飲燒酒薑湯,圍火榻前,重裘厚覆,胸腹痞悶,喜以熱熨,猶覺冷氣上衝,頻吐黏稠痰沫。延至臘初,疲憊不堪,始憶及丙申之恙,訪孟英過診。脈沉而滑數,苔色黃膩不渴,便溏溺赤,曰:是途次所受之暑濕,失於清解,復以溫補之品,從而附益之,釀成痰飲,盤踞三焦,氣機為之阻塞。所以喜得熱熨熱飲,氣衝反覺如冰。

白話文:

石符生,跟著父親從四川來到浙江,父子二人同時患上了瘧疾。醫生先是用小柴胡湯加薑、桂治療,但沒有效果,又改用四獸休瘧等方法。結果反而讓惡寒症狀加重,吃不下東西。他只能喝燒酒薑湯,圍著火炕,穿著厚厚的棉衣,胸腹悶脹,喜歡用熱的東西敷,但還是覺得冷氣往上衝,經常吐出濃稠的痰液。一直拖到臘月初,他疲憊不堪,才想起丙申年自己也患過同樣的病,於是去拜訪孟英大夫看診。孟英大夫診脈發現脈沉而滑數,舌苔黃膩不渴,大便稀溏,小便赤色,就說:“這是你在旅途中受了暑濕,沒有及時清解,反而用溫補的藥物,反而助長了病邪,導致痰飲積聚在三焦,氣機阻塞不通。所以你喜歡用熱的東西敷,喝熱的湯,但寒氣往上衝,卻讓你感覺像冰一樣冷。”

若不推測其所以然之故,而但知聞問在切脈之先,一聽氣冷喜熱,無不以真贓現獲。孰知病機善幻,理必合參,以脈形兼證並究,(審病要法。)則其為真熱假寒,自昭昭若揭矣。與大劑苦寒之藥,而以蘆菔湯煎。漸服漸不畏寒,痰漸少,谷漸增。繼用甘涼善後,喬梓皆得安全。

汪吉哉,久瘧不愈。醫謂元氣已虛,雜投溫補,漸至肌瘦內燔,口乾咳嗽,寢汗溺赤,飲食不甘。孟英視之曰:餘邪逗留血分也。與秦艽鱉甲散而瘳。其堂兄養余,亦患瘧數月,多醫療之罔效。肌瘦自汗,腰膝痠軟,不能稍坐,極其畏冷。孟英曰:此大虛證,胡反不補,猶以消導,是何居心?與參、耆、朮、草、熟地、白芍、五味、杜仲、山藥、龍骨、牡蠣、桂枝、大棗、木瓜,服數十帖而起。

白話文:

如果沒有推測疾病的原因,只憑藉聽聞詢問和把脈,就斷定病人是真熱或假寒,很容易被表面現象迷惑。要知道病症變化多端,必須綜合考量,根據脈象和病症一起研究,才能確定是真熱假寒,如同真相大白。如果病人是真熱假寒,就應該用大劑苦寒藥物,配合蘆菔湯服用。逐漸服藥後,病人就不畏寒,痰也減少,食慾也增加。接著用甘涼藥物調養,病人就能恢復健康。

汪吉哉長期患瘧疾,一直沒有治好。醫生說他元氣已經虛弱,就用溫補藥物治療,結果病人越來越瘦,內熱加重,口乾咳嗽,睡覺出汗,小便發紅,飲食不香。孟英醫生診斷後說:這是餘邪停留在血分。就用秦艽鱉甲散治療,汪吉哉很快就痊癒了。汪吉哉的堂兄也患瘧疾好幾個月,找了很多醫生治療都沒有效果。他身體消瘦,自汗不止,腰膝痠軟,不能久坐,而且非常怕冷。孟英醫生說:這是大虛證,為什麼不補益,反而用消導藥物呢?這不合邏輯!就給他用人參、黃芪、白朮、甘草、熟地、白芍、五味子、杜仲、山藥、龍骨、牡蠣、桂枝、大棗、木瓜等藥物,服用了幾十帖藥就痊癒了。

顧云垞,體豐年邁。患瘧於秋,脈芤而稍有歇止。孟英曰:芤者,暑也;歇止者,痰濕阻氣機之流行也。(卓識。)大忌溫補以助邪氣。及與清解蠲痰之法,病不少減,而大便帶血。(邪將去矣。)孟英曰:暑濕無形之氣,而平素多痰,邪反得以盤踞,頗似有形之病,清解不克勝其任。

氣血皆受其滋擾,必攻去其痰,使邪無依附,而病自去,切勿以高年而畏峻藥。伊侄桂生少府,亦精於醫者也,聞之極口稱是。遂以桃仁承氣湯,加西洋參、滑石、芩、連、橘紅、貝母、石斛為方,送礞石滾痰丸。乃郎石甫孝廉云:此藥在他人必畏而不敢服。我昔年曾患暑濕證,深悉溫補之不可輕試。

白話文:

顧云垞,身體豐腴,年紀已邁。秋天時患上瘧疾,脈象虛浮,但稍稍有所停歇。孟英說:脈象虛浮,是暑氣的表現;停歇不前,是痰濕阻礙了氣機的運作。(這是非常精闢的見解。)最忌諱溫補的方法,因為那會助長邪氣。如果用清熱解毒、化痰的藥物治療,病情雖然有所減輕,但大便卻帶有血跡。(這是邪氣即將消散的徵兆。)

孟英說:暑濕是無形的邪氣,而病人平時就容易生痰,邪氣反而因此得以盤踞,就好像是有形的疾病一樣,單靠清熱解毒的方法無法完全勝任。

氣血都受到痰濕的影響,必須攻去痰濕,使邪氣失去依附之物,疾病自然會消失。千萬不要因為年紀大了就害怕服用峻猛的藥物。顧云垞的侄子桂生少府,也是精通醫術的人,聽到孟英的意見後,非常認同地表示贊同。於是,他開了桃仁承氣湯,加入西洋參、滑石、黃芩、黃連、橘紅、川貝母、石斛等藥物,並服用礞石滾痰丸。顧云垞的兒子石甫孝廉說:這藥方如果是別人,一定會害怕不敢服用。我過去曾經患過暑濕症,深知溫補的方法不可輕易嘗試。

況高明所見相同,更何疑乎?經服二劑,下黏痰汙血甚多,瘧即不作。仍以清潤法善後而康。(此必別有外證可憑,故直斷為暑與痰濕。未有專視脈之芤與歇止而如是定斷者,讀者勿被瞞過。此方可謂峻極,良由識高,非徒膽大。)

九月間,張春橋患瘧,寒少熱多。間二日而作。甫兩發,形即清瘦。孟英診曰:脈弦而細,尺中甚數,疾作於子夜,口乾嗜飲,乃足少陰熱瘧也。兩發遽爾形消,胡可玩視!吾以妙藥奉贈,可期即已,但請即服,不可商於人而致生疑義也。方用元參、生地、知母、丹皮、地骨皮、天冬、龜板、茯苓、石斛、桑葉。

白話文:

況且高明醫者所見都相同,更何須懷疑呢?服藥兩劑,就排出很多黏痰和污血,瘧疾就不再發作了。繼續用清潤的方法調理,病就好了。(這一定有其他外在症狀可以佐證,所以直接斷定為暑熱和痰濕。沒有專門觀察脈象的虛弱和停止,就這樣斷定的,讀者不要被蒙蔽。這個方子可以說是極為峻猛,是因為醫術高超,不是單純膽大妄為。)

九月間,張春橋患上瘧疾,寒氣少熱氣多,每隔兩天發作一次。才發作兩次,身形就消瘦了。孟英診斷說:脈象弦細,尺脈特別快,疾病在子夜發作,口乾渴想喝水,這是足少陰經熱證的瘧疾。才發作兩次就消瘦成這樣,怎麼能輕視呢!我用妙藥送給你,可以期待馬上痊癒,但請你立刻服用,不要跟別人商量而產生疑慮。方子用元參、生地、知母、丹皮、地骨皮、天冬、龜板、茯苓、石斛、桑葉。

春橋以向所心折,遂服之。一劑瘧即止,再以滋陰善後而愈。予謂此證一帖而瘳,似乎輕易,但非真才實學,焉有此種妙治?設遇別手,非溫補即提表,其禍可勝道哉!然天下之病,無論輕重,總貴初治得法,何致輕者重而重者危耶?奈世俗之情,必須輕者重而後轉安,始知醫藥之功,殊可嘆也!按此證世人但知其為三陰瘧,籠統治以溫補之法,從未聞有分經用藥者。

今提出少陰二字,創立清涼之劑,用藥精當,取效敏捷,法似新奇,理自完足,所謂活人治活病,全以活潑運之也。可以啟人慧悟,垂作典型。

遂安余皆山貳尹,起復赴都,道出武林而患瘧。範某云:春寒所致,用辛溫散之。來某渭酒濕之疴,治以五苓,且雜參、歸、薑、棗之類,病乃日甚。旬日後,脘悶腹脹,便秘氣逆,躁渴自汗,昏瞀不瞑,亟迎孟英視之。曰:蘊濕固然,而溫風外襲,已從熱化,何必夏秋始有熱瘧耶?清解之法,十劑可安。服之果效,旬日徑瘥。

白話文:

春天的时候,春桥因为病症折磨得心力交瘁,便服用了孟英开的药。一剂下去疟疾就停止了,接着又用滋补药调理身体,最终痊愈。我心想,这种病症一剂药就治好了,看起来好像很简单,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,怎么可能有如此神奇的疗效?如果遇到其他医师,不是温补就是解表,后果不堪设想!然而天下病症,无论轻重,都贵在初治得法,怎么会轻者变重,重者危殆呢?可惜世俗观念总是要轻症变得严重才安心,才能体会到医药的功效,真是可叹啊!按理说,这种病症世人只知道是三阴疟,笼统地用温补的方法治疗,从未听说过分经用药的。

孟英这次提出了“少阴”二字,创立了清凉的药方,用药精准,见效迅速,方法看似新奇,道理却完整充足,所谓“活人治活病”,完全靠活泼灵活的运用。这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,作为典范。

后来,我担任山阴郡尹,被调回京城,路过杭州的时候染上了疟疾。范某说:“这是春寒导致的,要用辛温散寒的药。”再来某说:“这是酒湿造成的,要用五苓散,再加上人参、当归、生姜、大枣之类的药。”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。过了十天,我感到脘闷腹胀、便秘气逆、躁渴自汗、昏昏沉沉、难以入眠,急忙请孟英诊治。孟英说:“虽然是湿邪积聚,但温风外袭,已经从热化了,何必等到夏秋才会有热疟呢?清热解毒的方法,十剂药就能痊愈。”我服下之后果然有效,十天后就痊愈了。

酷熱之際,瘧疾甚行。有儲麗波患此,陸某泥今歲寒水司天,濕土在泉,中運又從濕化,是以多瘧,率投平胃理中之法,漸至危殆。伊表兄徐和圃薦孟英視之,熱熾神昏,胸高氣逆,苔若薑黃,溺如赭赤,脈伏口渴,不食不便。曰:舍現病之暑熱,拘司氣而論治,謂之執死書以困活人。

幸其體豐陰足,尚可救藥。然非白虎湯十劑,不能愈也。和圃然之。遂以生石膏、知母、銀花、枳、貝、黃連、木通、花粉、茹、芩、杏、斛、海䖳、竹葉等,相迭為方。服旬日,瘧果斷。

白話文:

炎炎酷暑,瘧疾肆虐。有一位名為儲麗波的女子染上了此病。我陸某今年主司寒水,濕土在泉,中運又從濕化,因此瘧疾盛行,許多人都採用平胃理中之法治療,卻漸漸危及生命。她的表兄徐和圃推薦孟英前去診治。儲麗波熱勢熾盛,神志昏迷,胸部高聳,呼吸逆亂,舌苔如同薑黃色,小便呈赭紅色,脈象沉伏,口渴不止,不思飲食,行動不便。孟英說:「不應該只著眼於現在的暑熱,而應該從氣機的運行來考慮治療方法,一味死守古書,只会困住活人。」

幸好她體格健壯,陰氣充足,尚可救治。但非用白虎湯十劑,無法痊癒。徐和圃也認同此說。於是孟英用生石膏、知母、銀花、枳實、貝母、黃連、木通、花粉、地榆、黃芩、杏仁、天花粉、海藻、竹葉等藥材,相互搭配,組成不同的方劑。服用十天后,瘧疾果然斷根。

外甥莊迪卿患瘧,大渴而喜熱飲,脘悶脈伏,苔膩欲嘔。孟英曰:蘊濕內盛,暑熱外侵,法當清解。然脈證如是,乃痰阻氣道使然。清之無益,溫之助桀。宜以礞石滾痰丸先為開導。服後痰出甚多,脈即見弦滑而數,嘔止胸舒,苔形黃燥,與石膏、知母、連、樸、杏、橘、半、茯、滑、斛、菖蒲、花粉等藥。而安。(論證論治俱極明透。)

莊曉村,芝階姐夫之侄孫也。館於金願谷舍人家,病瘧。孟英曰:吸受暑熱,清滌即瘳。閱數日,瘧作甚劇,目赤狂言,汗如雨下。居停大驚,聞服涼劑,疑為藥誤。亟速孟英至,正在披狂莫制之時。按其脈洪滑無倫,視其舌深黃厚燥,心疑其另服他藥之故,而撲鼻吹來一陣薑、棗氣,因詰曰:得無服薑棗湯乎?曰:恣飲三日矣。孟英即令取西瓜一枚,(解暑妙品。

白話文:

莊迪卿外甥患瘧疾,非常口渴,喜歡喝熱的飲料,胸悶脈象沉伏,舌苔厚膩想吐。孟英說:這是濕氣內盛,暑熱外侵導致的,應該用清涼的藥物來解毒。但是脈象和症狀表明,是痰阻礙了氣道。清涼藥物無益,溫熱藥物反而會助長病情。應該先用礞石滾痰丸來開導痰濁。服藥後痰吐了很多,脈象變得弦滑而數,嘔吐停止,胸部舒暢,舌苔變得黃燥,可以用石膏、知母、連翹、樸硝、杏仁、橘皮、半夏、茯苓、滑石、澤瀉、菖蒲、花粉等藥物治療,就能痊癒。(孟英的論證和治療方法都非常清晰透徹。)

莊曉村是芝階姐夫的侄孫。住在金願谷舍人家,患了瘧疾。孟英說:吸入了暑熱,用清涼藥物就能痊癒。過了幾天,瘧疾發作得很厲害,眼睛發紅,胡言亂語,汗流如雨。家人非常害怕,聽說要服用涼性藥物,懷疑是藥物弄錯了。急忙請孟英來,當時莊曉村正處於神志不清,無法控制的狀態。孟英按他的脈搏,發現脈象洪滑無比,觀察他的舌頭,發現舌頭又深又黃,又厚又燥,心中懷疑他可能服用了其他藥物,並且聞到一股薑棗味,於是問他:「你是不是喝了薑棗湯?」莊曉村回答:「已經連續喝了三天了。」孟英馬上叫人拿來一個西瓜,(西瓜是解暑妙品。

)劈開任病者食之。方從白虎,而生石膏用一兩六錢,病即霍然。逾六年以他疾亡。繼有陳仰山如君患瘧,孟英連與清暑法,病不少減,孟英疑亦薑棗湯所致。詢知果然,亟令屏絕遂愈。余如汪子覺、魏云裳、胡秋紉等暑瘧治案,皆以白虎化裁。案多不備載,錄此以備讀者之偶反焉。

何永昌者,孟英之輿人也。其妻病瘧,間二日而作。乃母曰:瘧不可服官料藥,徑服簽方。旬日後勢甚危,永昌乞孟英救之。脈沉細而數,尺為甚,口渴,目不欲張,兩腰收痛,宛如錐刺,寒少熱多,心慌不能把握。曰:異哉病也!此暑入足少陰之證。喻氏所謂汗、下、溫三法皆不可行者。

白話文:

將患者的病症劈開,讓他們吃這種藥方。這個方子源自白虎湯,使用石膏一兩六錢,病患立刻就好了。六年後因為其他疾病而過世。後來陳仰山也像您一樣患了瘧疾,孟英連續用清暑方法治療,病情沒有減輕,孟英懷疑是薑棗湯引起的。詢問後證實確實如此,立刻停止使用薑棗湯,病就痊癒了。像汪子覺、魏云裳、胡秋紉等暑瘧治療案例,都是用白虎湯加減來治療的。很多病例沒有記錄下來,只記載這些,作為讀者遇到類似情況時的參考。

何永昌是孟英的鄰居。他的妻子患了瘧疾,每隔兩天發作一次。何永昌的母親說:瘧疾不能服用官府配的藥,直接服用簽方吧。十天後病情非常危急,永昌請求孟英救治。脈象沉細而數,尺脈尤甚,口渴,眼睛不想睜開,兩腰疼痛,像是被錐子刺一樣,寒少熱多,心慌手腳發抖。孟英說:這病症很奇怪!這是暑熱入侵足少陰經的症狀。喻氏所說的汗、下、溫三種方法都不可行。

若病在別家,慮其未必我信。病在汝而求診於我,事非偶然也。汝母云官料藥不可治瘧,此語出於何書?而藥別官私,何人所創?既官料之勿服,則私料更不可妄試矣。殊屬可嗤!然是證若延醫診,非表散即溫補,不可謂非汝母之一得也。疏方元參八錢,龜板、石斛各一兩,地骨皮六錢,知母五錢,桑葉、金銀花各四錢,花粉三錢,丹皮二錢,令用大砂鍋煎而頻服,不必限劑。服三日,瘧斷而各恙皆減,粥食漸進,不勞余藥而起。

(暑邪入腎,必傷腎液,故重用滋陰之品以救之。)

周某患瘧,間二日而作,寒少熱多。醫謂老年三瘧,放手溫補,漸至杳不進谷。所親李石泉孝廉,囑迎孟英診之。脈細硬如弦,毫無胃氣,右尺洪數,舌色光絳,大渴溺滴,曰:此足少陰暑瘧也。廣服溫補,津液盡劫,欲以草木生之,事不及矣。世但知治瘧不善有三患:邪留肝絡則為瘧母,戕及脾元則為瘧鼓,耗乎腎陰則為瘧勞。

白話文:

周某患了瘧疾,隔兩天發作一次,寒意較少,熱度較高。醫生認為老年人患瘧疾三次後,就該放手溫補,結果周某越來越虛弱,甚至吃不下東西。他的朋友李石泉孝廉,建議請孟英醫生診治。孟英醫生診脈後發現,脈象細硬如弦,完全沒有胃氣,右尺脈洪數,舌頭顏色光紅,口渴難耐,小便量少。他斷定這是足少陰暑瘧,因為長期服用溫補藥,導致津液被耗盡,想要靠草木藥來滋養身體,已經來不及了。世人只知道治瘧疾不善有三種危害:邪氣留在肝經絡中會形成瘧母,損傷脾臟元氣會形成瘧鼓,耗損腎陰會形成瘧勞。

而此證以藥助邪,邪將劫命,求轉三患亦不能得。所謂熱得補而更熾,陰受爍以速亡,陰愈亡則邪愈熾,何殊炮烙之刑。病者何辜?可慘!可慘!逾日果歿。特錄以為戒,醫者鑑之!

姚小蘅大令患瘧,寒微熱甚,日作二次。汪某與柴胡藥二貼,勢遂劇,舌絳大渴,小溲全無。孟英曰:津欲涸矣。與西洋參、生地、知母、花粉、石斛、麥冬、梔子、百合、竹葉投之,五劑而瘧止。越三載以他疾終。其簉室同時患此,嘔吐脅痛,畏寒不渴,苔色微白,孟英與小柴胡湯,三飲而瘳。

白話文:

這病症用藥反而助長了邪氣,邪氣將要奪人性命,想要轉移病患也無法。就像火熱得補助反而更熾盛,陰氣被灼燒而迅速消亡,陰氣越亡,邪氣就越熾盛,這跟用火烙刑有什麼不同?病人有什麼罪過?真是可悲!可悲!過了幾天果然就死了。特地記錄下來作為警示,醫生們要以此為鑑!

姚小蘅的大夫人患了瘧疾,寒氣微弱而熱氣很重,一天發作兩次。汪某給了她兩帖柴胡藥,病情反而加重,舌頭發紅口渴,小便完全沒有。孟英說:津液要枯竭了。便給她用了西洋參、生地、知母、花粉、石斛、麥冬、梔子、百合、竹葉,用了五劑瘧疾就止住了。過了三年因為其他疾病去世了。她家裡同時也有人患了瘧疾,嘔吐脅肋疼痛,畏寒不渴,舌苔顏色微微發白,孟英給他用了小柴胡湯,喝了三劑就痊癒了。

王耕蘭室,素患脘痛,近發寒熱。醫與溫補,(此肝鬱之證,非瘧也。)漸至胸痞嘔呃,譫語神昏,舌絳面赤,足冷自汗,瘧仍不休。孟英用元參、犀角、石膏、赤氣、連翹、杏仁、貝母、旋覆、竹茹、枇杷葉、竹黃、柿蒂、竹瀝、鬱金諸藥,(全是救溫補之誤,而開鬱降氣化痰,故本病亦愈。)化服萬氏牛黃清心丸。數服而愈。

白話文:

王耕蘭這位先生,平時就常有脘腹疼痛的毛病,最近又開始發寒發熱。醫生給他開了溫補的藥方,(其實這是肝氣鬱結的症狀,不是瘧疾。)結果他的病情越來越重,胸部發悶、嘔吐、打嗝,還出現了神志不清、胡言亂語的狀況,舌頭紅腫,臉色發紅,腳冷,並且一直冒汗,瘧疾也沒有好轉。

孟英醫生用元參、犀角、石膏、赤芍、連翹、杏仁、貝母、旋覆花、竹茹、枇杷葉、竹黃、柿蒂、竹瀝、鬱金等藥物,(這些藥都是針對醫生之前的溫補錯誤,疏解肝鬱,降氣化痰而開的藥方,所以王耕蘭的病也因此痊癒了。)並服用萬氏牛黃清心丸,服藥幾次後就病癒了。

潘祥行在外患瘧,買舟歸就孟英視。曰:苔膩脈軟,伏邪所化,不與正瘧同科。風寒藥一味不可犯,薑棗一滴不可啜。與知、芩、橘、半、滑、樸、杏、斛、花粉、省頭草,一劑而病若失。此等案極多,姑載一二。

陳足甫室,懷妊九月而患瘧,目不能瞑,口渴自汗,便溏氣短。醫進育陰清解法,數劑不應。改用小柴胡一帖,而咽疼、舌黑,心頭絞痛。乃翁仰山聞之,疑其胎壞,延孟英過診曰:右脈洪滑,雖舌黑而胎固無恙也。病由伏暑,育陰嫌其滋膩。小柴胡乃正瘧之主方,古人謂為和劑,須知是傷寒之和劑。

在溫暑等證,不特手足異經,而人參、半夏、薑棗,皆不可輕用之藥。雖有黃芩之苦寒,而仲聖於傷寒之治,猶有「渴者,去半夏,加栝蔞根」之文。古人立方之嚴密,何後人不加體察耶?投以竹葉石膏湯,四劑瘧止。便秘,口渴不休,與甘涼濡潤法數帖。忽腹鳴泄瀉,或疑寒涼所致,孟英曰:吾當以涼藥解之。

白話文:

潘祥行在外地染上瘧疾,買了船回家找孟英看病。孟英說:「舌苔厚膩,脈象軟弱,是伏邪所化,跟一般的瘧疾不同。風寒藥一點都不能用,薑棗一滴也不能喝。給他開知母、黃芩、橘皮、半夏、滑石、白樸、杏仁、澤瀉、花粉、省頭草,一劑藥病就好了。這種病例很多,只寫幾個例子。」

陳足甫的妻子懷孕九個月時患了瘧疾,眼睛睜不開,口渴出汗,大便稀薄,氣喘吁吁。醫生用滋陰清熱的方法,吃了幾劑藥沒效果。改用小柴胡湯一帖,反而喉嚨痛,舌頭發黑,胸口絞痛。陳足甫的父親仰山聽說後,懷疑孩子胎死腹中,便請孟英來診斷。孟英說:「右邊脈象洪大滑利,雖然舌頭發黑,但胎兒安好無恙。病症是伏暑所致,滋陰藥過於滋膩。小柴胡湯是治療瘧疾的主方,古人說它是和解藥,但必須知道它是治療傷寒的和解藥。」

在溫暑等症狀中,不僅手足陽明經不同,人參、半夏、薑棗等藥,也都不應該輕易使用。雖然有黃芩的苦寒之性,但仲景在治療傷寒的過程中,仍然有「渴者,去半夏,加栝蔞根」的記載。古人制方之嚴謹,後人為何不加體察呢?孟英開了竹葉石膏湯,四劑藥瘧疾就停了。病人便秘,口渴不止,給他用甘涼濡潤的方法,吃了幾帖藥。突然腹鳴瀉瀉,有人懷疑是寒涼藥導致的,孟英說:「我應該用涼藥來治療。」

人莫識其意,問難終朝,語多不備錄。果以白頭翁湯,兩啜而愈。迨季秋娩後,發熱不蒸乳,惡露淡且少。家人慾用生化湯,孟英急止之,曰:血去陰更傷,豈可妄疑瘀停而攻之?與西洋參、生地、茯苓、石斛、女貞、旱蓮、甘草為大劑,數日而安。繼因觸怒,少腹聚氣如瘕,痠痛夜甚。

人又疑為涼藥凝瘀所致,孟英力為辨析。與橘核、橘葉、橘絡、楝實、蓯蓉、木香、梔炭、烏藥、絲瓜絡、海䖳、藕、石斛、兩頭尖等藥,外以蔥頭搗爛貼之。兩帖後,腹中雷鳴,周身汗出而痛止。人見其汗,慮為虛脫,急追孟英視之,曰:此氣行而病解矣。但脈形細數,陰津大傷,苔黃苦渴,亟宜潤補。

白話文:

人們不了解孟英的醫術,不斷提出疑難雜症,孟英整天都忙著解答,許多話語沒能記錄下來。有一次,有人患病,孟英開了白頭翁湯,病人喝了兩口就痊癒了。到了秋季,這位病人產後發熱,卻無法分泌乳汁,惡露量少且顏色淡。家人想要使用生化湯,孟英急忙阻止,說:「血氣已去,陰虛更甚,怎能妄疑瘀血停滯而使用攻伐之藥呢?」他開了西洋參、生地、茯苓、石斛、女貞、旱蓮、甘草等藥,大劑量服用,幾日後病人就恢復正常。

後來,病人因為生氣,下腹部感到脹氣,如同瘕塊一樣,疼痛難忍,尤其夜間更甚。人們又懷疑是涼藥導致瘀血凝滯,孟英極力為病人辯解。他開了橘核、橘葉、橘絡、楝實、蓯蓉、木香、梔炭、烏藥、絲瓜絡、海䖳、藕、石斛、兩頭尖等藥,並用蔥頭搗爛外敷。服用了兩帖藥後,病人腹中雷鳴,周身冒汗,疼痛消退。人們看見病人出汗,擔心他虛脫,急忙找孟英查看,孟英說:「這是氣血運行,病症解除的表現。但病人脈象細數,陰津大傷,舌苔黃膩,口渴,急需滋陰潤補。」

奈樞機窒滯,滋膩難投,且以濡養八脈為法。服之各恙皆蠲,眠食漸適。緣平素多郁,易犯痧氣,頻發脘痛,屢次反復。孟英竭力圖維,幸得轉危為安,漸投滋補而愈。瘧亦分經而治。若陽明瘧,正以白虎湯為主劑。豈有專守一小柴胡,而能愈病者?

喬有南,年三十九歲。患牝瘧二旬,醫治罔效。所親徐和圃疑為伏暑,迓孟英往診。脈微無神,倦臥奄奄,便秘半月,溺赤不飢,痰多口甘,稍呷米飲,必揉胸捶背而始下,苔色黑膩而有蒙茸之象,乃曰:此精氣神三者交虛之證。不可與時行伏暑晚發同年而語也。幸前手之藥,法主運中,尚無大害、與參、朮、桂、附、沉香拌炒熟地、鹿角、石英、蓯、杞、歸、茯、杜仲、棗仁、菟絲、山茱、橘皮、霞天曲、胡桃肉等,出入為大劑。投十餘帖,寒後始有熱,而苔色乃退,口不作渴,甘痰亦日少,粥食漸加。

白話文:

喬有南,今年三十九歲,患了瘧疾已經二十天,治療效果一直不好。他的親戚徐和圃懷疑是暑氣伏藏在體內,於是請孟英醫生來診治。他的脈象微弱無神,昏昏欲睡,已經便秘半個月,小便赤色,不感到飢餓,痰多口甜,稍微喝點米湯都要揉胸捶背才能排泄,舌苔黑膩,像是長著絨毛一樣。孟英醫生診斷說:這是精氣神三者同時虛弱的病症,不能和普通的暑氣引起的瘧疾相提並論。幸好之前的藥方主要作用是運化脾胃,還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害。這次我用人參、白朮、桂枝、附子、沉香拌炒熟地黃、鹿角、石英、肉蓯蓉、枸杞子、當歸、茯苓、杜仲、棗仁、菟絲子、山茱萸、橘皮、霞天曲、胡桃肉等藥材,做成大劑量服用。服藥十多帖後,寒邪退去才出現發熱,舌苔也逐漸退去,口渴減輕,甘甜的痰也逐漸減少,粥食也逐漸增加。

即裁桂、附、白朮,加石斛。又服七劑,解黑燥大便甚多。凡不更衣者,四旬二日矣。寒熱亦斷,安穀溲澄而竟愈。或謂先生嘗訾人溫補之非,何一旦放手而大用?孟英曰:溫補亦治病之一法,何可廢也,第用較少耳。世之醫者,眼不識病,僅知此法,可以媚富貴之人。動手輒用,殺人無算。

豈非將古人活世之方,翻為誤世之藥,可不痛恨耶!

陳媼患牝瘧月餘,腹脹便秘,噯多不飢,口淡脈滑,孟英主連、樸、橘、貝、杏、茹、旋、菀、杷、蒺為方,數劑即瘳。(此與前案虛實相反,正可對看。)

蔣北甌二尹,患瘧,醫與小柴胡、平胃散而漸甚,繼以大劑溫補,勢瀕於危,復用桂枝白虎,狂亂如故。所親董蘭初鹺尹,延孟英視之。曰:暑瘧也。桂枝白虎用於起病之時則妙矣。

白話文:

立刻裁剪桂枝、附子、白朮,再加入石斛。連續服用七劑,便解除了黑色乾燥的大便過多的症狀。這位病人已經四十多天沒有換衣服了,寒熱症狀也消失了,飲食正常,小便清澈,最終痊癒。有人問孟英先生,您以前曾經批評溫補方法不當,為什麼這次卻大膽使用?孟英回答說:溫補也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,怎麼可以廢棄呢?只是使用的次數比較少而已。世上的醫生,很多不識別病症,只知道用溫補的方法,以此討好富貴的人。動不動就使用溫補,結果害死了無數人。

這不是把古人治病的良方,變成誤人的藥物嗎?實在令人痛恨!

陳媼患上瘧疾已經一個多月了,腹部脹滿,便秘,經常噯氣,不想吃東西,口淡,脈象滑。孟英先生用連翹、樸硝、橘皮、貝母、杏仁、地榆、旋覆花、白芷、枇杷葉、蒺藜配成藥方,服用幾劑就痊癒了。(這個病例與之前的虛實情況相反,可以對照著看。)

蔣北甌兩位尹大夫,患上瘧疾,醫生給他們開了小柴胡湯、平胃散,病情反而加重了,接著又大量使用溫補藥,情況危急。後來他們的朋友董蘭初請孟英先生去看病。孟英先生說:這是暑熱引起的瘧疾。桂枝白虎湯用於疾病剛發病的時候效果很好。

今為溫散補燥諸藥,助邪爍液,脈數無倫,汗渴不已,雖宜白虎,(分別了亮)豈可監以桂枝,助熱耗津,而自掣其肘耶?因與大劑白虎,加花粉、竹葉、西洋參、元參、石斛,服之即安。至十餘帖,瘧始瘳,而舌尚無苔,渴猶不止,與甘涼濡潤,三十餘劑始告痊。

周同甫,患瘧多汗,醫恐其脫,與救逆湯而勢劇。孟英視之曰:濕瘧耳。濕家多汗無恐也。況口渴溺赤,溫補勿投,與清解藥漸安。繼而乃翁秋叔病,初服溫補病進。更醫知為伏暑,與藥數劑,熱果漸退。偶延孟英診之,尺中甚亂,因謂其侄赤霞曰:令叔之證,必不能起,吾不能藥也。已而果然。

白話文:

現在服用溫散補燥的藥物,反而助長邪氣,損耗津液,脈象紊亂,汗出不止,口渴難忍,雖然適合使用白虎湯,但怎麼可以用桂枝來治療呢?桂枝會助熱耗津,等於自己綁住自己的手腳。因此,我給他服用大劑量的白虎湯,加入花粉、竹葉、西洋參、元參、石斛,服用後病情就安定了。服用十多帖藥後,瘧疾才痊癒,但舌頭仍然沒有苔,口渴仍然不止,於是我又給他服用甘涼潤燥的藥物,服用了三十多劑才完全康復。

周同甫患瘧疾,經常出汗,醫生害怕他虛脫,就給他服用救逆湯,結果病情加重。孟英醫生診視後說:這是濕瘧,濕瘧多汗不必害怕。而且他口渴、小便赤紅,不應該服用溫補藥物,應該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,病情才會逐漸好轉。後來,周同甫的父親秋叔生病了,一開始服用溫補藥物,病情反而加重。換了一位醫生,知道他是伏暑,服用幾劑藥後,熱症果然漸漸消退。偶然間請孟英醫生診視,發現他寸脈異常混亂,孟英醫生就對他的侄子赤霞說:令叔的病情,一定不能治好,我無能為力了。果然,周同甫的父親不久就去世了。

廣孔愚司馬之大公子,仲秋間患瘧寒少熱多,面目甚黃,苔膩大渴,腹脹溺赤,仍能納穀,且素嗜肥甘,不能撙節。孟英按其脈,滑實而數,與承氣加知、芩、半、貝、翹、連、滑石、石膏、大腹、花粉之類。二十餘劑而始愈。是膏粱挾暑濕熱之治也。

許叔超令大母患瘧,延孟英治之。脈弦滑而數,脘悶便秘,合目汗出,口渴不飢。或慮高年欲脫,孟英曰:此溫邪挾素盛之痰所化,補藥斷不可投。與知、芩、蔞、杏、翹、貝、旋、茹、連、斛、雪羹為方,服果漸效。

許氏婦患間瘧,寒少熱多,不飢大渴,善嘔無汗,脈滑而弦。孟英投白虎湯,加花粉、柴胡而愈。

白話文:

廣孔愚司馬的長子,仲秋時節染上瘧疾,寒少熱多,面色發黃,舌苔厚膩,口渴難耐,腹部脹滿,小便赤色,但仍能進食,平時喜愛肥甘厚味,不能節制。孟英診脈後發現脈象滑實而數,於是使用承氣湯,加入知母、黃芩、半夏、貝母、羌活、連翹、滑石、石膏、大腹皮、花粉等藥物。經過二十多劑藥才痊癒。這是由於飲食過於膏粱厚味,又加上暑濕熱邪所致。

許叔超的母親患上瘧疾,請孟英治療。脈象弦滑而數,胸脘悶脹,便秘,閉目流汗,口渴卻不飢。有人擔心老人家年紀大,恐有危險,孟英卻說這是溫邪夾雜著平素積累的痰液所化,補藥絕對不可服用。他用知母、黃芩、蔞仁、杏仁、羌活、貝母、旋覆花、澤瀉、連翹、澤蘭、雪羹等藥物組成方劑,服用後病症逐漸好轉。

許家的妻子患間歇性瘧疾,寒少熱多,不飢卻口渴,經常嘔吐,沒有汗出,脈象滑而弦。孟英用白虎湯,加入花粉、柴胡後,病症痊癒。

海鹽周子因工於畫,體素弱。偶患間瘧,黃某用首烏、鱉甲、薑、棗等藥,病日甚。加以參、桂,狂躁妄言,始延孟英視之。面赤舌絳,溲澀便溏,渴飲汗多,脈形細數,是暑證也。與元參、銀花、知母、芩、茹、貝、竹葉、荷杆、蓮心、西瓜衣為劑,尋愈。

吳西瀍患瘧,寒微熱甚,旬余不愈。孟英診之,脈滑而長,疏大劑白虎湯與之。渠兄濂仲云:沈、顧二君,皆主是方,屢服無效。孟英索方閱之,湯雖白虎,而石膏既少且煨,兼不去米,因謂其兄曰:湯雖同,君藥己重用,而去米,加花粉、竹茹等,其力不同科矣。濂仲大悟,服之尋愈。此可以見服藥不可徒有湯頭之名也。

白話文:

海鹽的周子因為擅長繪畫,體質原本就比較虛弱。有一次突然得了間歇性發燒,黃某開了首烏、鱉甲、薑、棗等藥給他,結果病情反而一天比一天嚴重。接著再加入參、桂這種溫補藥物後,他變得狂躁並且胡言亂語。後來請了孟英來看診。孟英發現他的面色紅潤,舌頭紅色,小便頻繁但大便稀軟,口渴而且容易出汗,脈象細數,這表示他的病情是屬於暑熱症狀。於是開了元參、銀花、知母、芩、茹、貝、竹葉、荷桿、蓮心、西瓜衣這些藥物的劑量,不久之後周子的病情就痊癒了。

吳西瀍也得了發燒的症狀,先是發冷後又出現高熱,經過十餘天仍然沒有好轉。孟英診斷後發現他的脈象滑而長,於是開了大劑量的白虎湯給他服用。吳西瀍的哥哥濂仲說,過去沈、顧兩位先生都主張使用這個方子,但是吳西瀍多次服用卻沒有效果。孟英看了方子後指出,雖然這個方子是白虎湯,但是其中的石膏份量很少,還經過火烤處理,而且沒有去掉米粒。因此他對濂仲說,雖然方子相同,但是藥物已經重用了,再去掉米粒,加上花粉、竹茹等藥物,其功效就不一樣了。濂仲恍然大悟,依照孟英的指示服用後不久就痊癒了。這說明瞭服藥不僅要有正確的方子,還必須考慮到藥物的配比和處理方式,才能達到療效。

黃鼎如令堂,年七十七歲。季秋患間瘧,每發加劇,寒甚微而熱必昏痙,舌不能伸。三發之後,人皆危之。孟英視之,顴赤目垂,鼻冷額頦微汗,苔色黃膩,舌根純紅,口渴痰多,不思粥飲,脈至弦數,重按少神。證屬伏暑挾痰,而陰虛陽越,先與蓯蓉、鱉甲、楝、斛、茹、貝、燕窩、藕。

兩劑,而顴紅頦汗皆蠲,繼佐參、瀝、薤、麥、枇杷葉、旋覆,去竹茹、蓯蓉。投三帖,而昏痙不作,又去薤、楝,加生地、花粉。服五日而瘧休,飲食漸加,居然告愈。方瘧勢披猖之際,鼎如上水兩昆仲,頗以為憂。延諸名家議治,有主病機者,有用犀角地黃湯者,有欲大劑溫補者,有執小柴胡加減者,賴孟英力排眾議,病家始有把握。與孟英意見相合者,何君新之也,慫恿參贊,與有功焉。

白話文:

黃鼎如的母親,今年七十七歲。在秋季末患上了間歇性的瘧疾,每次發作都比上次嚴重,寒症不重,但發熱時必定昏迷抽搐,舌頭伸不出來。經過三次發作之後,大家都認為她命不久矣。孟英醫生看診後發現,她的面頰泛紅,眼睛下垂,鼻頭冰冷,額頭和下巴微微出汗,舌苔黃膩,舌根深紅,口渴痰多,不想吃粥喝水,脈搏弦數,按下去脈象微弱。診斷為暑氣伏藏體內,夾雜痰濕,並且陰虛陽亢。於是,孟英醫生開了第一帖方劑,裡面包含了肉蓯蓉、鱉甲、竹茹、石斛、地榆、貝母、燕窩和藕。

服用兩帖藥後,面頰泛紅和下巴出汗的症狀都消退了。孟英醫生接着調整了方劑,加入了人參、澤瀉、薤白、麥冬、枇杷葉和旋覆花,去掉了竹茹和肉蓯蓉。服用了三帖藥後,昏迷抽搐的症狀不再出現,他又去掉了薤白和竹茹,加入了生地和花粉。服藥五天后,瘧疾消退,飲食漸漸恢復正常,最終痊癒。

當時瘧疾十分凶猛,鼎如和他的兩個哥哥非常擔心,找了很多名醫看診,意見不一。有人認為是病機所致,有人主張用犀角地黃湯,有人想要用大劑量的溫補藥物,還有人堅持用小柴胡湯加減。孟英醫生力排眾議,病家才有了把握。只有何君新跟孟英醫生的觀點一致,並鼓勵支持他,也功不可沒。

韓嫗年近花甲,患三瘧於仲冬。朱某主溫散,並以薑棗湯恣飲,旬日後粒米不黏,瘧至大吐。黃某以熱補進,勢益甚。又浹旬,孟英視之,胸中痞結如柈,苔黃苦渴,溲如熱湯,脈弦滑右甚,帶下如注。投小陷胸合溫膽,加薤白,服後大吐膠痰。十餘日,胸痞始消,改授甘涼,瘧亦漸罷,遞參滋陰,遂以霍然。

莊芝階舍人三令媳,患搐搦,間日而作。孟英診脈弦數,泛泛欲嘔,口苦不飢,凜寒頭痛,汛事愆期,溲熱如火,乃厥陰暑瘧也。投以大劑犀、羚、元參、梔、菊、木通、知、楝、花粉、銀花之藥,數日而愈。

陳舜廷,患瘧久不愈,其體素虧,醫皆束手。孟英視之,舌絳無津,微寒溲赤。原屬春溫化瘧,體與病皆不是小柴胡之例。過投溫散,熱熾陰傷,與竹葉石膏湯,撤熱存津而愈。

白話文:

案例一

韓姓老婦人,年紀將近六十歲,在仲冬時節患上了瘧疾,已經發作三次。朱姓醫生主張溫散寒邪,並讓她大量服用薑棗湯。十天后,老婦人的胃口很差,吃不下東西,瘧疾發作時還吐得厲害。黃姓醫生則認為應該用溫熱補益的方法,但病情反而更加嚴重。又過了一週,孟英醫生診治了老婦人,發現她胸中痞結,像木頭一樣硬,舌苔黃厚,口渴,小便像熱湯一樣,脈象弦滑,右側尤甚,白帶像流水一樣。孟英醫生於是開了小陷胸湯合溫膽湯,並加了薤白,老婦人服藥後吐出很多膠狀痰。十多天後,胸中的痞結才消散,孟英醫生改用甘涼之藥,瘧疾也逐漸減輕,再用滋陰藥物調養,最終老婦人完全康復了。

案例二

莊芝階舍人的媳婦,患有抽搐症,每隔一天就會發作一次。孟英醫生診脈發現脈象弦數,患者感到全身乏力,想吐,口苦不思飲食,怕冷頭痛,月經推遲,小便像火一樣熱,這是厥陰暑熱引起的瘧疾。孟英醫生開了大劑量的犀角、羚羊角、元參、梔子、菊花、木通、知母、楝樹花、花粉、銀花等藥物,服藥數日後病症就痊癒了。

案例三

陳舜廷患有瘧疾,久治不愈,身體素來虛弱,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。孟英醫生診治後發現,他的舌頭發紅,沒有津液,身體微寒,小便發紅。孟英醫生判斷這是春天溫邪引起的瘧疾,患者的體質和病症都不適合用小柴胡湯治療。如果過度使用溫散藥物,會加重熱邪,傷及陰液。因此,孟英醫生用竹葉石膏湯,清熱生津,最終使患者痊癒。

趙子善患瘧,畏冷不飢。孟英診之,脈滑數,苔黃溲赤,脘悶善嘔,投竹葉石膏湯加減,以清伏暑而痊。

王一峰次郎患瘧,多服薑棗溫散之藥,因致壯熱耳聾,譫語殿屎,不寐昏狂,見人慾咬。顧聽泉從伏暑治亦不效。延至初冬,吳愛棠囑其求診於孟英。按脈皆滑,即以顧疏犀角等藥內,加菖蒲、膽星、竹瀝、珍珠、牛黃為劑,(大驅風痰,極為合法。)吞白金丸。一服即減,旬日霍然。

繼其令堂發熱善嘔,頻吐黏沫,頭疼如劈,口苦耳聾,神識昏瞀,脈弦而數,乃伏暑挾內風之鴟張。與犀角、元參、竹茹、花粉、知、翹、苓、斛、梔、菊、雪羹等藥,七日而瘳。

白話文:

趙子有個疾病叫做瘧疾,表現出畏寒、沒有食慾的症狀。孟英診斷後發現他的脈象滑動且數量增加,舌苔黃色,尿液顏色紅,腹部感到不適且容易嘔吐。因此,孟英開了竹葉石膏湯進行調整和治療,最終使他恢復健康。

王一峯則患有瘧疾,但過度服用姜和棗這種能夠溫暖和疏散身體的藥物,導致他出現高熱、耳朵失聰、語無倫次、大便失常、失眠和精神狂亂,甚至有攻擊人的傾向。顧聽泉使用了治療瘧疾的方法,但並未見效。直到冬季初,吳愛棠建議他去尋求孟英的治療。診斷後發現脈象仍然滑動,於是添加了菖蒲、膽星、竹瀝、珍珠、牛黃等藥物,這對於大規模清除風痰是非常合適的。並且讓他服用白金丸。第一劑藥物後就有所改善,十天後病情完全恢復。

接著,趙子的母親也出現發熱和嘔吐的症狀,經常吐出黏液泡沫,頭痛得像要裂開,口中感覺苦澀,耳朵失聰,神志混濁,脈象既緊又快,這是因為瘧疾帶有內部風邪。孟英給予犀角、元參、竹茹、花粉、知母、連翹、茯苓、山藥、梔子、菊花、雪羹等藥物,七天後病癥得到康復。

高瑞生令弟,瘧久不痊,形消不食。醫謂虛也,投補藥而更增自汗。孟英診之,脈弦滑,脘下聚氣,投小陷胸加竹茹、旋、枳,以開痰結,漸能納穀,繼以清養,病去肌充。

聞氏婦,孟夏患間瘧,而妊身八月。數發後,熱熾昏沉,腰疼欲墮。張養之囑援於孟英,脈來洪滑且數,苔色黃膩垢濁。與黃芩、知母、竹茹、竹葉、銀花、桑葉、絲瓜絡、石斛、石膏、石菖蒲,一劑而痊。案中所載,多溫瘧、暑瘧,故治多涼解。瘧證多端,寒熱俱有,不可執一而論。此證亦溫瘧也。

朱佳木令尊患間瘧,年逾七旬,人頗憂之。孟英切脈弦滑,脘悶苔黃,曰:無恐也。投清熱滌痰藥,數劑霍然。

白話文:

高瑞生的弟弟長期患瘧疾,身體消瘦,食慾不振。醫生認為是虛症,開了補藥,反而加重了自汗。孟英診斷後發現脈象弦滑,腹部有氣滯,開了小陷胸湯加竹茹、旋覆花、枳實,以化解痰結。病人逐漸恢復食慾,之後以清養調理,病癒後身體也恢復了健康。

聞氏婦人在孟夏患間歇性瘧疾,當時懷孕八個月。發病數次後,出現高燒、昏沉、腰痛欲墮胎的症狀。張養之請孟英診治,發現脈象洪滑而數,舌苔黃膩垢濁。孟英開了黃芩、知母、竹茹、竹葉、銀花、桑葉、絲瓜絡、石斛、石膏、石菖蒲的藥方,一劑便痊癒。案例中記錄的瘧疾大多是溫瘧、暑瘧,因此治療多以清熱解暑為主。瘧疾症狀很多,寒熱並存,不可一概而論。這些案例中的瘧疾也屬於溫瘧。

朱佳木的父親患間歇性瘧疾,年過七旬,家人十分擔憂。孟英診脈發現脈象弦滑,脘悶,舌苔黃,安慰家人說不必擔心。開了清熱化痰的藥方,服用數劑後病症就痊癒了。

余朗齋,形瘦體弱,患間日瘧,寒少熱多,二便澀滯,脘膈悶極,苔膩不渴。孟英切脈緩滑而上溢,曰:素稟雖陰虧,而痰濕阻痹。既不可以提表助其升逆,亦未宜以涼潤,礙其樞機,投以滑、樸、茹、旋、通草、枇杷葉、葦莖、鬱金、蘭葉之方。苔色漸退,即去樸、郁,加連、枳、半夏,胸悶漸開,瘧亦減,便乃暢。

再去滑、半、連、枳,加沙參、石斛、橘皮、黃芩,浹旬而愈。(運樞機,通經絡,孟英用藥秘訣。無論用補用清,皆不離此意。細觀各案自知。)

白話文:

我,朗齋,身形瘦弱,患上間日瘧疾。發病時寒少熱多,大小便排泄不暢,胸脘悶脹難受,舌苔厚膩但口不渴。孟英醫生切脈,發現脈象緩滑而向上溢出,便說:「你雖然天生陰虛,但痰濕阻滯,阻礙氣機運行。不能用辛溫藥物提振陽氣,也不能用涼潤藥物,因為會影響脾胃樞機功能。所以我用滑石、白朮、澤瀉、旋覆花、通草、枇杷葉、蘆根、鬱金、蘭葉等藥物。」

服用後,舌苔逐漸退去,便去掉了白朮、鬱金,加了連翹、枳實、半夏,胸悶逐漸減輕,瘧疾也減輕,排便也順暢了。

之後,又去掉了滑石、半夏、連翹、枳實,加了沙參、石斛、橘皮、黃芩,十天左右就痊癒了。(孟英醫生善於運用樞機,疏通經絡,無論用補藥還是清熱藥,都離不開這個原則。仔細觀察各個案例,自然明白。)

莊芝階舍人,年七十矣。患間瘧,寒則戰慄,熱則妄言。孟英視之,脈弦數而促,苔黑口乾。是素有熱痰,暑邪內伏。予知母、花粉、元參、石斛、黃芩、竹茹、連翹、海䖳、蘆菔、蓮子心等藥,數啜而瘳。至仲冬因泛湖宴客,感冒風邪,痰嗽頭疼,不飢寒慄,自服羌、蘇、荊芥藥二劑,勢益甚,而口渴無溺。孟英切其脈,與季秋無異,但兼浮耳。

證屬風溫,既服溫散,所謂熱得風而更熾也。舌絳無津,亟宜清化。以桑葉、枇杷葉、梔子、知母、冬瓜子、元參、菊花、花粉、貝母、梨汁為劑,投匕即減,旬日而痊。

白話文:

莊芝階舍人,今年七十歲了。患上了間歇性瘧疾,發冷時就發抖,發熱時就胡言亂語。孟英診斷後,發現他的脈象弦數而急促,舌苔黑而口乾。這是因為他平時就有熱痰,加上暑氣入侵,導致病情加重。孟英便開了知母、花粉、元參、石斛、黃芩、竹茹、連翹、海蛤、蘆菔、蓮子心等藥,他喝了幾次後就痊癒了。

到了仲冬時,他因為在湖上宴請賓客而受了寒,出現痰咳頭痛、不飢寒顫的症狀。他自行服用羌活、蘇葉、荊芥等藥兩劑,病情反而加重,還伴有口渴無尿的症狀。孟英再次診脈,發現他的脈象與季秋時患病時的脈象相同,只是多了浮脈。

診斷為風溫證,因為他之前服用了溫散的藥物,導致熱氣被風邪助長而更加熾盛。舌頭發紅無津液,急需清熱化痰。孟英便開了桑葉、枇杷葉、梔子、知母、冬瓜子、元參、菊花、花粉、貝母、梨汁等藥,他喝了一劑就有所減輕,十天後就痊癒了。

鎖容亭令妹,自太倉歸寧,即患時瘧。顧某一手清解,業已安穀下榻矣。忽然氣逆肢寒,神疲欲寐,耳聾舌蹇,杳不知飢,大便仍行,別無痛苦。顧知其素患脫血,元氣久虛,改用參附等藥,勢愈劇,以為欲脫矣。所親吳久山,囑拉孟英圖之。切脈弦緩,視苔黃膩,乃胎之初孕,阻氣凝痰,窒礙樞機,治當宣豁。

以石菖蒲、枳實、旋覆、半夏、黃連、茯苓、橘皮、蔥白、海䖳、竹瀝為方,投匕即效,三啜霍然。繼而久山令妹,為鎖繩先之室,患瘧而馴致脘痞嘔呃,鼻冷自汗,不食不眠,脈來歇止,醫者危之。孟英視之,亦痰為患耳。即以此方去蔥、䖳、竹瀝,加薤白、蔞仁、竹茹,投之果驗。

白話文:

鎖容亭的妹妹從太倉回來後就得了瘧疾,顧某用藥醫治,已經可以吃飯睡覺了。沒想到突然出現氣喘手腳冰冷、精神疲倦想睡覺、耳聾舌頭不利索、完全不餓,大便還能正常,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痛苦。顧某知道她以前失血過多,元氣虧虛,就換了參附等藥,結果病情反而加重,以為她要不行了。她的親人吳久山請孟英來診治。孟英診脈發現脈象弦而緩,舌苔黃膩,判斷是懷孕初期,氣機阻滯凝痰,阻塞了臟腑運作,應該用藥宣通開竅。

孟英開了石菖蒲、枳實、旋覆花、半夏、黃連、茯苓、橘皮、蔥白、海蛤、竹瀝的藥方,患者服下一小勺就見效,喝了三口就精神抖擻。之後,久山妹妹的嫂子得了瘧疾,病情發展成脘腹痞塞、嘔吐呃逆、鼻子冰冷自汗、不思飲食、無法入睡,脈象時有時無,醫生都認為她命不久矣。孟英看過之後,也認為是痰引起的病症,就用之前那個藥方,去掉蔥、海蛤、竹瀝,加上薤白、蔞仁、竹茹,結果藥到病除。

朱生甫明經令郎仲和,於六月初旬患瘧,寒少熱多,嘔渴痞悶。逆孟英視之曰:曩曾屢患此病,證形大略相同,廣延名手治療,總難即愈。病輒經年,大受其累。聞君療瘧極神,不知能否於月內即痊?孟英曰:何限之寬耶?余非神於此。蓋寒暑燥濕風五氣之感於人也,重則為傷寒,輕則為瘧疾。

今所患者,暑濕之瘧也。清其暑濕,旬日可瘥。前此之纏綿歲月而不能已者,必是不分五氣之源流,徒以見瘧治瘧,而用柴胡、姜東等風瘧之方,以致暑濕之邪,滋蔓難圖耳。茲以清暑化濕湯奉贈,放膽服之。不可商於人,恐其於五種傷寒未能辨晰,而泥少陽正瘧之法以相爭也。

白話文:

朱生甫先生的公子仲和,在六月初旬染上了瘧疾,發冷的時間較短,發熱的時間較長,並且伴隨嘔吐、口渴、胸悶等症狀。孟英醫生看了之後說:「你過去也多次患過這種病,病症的大致情況都相同,你找過許多名醫治療,但一直都沒能馬上痊癒,病症反反覆覆持續了多年,讓你深受其害。我聽說你醫治瘧疾非常神奇,不知道能否在一個月內治好?」孟英醫生說:「你給的時間這麼寬裕,我並不是醫治瘧疾的神醫。瘧疾是由寒、暑、燥、濕、風五種氣候變化影響人體而引起的疾病,嚴重一點就會變成傷寒,輕微一點就會變成瘧疾。

你現在患的,是暑濕引起的瘧疾。只要清除暑濕,十天左右就可以痊癒。你之前拖延了那麼多年還沒有痊癒,一定是沒有分清五種氣候變化引起的病因,只是看到瘧疾就治瘧疾,用柴胡、乾薑等治療風寒瘧疾的藥方,導致暑濕之邪越來越嚴重,難以控制。我現在送你一副清暑化濕湯,你放心地服用吧。不要跟別人商量,免得他們不了解五種傷寒的病因,而按照治療少陽正瘧的方法來跟你爭執。」

仲和韙之。方用石膏、杏仁、半夏、厚朴、知母、竹葉,果八劑而安。既而梁甫之仲郎亦患瘧,孟英視曰:脈數舌絳,熱熾寒微,素質陰虧,暑邪為患也。更不可用瘧門套藥,予元參、青蒿、白薇、丹皮、黃菊、知母、花粉、銀花、竹葉、梔子,數劑而脈減。乃去青蒿、丹皮,加生地、甘草,數服而瘳。

石北涯之大令媳患瘧,壯熱如焚,背微惡冷,汗多大渴,舌絳神煩,不食不眠,奄奄一息。亟迓孟英診之,脈細數而芤,知其陰分久虧,暑邪深入。遂予白虎湯去米,加西洋參、元參、犀角、竹葉、銀花、石斛為方,六劑而愈。人皆聞而異之,孟英曰:見病治病耳,何異之有?然與見瘧治瘧而不治其所以瘧者,固有異焉。

白話文:

仲和的病症很合適使用這個方子。用石膏、杏仁、半夏、厚朴、知母、竹葉,連續服用八劑後就痊癒了。之後梁甫的仲郎也得了瘧疾,孟英診斷後說:脈象數而舌頭發紅,熱症嚴重而寒症輕微,平常體質陰虛,暑邪入侵導致的。不能使用瘧疾門類的藥物來治療,給他開了元參、青蒿、白薇、丹皮、黃菊、知母、花粉、銀花、竹葉、梔子,服用了幾劑後脈象就減緩了。於是去掉了青蒿、丹皮,添加了生地、甘草,服用了幾劑後就痊癒了。

石北涯的大令媳婦得了瘧疾,發熱像著火一樣,背部稍稍覺得冷,出汗很多口渴,舌頭發紅神志煩躁,不思飲食,無法入睡,奄奄一息。急忙請孟英來診斷,脈象細而數且虛弱,知道她是陰氣虧損已久,暑邪深入。於是開了白虎湯去掉了米,加上西洋參、元參、犀角、竹葉、銀花、石斛,服用了六劑後就痊癒了。人們都聽說了這件事,感到很奇怪,孟英說:針對病症治療而已,有什麼奇怪的?然而,治瘧疾而不治療導致瘧疾的根本原因,這就大不一樣了。

韓正甫患瘧,越醫王某進以柴、桂、薑、樸等藥,勢乃劇。所親何新之知為藥誤,改用清解而不效,始乞診於孟英。脈數而右更滑大搏指,胸悶不堪,溲赤而渴,苔極垢膩。以涼膈散去芒硝、甘草,合雪羹,加厚朴、杏仁、石膏、半夏、石菖蒲。投四帖,頻下宿垢,各恙皆減。

改投輕清以滌餘邪,遂以向愈。其時渠兄貢甫之室,患瘧初起,肢麻且冷,口渴苔黃,眩瞀善嘔,心煩無寐。孟英診曰:此亦暑濕為瘧,不可溫散者。而越醫勸服朮、樸、薑、椒等藥,病家聞用溫化,恪信弗疑。二劑後,嘔渴愈甚,經不當期而至,四肢終日不溫,汗頻出而熱不休。

白話文:

韓正甫患了瘧疾,越醫王某用柴胡、桂枝、生薑、厚朴等藥物治療,病情反而加重。他的親人何新之知道藥方有誤,便改用清解的藥方,但仍然沒有效果,於是請孟英診治。

孟英診脈發現脈象數而右邊滑大搏指,病人胸悶難受,小便赤色且口渴,舌苔極為垢膩。於是開了涼膈散去芒硝、甘草,加入雪羹,再加厚朴、杏仁、石膏、半夏、石菖蒲。服用了四帖藥後,頻頻排出宿垢,各種症狀都減輕了。

孟英又改用輕清的藥方來滌除餘邪,韓正甫最終痊癒。

當時,韓正甫的哥哥貢甫也患了瘧疾,病初起,四肢麻木且冰冷,口渴舌苔黃,頭昏眼花容易嘔吐,心煩失眠。孟英診斷認為這是暑濕引起的瘧疾,不可用溫散的藥物治療。但越醫卻建議服用蒼朮、厚朴、生薑、胡椒等藥物。貢甫家聽說用溫化的方法治療,便深信不疑。服用了兩劑藥後,嘔吐口渴更加嚴重,月經不按時來,四肢整天不溫暖,汗出不止,還一直發熱。

再邀孟英診之,脈漸伏,曰:此熱深厥深之謂也。溫燥熱補,切弗再服。病家不信,另招張某、黃某會診,僉云陰暑,宜舍時從證。徑用薑、附、六君,加萸、桂、沉香等藥服之,肢愈冷,藥愈重。八劑後,血脫如崩而逝。即以春間為貢甫所治之棺殮焉。豈非數已早定耶?故雖一家之中,同時之病,而疑信不同,死生判別。

況春間貢甫之病,治有成效,尚蹈此轍,無怪乎未經目擊溫熱之害者,宜其以服涼解藥為可恥矣。繼有趙廉士表弟潘少梅喬梓,同時患暑濕瘧,孟英咸與清化法,數劑皆愈。潘反生疑,謂病邪被涼藥遏伏,故瘧遽止,恐將來必有他患。孟英喟然曰:甚矣!醫之不可為也。世人患瘧,苦無良治,纏綿不愈,習見不疑。

白話文:

孟英再次受邀診斷,發現病人的脈象漸漸微弱,便說道:「這是熱邪深入,厥陰受損的症狀。溫燥熱補的藥物,絕對不能再服用。」病人家屬不相信,又另外請來張某、黃某會診,他們都認為是陰暑,應該捨棄固定的時間,依症狀用藥。於是他們就用薑、附子、六君湯,再加入吳茱萸、肉桂、沉香等藥物讓病人服用,結果病人的四肢更加冰冷,藥量也越來越重。服用了八劑藥後,病人血崩而亡。最後就用春天時貢甫治病用的棺材將他下葬了。這難道不是命運早已注定嗎?所以即使是同一個家庭,同一時間的疾病,因為懷疑和相信的態度不同,就會導致生死的差別。

何況春天時貢甫的病症,治療後有效果,卻依然重蹈覆轍,難怪那些沒有親眼見過溫熱病危害的人,會認為服用涼解藥是可恥的。之後,趙廉士的表弟潘少梅夫婦同時患上暑濕瘧疾,孟英都用清化的方法治療,幾劑藥後都治好了。潘少梅卻心生疑惑,認為病邪被涼藥抑制住,所以瘧疾才迅速停止,擔心將來一定會有其他的病症。孟英嘆息說道:「真是太難了!醫術真是難以施展。世人患上瘧疾,苦於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,總是反反覆覆,久治不癒,習以為常而不懷疑。」

余之治瘧則不然,但專力治其所以病。故瘧疾雖與傷寒同有五種之別,而受病究比傷寒為輕。苟治之如法,無有不數劑而愈者。設誤藥以遏其邪之出路,則苔不能化,溲不能澄,神不能清,食不能進矣。子自思之,其真愈乎?抑假愈乎?潘始恍然大悟而首肯焉。

新秋汪子與室寡居患瘧,範某疊進小柴胡法,昏熱皆厥,腹痛汗淋,人皆危之。乃祖朱椿年太史逆孟英往視,兩尺空數,左關弦寸溢,右寸關滑駛,曰:此真陰素虧,腹有聚氣,吸受暑熱,最忌升提。與元參、西洋參、百合、竹葉、蓮子心、鱉甲、牡蠣、楝實、小麥、黃連等藥,兩劑而減。

白話文:

我治療瘧疾的方法不同,只專注於治療其病因。因此,雖然瘧疾與傷寒一樣,都有五種不同的類型,但實際上,瘧疾比傷寒輕微。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治療,沒有不能在幾劑藥後治癒的。假如錯誤用藥,阻礙邪氣的排出,那麼舌苔就不能轉化,小便不能清澈,精神不能清明,食慾不能恢復。你自己想想看,這算真治好了嗎?還是假治好了呢?潘氏頓時醒悟,點頭表示認同。

新秋時節,汪子與妻子獨自居住,患上瘧疾。範某多次使用小柴胡湯方,病人昏迷發熱,四肢厥冷,腹痛汗出,大家都認為很危險。於是,祖上朱椿年太史的弟子孟英前去診治,發現病人兩尺脈空虛,左關脈弦數,寸脈溢位,右寸脈關滑而速,說:「這是因為病人先天陰氣不足,腹中積聚氣滯,吸入了暑熱,最忌諱升提之藥。」於是,他開了元參、西洋參、百合、竹葉、蓮子心、鱉甲、牡蠣、楝實、小麥、黃連等藥,兩劑後病情減輕。

其族人謂瘧禁涼劑,而尺脈無根,苟非溫補,猝變可虞。母家不從,兩疑莫決,因請乩方服之。數日後勢復劇,苔漸黑。伊父朱次膺仍乞援於孟英,乃診脈,更數於前,因於前法中加犀角,兩帖而安。續以滋潛,善其後而愈。

湯振甫患瘧於嘉興,醫知為暑,與清解法,轉為泄瀉。以為暑去而濕存,改用溫燥,瀉益甚,而發熱不休,神氣昏瞀,因而束手。令其買棹旋杭,所親陳雪舫延孟英視之。苔黑麵紅,胸間拒按,便如膠漆,小溲全無,譫妄耳聾,不眠善笑,脈則洪數而芤。予黃連、黃柏、黃芩、銀花、石斛、梔子、楝實、知母、蔞仁、元參為方,綠豆煎清湯煮藥,調下神犀丹。四劑,而胸次漸舒,稍啜稀粥,便色漸正,小溲亦通,乃去神犀、楝、柏,加生地、石膏。

白話文:

他的家人認為瘧疾應該用寒涼的藥物治療,但是他的脈象虛弱無力,如果不用溫補的方法,恐怕會突然病情惡化。他母親家裡不同意,兩邊都很猶豫,於是求神問卜,得到藥方後就服用。幾天後病情又加重,舌苔漸漸變黑。他的父親朱次膺再次向孟英求助,孟英診脈後發現脈象比之前更頻繁,便在之前的藥方中加入犀角,兩帖藥後病人就安定下來了。接著用滋補藥物調養,身體逐漸康復,最終痊癒。

湯振甫在嘉興患上瘧疾,醫生認為是暑氣所致,給他開了清熱解暑的藥方,結果卻導致他腹瀉。醫生以為暑氣消退但濕氣還在,就改用溫燥的藥方,腹瀉症狀加重,但發熱卻沒有停止,精神萎靡不振,醫生束手無策。於是讓湯振甫買船回杭州,他的朋友陳雪舫請孟英前來診治。湯振甫舌苔黑、臉紅、胸部按壓時有抵抗,小便完全沒有,神志不清、耳聾、失眠、愛笑,脈象洪數而虛。孟英開了黃連、黃柏、黃芩、銀花、石斛、梔子、楝實、知母、蔞仁、元參的藥方,用綠豆煎清湯煮藥,再加入神犀丹一起服用。服藥四劑後,胸悶逐漸緩解,開始能喝一些稀粥,大便顏色逐漸正常,小便也通了,於是把神犀丹、楝實、黃柏去掉,加了生地、石膏。

服三日,熱淨神清,脈來柔緩,以甘涼養液十餘劑而瘳。大凡溫熱暑證,而大解溏泄者,正是熱邪下行,豈可誤投溫燥之藥,反助燎原之勢哉?同時一男子患感瀕危,浼孟英勘之。神昏舌黑,瘈瘲脈微,曰:遲矣。此犀角地黃證,惜無人用。病家云:陸某已屢用之矣。因索其方閱之,雖用犀角屑八分、生地五錢,緣病者便溏,配以枳殼、炒焦白朮三錢。

孟英喟然曰:此方從無如此加減法。況清涼下敵溫燥,是徒有犀角地黃之名耳。古人治病,必放出路。茲反截其去路,良由學無理路,遂致人無生路,良可哀也。

同門相簡哉室患瘧,始則消散,繼則補中益氣。治之匝月,痿靡不堪,腹中似有聚氣,時欲上衝,氣促心搖,汗多眩暈,左脅震躍,渴飲無眠,骨瘦如柴,醫皆束手。吾師趙菊齋先生拉孟英往診,脈弦細而數,按之不鼓,因謂相曰:不可再以瘧字橫於胸中,則旬日可安。若見其久瘧而欲截之,且聞前醫謂令正初次患瘧為胎瘧,務令發透,不妨形瘦似鶴,此皆非余之所知也。夫一生不患瘧者有之矣,未聞先在胞中患過瘧疾而後生者也。

白話文:

服用藥物三天後,發熱症狀消失,精神清爽,脈搏變得柔和緩慢,再用甘涼滋陰的藥物十餘劑,病就痊癒了。一般來說,溫熱暑症伴隨腹瀉的病人,正是熱邪向下移動,怎麼可以誤用溫燥的藥物呢?這無異於火上澆油!

同時,一位男子患病危在旦夕,請求孟英診治。他神志昏迷,舌頭發黑,抽搐,脈搏微弱,孟英說:「太遲了!這是犀角地黃證,可惜沒人用。 」病人家屬說:「陸某已經多次使用這個方子了。」於是孟英索要方子查看,發現雖然使用了犀角屑八分、生地五錢,但由於病人腹瀉,還配了枳殼和炒焦白朮各三錢。

孟英嘆息說道:「這個方子從來沒有這樣的加減法。況且清涼下瀉來對抗溫燥,只是徒有犀角地黃的名稱而已。古人治病,一定會留出退路。現在反而堵住了病人的退路,是因為學的是不合理的醫術,結果導致病人沒有活路,實在令人痛心。」

孟英的同門師兄弟家中患瘧疾,一開始用消散的方法治療,後來又用補中益氣的藥物。治療了一個月,病人依然虛弱不堪,腹部好像有氣聚積,時常要向上衝,呼吸急促,心跳不穩,汗出很多,頭暈目眩,左邊脅肋震動,口渴難忍,徹夜難眠,身體瘦得像柴火一樣,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。孟英的師傅趙菊齋先生拉著孟英去診治,他摸脈發現脈象弦細而數,按壓時不鼓,就對師兄弟說:「不要再把瘧疾這個字掛在心上,十天左右就會好起來。如果看到病人久患瘧疾,就想著要截斷病勢,或者聽到前醫生說病人是第一次患瘧疾,叫做胎瘧,必須讓瘧疾發作透,即使身體瘦得像鶴一樣也沒關係,這些都不是我所知道的。人一生不患瘧疾的也有,但從來沒有聽說過是在娘胎裡就患過瘧疾,然後才出生的人。」

若以初次患瘧為胎瘧,則他病之初患者,無不可以胎字冠之矣。何以不聞有胎痢、胎傷寒之名乎?因醫者治瘧,而不知治其所以瘧,以致纏綿難愈者多。遂妄立胎瘧、鬼瘧等名,以紿世俗,而自文其淺陋。今昔相沿,賢者不免,故世人又有瘧疾不可服官料藥之戒。其實藥亦何嘗有官、私之別耶?服藥不當,皆能增病。

不服藥為中醫,不僅為瘧疾而言也。令正素稟陰虧,感邪不重,過投消散,營液重虛,再升其陽,本實欲撥。補中益氣,原是成方,與證不宜,於體不合,即為毒藥。我儀圖之,介類潛陽,重鎮理怯,甘酸化液,厚味滋陰,大劑而投,膚功可奏。相極感服,如法服之,果未浹旬,霍然病已。

白話文:

如果把初次患瘧疾叫做「胎瘧」,那麼其他疾病的初次患者,也都可以用「胎」字來冠名了。為什麼沒有聽說過「胎痢」、「胎傷寒」的名稱呢?這是因為醫生治療瘧疾,卻不知道治療它發病的原因,導致很多患者病情反覆難以痊癒。於是就胡亂創造「胎瘧」、「鬼瘧」等名稱,欺騙世俗,掩蓋自己的淺陋無知。這種說法流傳至今,即使是賢者也不免受其影響,所以世人又有了「瘧疾不可服用官府藥物」的禁忌。其實藥物本身並沒有官府和私人的區別,服用藥物不當,都會加重病情。

不服用藥物,這是中醫的原則,不只是針對瘧疾而言。如果患者本來就陰虛體弱,受到邪氣侵襲,但病症並不嚴重,卻過度服用消散之藥,就會導致營氣更加虛弱,再提升陽氣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補中益氣,本來是有效的方劑,但如果與病症不合,就會變成毒藥。我仔細觀察後發現,這個患者屬陰虛體質,需要潛藏陽氣,用重鎮的藥物來調理虛弱之體,以甘草來緩解藥性,厚味滋陰,用大劑量服用,就能達到療效。我讓他服用藥物,按照方法服用了不到十天,病就好了。

方以西洋參、熟地、牡蠣、紫石英、龜板、鱉甲、枸杞、當歸、冬蟲夏草、龍齒、阿膠、麥冬、龍眼、甘草、蒲桃干、紅棗、蓮子心、小麥等,出入互用也。

吳曲城三令郎,年未冠,患瘧,醫作食瘧、暑瘧、陰虛瘧治之,諸法不應。逆孟英視之,面色浮黃,便溏嘔惡,脘悶腹脹,溺少汗多,曰:濕瘧也。予枳、樸、芩、滑、蒼朮、半夏為方,送服香連丸而愈。繼用六君子善其後。或云先生近輯《溫熱經緯》,力辨暑必兼濕之非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用西洋參、熟地、牡蠣、紫石英、龜板、鱉甲、枸杞、當歸、冬蟲夏草、龍齒、阿膠、麥冬、龍眼、甘草、蒲桃干、紅棗、蓮子心、小麥等藥材,互相搭配使用。

吳曲城的三個兒子,年紀還不到二十歲,患上了瘧疾。醫生按照食瘧、暑瘧、陰虛瘧來治療,但效果都不好。孟英醫生去看診,發現病人面色浮黃,大便稀溏,嘔吐噁心,胸悶腹脹,小便少、汗多,便斷定是濕瘧。他用枳實、厚朴、黃芩、滑石、蒼朮、半夏等藥材配成方劑,並服用香連丸,病人就痊癒了。之後再用六君子湯調理身體。有人說孟英醫生最近編寫了《溫熱經緯》一書,在書中詳細論述了暑病必兼濕的道理。

今年黴雨全無,夏至後酷熱亢旱,流金爍石,濕自何來?方嘆先生析理之精,胡以此證是濕邪?大劑爍藥果然獲效,又何說歟?孟英曰:暑即天上之日,有何濕氣?人因畏暑貪涼,瓜果過度,雖無雨濕相雜,濕亦自內而生,所以暑每易於挾濕。而昧者遂指濕熱相合之病為暑證,殆由未見天日,故不識暑之真面目也。

一笑。

蔣禮園令堂,年七十三歲。患瘧,寒少熱多,時時自汗。咸慮其脫,議欲進補。孟英切脈洪數而滑,舌絳口乾,是暑為病也。與清解法數劑而痊。

張六橋,年逾七旬,素不耐病。新秋患瘧,托孟英籌速愈之方。曰:易事耳。第寒少熱多,苔黃渴汗,溺赤便秘,體厚多痰,杳不知飢,極其畏熱。其年雖耄,其證宜清,以大劑知、芩、連、滑、花粉、竹茹、厚朴、石膏,加雪羹投之,數劑而痊,康強如昔。

白話文:

今年完全沒有梅雨,夏至過後天氣酷熱乾燥,金光閃爍,石頭發燙,哪裡來的濕氣呢?我剛還想,先生分析病情真是精準,怎麼會用濕邪來解釋這個情況呢?大量使用燥熱藥物竟然真的治好了病,這又是怎麼回事呢?孟英說:暑氣就是天上的陽氣,哪有什麼濕氣呢?人因為害怕暑氣而貪圖涼爽,大量食用瓜果,雖然沒有雨水和濕氣混合,但濕氣也會從體內產生,所以暑氣很容易夾雜濕氣。那些不明事理的人就將濕熱混合的病症當成暑症,恐怕是因為他們沒有見過太陽,所以不了解暑氣的真面目。

一笑。

蔣禮園的母親,今年七十三歲。患上瘧疾,發冷的時間少,發熱的時間多,經常自汗。大家都擔心她會虛脫,想要給她進補。孟英診脈發現脈象洪數而滑,舌頭紅絳,口乾,這是暑氣引起的病症。給她開了幾劑清熱解毒的藥物就治好了。

張六橋,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,身體素來不耐病。入秋後得了瘧疾,請孟英想辦法快速治好。孟英說:很容易治好。只是他發冷的時間少,發熱的時間多,舌苔黃,口渴出汗,小便赤色,大便乾結,身體肥胖痰多,完全不感到飢餓,非常怕熱。雖然他年紀很大了,但病症適合清熱治療,可以用大劑量的知母、黃芩、黃連、滑石、花粉、竹茹、厚朴、石膏,加上冰涼的雪羹,煎服幾劑就治好了,身體恢復了以往的健康。

羅氏婦先患痰嗽,氣逆礙眠,後兼瘧痢並作,醫者僉云無法,浼人乞診於孟英。脈見滑數,口渴苔黃,不飢脘悶,溺似沸湯,曰:無恐也。雖見三證,其實一病。蓋肺胃大腸,一氣流通。暑伏肺經,始為痰嗽。失於清解,氣逆上奔。溫納妄投,胃樞塞滯,郁遏成瘧。渴飲汗多,熱甚寒微,病情畢露。

溫化再誤,轉入大腸,赤白稠黏,無非熱迫,不必見證治證,但治其暑,則源清流自潔矣。以葦莖湯,加滑石、黃芩、竹茹、石膏、厚朴授之,不旬日而三證悉瘳。

朱生甫明經令郎萊云之室,娩後月餘患間瘧。孟英脈之,虛數而弦,頭疼腹痛,苔色甚薄,乳少善嘔,乃營虛而邪客少陽也。令郎斷乳,庶免蓐勞。劑以柴、芩、茹、半、桑、楝、延胡、枇杷葉。二帖,嘔止腹不痛,去楝實、延胡,加當歸。四帖,瘧罷能餐,而頭尚痛,再加杞、菊。

白話文:

羅氏婦人患病,孟英醫師診治記錄

羅氏婦女先前患有痰嗽,呼吸不順,氣逆上衝,導致失眠。後來又兼患瘧疾和痢疾,病情複雜,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,於是求助於孟英醫師。

孟英醫師診脈發現脈象滑數,患者口渴,舌苔黃,不思飲食,腹脹不適,小便如沸水般熱。他判斷道:「不必擔心,雖然出現了三種症狀,其實只是一種病。」

孟英醫師解釋說:「肺、胃、大腸三者氣機相通。暑熱侵犯肺經,導致痰嗽。若未及时清解暑热,則气逆上冲。又因治疗不当,温补之藥误入胃中,造成胃气壅滞,郁积成瘧疾。患者口渴多汗,熱盛寒微,病情顯露無遺。」

孟英醫師指出:「溫化之法使用不当,導致暑熱轉入大腸,出現赤白稠黏的痢疾。這都是因為暑热逼迫所致,不必拘泥于症状,只需要針對暑热进行治疗,就能使源頭清澈,病症自然消除。」

於是孟英醫師處方[葦莖湯],加入滑石、黃芩、竹茹、石膏、厚朴,僅十天,羅氏婦人的三種病症就全數痊癒。

朱生甫明經令郎萊云之室,生產完畢後一個多月,患間歇性瘧疾。孟英醫師診脈發現脈象虛數而弦,患者頭疼腹痛,舌苔薄白,乳汁少且易嘔吐,診斷為營氣虛弱,邪氣侵犯少陽經。孟英醫師建議令郎斷奶,避免过度劳累。

孟英醫師為其開了柴胡、黃芩、竹茹、半夏、桑白皮、苦楝皮、延胡索、枇杷葉等藥材組成的方劑。服藥兩帖後,嘔吐停止,腹痛消失,於是去掉苦楝皮和延胡索,改加當歸。再服藥四帖,瘧疾停止,能正常飲食,但頭疼未愈,又加上了枸杞和菊花。

服三劑,頭不疼,改用甘麥大棗,加歸、芍、杞、菊、竹茹、蒲桃干、藕調之,經行而愈。

陳氏婦,季夏患瘧,寒微熱熾,舌紅不渴,而思啖瓜果,不飢不食,二便皆通,夜不成眠,汗多神憊。孟英審脈虛軟微數,雖屬暑瘧,邪不甚重,惟營陰久虧。不須重劑,誅罰無辜。以西洋參、知母、芩、茹、白薇、麥冬、西瓜翠衣為劑,果三嗓而瘳。

胡氏婦患瘧,寒少熱多。自云陰分素虧,醫進清解涼營之藥多劑,其熱愈熾。改用養陰法,嘔惡煩躁,自欲投井。或謂今年中伏之時,風雨連朝,人須挾纊,有何暑熱?而多服涼劑,以致瘧來發躁,必屬虛火,擬以姜附治之。病者云:吾舌已脫液,陰將涸矣。堅不肯服,而請決於孟英。

白話文:

服用三劑藥後,頭就不痛了,改用甘麥大棗,再加入歸、芍、杞、菊、竹茹、蒲桃乾、藕調製,經過月經週期後就痊癒了。

陳氏婦人,夏季末患上瘧疾,寒症輕微,熱症強烈,舌頭紅潤不渴,卻想吃瓜果,沒有食慾,大小便都很通暢,晚上睡不著覺,汗多神疲。孟英診脈發現脈搏虛軟微數,雖然屬於暑瘧,但邪氣不重,只是營陰長期虧損。不需要用重劑,避免無辜受罰。以西洋參、知母、黃芩、竹茹、白薇、麥冬、西瓜翠衣為藥方,服用三劑後便痊癒了。

胡氏婦人患上瘧疾,寒症少熱症多。她自己說陰虛體質,醫生給她開了很多清解涼營的藥,結果熱症更強烈。改用養陰法後,她出現嘔吐、噁心、煩躁,想要跳井自殺。有人說今年中伏時期,連續下了幾天雨,人們都需要穿棉衣,怎麼會有暑熱?她卻服用很多涼性藥,導致瘧疾發作,變得煩躁,一定是虛火,應該用薑附來治療。病人說:我的舌頭已經脫水,陰液快要乾涸了。她堅決不肯服藥,請求孟英幫忙決定。

脈至滑數,右寸關更甚。視其舌淡白而光滑,儼似無苔,其實有苔如膜,滿包於舌也。證屬陰虛吸暑,兼以痰阻清陽。初治失於開泄耳。授菖、茹、連、半、旋、茯、蘇、枳、枇杷葉為小劑,取其輕清開上也。兩服,舌即露紅,嘔止受谷,瘧熱亦減。又兩服,瘧竟罷。孟英曰:余亦初不料其若是之神也。

隨以清養善後而安。

高某,以陰虛之體而患瘧於暑月,久而不愈。馮、黃二醫僉用補養矣,而杳不知飢,欲噫不暢,便溺艱澀,渴喜沸湯。孟英診脈緩澀不調,按其胸次堅而不柔,舌上滿布干黃薄苔,曰:氣機鬱結,痰滯未行,如何遽投補劑?予菖、貝、旋、蔞、蘇、桔、連、半、紫菀、枇杷葉為方,四帖而愈。始從調養以善其後。嗣有王雨蒼仲郎之證治,與此略同。

白話文:

病人脈象滑數,右手寸關脈尤為明顯。舌頭顏色淡白光滑,看起來像是沒有舌苔,但其實有薄薄的苔膜覆蓋整個舌頭。這表示患者屬於陰虛吸暑,又伴隨痰阻清陽的症狀。一開始治療失誤,沒有採取開泄的方法。於是開了菖蒲、澤瀉、黃連、半夏、旋覆花、茯苓、蘇葉、枳實、枇杷葉等藥物,用量很小,目的是輕清開上。服藥兩劑後,舌頭就露出紅色,嘔吐止住,可以進食,瘧疾發熱也減輕。又服兩劑,瘧疾就完全消失了。孟英說:「我一開始也沒有想到藥效會如此神奇。」

之後就用清養的方法調理身體,使患者恢復健康。

高某患有陰虛體質,在夏季患上瘧疾,久治不愈。馮、黃兩位醫生都用補養的方法治療,但高某仍然沒有食慾,想吐卻吐不出來,大小便困難,口渴想喝沸水。孟英診斷他的脈象緩澀不調,按壓胸部感覺堅硬不柔軟,舌頭上佈滿乾燥的黃色薄苔,說道:「氣機鬱結,痰濕停滯,怎麼可以貿然用補藥呢?」於是開了菖蒲、貝母、旋覆花、蔞仁、蘇葉、橘皮、黃連、半夏、紫菀、枇杷葉的方子,四帖藥就治好了。一開始就用調理的方法,使高某的身體恢復健康。後來有王雨蒼仲郎的病症和治療方法,與這個案例大致相同。

謝氏婦,素體孱弱,亦屬陰虛暑瘧久延,舌色鮮赤。醫投養血,竟不見功。孟英視之曰:舌雖無苔,色絳而澤,此非脫液,乃液為痰隔而不能上布,故不生苔。如果脫液,詎能如是之鮮澤哉?蓋痰雖因火灼成,究是水液所結,其潮氣上騰,舌自不燥。與茹、貝、菖、蔞、芩、桔、蛤粉、枇杷葉等藥,痰果漸吐。

三日後,熱減知飢,白苔漸布,改用養陰清熱而瘳。孟英嘗曰:臨證必先辨其病屬何因,繼必察其體性何似,更當審其有無宿恙,然後權其先後之宜,才可用藥。自然手到病除,無枘鑿之不入矣。又曰:熱證有見白潤苔者,亦痰盛於中,潮氣上蒸也。此不可遽施涼潤,先宜開以辛通。

白話文:

謝姓婦人,體質虛弱,長期患有陰虛暑瘧,舌頭顏色鮮紅。醫生給她服用養血藥,卻不見效。孟英醫生看過她後說:「雖然舌頭上沒有苔,但顏色紅潤且有光澤,這不是脫水,而是因為痰液阻隔,無法上達舌面,所以沒有長苔。如果真的脫水,舌頭怎麼會這麼紅潤有光澤呢?痰雖然是由火熱灼傷形成的,但本質上還是由水液凝結而成。痰氣向上蒸騰,所以舌頭不會乾燥。我建議用茹、貝、菖、蔞、芩、桔、蛤粉、枇杷葉等藥物,這樣痰就會逐漸吐出來。」

三天後,患者熱退能吃,舌苔逐漸出現,孟英醫生改用滋陰清熱的藥物,病人便痊癒了。

孟英醫生常說:「臨床上一定要先辨別病症的病因,接著要觀察患者的體質,還要仔細審查是否有舊病,然後才能權衡治療的先後順序,才能正確用藥。這樣自然就能藥到病除,不會像用錯方法一樣,徒勞無功。 」他又說:「熱症患者有時會出現白潤的舌苔,這也是因為痰液在體內積聚,痰氣上蒸造成的。這種情況不能馬上使用寒涼藥物,要先用辛溫藥物來通開痰氣。」

而昧者但知苔色白潤為寒證之的據,遂不詳勘其兼證,而妄投溫散燥補以誤事者多矣。附錄於此,學者識之。

陳德齋令侄緝庵患瘧,黃某連投小柴胡湯,漸至熱勢如長,撫之烙手。時當盛暑,帳幔不啟而不得汗,神情瞀亂,大渴苔黃,脘悶欲嘔,便秘溺赤。孟英按脈軟滑而數,身面膚赤。乃暑濕挾痰轇輵於中,氣機阻痹,宜予清宣劑。以菖、茹、蔞、枳、知、滑、芩、連、花粉、枇杷葉、西瓜翠,服後痰即漸吐,異日瘧來有汗。病者臥於藤榻,身穿西洋布汗衫短褲,其汗但出於衣不遮蔽之處。

孟英適至,診畢令裸其體,汗即遍出,熱亦尋退。方不加減,四劑瘧斷更衣,胸舒安穀。另以輕清肅滌餘邪而愈。(世人不論天時,不究病因,但知蓋覆以取汗者,宜於此案探討其未發之義,不可草草讀過也。)

白話文:

那些不懂的人,只知道苔色白潤是寒證的依據,便不仔细观察其他症状,就随意投用温散燥补的药物,结果误事的人很多。我把这个案例附在这里,供学习者参考。

陈德斋的侄子缉庵得了疟疾,黄某连续给他服用小柴胡汤,病情越来越重,热势如同火焰般炙人,摸起来烫手。当时正值盛夏,帐幔也不敢打开,病人出不了汗,神志迷糊,口渴舌苔发黄,胸闷想吐,便秘,小便赤色。孟英诊脉,发现脉象滑数,身体和脸都发红。诊断是暑湿挟痰阻滞于内,气机阻闭,应该用清宣的药物治疗。于是用菖蒲、泽泻、香薷、枳实、知母、滑石、黄芩、黄连、花粉、枇杷叶、西瓜翠衣等药,服药后痰液逐渐吐出,第二天发疟时出了汗。病人躺在藤椅上,穿着西洋布汗衫和短裤,汗只从衣物没有遮蔽的地方冒出来。

孟英正好来访,诊脉后就让病人脱光衣服,汗马上就全身都出来了,热也很快退了。药方没有增减,服用四剂后疟疾就彻底好了,病人胸部舒畅,可以正常吃饭。又用了一些轻清的药物来肃清残余的邪气,最终痊愈。(世人不管天时,不探究病因,只知道盖被子出汗的人,应该从这个案例中探讨一下没有发觉的道理,不要匆匆读过。)

許子芍年甫冠,平素飲食不節,氣滯多痰。偶患時瘧,溺赤苔黃,脈至滑數,脘悶不飢,孟英投清解一劑。其門下醫者黃某云:瘧疾以小柴胡湯為主方,乃舍之不用,而以竹茹大寒之品,遏伏其邪;菖蒲散心之藥,耗損其神。此病雖輕,而藥已誤,恐有變證。病家聞而惑之,次日即服其方,病勢日進,輒云菖蒲散心,以致神氣不安;竹茹寒滯,以致邪不能解。小柴胡方內加入桂枝、首烏等藥,狂熱尤甚。

黃後薦招任某會診,交口以為開手一藥之誤,恐延虛脫,徑用生脈、六味,加龍、牡、杜仲、續斷、阿膠之類服之。半月後,病者目不能張,畏聞聲響,語出無音,身挺而重,不能轉側,略一動搖,則手足震掉,如擂鼓然,房中几案皆為撼䐈。黃任二醫僉云汗脫在即,舉家皇皇。

白話文:

許子芍年紀剛過二十,平時飲食不節制,導致氣機鬱滯,痰多。偶然患上間歇性瘧疾,小便赤紅,舌苔黃膩,脈象滑數,胸悶不飢。孟英大夫開了一劑清解之藥。

他門下的醫師黃某說:「瘧疾應該以小柴胡湯為主方,你卻不用,反而用竹茹這種寒涼之品,壓抑了病邪;菖蒲散屬於心藥,會耗損心神。雖然這個病症不嚴重,但用藥錯誤,恐怕會產生變證。」

病人家屬聽了疑惑不解,第二天就按孟英的藥方服用,病情反而加重,說:「菖蒲散傷了心神,所以精神不安;竹茹寒涼滯留,所以病邪無法解除。」

黃某又推薦招任某大夫會診,兩人一致認為孟英開的第一劑藥就犯了錯誤,恐怕會導致虛脫,於是馬上用生脈、六味湯,再加上龍骨、牡蛎、杜仲、續斷、阿膠等藥物治療。

半個月後,病人雙目無法睜開,害怕聽到聲音,說話沒有聲音,身體僵硬沉重,無法翻身,稍微一動就會手足顫抖,如同擂鼓一般,房間裡的桌椅都為之震動。黃任二位醫師都說汗出虛脫在即,全家人焦急萬分。

其堂兄蘭嶼虀夜拉孟英往視,脈甚弦疾,曰:病藥也。其何能脫?疏方以天竹黃、竹茹、竹葉、竹瀝並用。病者聞而咋舌,謂一味竹茹釀成大病,一方四竹能不殺人?仍服任某補劑,以冀留人而再治病也。又旬日,瘧徑不作,至時惟腦後之枕骨與兩足跟著席,身則反張如弓,如是數刻,則昏亂狂走。醫者諉為祟病,符醮水陸,大弗不貲,而病如故。

既而黃某疽發於背,任亦託病不出。所親陳雪舫力舉孟英胸無畦畛,不妨再懇其挽救。病家計窮,始為諄請。脈仍弦疾而左尤堅搏,且善啖而腹脹如石矣。孟英曰:幸而便通,猶可無虞。以旋覆、赭石、菖蒲、膽星,枳實、黃連,青黛、整塊硃砂兩許,合四竹為方,調服蘇合香丸。一劑而反張狂譫皆減,病者云:我今日如夢初醒,而精神自覺惘惘。

白話文:

他的堂兄蘭嶼虀夜拉孟英前去探望,診脈發現脈象很弦急,便說:「這是藥物所致的病症,他怎麼可能好呢?」於是開了個方子,用天竹黃、竹茹、竹葉、竹瀝一起服用。病人聽到這個方子,嚇得目瞪口呆,認為單單竹茹就能釀成大病,一個方子用四種竹子,難道不會把人治死嗎?病人仍然服用任某的補藥,希望保住性命,再慢慢治病。又過了十天,瘧疾果然不發作了,但到了發作的時間,只覺得後腦枕骨和雙腳緊緊貼著床,身體卻反弓似的向後仰,持續了幾刻鐘,就昏亂狂躁起來。醫生認為這是邪祟作怪,便用符咒、祭祀、水陸法會等方法,花費不少錢財,但病情卻沒有好轉。

後來黃某背上長了毒瘡,任某也藉口生病不出門。親近的人陳雪舫極力推薦孟英,說孟英胸懷坦蕩,沒有門戶之見,不妨再懇請他出手相救。病人因為家境貧困,才迫切地請孟英再診。孟英再次診脈,發現脈象依然弦急,而且左側尤為堅實有力,病人食慾很好,但肚子卻脹得像石頭一樣。孟英說:「幸好大便通暢,還算安全。 」於是開了個方子,用旋覆花、赭石、菖蒲、膽星、枳實、黃連、青黛、整塊硃砂兩錢,再加上四種竹子,調製成藥丸,服用蘇合香丸。服用一劑藥後,反弓和狂躁的症狀都減輕了,病人說:「我今天感覺好像從夢中醒來,但精神還是有點恍惚。」

次日仍用原方,調以玉樞丹。得瀉四次,腹脹遂減,反張狂譫悉蠲。惟至時尚有氣逆肢掣耳。乃去玉樞丹,令吞送當歸龍薈丸。大便日瀉,胸腹漸柔。又服五劑,逆掣皆平。改用沙參、丹參、石英、茯神、白薇、梔子、絲瓜絡、貝母、海䖳、鳧茈等,清理善後而愈。孟冬已完姻矣。

嗣其僕陳福,陡患身面如金,便血吐血,求孟英視之。身熱苔垢而肢冷手紫,脈至如絲,曰:此急黃證,而兼血溢於上下,即所謂瓜瓤瘟也,藥不及救。越日果亡。(黃某,敦愛局瘍醫也,年逾六旬。忽患背疽,聞服參茸等藥七日而亡。夫背疽之敗,何至如是之速?必是暑熱為患,而誤從溫托耳。

白話文:

隔天繼續使用原本的藥方,並加入玉樞丹。病人排泄了四次,腹脹減輕,神志不清、胡言亂語的症狀也消失了。只不過還是有些氣逆、肢體抽搐、耳朵有問題。於是便停用玉樞丹,改用當歸龍薈丸。病人每天都排便,胸腹逐漸柔軟。又服用五劑藥後,氣逆和抽搐都平息了。之後改用沙參、丹參、石英、茯神、白薇、梔子、絲瓜絡、貝母、海螵蛸、鳧茈等藥,清理殘留病氣,最後痊癒。孟冬時節,婚事也辦妥了。

後來孟英的僕人陳福,突然得了全身發黃、便血吐血的病症,請求孟英診治。陳福身體發熱,舌苔厚膩,但四肢冰冷、手腳發紫,脈搏微弱如絲。孟英診斷說這是急黃病,而且伴有上下出血,就是俗稱的瓜瓤瘟,藥物已經無力回天了。隔天,陳福果然就去世了。

(黃某是一位擅長治療瘡瘍的醫生,年過六旬。突然患了背疽,聽說他服用參茸等藥物七天就去世了。背疽的病症,為何會如此迅速惡化?一定是暑熱作祟,而他卻誤用了溫補的藥物。)

楊素園大令批《仁術志》云:硃砂不宜入煎劑,當生研少許調服,愚謂硃砂但忌火煉,不忌湯煎。且整塊而煎,僅取其氣,較研服其質者尤無弊也。余澗花《印雪軒隨筆》云:刑幕鄭春潭,患秋感發狂,譫語喃喃,若與人爭辨。謂有二鬼向其索命,乃索筆作遺囑,處分身後事。

如是者數晝夜,山右武君視之曰:非鬼也。病由邪熱未清,遽服補劑耳。如法治之,浹旬而起。設非武君,不又為談因果者,添一公案哉。子芍之證,亦猶是耳。)

陳載陶,年五十五歲,患瘧兩旬,始迓孟英診之。脈不浮而弦滑且數,按之愈甚,苔色黃膩滿布,熱至大渴,極喜冷飲,小溲赤臭,熱時則點滴莖痛,大解不行,間數日則略下稀水。是暑熱挾痰見證,疏清解法予之。及閱前醫之方,初則柴、桂、薑、棗,嗣用參、甘、耆、朮、首烏、草果之類,溫補雜投,其瘧日甚。其發日遲,其補日峻,其口日渴。

白話文:

余澗花在《印雪軒隨筆》中記載,刑幕鄭春潭患了秋感發狂,神志不清,胡言亂語,仿佛和人爭辯。他自稱有兩個鬼魂來索命,便索要筆寫遺囑,處理身後事。

這種情況持續了數日,山右武君去看望他,說:“這不是鬼魂,而是由於體內的邪熱未清,急於服用補藥造成的。”武君按照正確的方法治療他,十天后鄭春潭就康復了。如果不是武君,恐怕又會有人將此當成因果報應的案例來添油加醋吧。子芍的病症也和這個類似。

陳載陶,年五十五歲,患瘧兩旬,始迓孟英診之。

脈不浮而弦滑且數,按之愈甚,苔色黃膩滿布,熱至大渴,極喜冷飲,小溲赤臭,熱時則點滴莖痛,大解不行,間數日則略下稀水。是暑熱挾痰見證,疏清解法予之。及閱前醫之方,初則柴、桂、薑、棗,嗣用參、甘、耆、朮、首烏、草果之類,溫補雜投,其瘧日甚。其發日遲,其補日峻,其口日渴。

陳載陶,五十五歲,患瘧疾已有二十天,才請孟英醫生診治。脈象不浮,但弦滑而數,按壓後更甚,舌苔黃膩滿布,病人發熱口渴,極喜歡喝冷飲,小便赤色且有臭味,發熱時會感到滴滴尿痛,大便不通,間隔幾天會排泄稀便。這是暑熱挾痰的典型症狀,應該使用疏清解表的方法治療。後來翻閱前醫的處方,發現一開始用柴胡、桂枝、生薑、大棗等藥物,後來又用人參、甘草、黃芪、白朮、首烏、草果等溫補藥物,各種藥物混雜在一起使用,結果瘧疾反而更加嚴重。他的瘧疾發作的時間越來越晚,補藥卻一味地猛補,他的口渴也更加厲害了。

乃令熱時少飲西瓜汁一二杯,病者飲瓜汁而大快,輒恣飲一二碗。蓋謂其體厚陽虛,中氣不足,故溺赤而便稀水。又云暑是陰邪,熱自濕來,不可稍犯寒涼之藥,因仿景岳治陰虛傷寒以冷水與桂附並行之例,而令其服溫補以治瘧,少佐瓜汁以解渴也。噫!景岳此案之不可為訓,葉香岩發揮於前,魏玉橫辨謬於後,奚可尤而效之乎?治而勿愈,反責病人過飲瓜汁使然。余謂此證,苟非日飲瓜汁一二碗,早以液涸痰膠,燎原莫救也。

病者聞而頷之。服數劑,胸前赤斑密布,瘧渴皆減,溲漸通,苔轉白。前醫云:再不溫補,恐其驟變。病者惑之,仍服其藥,並加鹿茸、附子。又旬余,瘧如故而形瘦面黧,氣衝干嗽,白糜滿舌,言蹇無眠。醫者皇皇,病家慼慼,復延孟英視之。脈仍數,曰:邪較衰矣,西瓜汁之功也。

白話文:

醫生讓病人少喝些西瓜汁,病人覺得很舒服就喝了好幾碗。醫生認為病人體質偏寒,陽氣不足,所以小便赤紅,大便稀薄。又說暑氣是陰邪,熱氣從濕氣而來,不能隨便服用寒涼的藥物。他模仿景岳用冷水配桂枝、附子治療陰虛傷寒的例子,讓病人服用溫補藥物治療瘧疾,並少喝西瓜汁解渴。真是不可取的做法!景岳的案例不可效仿,葉香岩早就批判過,魏玉橫也反駁過,為什麼還要效仿呢?治療沒有效果,反倒怪病人喝太多西瓜汁。我覺得,如果病人不每天喝一兩碗西瓜汁,早就因體液枯竭,痰液阻塞,病情嚴重到無藥可救了。

病人聽了醫生的话,點點頭。服用了幾劑藥後,胸前出現了紅色的斑點,瘧疾和口渴都減輕了,小便也逐漸暢通,舌苔也變白了。之前的醫生說:再不溫補,恐怕病情會突然變化。病人迷惑了,又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,還加了鹿茸和附子。過了十多天,瘧疾仍然沒有好轉,反而身體消瘦,面色黝黑,氣喘咳嗽,舌苔上佈滿了白糜,說話含糊不清,無法入睡。醫生慌張,病人也焦急,又找來了孟英醫生診治。孟英醫生把脈後說:邪氣已經減弱了,這是西瓜汁的功勞。

陰受劫矣,溫補之力也。極早回頭,尚堪登岸。爰以西洋、生地、甘草、石斛、石英、葳蕤、麥冬、黃連、阿膠、牛膝為方,並令熬鱉汁飲之。五劑,而瘧罷嗽蠲,得眠安穀,苔亦全退。但舌紅口辣,溲赤不清,前方去連、膝,加歸、杞。服八劑,始解堅燥黑矢而愈。然病者喜溫補,既愈仍囑前醫善後。

故舌紅口辣,與胸前斑點,久不能消,直至冬令。孟英力勸停藥,始漸除也。有朱湘槎者,與載陶年相若體相似也。秋杪自越患瘧旋杭,屢藥不應,遲孟英視之,面赤脘悶,二便不行,熱則譫言,苔焦口渴,予小陷胸湯,加菖、茹、梔、翹、花粉、竹葉等藥。群謂肥人之體慮其陽,不敢服此涼劑。

白話文:

身體陰氣受損,需要溫補來恢復。及早調整,還有機會康復。因此,使用西洋參、生地、甘草、石斛、石英、葳蕤、麥冬、黃連、阿膠、牛膝等藥材,並讓病人喝熬好的鱉汁。五劑藥後,瘧疾和咳嗽消失,能安穩睡覺,吃飯也正常了,舌苔也完全退去。但是舌頭紅,嘴巴辣,小便顏色深,因此去掉了黃連和牛膝,加入生地和枸杞。服用了八劑後,才解決便秘的情況而痊癒。不過病人喜歡溫補,痊癒後仍然請之前的醫生繼續調養。

因此,舌頭紅,嘴巴辣,胸前斑點久久不能消,一直到冬天。孟英大力勸說病人停藥,才逐漸消退。還有一位名叫朱湘槎的人,年紀和載陶差不多,身體狀況也很相似。秋天末期,他在越地染上瘧疾,回到杭州後,服用很多藥都無效,才請孟英診治。他面色潮紅,胸口悶脹,大小便不通暢,發熱時神志不清,舌苔焦黃口渴,孟英開了小陷胸湯,加入菖蒲、澤瀉、梔子、翹搖、花粉、竹葉等藥。很多人認為他體型肥胖,擔心他陽氣不足,不敢服用這種寒涼的藥。

治載陶之前醫,迎合主見,大投溫補。載陶偶見孟英而述之,孟英曰:湘槎殆矣。此時恐無西瓜汁以救藥誤也。旬日後,果狂躁而亡。其未亡前一日,人已昏狂,畢某診云:暑熱內陷,意欲挽救,投以犀角等藥一帖。故前醫於陳證,則攘為溫補之功,於朱證則卸為犀角之罪。

蓋明知溫補易售,可以避罪邀功,故樂操其術,而不肯改弦易轍也。後載陶令兄哲堂喬梓,同時患瘧,因前車之鑑,雖汗多懶語,酷類虛象,不敢從補,均依孟英作暑濕內伏治而愈。

陳雪舫令郎小舫,年甫冠,人極清癯。偶患瘧,醫與柴、葛、羌、防數帖,遂不飢不寐,胸膈阻塞,湯水不能下咽,壯熱神疲,汗出不解,二便閉澀,舌絳齦疼,齒縫血流,凝結於齶。孟英持其脈細而數,有下厥上竭之勢,而肺未肅清,宜用輕劑。以葦莖、冬瓜子、紫菀、元參、通草、枇杷葉、旋覆、滑石、蔞皮、西瓜翠衣為方,數啜而安。嗣用養陰,西洋參不過一錢,生地不過三錢。

白話文:

治療載陶的先前醫生,迎合病人主觀意見,大量使用溫補藥物。載陶偶然遇到孟英,便將此事告知,孟英說:「此人情況危殆,恐怕沒有西瓜汁可以解救藥物的錯誤了。」十天後,病人果然狂躁而亡。在他去世前一天,病人已經昏迷,畢姓醫生診斷說:「暑熱內陷,想要搶救,就用犀角等藥一帖。」所以先前醫生在病症初期,就將治癒歸功於溫補,到了病症嚴重時,便將責任推卸給犀角藥。

其實,他們明知道溫補藥物容易賣出去,可以逃避責任,還可以邀功,因此都樂於使用這種方法,不肯改變自己的做法。後來,載陶的哥哥哲堂、喬梓同時患上瘧疾,他們吸取了前車之鑑,雖然病人出汗多,說話懶散,看起來很虛弱,但他們不敢再用溫補藥物,都按照孟英的指示,用治療暑濕內伏的方法,最終都痊癒了。

陳雪舫的兒子小舫,剛成年,身體非常瘦弱。偶然患上瘧疾,醫生給他開了幾帖柴胡、葛根、羌活、防風的藥方,結果病人食慾不振,徹夜難眠,胸膈堵塞,無法吞咽湯水,發熱乏力,汗出不止,大小便不通,舌頭發紅,牙齦疼痛,牙縫裡流血,血凝結在牙床之上。孟英把脈後發現脈象細而快,有下虛上實的趨勢,而且肺部還沒有完全恢復,應該用輕劑治療。他開了葦莖、冬瓜子、紫菀、元參、通草、枇杷葉、旋覆花、滑石、蔞皮、西瓜翠衣等藥,病人喝了幾口就舒服了。接著用養陰藥物,西洋參只用一錢,生地只用三錢。

緣其稟賦極弱,不但攻散難堪,即滋培稍重,亦痞悶而不能運也。耆、術之類,更難略試。故量體裁衣,乃用藥之首務也。

董茂清患瘧,脈軟脘脹,手紫面黃,便秘溺紅,苔膩而渴,孟英曰:暑濕挾穢,氣阻於募原,用菖、樸、橘、半、杏、滑、芩、翹、蔞、枳、銀花,加雪羹出入為方。服五劑,便瀉知飢,瘧休而愈。

陳芷潯主政患瘧,跗腫便溏,痰多食少,時欲嘔吐,間有振聲。孟英取其脈,微弱而弦,不渴無苔,小溲不赤,乃中虛寒濕為患也。方以六君去甘草,加桂枝、苡仁、白芍、吳萸,投劑即減,半月而愈。

沈陶安寒熱初作,醫用溫散藥,即眩悗不安。延孟英視之,舌絳無苔,大渴多汗,瘧則寒微熱甚,發時咳嗽兼嘔,溺少不飢,脈洪且數。清癯之體,陰分素虧,而伏暑化瘧也。予知、芩、茹、貝、花粉、白薇、銀花、元參、枇杷葉、紫菀、冬瓜子等藥出入為方。服後連解赤糞,瘧即遞輕,不半月而愈。

白話文:

病人體質虛弱,不僅難以用攻散藥物,即使稍微滋補也容易引起腹脹不適,難以消化吸收。溫補類藥物更不能隨意使用。所以,根據患者體質用藥,是治病的首要原則。

董茂清患瘧疾,脈象軟弱,腹部脹滿,手腳發紫,面色發黃,大便秘結,小便發紅,舌苔厚膩口渴。孟英認為是暑熱濕邪夾雜穢氣,阻滯在中焦,因此用菖蒲、白芷、橘皮、半夏、杏仁、滑石、黃芩、蒼翹、萆薢、枳實、銀花等藥,並加入雪羹,根據情況加減用藥。服藥五劑後,患者大便通暢,恢復食慾,瘧疾痊癒。

陳芷潯患瘧疾,腳踝腫脹,大便稀溏,痰多食少,時常想嘔吐,偶爾會發出顫抖的聲音。孟英診脈發現,脈象微弱而弦緊,不口渴,舌苔不厚,小便不發紅,判斷是脾胃虛寒濕邪入侵所致。於是用六君子湯去甘草,加入桂枝、薏苡仁、白芍、吳茱萸等藥。服藥後症狀減輕,半個月後痊癒。

沈陶安患瘧疾初期,醫生用溫散藥物治療,但反而出現頭暈目眩、心神不寧的症狀。孟英診察後發現,患者舌頭發紅無苔,口渴多汗,瘧疾發作時寒輕熱重,發熱時伴有咳嗽和嘔吐,小便量少,不感到飢餓,脈象洪大而數。體形消瘦,體質偏虛,是因暑熱伏藏體內轉化為瘧疾。於是用知母、黃芩、生地、貝母、花粉、白薇、銀花、玄參、枇杷葉、紫菀、冬瓜子等藥,根據情況加減用藥。服藥後連續解出紅色的糞便,瘧疾逐漸減輕,不到半個月就痊癒了。

乃兄秋粟賈於蘇,因八月初五日上海寇警,吳門震恐,遂踉蹌旋里。迨十七日忽發瘧,但熱無寒,汗多昏譫,脈亦洪數,嘔嗽溺頻,曲糵素躭,體豐痰滯。孟英即以治陶安法佐以開痰治之。溏解頻行,其色皆赤。伏邪雖有去路,緣心陽過擾,譫渴不休,加犀角、竹葉、蓮子心之類。

至月杪診時,適大戰大汗之際,其家疑為有祟,方在禳禱,鐃鼓喧闐,病者神氣更不安恬。孟英令將蘸壇移遠,並灌以神犀丹一丸。其家問此證何不用石膏?孟英曰:藥有定性,病無定形。況旬日以來,苔退將淨,瘧即可罷,何必石膏?次日乃叔蘭谷另邀一醫視之,方雖相似,而迎合主人之意,加入石膏三錢,冰糖四錢,粳米一兩。連進兩帖,左脅即痞脹不堪,按之如柈,杳不思谷。

白話文:

你哥哥秋粟在蘇州做生意,八月初五上海發生寇警,吳門城裡人心惶惶,他便倉皇趕回家。十七日突然發瘧疾,只發熱不發冷,出汗多,神志昏迷,脈象也很快很強,還伴隨嘔吐、咳嗽、小便頻繁、食慾不振、體內痰多。孟英醫生用治陶安的藥方輔以開痰藥來治療。他腹瀉頻繁,而且大便都是紅色。雖然邪氣有了排洩的通道,但心陽過於擾動,病人一直神志不清、口渴不止,孟英又加了犀角、竹葉、蓮子心等藥材。

到了月底,孟英去看診時,病人正在大戰大汗,家裡人懷疑他被邪祟纏身,正在做法祈禱,鐃鈸鼓聲喧鬧,病人精神更加不安。孟英讓他們把做法的壇子移到遠處,並給病人灌了一顆神犀丹。病人家人問為什麼不用石膏,孟英說:藥物有固定的性質,疾病沒有固定的形狀。況且這十幾天來,舌苔已經退去,快要好了,瘧疾很快就會好,為什麼要使用石膏?第二天,你叔叔蘭谷又另外找了個醫生來看病,藥方雖然相似,但為了迎合病人家人,加了三錢石膏、四錢冰糖和一兩粳米。病人連吃了兩帖藥,左邊肋骨就脹痛難忍,按下去就像木頭一樣硬,完全不想吃東西。

病者悔恨云:月杪大汗之後,吾瘧已休,何以更醫?致生痞脹。仍迓孟英診之,脈來澀滯,苔復膩黃。因詢曾服滋膩之藥乎?陶安始述其所以,孟英曰:石膏為治暑良藥,吾非不善用者。因此證不止肺胃二經受暑,心肝二經皆有所病,故不用也。且內挾痰濕者,雖當用亦必佐以宣化之品。

辛丑夏家竾伯茂才患瘧,初起誤服此公石膏兩劑,腹遽脹,延成瘧鼓,幾至不起。後服多劑桂、附,及金液丹而始愈。蓋此公但見其瘧至睛赤,裸衣狂走,而不研察其病情也。余究其因,遽云瘧發時,其熱自下而上,比之心頭,即覺昏冒,且口不渴而惡涼飲,乃濕上甚為熱之證。

白話文:

病人懊悔地说:“月底大汗之后,我的疟疾已经好了,为什么还要看病?结果导致了痞胀。” 于是又请孟英医生诊治,脉象涩滞,舌苔又厚腻发黄。孟英医生就问他是否服用过滋补腻滞的药物?陶安才这才说出原因。孟英医生说:“石膏是治疗暑气的良药,我并非不会用它。只是这种情况不仅是肺胃两经受暑,心肝两经也都有病,所以不用。而且体内夹杂痰湿,即使要用石膏,也必须配以宣化之品。”

辛丑年夏天,家住竾伯茂才患上了疟疾,初期误服了石膏两剂,肚子马上就胀了起来,接着发展成疟鼓,差点儿就回天乏术。后来服用了很多剂桂枝、附子,以及金液丹才得以痊愈。那是因为医生只看到病人发疟时眼睛发红,赤裸着衣服狂奔乱跑,而没有仔细探察病情。我研究了原因,发现他发病的时候,热气是从下往上走的,到达胸口就觉得昏昏沉沉,而且不渴,还厌恶凉饮,这是湿气上浮,热气盛的症状。

彼時若以蒼朮同用,則濕熱之邪一齊同解,奚至延鼓哉?賢昆仲之瘧熱亦自下而上,系挾肝陽上升,故熱升則必嘔嗽。而令兄更有伏痰,故余劑中多用連、夏、菖蒲、滑石之類以化之。今瘧罷熱去之後,痰濕未清,石膏已誤,再佐糖、米之甘緩,俾膩塞而不行。苟不急為宣導,則鼓脹之萌也。

遂以蔞、薤、菖、枳、連、夏、旋、橘、楝、實、延胡、雞金、雪羹之類,出入互用。至二十劑,痞始泯然,粥食遞加,苔亦退盡,而竟不更衣,改用參、歸、杞、芍、橘、半、蓯蓉、首烏、鱉甲等藥。十劑,大解始下,堅黑異常,連解數日始淨。隨予峻補善後而痊。秋粟之室,懷妊九月,加以憂勞,九月初七日患瘧間作。

白話文:

當時如果用蒼朮一起使用,濕熱之邪就會同時解除,哪裡會延誤到鼓脹呢?您兄弟的瘧疾熱氣是由下往上,是肝陽上升引起的,所以熱氣上升就會出現嘔吐咳嗽。而您哥哥還有伏痰,所以我藥方中多用連翹、夏枯草、菖蒲、滑石等藥物來化解它。現在瘧疾退熱後,痰濕還未清除,石膏已經用錯了,再加糖、米等甘緩的藥物,就會使身體變得更加膩滯而無法排泄。如果不趕快疏導宣泄,就會導致鼓脹。

於是就用橘皮、薤白、菖蒲、枳實、連翹、夏枯草、旋覆花、橘核、苦楝皮、實脾散、延胡索、雞冠花、雪羹等藥物,互相搭配使用。到服用二十劑後,痞塊才漸漸消失,粥食也逐漸增加,舌苔也完全退去,於是就停止服用原來的藥物,改用人參、當歸、枸杞、芍藥、橘皮、半夏、蓯蓉、首烏、鱉甲等藥物。服用十劑後,大便終於排泄,顏色堅硬黑亮,連續排泄數天才乾淨。接著我給予峻補藥物來調理,最後他痊癒了。她住在一個秋收的糧倉裡,懷孕了九個月,又加上憂勞,在九月初七日染上了間歇發作的瘧疾。

寒熱之時,胎痛上竄,或下墜腰疼,更兼痰嗽帶下,口渴無苔,其勢甚危。孟英但於清解之中,加蔥白、蘇梗投之,連下赤矢,痛勢遞減。第瘧雖漸殺,至期必兩發,病者苦之。孟英曰:愈機也,毋憂焉。果浹旬而愈。復苦脘痛嘔吐,勺水不納,藥亦不受,授以藕汁、蘆根汁、梨汁,少加生薑汁,和入薔薇露、枇杷葉露、香櫞露,徐徐呷之漸瘥。嗣予滋養藥加黃柏,服之而愈。

迨冬至分娩甚快健。又秋粟令郎十歲,陶安令愛八歲,俱患間瘧,僉慮胎瘧難瘳。孟英曰:無是理也。小兒內無七情,苟能慎飲食,較大人易治焉。劑以清解,旬日胥痊。

白話文:

在寒冷或熱度變化的時候,母親會感到腹部疼痛上升,或者腰部疼痛下垂,再加上咳嗽和分泌物,口渴且舌頭上沒有苔蘚,這種情況非常危險。孟英只在清涼解毒的藥方中加入蔥白和紫蘇梗,連著服用後,紅色的矢狀物被排出,疼痛逐漸減輕。雖然瘧疾逐漸被殺滅,但在預定的時間內,很可能會再次發作,讓患者感到痛苦。孟英說:這是病情好轉的跡象,不必擔心。果然,在十天後病情得到痊癒。接著又遭受胃部疼痛和嘔吐的困擾,連一勺水都無法吞嚥,藥物也被拒之門外,他建議使用蓮藕汁、蘆根汁、梨汁,再加入少量生薑汁,與玫瑰露、枇杷葉露、橙皮露混合,慢慢飲用,病情逐漸改善。之後我添加了黃柏作為滋養藥物,服用後痊癒。

到了冬至時分,分娩非常順利。另外,他的兒子秋粟十歲,女兒陶安八歲,都患有間歇性的瘧疾,他擔心懷孕期間的瘧疾難以治癒。孟英說:並不是這樣的道理。兒童內心沒有七情六慾,如果能謹慎飲食,比成人更容易治療。以清涼解毒的方式調理,十天內全部恢復健康。

施玉林之侄順老,患瘧失治,自頭至足,龐然浮腫,溲赤便溏,不飢痰嗽,孟英授杏、樸、橘、半、蘇、滑、桑皮、通草、銀花、冬瓜皮、蘆菔為方。服六劑,瘧愈腫消,便堅溲暢,而善飯也。

沙沛生鹺尹令堂,年五十七歲,體素弱而多怫鬱。秋間患瘧於諸暨,醫治未效。冬初來杭,謝某疊進溫補,其勢孔亟。寒微熱熾,昏譫瘈瘲,目不識人,舌絳無液,苔色黃燥,便秘不行。延孟英視之,脈洪滑右甚,左手兼弦,乃痰熱深蟠,內風煽動也。予知母、花粉、蔞仁、竹茹各三錢,佐以梔、薇、翹、貝、橘紅、蓮心。

一飲而更衣溲暢,胸次較寬,痰嗽口糜,且知頭暈,乃去知母、花粉、蔞、翹,加沙參、苡、斛、麥冬、野薔薇露。次日瘧來甚減,糜退口乾,神憊音低,津虛痰滯也。去苡仁、枇杷葉、薔薇露,加知母、花粉各一錢五分,甘草五分,和入藕汁一杯。服二帖,瘧至甚微,口乾倦臥,脈則右虛左數。

白話文:

第一則

施玉林的侄子順老,患了瘧疾沒有治好,從頭到腳,整個身體腫脹浮腫,小便赤色,大便稀溏,沒有食慾,咳嗽痰多。孟英醫生開了杏仁、白朮、橘皮、半夏、蘇葉、滑石、桑皮、通草、銀花、冬瓜皮、蘿蔔等藥材組成的藥方。服用六劑後,瘧疾痊癒,腫脹消退,大便成形,小便通暢,而且能正常進食了。

第二則

沙沛生鹺尹的母親,年紀五十七歲,體質素來虛弱,而且容易鬱悶。秋天在諸暨患了瘧疾,經過治療卻沒有效果。冬天初到杭州,謝某醫生多次給她進補藥物,但病情卻十分危急。寒氣微弱而熱氣熾盛,神志昏迷,抽搐痙攣,不認識人,舌頭紅而乾燥,沒有津液,舌苔黃而乾燥,大便便秘不通。邀請孟英醫生診治,脈象洪大滑利,右手特別明顯,左手兼有弦脈,診斷為痰熱深藏,內風煽動。於是孟英醫生開了知母、花粉、桃仁、竹茹各三錢,佐以梔子、薇甘菊、羌活、貝母、橘紅、蓮子心。

服用一劑藥後,病人就換了衣服,小便通暢,胸部感覺寬敞,痰嗽減少,口糜也消退,而且能意識到頭暈,於是孟英醫生便去掉了知母、花粉、桃仁、羌活,加入沙參、薏苡仁、石斛、麥冬、野薔薇露。第二天瘧疾發作減輕許多,口糜退去但口乾,精神疲乏,聲音低微,診斷為津液虛損,痰濕阻滯。於是孟英醫生去掉了薏苡仁、枇杷葉、野薔薇露,加入知母、花粉各一錢五分,甘草五分,並用藕汁一杯調服。服用兩帖藥後,瘧疾發作微弱,口乾倦臥,脈象右手虛弱,左手脈象細數。

第一則

施玉林的侄子順老患了瘧疾,沒有治癒,全身浮腫,小便發黃,大便稀軟,沒有食慾,還咳嗽痰多。孟英醫生開了杏仁、白朮、橘皮、半夏、蘇葉、滑石、桑皮、通草、金銀花、冬瓜皮、蘿蔔等藥材組成的藥方。順老服用六劑藥後,瘧疾治好了,浮腫消退,大便恢復正常,小便暢通,而且能正常進食了。

第二則

沙沛生鹺尹的母親,五十七歲,體弱多愁,秋天在諸暨患了瘧疾,治療無效。冬天來到杭州,謝某醫生多次給她進補藥物,但病情仍然很嚴重。她寒氣不足,熱氣過盛,神志不清,抽搐痙攣,不認識人,舌頭紅乾燥,沒有唾液,舌苔黃燥,大便不通。孟英醫生診斷為痰熱內蘊,內風煽動。於是開了知母、花粉、桃仁、竹茹各三錢,加上梔子、薇甘菊、羌活、貝母、橘紅、蓮子心。

服用一劑藥後,病人精神好了,小便通暢,胸悶減輕,痰嗽減少,口糜消退,能意識到頭暈。孟英醫生去掉了知母、花粉、桃仁、羌活,加入了沙參、薏苡仁、石斛、麥冬、野薔薇露。第二天瘧疾發作減輕,口糜消失,但口乾舌燥,精神疲憊,聲音低微。孟英醫生診斷為津液不足,痰濕阻滯。於是去掉了薏苡仁、枇杷葉、野薔薇露,加入知母、花粉各一錢五分,甘草五分,用藕汁調服。服用兩劑藥後,瘧疾發作微弱,口乾倦臥,右手脈象虛弱,左手脈象細數。

用養氣充津、蠲痰清熱法,西洋參、鹽橘紅、歸、甘、杞、斛、冬、茯、茹、蕤,和入藕汁。服兩帖,瘧休神爽,咽痛唇糜,飢不能餐,余焰內燃也。去杞、斛、甘草,加生地、牛膝。四劑後,咽唇皆愈。神憊懶言,仍加杞子、甘草。服二劑,胃氣漸蘇,口猶少液。因涉嗔怒,暮有微熱,膚腫欲嘔,口乾便秘,即去地、冬、杞、甘、膝,加連、楝、蒺藜、石英、絲瓜絡、冬瓜皮。

一啜熱去嘔蠲,而腹猶脹,去西洋參、歸身、冬瓜皮、石英、黃連,加沙參、旋、芍、延胡、香附、藕。一劑脹消,而口淡便秘,飢不能餐。改用西洋參、木瓜、銀花、延胡、蒺藜、蓯、歸、芍、斛為方,投匕而便行,三啜而腫盡消,始予高麗參、紫石英、橘、半、歸、冬、菖、茹、牡蠣調養。續去菖、半,加杞、地、鱉甲而愈。

白話文:

使用滋養氣血、化痰清熱的方法,用西洋參、鹽橘紅、當歸、甘草、枸杞、黃精、生地黃、茯苓、白朮、川芎,加入藕汁服用。服用了兩帖藥後,瘧疾發作停止,精神清爽,但咽喉疼痛、嘴唇糜爛、食慾不振,身體仍有隱隱的熱氣。

之後去掉枸杞、黃精、甘草,加入生地黃、牛膝。服用了四劑藥後,咽喉和嘴唇都痊癒了。但患者精神疲憊,懶得說話,於是又加入枸杞子和甘草。服用了兩劑藥後,胃氣逐漸恢復,但口中仍感覺乾燥。

由於患者一時生氣,傍晚出現發熱、皮膚腫脹、想嘔吐、口乾舌燥、便秘的症狀。立即去掉生地黃、熟地黃、枸杞、甘草、牛膝,加入黃連、苦楝皮、蒺藜、石英、絲瓜絡、冬瓜皮。

喝了一碗熱湯後,嘔吐停止,但腹部仍然脹痛。於是去掉西洋參、當歸、冬瓜皮、石英、黃連,加入沙參、川芎、芍藥、延胡索、香附、藕。服藥一劑後,腹部脹痛消退,但口中淡而無味,便秘,食慾不振。

於是改用西洋參、木瓜、銀花、延胡索、蒺藜、肉蓯蓉、當歸、芍藥、黃精作為藥方,服用一匙藥後,大便通暢,服用了三碗藥後,腫脹全部消退。最後用高麗參、紫石英、橘皮、半夏、當歸、熟地黃、菖蒲、白朮、牡蠣進行調養。接著去掉菖蒲和半夏,加入枸杞、生地黃、鱉甲,患者最終痊癒。

嗣因登圊跌僕而發寒熱,周身骨痛,會陰穴起一瘰甚疼。乃以高麗參、骨碎補、合歡、木瓜、杜仲、絲瓜絡、鹿角霜、首烏、鱉甲、杞、柏、歸、甘、苡、膝、蓯、斛等出入為方,外用蔥白杵爛,蜜調敷患處,七日而痊。

沛生令庶母亦在越患瘧,來杭後孟英視之,脘悶欲嘔,汗多頭重,脈來弦數,苔色膩黃。乃餘邪逗留,兼挾肝鬱。以枳、樸、芩、半、茹、斛、蔞、菖,加蘇葉、炒黃連投之。痰涎大吐,邪已外越,脘脹口乾,寒熱復作,乃去樸、半,而加艽、翹。吐猶不止,聚氣上腫,渴飲無眠,筋瘈便秘,改用金鈴子散合雪羹,加旋、赭、茹、半、薑汁炒梔子、蘇葉、炒黃連。一飲而嘔渴減,氣下行,即去金鈴子散、旋、赭,加沙參、歸、斛。

白話文:

後來因為上廁所時跌倒,就開始發寒發熱,全身骨頭疼痛,會陰穴附近長了一個硬塊,非常疼痛。於是用高麗參、骨碎補、合歡、木瓜、杜仲、絲瓜絡、鹿角霜、首烏、鱉甲、枸杞、柏樹皮、當歸、甘草、薏苡仁、牛膝、肉蓯蓉、石斛等藥材組成藥方,並用蔥白搗碎,加入蜂蜜敷在患處,七天后就痊癒了。

沛生的婆婆也患瘧疾,從越州來到杭州,孟英診治後發現她胸悶想吐,出汗多頭昏沉,脈象弦數,舌苔厚膩發黃。這是餘邪逗留,又夾雜肝氣鬱結。於是用枳實、厚朴、黃芩、半夏、白芷、石斛、蔞仁、菖蒲,並加蘇葉、炒黃連治療。痰涎吐出很多,邪氣已經外泄,但胸悶口乾,寒熱又發作,就去除厚朴、半夏,加入秦艽、防風。吐痰仍然不止,氣聚向上,口渴難眠,筋脈抽搐便秘,就改用金鈴子散合雪羹,加旋覆花、赭石、白芷、半夏、薑汁炒梔子、蘇葉、炒黃連。喝下去後嘔吐和口渴減輕,氣往下走,就去除金鈴子散、旋覆花、赭石,加入沙參、當歸、石斛。

服五劑,各恙皆安,神憊汗多,為用沙參、歸、斛、芩、橘、梔、連、茹、藕,二帖。又因嗔怒,左脅作脹,苦渴不飢,暮熱便秘,於前方加紫、芍、金鈴子散,一啜脅脹即舒。惟氣衝口苦,飢不能餐,自汗耳鳴,頭左筋惕,改授沙參、當歸、鱉甲、石英、竹茹、牡蠣、蒺藜、菊花、絲瓜絡。服旬余,眠食皆適。

但暮則火升,口乾易汗,去蒺藜、絲瓜絡,加黃連、麥冬,合甘麥大棗湯。服浹旬,經行腰痛,頭震耳鳴,八脈久虧也。調養奇經以善後而康。

四弟婦懷娠臨月,西甫起病之次日即患瘧。因弟病日劇,不免憂勞。至第五日,孟英視之,脈欲離經,腰疼腹墜,伏暑化瘧,將娩之徵。以梔、豉、蘇、歸、芩、連、茹、半、知母、蔥白,服兩帖而產。產後瘧來頗減,惡露不行,腹不脹疼,不飢而渴,投梔、滑、薇、茹、澤蘭、丹參、通草、桃仁、茺蔚藥。一劑,惡露即行,而狂言不寐,面紅口渴,人皆危之。

白話文:

服用了五劑藥後,所有病症都痊癒了,只是精神疲憊、容易出汗。於是醫生開了沙參、當歸、黃精、黃芩、橘皮、梔子、黃連、竹茹、藕粉,共兩帖藥。又因他生氣,左邊肋骨疼痛脹痛,口渴但不想吃東西,傍晚發熱便秘,醫生在原方中加了紫蘇、芍藥、金鈴子散,一喝下去肋骨脹痛就舒緩了。但他的氣往上衝、嘴裡發苦,食慾不振、容易自汗、耳朵發鳴、頭部左側筋脈跳動,醫生便換方子開了沙參、當歸、鱉甲、石英、竹茹、牡蠣、蒺藜、菊花、絲瓜絡。服用十幾天後,睡眠和飲食都恢復正常了。

不過到了傍晚,仍然會感到火氣上升、口乾舌燥、容易出汗,於是醫生去掉了蒺藜、絲瓜絡,加了黃連、麥冬,並配以甘麥大棗湯。服藥十幾天後,月經來潮,腰部疼痛、頭暈目眩、耳朵發鳴,這是因為八脈久虛所致。醫生調養奇經以改善後遺症,並恢復健康。

四弟的妻子懷孕臨產,西甫生病的第二天就患上瘧疾。因為弟弟病情嚴重,她不免憂慮勞累。到了第五天,孟英去看她,發現脈象要離經,腰疼肚子墜,是伏暑化瘧,即將生產的徵兆。醫生開了梔子、豉、蘇葉、當歸、黃芩、黃連、竹茹、半夏、知母、蔥白,服用了兩帖藥後就順利生產。產後瘧疾減輕了不少,惡露不排、肚子不脹痛,不想吃東西卻口渴,醫生又開了梔子、滑石、薇甘菊、竹茹、澤蘭、丹參、通草、桃仁、茺蔚藥。一劑藥下去,惡露就排出,但她卻開始胡言亂語、睡不著覺、臉紅口渴,大家都認為她很危險。

蓋杭諺有云:夫病妻懷孕,鐵船過海難逃命。未產先縈憂懼,既娩血去火炎,故晝夜輒以鐵船沉海云云。孟英於前方去澤蘭、通草,加琥珀、菖蒲、膽星、燈心,和以童溲投之。一飲神識漸清,再劑即安睡矣。去琥珀、菖、星、桃仁、燈草、茺蔚,加知母、麥冬、甘草、沙參、枇杷葉,衝入藕汁一杯。三服,解赤矢而苔退,瘧亦減而嗽痰。

改用沙參、枇杷葉、冬瓜子、甘、斛、梔、薇、茹、翹,兩帖。嗽減猶渴,而身痛,去梔、薇、枇杷葉,加歸、貝、鱉甲。四帖而瘧罷,眠食鹹安。調養至彌月,即出房矣。

德清徐子瑞令正,屢次墮胎,復多憂鬱。汛行之際,患瘧經止,而兩耳驟聾,雖對面疾呼,亦不聞也。不飢不渴,不語不眠,便秘遺溺,仰面靜臥而已,惟熱至則昏譫欲厥。乃父沈悅亭謂其熱入血室,拉孟英視之。脈滑數而右大,按之皆虛,兩尺尤甚,胸下拒按,曰:此下元虛損,故耳聾若是,即精脫之徵,豈可因汛遽止而輒通其血乎?然氣鬱痰凝,苔色白膩,上焦邪實,補且緩商。先予小陷胸合蠲飲六神湯,加雪羹,開痰行氣。

白話文:

民間俗語說:「妻子懷孕,就像鐵船過海,性命難保。」產婦在生產前就擔憂害怕,生產後又因失血而體虛,所以整日都擔心害怕,就像鐵船沉沒大海一樣。孟英醫生給產婦用澤蘭、通草,再加入琥珀、菖蒲、膽星、燈心,並用童尿調和服用。一劑下去,產婦神志漸漸清醒,第二劑就安然入睡了。接著去除琥珀、菖蒲、膽星、桃仁、燈心、茺蔚,加入知母、麥冬、甘草、沙參、枇杷葉,用一杯藕汁沖服。連服三劑,產婦的熱症消退,舌苔也退去,瘧疾減輕,咳嗽痰也減少了。

之後又用沙參、枇杷葉、冬瓜子、甘草、黃精、梔子、薇甘菊、車前草、翹搖,連服兩帖。咳嗽減輕但仍口渴,而且身體疼痛,於是去除梔子、薇甘菊、枇杷葉,加入當歸、貝母、鱉甲。連服四帖後,瘧疾消失了,產婦可以安然入睡,飲食也恢復正常。調養了一個多月,就出月子了。

德清的徐子瑞夫人,曾經多次流產,而且經常憂鬱。在汛期時,患上了瘧疾,後來治好了,但卻突然雙耳失聰,即使面對面大喊,她也聽不見。她不餓不渴,不說話也不睡覺,大便秘結,小便失禁,只是仰面靜臥,只有發熱時才昏迷譫妄,想要昏厥。她的父親沈悅亭認為她熱邪入血,就請孟英醫生來診治。孟英醫生診脈後發現,脈象滑數,右脈特別大,按之皆虛,兩尺脈尤甚,胸下拒按,於是說道:「這是下元虛損導致耳聾,這是精氣耗散的徵兆,怎麼能在汛期剛結束就急著通血呢?不過,現在氣鬱痰凝,舌苔白膩,上焦邪實,要補虛又要緩解病情。先服用小陷胸湯合蠲飲(六神湯),加入雪羹,開痰行氣。」

悅亭韙之。三服便通,胸不拒按,苔化黃色,瘧即較輕,改以沙參、歸、斛、茹、半、翹、芩、菖、橘、甘、艽。五劑,瘧止,漸思飲食,二便皆調,兩耳仍聾,脈形細弱。乃用大劑培養藥,善後而愈。

仲冬余遊姑蘇,有長洲朱姓患久瘧,求診面腫目黃,聲音不爽,溲赤腹脹,脈滑而弦。濕熱蘊隆,失於宣解,苔膩無汗,食少痰多,與清化方。囑其慎口腹,戒甜膩。渠云此間名手,皆曰藥餌之外,須日飲糖湯,庶久瘧易愈。余曰:渠但知表散,可以發汗解邪,糖湯可以和中已瘧,而愈散愈不解,愈和愈不已者,是執死法以限活病也。再信其言,必成瘧膨。

白話文:

悅亭對此感到滿意。服用三劑藥後,病人排泄通暢,胸部不再拒按,舌苔轉為黃色,瘧疾也減輕,於是改用沙參、當歸、天花粉、地黃、半夏、柴胡、黃芩、菖蒲、橘皮、甘草、防風等藥材。服用五劑後,瘧疾停止,病人漸漸想吃東西,大小便都恢復正常,但兩耳仍然失聰,脈象細弱。於是用大劑量的補益藥物,進行善後治療,最終痊癒。

仲冬時節,我在姑蘇遊玩,遇到一位來自長洲姓朱的人,他患有久治不愈的瘧疾,前來求診。他面部腫脹,眼睛發黃,聲音嘶啞,小便赤紅,腹部脹滿,脈象滑而弦。這是由於濕熱蘊積,失去宣泄所致,舌苔厚膩,沒有汗出,食慾不佳,痰多,因此我給他開了清熱化濕的方劑。並且囑咐他謹慎飲食,戒除甜膩食物。他說當地名醫都認為除了藥物之外,還要每天喝糖湯,這樣才能治癒久瘧。我說他們只知道用表散藥物來發汗解毒,而糖湯可以和胃止瘧,卻不知道散得越多,毒氣越不解,和得越多,瘧疾越不止,這是用死板的療法來治療活生生的疾病。如果再相信他們的話,必定會導致瘧疾加重。

病人聞之悚然。亟服余方數帖,得汗而愈。

秀水董君枯匏之夫人,余於秋仲,偶診其脈,知其八脈久虧,積勞多郁,故指下虛弦而澀,寒熱時形,虛火易升,少眠善悸。性又畏藥,不肯節勞,至冬令證類三瘧。余以病未能往視,來信云:桐鄉傳一妙方治三瘧,效驗如神。方用甜茶、半夏各二錢,川貝、檳榔各三錢,橘皮、甘草各一錢五分,乾薑一錢,木香五分,凡八味。已服三帖而瘳。

余即函覆云:此乃劫劑,僅可以治寒濕飲邪為患之實證。設虛證熱證,服之雖愈,必為後患。故抄傳單方,最非易事。若好仁不好學,功過恐不相敵也。既而病果復作,較甚於前。余與呂君慎庵同議鎮養柔潛之法,始得漸愈。後聞服此方者,率多反覆。乃郎味清茂才,深佩余之先見云。

白話文:

病人聞之悚然。亟服余方數帖,得汗而愈。

病人聽到我的診斷,嚇了一跳。立刻服用了我開的藥方幾帖,出了一身汗,病就好了。

秀水董君枯匏之夫人,余於秋仲,偶診其脈,知其八脈久虧,積勞多郁,故指下虛弦而澀,寒熱時形,虛火易升,少眠善悸。性又畏藥,不肯節勞,至冬令證類三瘧。余以病未能往視,來信云桐鄉傳一妙方治三瘧,效驗如神。方用甜茶、半夏各二錢,川貝、檳榔各三錢,橘皮、甘草各一錢五分,乾薑一錢,木香五分,凡八味。已服三帖而瘳。

秀水董君枯匏的夫人,我在秋天仲秋的時候,偶然替她把脈,知道她的八脈虧損已久,勞累過度又鬱結不舒,因此手指下虛浮無力且澀滯,時而發熱時而發冷,虛火容易上升,睡眠少且容易心悸。她的個性又害怕吃藥,不肯節制勞累,到了冬天,便出現類似瘧疾的病症。因為當時我生病了,無法親自去探望,她來信說桐鄉流傳一個治療瘧疾的妙方,效果奇佳。這個藥方是用甜茶、半夏各兩錢,川貝、檳榔各三錢,橘皮、甘草各一錢五分,乾薑一錢,木香五分,共八味藥。她服用了三帖藥後就痊癒了。

余即函覆云此乃劫劑,僅可以治寒濕飲邪為患之實證。設虛證熱證,服之雖愈,必為後患。故抄傳單方,最非易事。若好仁不好學,功過恐不相敵也。既而病果復作,較甚於前。余與呂君慎庵同議鎮養柔潛之法,始得漸愈。後聞服此方者,率多反覆。乃郎味清茂才,深佩余之先見云。

我馬上回信說:這個藥方是劫劑,只能治療寒濕飲邪侵犯導致的實證疾病。如果是虛證或熱證,服用了這個藥方雖然能暫時痊癒,但必定會留下後患。所以隨便抄寫單方,最不應該。如果只是一味好心,而不肯學習研究,那麼功過恐怕會不相抵消。果然,病人的病症又復發了,而且比以前更嚴重。我和呂君慎庵一起商議,採用鎮養柔潛的方法,才慢慢恢復。後來聽說服用這個藥方的人,大多反覆發病。郎味清茂才對我的先見之明深表佩服。

前月中旬,余過濮院,有香海寺前一婦,患三瘧,求診。面白唇紅,舌絳而渴,寒微熱盛,溲短便艱,汛事先期,不眠脈數,乃暑邪侵營也。與元參、丹皮、知、薇、蒿、梔、花粉、鮮斛、竹葉之方。至八月下旬,再遊其地,渠復求視云:前方服即病減,至二十劑而痊。乃子以為病後須服補藥,才四帖,瘧復作,遂不敢再進。

余謂此必溫補方也。閱之果然。仍授清化之劑,五服而瘳。

山妻懷孕四月,患間瘧腹痛,便溏汗多嘔悶,乃痰氣內滯,風暑外侵,脈滑而弦。與枳、桔、蘇、連、柴、芩、菖、夏,三劑而瘳。

大女馥宜患微寒熱熾,每發於夜,汛不當期而至,口渴便閉,目眩多汗,米飲不沾,暑熱為瘧也,脈洪數。以知、芩、橘、半、蒿、薇、鮮斛、元參、梔子、花粉。服六劑,而熱減大半,去蒿、半,加西洋參、麥冬、竹茹、枇杷葉。又六劑,而便行瘧止,隨去元參、鮮斛,加歸身調之而愈。

白話文:

前年七月中旬,我經過濮院,在香海寺前遇到一位婦女,患了瘧疾,前來求診。她面色蒼白,嘴唇紅潤,舌頭紅且口渴,寒氣輕微,熱氣旺盛,小便量少排泄困難,發病時間比平時早,睡不著覺,脈搏跳得快,這是暑熱侵入人體導致的。我開了以元參、丹皮、知母、薇甘菊、艾蒿、梔子、花粉、鮮天麻、竹葉等藥材組成的方劑。八月下旬,我再次路過濮院,那位婦女又來求診,說服完藥後病情減輕,二十副藥後痊癒。她的兒子認為病後需要服用補藥,才吃了四帖,瘧疾又復發了,便不敢再服用。

我說一定是溫補的藥方引起的。看了一下果然是這樣。我又開了清熱化濕的藥方,五副藥後便痊癒了。

我的妻子懷孕四個月,患上了間歇性瘧疾,腹痛,大便稀薄,出汗多,嘔吐噁心,這是痰氣內滯,風暑外侵導致的,脈象滑而弦。我開了以枳實、桔梗、蘇葉、連翹、柴胡、黃芩、菖蒲、夏枯草等藥材組成的方劑,三副藥後便痊癒了。

我的大女兒馥宜患了輕微的寒熱交替,每次在夜裡發作,發病時間不固定,口渴,大便閉塞,頭昏眼花,出汗多,不喜歡喝米湯,是暑熱引起的瘧疾,脈象洪數。我開了以知母、黃芩、橘皮、半夏、艾蒿、薇甘菊、鮮天麻、元參、梔子、花粉等藥材組成的方劑。服用了六副藥後,熱症減輕一半,去掉了艾蒿、半夏,加入了西洋參、麥冬、竹茹、枇杷葉。又服用了六副藥後,大便通暢,瘧疾也停止了,隨後去掉了元參、鮮天麻,加入了當歸來調和藥性,病情完全康復了。

季傑弟簉室之瘧,日輕夜重,少腹覺有塊上衝,則嘔嗽並作,杳不進谷。余遊禾歸,已交八日矣。脈軟以澀,是肝鬱於內,暑侵其外也。用芩、夏、翹、滑、葛、蛤、蘇、連、旋、橘、絲瓜絡,服六帖,諸恙霍然。隨與清養善後。仲秋二十八日,余遊濮院歸,是夜又徒患霍亂,腹痛異常。

余起診其脈,細數而弦,肢冷畏寒,蓋覆甚厚。詢其口不渴,而瀉亦不熱,惟小溲全無,吐者極苦,舌色甚赤。乃新涼束暑也。玉樞丹、絳雪灌之,皆不受。瀉至四五次,始覺漸熱,而口大渴,仍不受飲,語言微蹇。余令搗生藕汁徐灌之,漸能受。隨以芩、連、苡、楝、梔、斛、桑葉煎服,痛即減,吐瀉亦止。

白話文:

第一部分

季傑的弟弟在房中染上瘧疾,白天症狀較輕,晚上症狀加重,下腹部感覺有塊狀物向上衝,於是便嘔吐咳嗽同時發作,完全不思飲食。我從禾地回來,已經過了八天了。他的脈象軟弱而澀,這是肝氣鬱結於內,暑氣侵襲於外。我用黃芩、黃連、柴胡、滑石、葛根、蛤殼、蘇葉、連翹、旋覆花、橘皮、絲瓜絡,煎成藥方,服用六帖後,所有病症都突然消失。接著我囑咐他清淡飲食,以利康復。

第二部分

仲秋二十八日,我從濮院回來,當晚弟弟又突然患上霍亂,腹痛劇烈。

我起身診脈,脈象細數而弦,四肢冰冷畏寒,蓋着被子很厚。詢問他口渴不渴,他說不渴,腹瀉也不熱,只是小便完全沒有,嘔吐物極苦,舌頭顏色很紅。這是新涼之氣束縛暑氣所致。我用玉樞丹、絳雪灌他,但他都無法接受。瀉肚子四五次後,他才漸漸感到身體發熱,並且口渴得厲害,仍然無法喝水,說話也有些含糊不清。我吩咐他搗碎生藕汁慢慢灌進去,他漸漸能接受了。接著我用黃芩、黃連、薏苡仁、苦楝皮、梔子、金錢草、桑葉煎成藥方服用,腹痛就減輕了,嘔吐腹瀉也停止了。

次日知飢,略受食,神憊已極,筋絡痠疼,與清養法而痊。

秋杪山妻懷孕已七月,又患瘧,醫從清解不應。半月後,轉為間作。時余臥病省垣,家人恐添憂慮,初不我聞。延至匝月,病漸瀕危,錢君意山、管君芝山,放棹迎余,扶病歸來。診脈軟滑,而尺帶虛弦。凡瘧至一時之先,必大渴,背麻脘悶,既熱則頭疼腿足腫脹。寒不過一時,而熱有七八時之久,骨瘦如柴,肌膚甲錯,便堅溲澀,心悸無眠,目不見人,苔光無液。乃真陰素虧,水不涵木,風陽內熾,耗血傷津,兼挾勞傷,而吸秋熱。

熱茗頻啜,米飯惡沾,腰痛而胎動不安,勢已十分險惡。遂與西洋參、元參、知、薇、蒿、菊、菖、麥、梔、甘、桑葉、竹瀝,兩劑。嗽痰甚多,渴悶稍減,去桑、菊、梔、蒿,加橘紅八分,蘇葉五分,蔥白兩莖。又兩劑,瘧止,吐痰更多,舌色漸潤,去元參、知、薇,加冬瓜子、茯苓、蛤殼,一劑。

白話文:

隔天就覺得餓了,稍微吃了一些東西,精神疲憊到了極點,筋骨酸痛,用清養的方法治療就痊癒了。

秋天將近的時候,妻子懷孕已經七個月了,又患上瘧疾,醫生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卻沒有效果。半個月後,瘧疾轉變成間歇發作。當時我臥病在省城,家人擔心會增加我的憂慮,一開始沒有告訴我。等到快一個月了,病情逐漸危急,錢君意山和管君芝山划船來迎接我,扶著我病重的回家。診脈發現脈象軟滑,但尺脈帶有虛弦。凡是瘧疾發作前一小時,病人一定會口渴,背部麻木,腹部悶脹,發熱時頭疼,腿腳腫脹。寒症只持續一小時,而熱症卻持續七、八個小時,身體瘦得像柴火一樣,皮膚像骨頭一樣突出,大便堅硬,小便澀滯,心悸失眠,看不清人,舌苔光滑沒有津液。這是因為先天陰氣不足,水不能滋養木,風熱內盛,消耗血液損傷津液,又加上勞損,吸入了秋天的熱氣。

喝熱茶總是頻繁地啜飲,米飯很不願意吃,腰痛而且胎動不安,情況已經十分危險。於是給她開了西洋參、元參、知母、薇甘菊、艾蒿、菊花、菖蒲、麥冬、梔子、甘草、桑葉、竹瀝,兩劑藥。咳嗽吐痰很多,口渴和胸悶稍微減輕,去掉了桑葉、菊花、梔子、艾蒿,加了橘紅八分,蘇葉五分,蔥白兩莖。又過了兩劑,瘧疾停止了,吐痰更多,舌頭顏色逐漸潤澤,去掉了元參、知母、薇甘菊,加了冬瓜子、茯苓、蛤殼,一劑藥。

嗽雖減,而左脅時疼,乃用北沙參、熟地、麥冬、蔞仁、楝實、石菖蒲、絲瓜絡、十大功勞、藕,養陰柔木,而清痰熱,服之甚妥。然目雖能視,而早晨必昏臥如迷,遂增熟地,加白薇、歸身,一帖。寒熱陡作,面赤氣衝。或咎補早,瘧復。余曰:非也。此不耐歸身之竄動耳。

即去此一味,加蔥白、蒲桃干,服之果愈。隨去蔥白,加甘草、石斛,兩帖。嗽大減,胃漸和,更衣較潤,惟手心如烙,兩足不溫。乃易沙參以西洋參,去蔞、楝,而加生牡蠣一兩,鹽水炒橘紅一錢,二帖。足漸溫,痰漸濃,而腰痛脅痛未已,又加酒炒知母一錢,兩帖。痰出極多,昏臥始減,惟納食如噎,火降即飢,舌辣齶干,小溲尚熱。

白話文:

咳嗽雖然減輕了,但左邊肋骨總是疼痛,於是就用北沙參、熟地、麥冬、蔞仁、楝實、石菖蒲、絲瓜絡、十大功勞、藕,來滋陰柔肝,同時清熱化痰,服用效果很不錯。但是雖然眼睛能看,但早晨一定昏昏沉沉,像是睡迷糊了一樣,於是就增加了熟地,再加入白薇、歸身,一帖。

突然出現寒熱交替,臉發紅,氣往上衝,有人就責怪補藥過早服用,導致瘧疾又發作了。我說:不是這樣的,這是因為身體不耐受歸身的竄動。

就把歸身這一味藥去掉,加上蔥白、蒲桃干,服用後果然痊癒。接著去掉蔥白,加入甘草、石斛,兩帖。咳嗽大大減輕,胃口逐漸恢復,穿衣服也感到舒服了,只不過手心像被烙鐵燙過一樣,雙腳也不溫暖。於是就用西洋參代替沙參,去掉蔞仁、楝實,再加入生牡蠣一兩,鹽水炒橘紅一錢,兩帖。腳逐漸暖和,痰液也變得濃稠,但腰痛和肋骨疼痛還沒好,又加了酒炒知母一錢,兩帖。痰吐出很多,昏昏沉沉的狀態開始減輕,只是吃飯時感覺像哽住一樣,火氣下降就會餓,舌頭辣,上顎乾燥,小便仍然發熱。

改用西洋參、二地、二冬、二至、知、柏、牡蠣、十大功勞,少佐砂仁為劑。服六帖,各恙皆已,能起榻,而腿軟齶干,神猶貿貿。即以此方加白芍、木瓜、石菖蒲,熬膏。服至冬至後,神氣始爽而痊。

白話文:

將原本使用的藥材換成西洋參、生地黃、熟地黃、麥冬、玄參、側柏葉、牡蠣、十大功勞,再加入少量的砂仁。服用六帖藥後,各種病症都已消除,能下床走路,但腿部依然無力,口腔乾燥,精神還有些恍惚。於是繼續用這個藥方,再加入白芍藥、木瓜、石菖蒲,熬成膏狀。服用到冬至之後,精神才開始恢復清爽,病也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