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集驗方》~ 卷第一 (3)
卷第一 (3)
1. 治傷寒後下利膿血及發斑方
治傷寒後,下利膿血,柏皮湯方。
白話文:
治療傷寒後期,出現下痢帶有膿血的情況,使用柏皮湯方。
黃柏(二兩),黃連(四兩),梔子仁(十四枚擘),阿膠(一兩炙)
白話文:
-
黃柏(兩百公克)
-
黃連(四百公克)
-
梔子仁(十四枚,剖開)
-
阿膠(一百公克,烤製)
上四味,切,以水六升,煮三味取二升,去滓,內膠令烊,溫分再服。忌豬肉、冷水。(《外臺》卷二)
治傷寒熱病十日以上,發汗不解,及吐下後諸熱不除,及下利不止斑出方。
白話文:
將上四味藥材切碎,加入六升水,煎煮三味藥至藥液減至二升,去掉藥渣,加入膠,加熱使膠融化,溫熱後分兩次服用。服用期間忌食豬肉、忌飲冷水。(出自《外臺祕要》卷二)
大青(四兩),甘草(炙二兩),阿膠(炙珠二兩),豉(一升綿裹)
白話文:
大青(四兩):又名板藍根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炎消腫的功效。
甘草(炙二兩):又名甘草根,具有清熱解毒、瀉火除煩的功效。
阿膠(炙珠二兩):又名驢皮膠,具有補血止血、滋陰潤肺的功效。
豉(一升綿裹):又名豆豉,具有益氣健脾、消食化積的功效。
上四味,切,以水八升,煮二味,取三升半,去滓,乃內膠令溶,分溫三服,欲盡更作,當使有餘,渴者當飲,但除熱,止吐下,無毒,忌海藻、菘菜。(《外臺》卷一)
白話文:
上四味藥材,切片。加八升水,煮兩味藥材,剩下三升半水。去渣,放入膠讓它溶解,分三次溫熱服用。若藥用盡了,就再製作。服用時,應當讓藥液有剩餘。口渴的人可以飲用,但只能去除熱氣,止住嘔吐腹瀉,無毒,但是服用時應忌諱海藻、大白菜。(《外臺》卷一)
治傷寒五、六日,斑出以後湯方。
豬膽(三合),雞子(一枚),苦酒(三合)
上三物,合和,煎令三沸,強人盡服之,羸人煎六、七沸,分為兩服,取汁出為效。(《外臺》卷一)
白話文:
治療傷寒五、六天後,出現斑點的湯方。
豬膽(三合),雞蛋(一枚),醋(三合)
將上述三種材料混合,煎煮至三次沸騰,體質好的人一次服完;體質虛弱的人煎煮六到七次沸騰,分兩次服用,以排出汁液為有效。
2. 治傷寒鼻衄、喉痛、䘌瘡方
傷寒鼻衄,肺間有餘熱故也,熱因衄自止,不止者方。
牡蠣(十分左顧者),石膏(五分)
上二味,酒服方寸匕,先食,日三、四,凡衄亦可用。一方以漿服之。(《外臺》卷二)
治傷寒熱病,喉中痛,閉塞不通,烏扇膏方。
生烏扇(一斤切),豬脂(一斤)
白話文:
傷寒引起的鼻血,是因為肺部有過多的熱氣,熱氣會因為出血而自行停止,如果不停止的話,則需用以下的方子。
牡蠣(選擇向左生長的,十克),石膏(五克)
以上兩種藥材,用酒送服一小匙,飯前服用,一天三次或四次,對於一般的鼻血也可以使用。也有用米漿送服的方法。(出自《外臺秘要》第二卷)
治療傷寒發熱病症,咽喉疼痛,阻塞不暢的烏扇膏方。
生烏扇(一斤,切片),豬油(一斤)
上二味,合煎,藥成去滓,取如半雞子,薄綿裹之,內口中,稍稍咽之,取瘥,忌酒,蒜等物。(《外臺》卷二)
又升麻湯方
白話文:
以上兩種藥物一起煎煮,藥煎好後去掉藥渣,取如半個雞蛋大小的藥量,用薄棉花包裹,放在口中,慢慢地嚥下去,直到痊癒。治療期間忌食酒、蒜等食物。(出自《外臺祕要》卷二)
升麻(三兩),通草(四兩),射干(二兩),羚羊角(三兩屑),芍藥(二兩),生蘆根(切一升)
上六味,切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去滓,分為三服,徐徐服。(《外臺》卷二)
白話文:
升麻(120克),通草(160克),射干(80克),羚羊角(120克,磨碎),芍藥(80克),生蘆根(切成一升)
治傷寒兼䘌瘡,王叔和云:其候口唇皆生瘡,唾血,上唇內有瘡如粟者,則心中懊憹痛,如此則此蟲在上,乃食五臟,若下唇內生瘡,其人喜眠者,此蟲在下,食下部方。
白話文:
治療因傷寒並發膿瘡,王叔和說:其症狀有:口脣皆生瘡,吐血,上脣內部有像小米粒一樣的瘡,那人就會感到心裡煩悶疼痛。如此表示膿瘡在上面,會侵蝕五臟。若下脣內部生瘡,病人常喜歡睡覺,表示膿瘡在下面,會侵蝕下腹部。
取雞子一枚,扣頭出白,與漆一合熟和,令調如漆,還內殼中,仰吞之。食頃或半日,或下蟲,或吐蟲,劇者再服乃盡,熱除病愈。凡得熱病,腹內熱,食少,三蟲行作求食,食入五臟及下部,人不能知,可服此藥,不爾䘌蟲殺人。(《外臺》卷二)
白話文:
取一個雞蛋,敲開蛋頭取出蛋清,與一合生漆混合均勻,使其調和如漆,倒回蛋殼中,仰頭吞服。食用後不久或半天,或拉出蟲子,或吐出蟲子,病情嚴重的再服一次即可痊癒,熱症去除,疾病痊癒。凡是得了熱病,腹內發熱,食慾不振,三蟲在體內爬行覓食,食入五臟及下部,人不能察覺,可服用此藥,否則蟲子會殺人。(《外臺祕要》卷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