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孟英

《王孟英醫案》~ 卷二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8)

1.

以六君去朮、草,加苡、藿,數貼而安。隨去藿,加首烏、絡石、石斛、十大功勞。服二十劑,漸能起坐,右腿可以屈伸,但軟而無力耳。中秋後,又邀余往,則胃氣已復,右指已伸,皮膚色澤,而右臂未能動,右頰猶覺木硬,是絡中之痰未淨,肝藏之風易生。氣血之灌溉流行,因有所阻礙,而不能貫注也。

以養血息風、蠲痰宣氣之方,加竹瀝為響導,服後足漸能立。十月間食蟹過多,大解泄瀉,余以六君加藕、木香、蘇葉調愈。嗣余遊盛湖轉禾,適交至節,而天暖不藏,又因勞怒,陡發頭暈,嘔吐痰涎,目閉不言,不食不便,舉家無措。醫者率主首烏、牡蠣等滋攝之治。餘脈之,弦而緩,是中虛不能御木,故內風上僭。

陰柔之品,徒滯中樞,不可服也。仍用六君,去甘草,加菖蒲、黃連、旋覆花、姜皮、鉤藤,三貼霍然。小寒後,余遊姑蘇轉禾。又因天暖而發鼻衄,改換養陰潛陽法而瘳。次年春季出門,因不節勞,至端陽復中而逝。

賢倡橋朱君蘭坡令堂,年已六旬。素患跗腫,夏季患瘧轉痢,痢止而腹之疼脹不休,漸至脘悶,面浮,一身俱腫,遍治罔效。臥床百日,後事皆備。聞余遊禾,諄乞一診。左極弦細,右弱如無,舌赤無津,呻吟嘔沫,不眠不食,溲短目眵。系肝旺之體,中土受傷,運化無權,氣液兩竭。

如何措手,勉盡人謀。方用參鬚、石菖蒲、仙夏各一錢,石斛、冬瓜皮、建蘭葉各三錢,竹茹一錢五分,薑汁炒川連四分,陳米湯煎服。詰朝蘭坡忻忻然有喜色而相告曰:已轉機矣。求再診,余往視,面浮已減,病者囅然曰:胸腹中舒服多矣,故不呻吟,且進稀粥。按脈略起,遂於原方,加冬蟲夏草一錢、烏梅肉炭四分。

服後連得大解,色醬而夾蠕蠕之蟲盈萬,腹之疼脹遂蠲,肢腫亦消,舌潤進粥。又邀余診,色脈皆和,喜出望外。初亦不知其蟲病也,所用連梅,不過為泄熱生津、柔肝和胃之計,竟能暗合病情。殆蘭坡孝心感格,故危險至是,可以一二劑取效。謹志之,以見重證,不可輕棄,而余僥倖成功,實深漸。

將返棹,留與善後方,惟加燕窩根、薏苡、白蒲桃干而已。冬初余再遊禾,詢其所親云已出房矣。因素原方案歸錄之。

白話文:

腫脹的病例記錄:

一位病人最初患有腫脹,先用六君子湯去掉了朮和草,加了苡米和藿香,服用了幾付藥後症狀就緩解了。之後去掉藿香,加入首烏、絡石、石斛、十大功勞,服用二十劑後,病人可以慢慢坐起,右腿也能彎曲伸展,但仍然軟弱無力。中秋後再次會診,發現胃氣恢復,右手指能伸展,皮膚顏色也好了,但右臂仍然不能動,右臉頰還感覺僵硬,說明絡脈中的痰濕未清,肝臟的風邪容易產生。氣血的運行因為受到阻礙,所以無法通暢。

於是用養血息風、祛痰宣氣的方劑,加入竹瀝引導藥力,服用後病人漸漸能站立。十月間因為吃太多螃蟹,導致腹瀉,我用六君子湯加藕、木香、蘇葉治療痊癒。後來我到盛湖、禾地,正值季節交替,天氣回暖卻不遵循陰陽規律,病人又因勞累和憤怒,突然頭暈、嘔吐痰涎、閉眼不語、不吃不喝,家人束手無策。其他醫生大多用首烏、牡蠣等滋補藥物治療。我診脈後發現,脈象弦而緩,說明體內虛弱,無法抵禦外邪,所以內風上犯。

滋陰柔弱的藥物只會加重病情,不能服用。我仍然使用六君子湯,去掉了甘草,加入菖蒲、黃連、旋覆花、薑皮、鉤藤,三劑藥後症狀就消失了。小寒後,我到姑蘇、禾地,又因為天氣回暖而流鼻血,改用養陰潛陽的方法治癒。第二年春天出門,因勞累過度,端午節又復發而逝世。

朱君蘭坡令堂,六十多歲,長期患有足部腫脹。夏天患上瘧疾轉成痢疾,痢疾好了,但腹部脹痛不止,漸漸出現胃脘脹滿、面部浮腫、全身腫脹,遍治無效,臥床一百天,後事都準備好了。聽說我到禾地,就懇求我診治。我診脈發現,左脈極細,右脈很弱,舌頭紅而乾燥,病人呻吟、吐沫,睡不着覺,不吃東西,小便短少,眼睛分泌物多。這是肝氣旺盛,脾胃受損,運化失調,氣液兩虛的體質。

我盡力想辦法治療。處方:參鬚、石菖蒲、仙茅各一錢,石斛、冬瓜皮、建蘭葉各三錢,竹茹一錢五分,薑汁炒川連四分,用陳米湯煎服。第二天早晨,蘭坡喜悅地告訴我:病情已經好轉了。我再次去診治,發現面部浮腫減輕,病人說胸腹舒服多了,不再呻吟,也能吃點稀粥了。脈象也略微好轉,於是在原方上加了冬蟲夏草一錢、烏梅肉炭四分。

服用後連續幾次大便,大便呈醬色,夾雜着許多蠕動的蟲子,腹部脹痛和肢體腫脹都消失了,舌苔潤澤,也能吃粥了。再次診脈,面色和脈象都正常了,病人欣喜若狂。起初不知道是蟲病,所用的川連和烏梅,只是為了清熱生津、柔肝和胃,沒想到竟然暗合病情。大概是蘭坡的孝心感應了上天,所以病情危急到這個地步,也能用一兩劑藥就見效。我將此記錄下來,說明重症不可輕視,而我僥倖成功,實感幸運。

臨走時,我留下了善後方,只加了燕窩根、薏苡仁、白蒲桃乾。冬天我再次到禾地,詢問家屬,病人已經下床了。我把最初的治療方案記錄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