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臨症經應錄》~ 卷一 六氣雜感門 (1)
卷一 六氣雜感門 (1)
1. 一、春溫
(案1)張(左),春溫五天,表裡齊病,春者厥陰風木司天,溫者火之氣,風者火之母,風火相煽,上升太陰經則發大頭疫。頭面紅腫,氣息往來俱粗,舌苔黃膩,口乾怕飲,大便未行,小便短赤,周身陽氣鬱遏,皮毛之竅不開,故身熱無汗,最懼內陷暴喘之變。
金銀花,連翹,薄荷,黃芩,牛蒡子,元參,苦桔梗,枳殼,熟軍,馬勃,荷葉邊,殭蠶(去絲口洗)
白話文:
張某,患春溫病五天,表裡同時發病。春天是厥陰風木當令,溫病是火氣,風是火的母親,風火相互助長,上升到太陰經脈就會導致大頭瘟疫。患者頭面紅腫,呼吸急促,舌苔黃膩,口渴卻不敢喝水,大便不通,小便短赤,全身陽氣鬱結,皮膚毛孔閉塞,所以發燒卻不出汗,最怕內陷導致暴喘。
藥方:金銀花、連翹、薄荷、黃芩、牛蒡子、元參、苦桔梗、枳殼、熟軍、馬勃、荷葉邊、殭蠶(去絲,洗淨)
(案2)建陽鍾(左),夾陰春溫九天,表汗雖解里滯未下,小水不通,及解時亦系清冷,胸前重按作痛,舌根之苔黃膩,中灰欠津,四肢稍涼,診得脈右三部皆數,乃邪滯深踞營分,熱假邪威所致,而左尺沉遲又屬濕濁陰凝之象,究系腎主二便是也。速宜溫化攻裡法,應手不生遷變為妙。
淡肉蓯蓉,黃柏(乾薑水炒),知母(肉桂水炒),滑石(附子水飛),酒炒黃芩,元參(鹽水炒),大寸麥冬(甘草水炒),炒黃大貝,瓜蔞仁,竹葉,十五制軍錠(磨入)
白話文:
這位病人左邊身體寒涼,在春天溫暖的天氣裡,表面汗出但裡面的寒濕卻沒有排解,小便不暢,體溫下降,胸前按壓會痛。舌苔黃膩,舌根乾燥無津,四肢稍涼,脈象右邊三部皆數,顯示邪氣深陷營分,表熱掩蓋了裡寒。而左邊尺脈沉遲,則代表濕濁陰寒凝結,是腎臟虛弱所導致的。應當採用溫化攻裡法,快速驅散寒濕,以免病情加重。
(案3)板閘尹(左),春溫夾疹八天,舌膩浮黃,脈息弦細,胸前按痛,燒熱,煩嘔,口苦。乃邪傳足少陽,膽汁無藏,謹防化斑昏痙呃逆。擬清透宣通法應手為吉。
薄荷,苦杏仁(去皮尖,不研),白通草,炒枳實,炒貝母,瓜蔞皮,牛蒡子,川玉金,赤芍,結青皮(磨入),櫻桃核(打碎),荷蒂
春溫夾疹九天,形粗色滯勢欲化斑,舌苔濁膩浮黃尖紅,脈息弦細兼硬,煩躁嘔惡,胸前拒按。此邪蘊蓄於內,滯亦蓄內,加以肝鬱不舒,症屬重險,防呃逆昏痙之弊。
白話文:
(案3)
一位名叫板閘尹的患者,左側身體出現春溫夾雜疹子,病程八天。舌苔厚膩泛黃,脈象弦細,胸前按壓疼痛,感覺灼熱,噁心嘔吐,口苦。
這是因為邪氣傳入足少陽經,膽汁無法正常儲藏,需謹防轉化為斑疹、昏迷、抽搐、呃逆等症狀。建議採用清熱解表、宣通經絡的治療方法,應能收到良好效果。
處方:薄荷、苦杏仁(去皮尖,不研磨)、白通草、炒枳實、炒貝母、瓜蔞皮、牛蒡子、川玉金、赤芍、結青皮(磨成粉末加入)、櫻桃核(打碎)、荷蒂。
(續)
患者春溫夾雜疹子持續九天,體形肥胖,面色晦暗,病情有向斑疹轉化的趨勢。舌苔厚膩泛黃,舌尖紅,脈象弦細且硬,煩躁不安,嘔吐,胸前拒按。
這是因為邪氣和痰濕積聚於體內,加上肝氣鬱結不舒,病情危重,需防範呃逆、昏迷、抽搐等併發症。
炒桑葉,酒炒丹皮,茯苓皮,水炒黃芩,飛滑石,白通草,陳蔞(皮、仁),炒黃大貝,小枳實(磨),黃玉金(磨),干竹茹,荷葉蒂
春溫夾疹夾斑十天,按脈右大於左,舌根腐膩,中心浮黃尖紅,舌本作強,脘右有形按痛,臍下亦疼,今日嘔惡已止,二便未行,譫語,煩躁。種種情形系陽明裡症已具,勢如履冰,誠防生歧。擬用通里清邪化斑為要。
元參心,麥冬心,連翹心,小枳實,綿紋軍(干咀,淡酒炒),粉丹皮,生甘草,赤芍,炒黃,大貝,元明粉,飛滑石,羚羊角,炒梔子,白蘆根
白話文:
將桑葉用炒法處理,丹皮用酒炒,茯苓皮用清水炒,黃芩用清水炒,滑石研磨成粉,白通草,陳蔞的皮和仁,黃大貝用炒法處理,小枳實磨成粉,黃玉金磨成粉,竹茹用干炒法,荷葉蒂。
這個病患春溫夾雜著疹子和斑點已經十天了,把脈發現右邊的脈搏比左邊強,舌頭根部腐爛且有膩苔,舌頭中心浮黃,舌尖紅,舌頭強硬,胃脘右側有形狀的按壓疼痛,肚臍下方也疼痛,今天嘔吐已經停止,大小便仍然不通暢,神志不清,煩躁不安。種種情況顯示陽明經的裡症已經出現,情況危急,如同走在薄冰之上,必須謹慎小心,防止病情變化。治療方案應以通里清邪化斑為主。
元參的心,麥冬的心,連翹的心,小枳實,綿紋軍(干咀,用淡酒炒),粉丹皮,生甘草,赤芍用炒法處理,大貝,元明粉,飛滑石,羚羊角,梔子用炒法處理,白蘆根。
春溫夾疹夾斑十一天,由昨服藥後小溲幸行,大便未解,胸腹仍然拒按,脈息沉數而軟,舌本有津,苔色黃膩浮灰,口渴頻飲。的系無形之熱稍松,有形之滯尚存,仍屬險要。法宗原擬加減,應手無弊乃吉。
元參心,麥冬心,連翹心,花粉,瓜蔞仁,炒大貝,小枳實,赤芍,錦紋軍,羚角片,板藍根,白蘆根
春溫斑疹十二天,連進通里清化法,大便初解三分之一,胸腹仍然按痛,舌苔灰黃膩厚,脈息沉數,口渴時煩。實緣里滯過重,症仍在險途,猶防另生枝節,宜慎之。
元參,麥冬,花粉,金銀花,連翹,黃芩,丹皮,梔仁,炒大貝,綿紋軍,枳實,輕滑石,羚羊角,板藍根,白蘆根,蔞仁
白話文:
患者患春溫夾疹夾斑,已持續十一天。昨日服藥後,小便順暢,但大便仍未解,胸腹仍舊按壓疼痛,脈象沉而數且軟,舌苔上有津液,呈黃膩浮灰狀,口渴頻繁飲水。目前無形之熱略有消退,但有形之濕滯尚存,病情仍屬險峻。依據原方加減用藥,應手無弊則吉。藥方:元參、麥冬、連翹、花粉、瓜蔞仁、炒大貝、小枳實、赤芍、錦紋軍、羚角片、板藍根、白蘆根。
患者患春溫斑疹,已持續十二天。連續使用通里清化法後,大便略解,約解了三分之一。但胸腹仍按壓疼痛,舌苔灰黃膩厚,脈象沉而數,口渴煩躁。病因是腸胃濕滯過重,病情仍處於險境,需防範其他病症發生,應謹慎用藥。藥方:元參、麥冬、花粉、金銀花、連翹、黃芩、丹皮、梔仁、炒大貝、綿紋軍、枳實、輕滑石、羚羊角、板藍根、白蘆根、蔞仁。
春溫斑疹十三天,大便屢解不徹,胸腹按痛稍減,舌苔厚膩漸宣,灰色不退,尖赤乾燥欠津,按脈數軟。此係里滯邪熱久踞,是以未能驟清,陰液為傷,仍屬耽險。擬用瀉南實北,佐以緩攻之劑。
細生地(取汁),元參,麥冬,大貝母,知母,丹皮,犀角片,天花粉,滑石,炒山梔,京赤芍,熟軍錠,連翹
春溫斑疹十四天,現已過經,但里滯尚未清楚,勢難屢攻,惟陰液耗竭,夙昔肝陽用事,加以邪氛不靖,致令面赤時煩多語。今診脈象較前稍有和洽,苔膩灰黑腐退,此層退之消息也,務宜平心息慮,藥餌調攝,庶幾脫然無累,擬五心湯加味為善。
白話文:
病人發病已經十三天,春溫斑疹持續,大便多次解不乾淨,胸腹按壓疼痛略微減輕,舌苔厚膩,逐漸消退,但仍呈灰色,舌尖紅赤乾燥缺津,脈象數而軟。這說明體內積聚的邪熱久久不消,所以難以快速清除,導致陰液受損,病情仍舊危險。應當使用瀉南實北、緩攻的藥方治療。
藥方:生地(取汁)、元參、麥冬、大貝母、知母、丹皮、犀角片、天花粉、滑石、炒山梔、京赤芍、熟軍錠、連翹。
發病已經十四天,經期已經過去,但體內的邪熱仍未完全清除,不宜頻繁服用攻邪的藥物。由於陰液耗竭,加上肝陽亢盛,邪氣不安定,導致病人面紅,煩躁,話多。現在脈象比之前稍微平緩,苔膩灰黑,腐敗的舌苔開始退去,這表示病情正在好轉。病人應該保持心平氣和,服用藥物調養身體,才能順利康復。建議服用五心湯加味。
元參心,麥冬心,連翹心,竹葉心,蓮子心(另煎,衝入),白茯神,霍石斛,橘皮(鹽水炒),貝母,上西珀(乳石,細研),真枇杷露(燉用,衝入),犀角(鎊)
病今十五天,案已疊載,前方毋再瑣述。今診脈症頗平,仍擬原法出入,謹慎調護是穩當之策也。
前方去竹葉心、上西珀,加粉丹皮、銀花露。
白話文:
元參、麥冬、連翹、竹葉、蓮子心(另煎,沖入藥湯中),白茯神、霍石斛、橘皮(鹽水炒),貝母,上西珀(乳石,研磨成細粉),真枇杷露(燉煮後,沖入藥湯中),犀角(刮成薄片)。
病患現在已經病了十五天,之前的藥方已經開過很多次了,就不再贅述。今天診脈看病症,病情已經比較平穩,還是按照之前的藥方加減用藥,謹慎調養才是穩妥的做法。
之前的藥方去掉竹葉、上西珀,加入粉丹皮、銀花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