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江澤之醫案》~ 二、痢疾

回本書目錄

二、痢疾

1. 二、痢疾

(案1)肝木乘脾,氣滯濕困,延及日久,濕熱下注為痢,痢下紫瘀。此時腑氣固虛,肺臟復受濕侵,有脹滿咳喘之勢,難以調治。擬方以盡人力。

黃芩,半夏,澤瀉,甘草,白芍,赤苓,厚朴,橘皮

(案2)痢下紅多白少,腹痛後墜,懷妊九月,謹防胎產生變,勿謂言之不早也。

茯苓,當歸,白芍,西洋參,木香,砂仁,甘草,黃芩,於白朮,廣皮,黃連,陳米,荷蒂

(案3)經停三月,懷孕未定。痢經月餘,正氣固虛,胃陰亦傷。口乾舌赤,胸悶噦逆,穀食懶進,脈象空虛無神,慮增昏呃歧變。擬方以盡人力。

西洋參,白芍,釵石斛,糯稻根,五穀蟲,麥冬,扁豆衣

(案4)伏邪成溫瘧,瘧陷成痢,痢經五日,氣液俱傷。少腹痛無休,暑濕深伏下焦,可知難以調治。擬甘芍法,多酌高明可也。

白芍,甘草,又和服駐車丸(三錢)

(案5)接年來墮胎數次,肝陰虧極,骨中燒熱無休,月前復損胎原,骨熱固重,且暑濕凝滯曲腸,腹痛便痢不爽。茲擬黃連治之,再商治本。

黃連,乾薑,黨參,白芍,赤苓,木香,澤瀉,甘草

(案6)由時痢而轉煙痢,下焦失守,難以挽回。擬方以盡人力,而博天眷耳。

東洋參(二錢),赤石脂(四錢),炮姜(八分),白糯米(一撮)

(案7)痢經月餘,陰陽二氣俱傷。肛墜無休,腰胯痠痛,肢末時而厥冷,噦逆自汗,舌苔乾白,穀食懶進,兩脈按之無力。慮難驟效,茲擬參附六君子湯,多酌高明可也。

東洋參,附片,冬朮,赤苓,蒸籠繩,半夏,橘皮絡,甘草

昨進參附六君子法,肢厥已回,噦逆自汗較止,惟曲腸暑濕不化,氣墜下迫。改擬東垣法加味治之。

東洋參,當歸,升麻,白芍,黃芩,荷蒂,炙黃耆,冬朮,柴胡,甘草,橘皮絡,紅曲

(案8)濕凝曲腸,痢成休息,痛墜並見,面色痿黃,穀食減少,延久有土敗木賊之虞。

沙參,木香,桂枝,白芍,防風,煨葛根,藿香,茯苓,荷蒂,橘皮絡,老米,野於術

(案9)由利而痢,戊病傳癸也。已有月餘,表邪未清。素吸洋菸,正氣亦傷。穀食懶進,恐成噤口,擬方速治之,以冀挽回。

太子參,橘皮,前胡,防風,赤苓,老米,省頭草,甘草,川芎,桂枝,川樸,荷蒂,羌、獨活(各),甘葛

(案10)休息痢三載,脾腎俱傷,治難霍然,擬方徐圖之。

樗根皮,熟地,鴿蛋,人乳,風菱殼,百花酒

(案11)暑濕內困於曲腸,致純紅滯下,腹痛後墜。擬方獲效乃吉。

當歸,車前子,萊菔子,白芍,海南子,茶葉

(案12)休息痢因冷而致,擬香砂胃苓法治之。

木香,蒼朮,橘皮,赤苓,生薑,砂仁,川樸,肉桂,澤瀉。

(案13)伏邪未化,暑濕復重,絞痛下痢,慮其生變。

柴胡,黃芩,木香,赤苓,甘草,老米,葛根,白芍,黃連,澤瀉,滑石,生薑

(案14)勞嗽日久,氣體已虛,復感新涼,自利,勢屬重候。擬小柴合四苓法,先治其標,獲效乃吉。

柴胡,半夏,赤苓,白芍,天花粉,老米,黃芩,橘皮,澤瀉,甘草,西洋參

復診:加,仁、扁豆衣

(案15)暑濕下痢,紅多白少,腹痛後重,兩脈數大。仍宜清利治之。

蒼朮,槐花,川連(酒炒),銀花炭,地榆炭,澤瀉(酒炒),黃芩,紅曲,椿根皮,山楂炭,荷蒂

(案16)痢下紅白,擬逆流挽舟法治之。

倉廩湯加木香

(案17)痢久濕熱未已,仍擬槐花湯治之。

地榆炭,側柏葉,枳殼,槐花,橘皮,黑荊穗,川連,甘草,白芍,荷蒂

白話文:

[二、痢疾]

(案例1) 肝氣過旺影響脾胃,導致氣滯與濕氣纏身,長時間下來,濕熱下注形成痢疾,排泄物呈紫色瘀血狀。此時腸道功能確實虛弱,肺部也受到濕氣侵害,出現脹滿、咳嗽及喘息的症狀,治療起來非常困難。開立藥方如下:

黃芩、半夏、澤瀉、甘草、白芍、赤苓、厚朴、橘皮

(案例2) 痢疾排泄物中紅色成分多於白色,伴隨腹部疼痛及便意頻繁,且患者懷孕九個月,需小心胎兒健康狀況,以防產程中發生突發狀況,切莫認為警告來得太早。

茯苓、當歸、白芍、西洋參、木香、砂仁、甘草、黃芩、於白朮、廣皮、黃連、陳米、荷蒂

(案例3) 停經三個月,懷孕狀態未確定。痢疾持續一個月以上,身體正氣確實虛弱,胃部陰津也受損。口乾舌紅,胸悶噯氣,對食物缺乏胃口,脈象虛弱無力,擔心會加重病情,出現昏厥等異常。開立藥方如下:

西洋參、白芍、釵石斛、糯稻根、五穀蟲、麥冬、扁豆衣

(案例4) 長期潛伏的邪氣形成溫熱型瘧疾,病情惡化成為痢疾,已持續五日,氣血皆受損。下腹部疼痛無止境,暑濕深藏在下焦,治療困難。開立甘芍法,請高明醫師斟酌使用。

白芍、甘草,同時服用駐車丸(三錢)

(案例5) 近年來多次自然流產,肝臟陰津嚴重虧損,骨髓中熱度無法消退,上個月再次流產,骨熱問題更嚴重,加上暑濕滯留腸道,腹部疼痛,便痢不暢。擬用黃連治療,再商討根本治療方案。

黃連、乾薑、黨參、白芍、赤苓、木香、澤瀉、甘草

(案例6) 從一般痢疾轉變為血痢,下焦機能衰弱,難以恢復。開立藥方如下,盡人事聽天命。

東洋參(二錢)、赤石脂(四錢)、炮姜(八分)、白糯米(一小撮)

(案例7) 痢疾已持續一個月,陰陽二氣均受損。肛門墜脹不停,腰臀部位痠痛,四肢末端偶爾冰冷,噯氣及自汗,舌苔乾燥泛白,對食物缺乏胃口,雙手脈搏微弱無力。預計短期內難見成效,開立參附六君子湯,請高明醫師斟酌使用。

東洋參、附片、冬朮、赤苓、蒸籠繩、半夏、橘皮絡、甘草

昨日服用參附六君子湯,四肢冰冷已改善,噯氣及自汗現象減緩,但暑濕在腸道未化解,氣血仍向下沉。改用東垣法加味治療。

東洋參、當歸、升麻、白芍、黃芩、荷蒂、炙黃耆、冬朮、柴胡、甘草、橘皮絡、紅曲

(案例8) 暑濕滯留腸道,形成間歇性痢疾,腹部疼痛及墜脹感並存,臉色萎黃,食慾下降,長時間下來,恐有脾胃功能衰竭的風險。

沙參、木香、桂枝、白芍、防風、煨葛根、藿香、茯苓、荷蒂、橘皮絡、老米、野於術

(案例9) 從水瀉轉變為痢疾,顯示疾病從脾胃擴散到腎臟。已有一個月,表層病邪尚未清除。患者平時抽菸,身體正氣已受損。食慾不振,擔心會形成口噤,開立藥方快速治療,期望能扭轉病情。

太子參、橘皮、前胡、防風、赤苓、老米、省頭草、甘草、川芎、桂枝、川樸、荷蒂、羌、獨活(各)、甘葛

(案例10) 間歇性痢疾已持續三年,脾胃及腎臟功能都受損,治療困難,開立藥方緩慢進行。

樗根皮、熟地、鴿蛋、人乳、風菱殼、百花酒

(案例11) 暑濕滯留在腸道,導致純紅色的排泄物,腹部疼痛及便意頻繁。開立藥方如下,期望能見效。

當歸、車前子、萊菔子、白芍、海南子、茶葉

(案例12) 間歇性痢疾因受寒引起,擬用香砂胃苓法治療。

木香、蒼朮、橘皮、赤苓、生薑、砂仁、川樸、肉桂、澤瀉。

(案例13) 潛伏的邪氣未化解,暑濕再度加重,腸絞痛及下痢,擔心會發生突變。

柴胡、黃芩、木香、赤苓、甘草、老米、葛根、白芍、黃連、澤瀉、滑石、生薑

(案例14) 勞累咳嗽已久,身體虛弱,再度感染風寒,出現水瀉,病情嚴重。開立小柴合四苓法,先治療表面症狀,見效後再說。

柴胡、半夏、赤苓、白芍、天花粉、老米、黃芩、橘皮、澤瀉、甘草、西洋參

複診:加仁、扁豆衣

(案例15) 暑濕引發下痢,排泄物紅色成分多於白色,腹部疼痛及便意頻繁,脈象數大。仍應以清利法治療。

蒼朮、槐花、川連(酒炒)、銀花炭、地榆炭、澤瀉(酒炒)、黃芩、紅曲、椿根皮、山楂炭、荷蒂

(案例16) 排泄物紅白相間,擬用逆流挽舟法治療。

倉廩湯加木香

(案例17) 痢疾持續,濕熱未完全消除,仍用槐花湯治療。

地榆炭、側柏葉、枳殼、槐花、橘皮、黑荊穗、川連、甘草、白芍、荷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