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江澤之醫案》~ 三、泄瀉
三、泄瀉
1. 三、泄瀉
(案1)濁氣在上則生䐜脹,清氣在下則生飧瀉,擬升清降濁法以冀挽回。
孩兒參,蒼朮,山藥,白芍,黃耆,穭豆衣,橘皮,升麻,赤苓,荷蒂,炙甘草,於術,柴胡,粳米,瓜皮
(案2)積濕成飲,積飲成痰。痰飲伏於肺胃,兼之火不生土,致五更瀉利,脈象弦滑。擬姜附六君加味治之,仍須安閒靜養為先。
東洋參,冬朮,益智仁,神麯,破故紙(鹽水炒),乾薑,半夏,陳皮,肉豆蔻(麵裹煨,鹽水炒),附片,茯苓,甘草
(案3)肝腎素虧,加之腸澼日久,中土亦虛。致飲食減於過半,雖納亦屬不運。胸脘腹悶,每利必帶紅水,臍腹㽲痛。營衛亦虛,此時乍寒乍熱,左脈弦,右脈濡,慮有土敗木賊之虞。
東洋參,雅連,當歸,廣皮,炙荷蒂,冬白朮,乾薑,白芍,甘草
(案4)脾寒痛瀉,速解乃吉。
木香,砂仁,陳皮,澤瀉,附片,甘草,蒼朮,川樸,赤苓,白芍,半夏,姜渣
(案5)風寒傳裡,腹痛自利黃水,身熱不清,舌苔黃白相夾,穀食不思,尿短作痛。擬理中合四苓法,獲效乃吉。
洋參,雅連,赤苓,桂枝,甘草,白朮,乾薑(炮),澤瀉,豬苓
(案6)暑濕困脾,胸悶不食,腹鳴作瀉,擬六和法治之。
藿香,川樸,赤苓,白蔻仁,枳殼,半夏,陳皮,澤瀉,六和曲
(案7)渴瀉重症。
藿香,葛根,甘草,黨參,粳米,木香,白朮,烏梅,茯苓
白話文:
[三、腹瀉]
(案例1)當濁氣聚集在上部身體會產生脹滿感,清氣在下部則會導致食物未消化的腹瀉,我們打算用提升清氣、降低濁氣的方法來試圖改善這種情況。
(案例2)濕氣積聚成為飲水,飲水再積聚成為痰。痰和飲水在肺部和胃部潛伏,加上火氣不能滋養脾胃,導致黎明時分嚴重腹瀉,脈搏呈現弦滑的現象。計劃使用加入薑和附子的六君子湯來治療,但首先必須保持安靜休息。
(案例3)肝臟和腎臟長期損耗,加上腸道疾病久久不愈,導致脾胃也虛弱。進食量減少到一半以上,即使吃進去的食物也不能正常運化。胸部、腹部悶痛,每次排便都會帶出紅色液體,肚臍周圍疼痛。營養和防禦功能也虛弱,這時出現忽冷忽熱的現象,左手脈象緊繃,右手脈象濡軟,擔心會有脾胃衰弱,肝氣過盛的問題。
(案例4)脾臟寒冷導致劇烈腹瀉,迅速解除纔好。
(案例5)風寒侵入內臟,腹部疼痛,自行排出黃色液體,身體發熱,舌頭上有黃白相間的舌苔,不想吃東西,小便短且疼痛。計劃使用理中湯和四苓散的組合,獲得療效纔好。
(案例6)夏季濕氣困擾脾胃,胸部悶痛,沒有胃口,腹部響聲並腹瀉,計劃使用六和法來治療。
(案例7)嚴重的口渴腹瀉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