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臨症經應錄》~ 自敘

回本書目錄

自敘

1. 自敘

昔唐陸宣公,晚年家居甚留心於醫,間有秘方必手自抄錄。曰:此亦活人之一術也。宋范文正公,少時嘗曰:吾不能為良相,必為良醫,以醫可以救人也。夫古之賢人君子,既以此為濟世利民之用,則醫之一道誠未可以鄙夷視之也。亦未可以淺學求之也。吾家業醫三世矣,閱歷亦云多矣。

雖皆不敢居利人之功,而要未嘗貽害人之弊,故數十年謬蒙鄉里士大夫交口稱許,蓋積誠所感也。(金)不敏,紹祖父之業,存利濟之懷。幼而讀書,長而涉世。凡於視疾、切脈、辨症、修方罔弗慎之又慎。或秉先人指授,或參前輩緒言,初未敢妄執己見,以貽誤當世,此則(金)之可以自信者也。頃者及門某手輯醫案若干冊,皆(金)十餘年來臨證之方也。

匯而錄之,欲資以為模範。其用力可謂勤矣,其用心可謂篤矣。(金)不欲違其意,爰自敘其梗概,如此非敢執以問世也,不過與二三弟子質疑求備,互相商訂云爾。

咸豐己未年孟春白衣大士聖誕日淮山儒士劉氏金方識

白話文:

[自序]

昔日唐朝的陸宣公,在晚年居家期間,對於醫學研究極為投入,一旦發現珍貴的祕方,必定親自抄寫記錄下來。他認為,這是救人性命的一種技能。宋代的范文正公在年輕時也曾說過,如果不能成為優秀的宰相,那麼他必定會成為一位好醫生,因為醫生能治病救人。古時候的賢人君子,都把醫學作為濟世利民的重要手段,因此,我們不能輕視醫學這門學問,也不能以淺薄的知識去學習它。我家世代從醫已經三代了,經歷的事情也很多。

儘管我們從不敢自居有救人一命的功勞,但至少未曾造成傷害人的弊端,因此數十年來,受到鄉裏的士大夫們一致的讚譽,這大概都是我們累積誠信所感應的結果。我本人(金),繼承祖父的遺志,秉持著濟世利民的理念。小時候讀書,長大後涉足社會。對於診病、把脈、辨症、開方,我都小心翼翼,慎之又慎。有的是遵循先人的指導,有的是參考前輩的經驗,我從未敢輕率地堅持自己的看法,以免誤導世人,這就是我能自信的地方。最近,我的學生編輯了幾冊醫案,這些都是我十幾年來臨牀實踐的處方。

他收集整理這些病例,可謂是費盡心思,全心投入。(金)我不願拂逆他的意願,於是將自己大致的經歷和理念寫下這篇自序,並非是想以此向世人炫耀,只是希望與幾個弟子共同探討,完善醫學知識,互相交流討論。

鹹豐己未年孟春白衣大士聖誕日淮山儒士劉氏金方識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