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圃醫案》~ 卷四 (18)
卷四 (18)
1. 胎產治效
計昏厥一晝夜,次日能言,謂周身皆痛,氣塞喉中,胸中脹悶,腹痛作瀉,外則筋惕而手拘攣,嘔呃不能食。又迎鮑醫,亦主溫補,議用肉桂,予因頻次下血,恐桂破血,易用桂枝合真武湯,換炮姜,救其亡陽虛脫。議用人參一錢,白朮、茯苓、炮薑、附子、芍藥、桂枝、甘草,薑棗為引,如此溫補之劑,服一月方能坐床進食。後漸次去附子,調理而愈。
至冬杪生產一男。母子平安。若病時執懷孕不用附子、半夏之說,病必不除,則產母不保,母不保,又安有子乎。程案產後中風,則氣血交虛,故施重劑。此胎前中風,因未產不甚虛,故劑輕也。
張其相兄令眷,年望四旬,隆冬大產後六日,家務煩勞,遂惡寒發熱,身痛嘔吐,不知何脈。前醫認傷寒,用桂枝、細辛、乾薑、吳萸、赤芍、半夏等藥,二劑遂大汗不止,血下如注,暈脫者二次。本家先以人參數錢灌回,予踵至,汗猶未斂,脈細如絲,血尚未止,雖有聲音,而不能言。
予曰:血脫益氣,此定論也。用人參五錢,附子二錢,炮姜二錢,連進二劑,方汗斂血止,而能言語。次日,即改用歸脾湯,加黑薑、官桂,溫補滿月而起。
程載錫兄如君艱產,產後即暈厥,醒後喉啞,全無聲音,而人事清楚,脈細如絲,手足厥冷。蓋艱產玉門久開,寒氣襲入,經云:寒中少陰,令人卒然而啞。且脈細厥冷,可徵也。用四逆湯疾驅其寒,以防變證,用附子三錢,乾薑三錢,甘草一錢,當歸三錢,連進三劑,次日音出,瘀血方下。
蓋少陰經絡盡於喉,寒極於下,腎氣不能時上,致卒然失音,若非重劑,入里之寒,何能驟解。數日後,因難產內傷腫痛,去附子加肉桂、赤芍、桃仁,腫消痛止,半月方愈。
英德縣令王公僕婦,年三十外,本出西人,夏月恣食瓜果,八月初旬,產後積冷在腹,五日後腹痛,先瀉後痢,兩關緊滑,用薑桂香砂胃苓湯,四劑而愈。兩三日後,因前寒未解喉痛,又開窗取涼,復受寒邪,以致頭疼發熱,身痛脈浮緊,用芎蘇飲微汗而表解,熱尚未除。繼用桂枝葛根湯,二劑熱即退。
忽變為神昏不語,掐指剔牙,腸鳴下利,問病若聾,診脈弦細無力。產後尚未滿月,知屬裡虛,證類中風。用桂枝湯加白朮、半夏、天麻、炮薑、附子二劑,五更後即能言,至未申即不語,坐臥如凝。能言時謂身痛腹疼,其渴飲茶湯,日夜兩大壺,隨即洞瀉八九次,腸鳴水食,脈弦細緊。
此為風邪直入肝經,乃厥陰之病。蓋厥陰病本消渴,風邪不解,內搏為瀉,身痛多汗,脈不浮,斷非表證,乃骨寒而痛也。且午後不語,定屬陰邪,准作厥陰治法,不治洞瀉。用當歸四逆湯,桂枝、當歸、赤芍、細辛、附子、炮薑、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,薑棗為引。服六劑,渴全止,夜得微汗,腹痛身疼即解,瀉止能言。
白話文:
胎產治效
一位產婦昏厥一天一夜,隔天能說話,但全身疼痛,氣塞喉嚨,胸悶腹脹,腹痛瀉痢,四肢抽搐,手腳拘攣,嘔吐不能進食。找了另一位醫生,也主張溫補,想用肉桂,但因為產婦多次出血,擔心肉桂破血,因此改用桂枝加真武湯,用炮薑代替肉桂,救治其亡陽虛脫。於是使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炮薑、附子、芍藥、桂枝、甘草,用薑棗引藥,服用一個月這種溫補藥劑後,才能下床進食。之後逐漸減少附子用量,調理後痊癒。在冬天快結束時生下一名男嬰,母子平安。如果當時堅持孕期不用附子、半夏的說法,病情必然不會痊癒,產婦就會保不住,母親保不住,又怎會有孩子呢?程姓產婦產後中風,是氣血交虛,所以用重劑。這次胎兒未出生前就中風,因為尚未生產,身體不至於太虛弱,所以用藥較輕。
張姓產婦的妯娌,四十歲左右,隆冬生產後六天,因家務勞累,便惡寒發熱,渾身疼痛嘔吐,脈象不明。之前的醫生診斷為傷寒,用桂枝、細辛、乾薑、吳茱萸、赤芍、半夏等藥,服藥兩劑後便大汗不止,大量出血,昏倒兩次。家人先用大量人參灌服,我到時,汗還未止,脈搏細如絲線,出血尚未停止,雖然還有聲音,卻不能說話。
我說:出血就要益氣,這是定論。於是使用人參、附子、炮薑,連服兩劑,汗止血止,就能說話了。第二天,改用歸脾湯,加入黑薑、官桂,溫補一個月後痊癒。
程載錫的妻子難產,產後立刻昏厥,醒來後喉嚨沙啞,完全沒有聲音,但神智清醒,脈搏細如絲線,手腳冰冷。這是因為難產,陰道長時間張開,寒氣入侵,經書上說:「寒邪傷及少陰經,會讓人突然失聲。」而且脈細厥冷,可以佐證。於是使用四逆湯迅速驅除寒邪,預防病情變化,使用附子、乾薑、甘草、當歸,連服三劑,第二天就能發聲,瘀血也排出。
因為少陰經絡貫穿喉嚨,寒邪深入,腎氣不能及時上達,導致突然失聲,如果不是用重劑,深入臟腑的寒邪,怎麼能迅速消除呢?幾天後,因為難產導致內傷腫痛,便去除了附子,加入肉桂、赤芍、桃仁,腫痛消除,半個月痊癒。
英德縣令王公的僕婦,三十多歲,是西方人,夏天大量食用瓜果,八月初旬生產後,腹部積聚寒邪,五天後腹痛,先瀉後痢,兩關脈滑,使用薑桂香砂胃苓湯,四劑後痊癒。兩三天後,因為之前的寒邪未解,喉嚨疼痛,又開窗通風受寒,導致頭痛發熱,渾身疼痛,脈象浮緊,使用芎蘇飲,微微出汗,表證解除,但熱邪未除。接著使用桂枝葛根湯,兩劑後熱退。
突然神志不清,不說話,掐指牙齒,腸鳴腹瀉,問話如聾,脈象弦細無力。產後未滿月,知道是裡虛,證狀類似中風。使用桂枝湯加白朮、半夏、天麻、炮薑、附子兩劑,五更後就能說話,直到未時又不能說話了,坐臥如僵。能說話時說全身疼痛腹痛,口渴,喝茶水,每天兩大壺,同時腹瀉八九次,腸鳴,排出水樣便,脈象弦細緊。
這是風邪直接入侵肝經,是厥陰病。厥陰病本來就消渴,風邪未解,內邪搏動導致瀉痢,渾身疼痛多汗,脈象不浮,判斷不是表證,而是骨寒疼痛。而且下午不能說話,一定是陰邪,按照厥陰的治療方法,不治療腹瀉。使用當歸四逆湯,桂枝、當歸、赤芍、細辛、附子、炮薑、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,用薑棗引藥。服藥六劑,口渴完全停止,晚上微微出汗,腹痛全身疼痛解除,瀉痢停止,能說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