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集驗方》~ 卷第一 (5)
卷第一 (5)
1. 治傷寒、溫病勞復食複方
治大病已瘥,勞復者,枳實梔子湯方。
枳實(三枚,炙),梔子(十四枚,擘)
白話文:
治療大病已經痊癒,但因勞累而復發的情況,可以使用枳實梔子湯。
配方如下: 枳實(三顆,烤過),梔子(十四顆,破開)。
上二味,以酢漿一斗,先煎取六升,煮藥取三升,內豉一升,煎五、六沸,去滓,分再服,覆取汗。如有宿食者,內大黃如棋子一枚。(《外臺》卷二)
治勞復大青湯方。
白話文:
上面的兩種藥物,用酢漿一斗,先煎取六升,煎藥取三升,再放入內豉一升,煎五、六沸騰,去掉藥渣,分兩次服用,再蓋上被子發汗。如果有宿食的人,再加入棋子大小的大黃一枚。(《外臺》卷二)
大青(四兩),甘草(二兩,炙),阿膠(二兩,炙),香豉(二兩)
白話文:
大青(120 公克),甘草(60 公克,經炒製),阿膠(60 公克,經炒製),香豉(60 公克)
上四味,切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五、六,欲盡復作,常使有湯,渴便飲,無毒,除熱止吐下。傷寒一、二日,上至十數日困篤,發汗熱不解,吐下後熱不除,止下痢甚良。先煮大青、甘草,取四升,去滓,內膠豉,膠消盡便漉去,勿令豉壞,當預漬膠令釋也,忌菘菜、海藻。(《外臺》卷二)
白話文:
以上四種藥材切碎,用一斗水煮取三升藥汁,去除藥渣,溫服一升,每天五、六次,藥汁喝完再繼續煮,讓藥汁不斷,口渴時飲用,無毒,可以清熱止吐瀉。傷寒一、二天,一直到十幾天困重,出汗熱不退,吐瀉後熱也不退,只下痢很嚴重。先煮大青、甘草,取四升藥汁,去除藥渣,加入膠豉,膠溶化後就過濾除去,不要讓豉變質,應預先將膠浸泡使溶解,忌食菘菜、海藻。(《外臺》卷二)
治傷寒大病瘥後,小勞便鼻衄,牡蠣散及丸方。
左顧牡蠣(十分,熬),石膏(五分)
上二味,搗末,酒服方寸匕,日二、四,亦可蜜丸如梧子大,酒服十五丸。(《外臺》卷二)
治重病新瘥早起勞,及飲食多,致復欲死方。
燒鱉甲末,服方寸匕,忌莧菜。(《外臺》卷四)
治傷寒瘥後,更頭痛、壯熱、煩悶方。
服黃龍湯五合,日三。(《醫心方》卷十四)
白話文:
治療傷寒大病痊癒後,稍微勞累就會鼻血流出,可以使用牡蠣散或製成丸劑。
取牡蠣(十分,炒過),石膏(五分)
將上述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一平方寸的量,每日兩到四次,也可以將其與蜂蜜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,每次用酒送服十五粒。(出自《外臺秘要》第二卷)
治療重症初愈,過早起身勞動,以及飲食過量,導致病情復發幾乎致命的情況。
將鱉甲燒成灰末,服用一平方寸的量,禁忌食用莧菜。(出自《外臺秘要》第四卷)
治療傷寒痊癒後再次出現頭痛、高熱、煩躁不安的症狀。
服用黃龍湯五合,每日三次。(出自《醫心方》第十四卷)
2. 傷寒、溫病瘥後禁忌
凡熱病新瘥,及大病之後,食豬肉及腸血肥魚油膩等,必大下痢,醫不能治也,必至於死。若食餅餌粢黍飴脯鱠炙棗慄諸果,及堅實難消之物,胃氣尚虛弱,不能消化,必更結熱,適以藥下之,則胃中虛冷,大利難禁,不下必死,下之復危,皆難救也。熱病之後,多坐此死,不可不慎也。
白話文:
在熱病剛剛痊癒或大病之後,如果吃豬肉、豬腸血、肥魚、油膩等食物,必定會引起嚴重的腹瀉,即使是醫生也無法治療,很可能會死亡。如果吃餅、餌、粢黍、飴、脯、鱠、炙、棗、慄等諸多果品,以及堅硬難消化的食物,那麼虛弱的胃氣就無法消化,必定會再次引起發熱。此時,如果用藥物來瀉下,就會導致胃中虛冷,大便難以控制,不下瀉就會死亡,而瀉下又會更加危險,都很難救治。熱病之後死亡的很多人都是由於這個原因,所以一定要謹慎對待。
病新瘥,但得食糜粥,寧可少食令飢,慎勿飽,不得他有所食,雖思之勿與,引日轉久可漸食羊肉糜若兔雉鹿肉,慎不可食豬犬肉也。
白話文:
得了疾病剛稍微痊癒,只能吃稀飯,寧願少吃一點保持飢餓感,一定要注意不要吃飽,而且沒別的可以吃,即使很想吃也不要給他吃,逐日逐漸時間久了,就可以開始吃羊肉粥或兔肉、雉肉、鹿肉,要注意不能吃豬肉和狗肉。
新瘥後,當靜臥,慎勿令人梳頭洗面,非但體勞,亦不可多言語用心使意勞,凡此皆令勞復。故督郵顧子獻得病已瘥未健,詣華旉視脈,旉曰:雖瘥尚虛未復,陽氣不足,勿為勞事,余勞尚可,御內即死,臨死當吐舌數寸。其妻聞其夫病除,從百餘里來省之,止宿交接,中間三日發病,舌出數寸而死。
白話文:
新病癒後,應當安靜躺著,千萬不要讓人幫忙梳頭洗臉,不僅會使身體勞累,也不能多說話或用腦思考,這些都會導致病情復發。因此,督郵顧子獻生病後雖然已經痊癒但還未完全康復,去見華佗診脈,華佗說:「雖然病好了,但身體還虛弱未完全恢復,陽氣不足,不可以做勞累的事情,其他的勞累還可以承受,但如果行房事就會死亡,臨死時會吐出幾寸長的舌頭。」他的妻子聽到丈夫的病已經好轉,從一百多裡外來看他,停留過夜並發生了性關係,三天後發病,舌頭伸出幾寸長而死。
病新瘥未經百日,氣未平復,而以房室者,略無不死也。蓋正疾愈後六十日,己能行射獵,以房事則吐涎而死。及熱病房室,名為陰陽易之病,皆難治,多死。近者有一士大夫,小得傷寒,發汗已十餘日,能乘馬行來,自謂平復,故以房室,則小腹急痛,手足拘攣而死。(《外臺》卷三)
白話文:
疾病初癒未滿百日,體力尚未完全恢復,若行房事,幾乎無一生還。大抵疾病痊癒後六十天,雖然可以進行射箭或狩獵等活動,但如果行房事就會吐瀉而亡。若在發熱時行房事,稱為陰陽易之病,治療起來非常困難,多數會死亡。最近有一位士大夫,輕微得了傷寒,發汗治療後十多天,能夠騎馬出行,自認為已經康復,因此行房事,隨即感到小腹劇痛,四肢抽搐而死。
3. 傷寒、溫病用藥大體及闢溫方
凡除熱解毒,無過苦醋之物,故多用苦參、青葙、艾、葶藶、苦酒、烏梅之屬,此其要也。夫熱盛非苦醋之物則不能愈。熱在身中,既不時治,治之又不用苦酢之藥,如救火不以水,必不可得脫免也。
白話文:
在治療熱症和解毒方面,沒有比苦醋類的藥物更好的了,所以經常使用苦參、青葙、艾草、葶藶、苦酒、烏梅等藥物,這是治療熱症的主要方法。如果熱症盛行,不使用苦醋類的藥物就無法治癒。熱症在人體內,如果不及時治療,即使治療也不使用苦醋類的藥物,就像救火不用水,那就一定無法擺脫熱症的困擾。
又曰:今諸治多用辛甜、薑、桂、人參之屬,此皆貴价難得常有,比行求之,轉以失時。而苦參、青葙、葶藶子、艾之屬,所在盡有,除熱解毒最良,勝於向貴价藥也。前後數參並用之,得病內熱者,不必按常藥次也。便以青葙、苦參、艾、苦酒治之,但稍與促其間耳,無不解。(《外臺》卷三)
白話文:
又說:現在很多的治療方法,都使用辛甜(甘辛)的薑、桂、人參之類的藥物,這些藥物都很珍貴,很難經常得到,如果要到處尋找,就會耽誤治療的時機。而苦參、青葙、葶藶子、艾草之類的藥物,到處都有,它們清熱解毒的效果最好,勝過那些珍貴的藥物。如果前後用幾副藥,就能治癒疾病,內熱病人,不必按常規用藥。可以直接用青葙、苦參、艾、苦酒來治療,只要稍微縮短治療間隔,就能治癒疾病。
斷溫方。
二月旦取東行桑根,大如指,懸門戶上。又人人帶之。(《醫心方》卷十四)
斷溫病,令不相染著法。
斷汲水綆,長七寸,盜著病人臥席下。(《醫心方》卷十四)
闢溫病粉身方。
白話文:
斷溫方。
二月初一取東邊的桑樹根,粗如手指,懸掛在門戶上。每人也要佩戴。
防止溫病傳染的方法。
截取汲水繩子,長七寸,偷偷放在病人的床席下。
防範溫病的全身塗抹藥方。
芎藭、白芷、藁本,三物等分,下篩,內粉中,以塗粉於身,大良。(《肘後方》卷八)
白話文:
芎藭、白芷、藁本三味藥,等份研末,混合後裝在篩子裡,用篩子輕輕篩出細末的粉,用這種粉塗抹全身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卷八)
疾疫流行預備之,名為柏枝散方:
南向社中柏,東向枝,取曝乾,末,服方寸匕,神驗(《肘後方》卷八)
白話文:
為了預防疾病流行的藥方,稱為柏枝散:
面向南方的社樹上的柏木,取其朝東的枝條,曬乾後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平方寸的量,非常靈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