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鄒亦仲醫案新編》~ 自序

回本書目錄

自序

1. 自序

醫乃格物致知之學,博而且淵;陰陽氣化之理,微而且隱,非費十年討求□□經驗者,何能司人生命,妄談燮理哉?亦仲幼讀儒書,長窮醫學,數十載□□□不釋卷,志在業精於勤,期無隕越。

凡臨一症,務先詳其病情所在,繼乃謀□□藥適宜,原效夫喻氏先議病、後議藥之旨,豈敢一毫鹵莽塞責哉!自應診以來,療治雖多,而成案者終屬寥寥,實關夫具眼人稀,為負始終責者最鮮,偶得信任之家,付我二三調治,然後病情是否有護,方藥是否相宜,庶能洞悉原委,即可完成一案,形諸篇幅也。不信任者,日更數醫,病情方藥結果無從探悉。

雖欲成案,多付缺如之恨,良用惜然,且諸案中,類多逝症,皆由抱病者徒執己見以取敗,實非病之真不能起。明明病宜攻者,自欲補之;病宜涼者,自欲熱之;病宜轉症方愈者,自欲速效之。雖予開導,置若罔聞,只有棄而不治,任其另擇高明焉耳。他如信巫不信醫之流,或重財輕命之輩,及驕矜不倫於理之子,先哲都云不治。

僕亦面遇甚多,常使拂袖而往,安能與談規矩準繩之治哉?種種原因,醫欲得成一案,豈不難乎!更可嘆者,今之延醫不必識醫,作醫不必識症,箇中關係,殊非淺鮮,吾為目擊心傷者久之。因不揣譾陋,故將近年稍積經驗各案,悉錄出付梓。所說病理、藥理、脈理是否有當,惶愧時深。

中有病人成見之誤,迷信之風,重財之弊,最礙生命前途。期略聞於世,或可啟聾而震聵,是猶以一葦而障狂瀾也。知我罪我,不完顧諸。

民國三十一年癸未五月湘邵陽隆回鄉鄒亦仲識於芙塘潮水屋

白話文:

醫學是探索事物以求知的學問,內容廣博深奧;陰陽氣化之道,精微隱晦,非花費十年時間鑽研並累積經驗者,如何能掌管人的性命,隨意談論調和身體機理呢?我從年輕時就讀儒家經典,長大後專心鑽研醫術,數十年如一日不曾放下書本,志在勤奮精進,期望不辜負所學。

每次遇到病人,都要先仔細了解病情所在,再根據病情選擇適宜的藥物,這是效法喻氏先師「先議病、後議藥」的原則,絕不敢絲毫草率敷衍。從開始行醫至今,雖然治療過不少病人,但真正能整理成案例的卻寥寥無幾,這實在是因為有眼光的医者稀少,而真正負責任、盡心盡力的医者更是少之又少。偶爾遇到信任我的病人,讓我治療一二,然後才能真正了解病情的原委,判斷藥物是否合適,才能總結成一個案例,寫成文字留存。那些不信任我的病人,往往一天換好幾個醫生,病情、藥物和治療結果都無從得知。

即使想整理案例,也經常因為缺乏完整的資料而遺憾,令人十分惋惜。而且這些案例中,大多是病重難治的病人,都是因為患者固執己見而導致病情惡化,並不是真的無藥可救。明明應該採取攻邪的治療方法,他們卻偏要補益;明明應該用寒涼的藥物,他們卻偏要溫熱;明明應該轉變治療方向才能痊癒,他們卻只追求速效。即使我苦口婆心勸解,他們也置若罔聞,我只好放棄治療,任由他們另尋高明。其他像迷信巫術而不信任醫術的人,或者重視金錢而輕視生命的人,以及驕傲自大、不講道理的人,先賢們都說不可治療。

我親眼見過太多這樣的病人,經常讓我無奈地拂袖而去,怎麼可能和他們談論規矩準繩的治療方法呢?種種原因,醫者想要整理出一份案例,談何容易!更令人嘆息的是,現在延請醫生不必懂得醫術,行醫也不必了解病情,其中的關係錯綜複雜,絕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。我目睹這些現象,心中已經傷感許久。由於我學識淺薄,所以將近年來積累的一些經驗和案例,都記錄下來,準備付梓出版。所論述的病理、藥理、脈理是否正確,我心中充滿慚愧。

其中有病人固執己見的錯誤,迷信風氣的影響,以及重視金錢的弊端,這些都阻礙了生命的前途。希望這本書能讓世人略有所聞,或許能讓耳聾的人聽到,讓眼盲的人看見,如同用一根蘆葦去抵擋狂風巨浪一般。知道我的錯誤,責備我的不足,我都無所謂。

民國三十一年癸未五月湘邵陽隆回鄉鄒亦仲識於芙塘潮水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