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圃醫案》~ 卷四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6)

1. 胎產治效

余遵《內經》陰絡結則血下溢治法,用人參、白朮、桂枝、當歸、赤芍、炮薑、甘草,少加附子。四劑血隨止,即現中寒夙疾,胸腹脹大,嘔吐痰涎,喘促不能臥,脈更沉小。此證必須姜附,然恐傷胎,而令尊汪閒先翁主持。謂大人要緊,遑顧其胎,且懷胎四月,三見血下,脈不又旺,姜附素常服慣,竟用無妨,遂用薑、附、茯苓、半夏、吳萸、橘紅,日服三劑頗安,而脹嘔不減。換生附子連服七劑,始得不脹不喘不嘔。

方改用熟附、炮姜,加參、術,脹滿然後全消。未幾又氣虛似脫,心內怔忡,令人抱按,方能臥。又非痰證怔忡,余暫用人參三錢,歸脾湯三五日,正氣虛回,痰飲又發。仍用前劑,但以乾薑配熟附,兼用參、術,而對夏、苓,將一月,年終病退,即不藥矣。乙酉之春,因痰咳嗽相招,胎脈始現,腹大有形。

至六月大產男胎,產後本日血不下,小便一日夜不通,脈兩尺沉遲無力。此產後下焦虛冷,不能小便。而病人自云舊年病急,多服姜附,致內熱小便不通。余亦不與辨,至更余則腹脹如鼓,直坐於床,不能轉動,腹中冷氣上衝。彼方知尚屬虛冷,向余云:內熱之說誤言耳。惟求急救,若遲則痛脹死矣。

其時亦汪閒先翁主持,用附子一兩,肉桂、乾薑、當歸、茯苓各三錢,大銚急煎頓服。少刻腹內腸鳴,尿血大下,至五更方得平臥,後用溫補而愈。懷孕服薑、桂、附子藥百劑。而不傷胎,產後一夜,服附子一兩,亦不覺熱,此證世不多見。經云有故無殞,其斯之謂歟。

孫以𬆭兄令眷,予族侄女也。懷孕值暑月,以西瓜浸井,日食為常,至產後氣血交虛,積寒在腹,三日後胸腹脹滿,而堅,猶如未產,乾嘔不能食,咳喘不能臥,足冷過膝,脈沉細而硬。其母謂三朝食麵,著氣停食,再三囑用消導之藥。余曰:形寒飲冷則傷肺,所以喘咳積冷於中,先有胎元真陽在腹,可以勝其冷物,今胎已產,氣血兩虛,其沉寒痼冷,蟠結於上中下三焦,否塞不通,惟宜助陽消陰。若克伐傷氣,則陽益消矣。

此證非大溫熱宣補兼施,不能望其效也。以𬆭唯唯,遂以生附子、生乾薑、半夏、吳萸以溫里,桂枝、細辛、生薑以溫經,助以人參、茯苓、赤芍,以培氣血。以𬆭日藏人參於懷,暗投藥中,以免其岳母之惡補也。服至半月,上身微汗,而咳喘寧。再服一旬,胸結略下,而能納穀。

冷秘二十餘日,日服半硫丸二錢,大便方通,其矢碧綠,彈丸續續而下,計兩月腹中上下方通。沉寒痼冷,未有如斯之甚者,若順人情而妄用消導,不知作何結局矣。

張渭光兄令眷,年逾二十,懷孕三月,時值仲秋,胎動見紫血水。前醫猶用生地黃、黃芩保胎,一二日紫血下不止,腹脹痛甚,延予托診。脈沉緊,堅而搏手,此下焦冷極,胎已無氣,所以血紫也,再用涼血,是益其冷矣。用芎、歸、炮薑、砂仁溫中活血之藥,腐胎始下。

白話文:

胎產治效

我遵照《內經》中陰絡阻塞導致血崩的治療方法,使用人參、白朮、桂枝、當歸、赤芍、炮薑、甘草,並少量添加附子。服用四劑藥後出血停止,但隨即出現久病導致的體寒症狀,胸腹脹大,嘔吐痰涎,呼吸急促無法平臥,脈象更加沉弱。這種情況必須使用生薑和附子,但我擔心會傷到胎兒,於是請令尊汪閒先翁幫忙決定。汪翁認為大人性命要緊,不必顧慮胎兒,而且病人懷胎四月,已經三次出血,脈象又不旺盛,而生薑和附子平時就服用習慣了,因此使用應該沒有問題。於是便使用生薑、附子、茯苓、半夏、吳萸、橘紅,每日服用三劑,病情稍有好轉,但脹氣和嘔吐卻沒有減輕。改用生附子連續服用七劑,才不再脹氣、喘不過氣、嘔吐。

之後調整藥方,改用熟附子、炮薑,加入人參、白朮,脹滿的情況才完全消失。不久又出現氣虛如脫,心慌心悸,需要人扶著才能躺下。這不是痰證導致的心悸,我暫時使用人參三錢,配合歸脾湯服用三五天,正氣恢復後,痰飲又出現。仍然使用之前的藥方,只是用乾薑配合熟附子,同時使用人參、白朮,並配合半夏、茯苓,大約一個月後,疾病痊癒,便不需要再服藥了。乙酉年春天,因為痰咳引發舊疾,胎脈開始出現,肚子也明顯隆起。

到六月順利生下男嬰,但產後當天沒有出血,小便一整天都排不出,脈象兩尺部位沉遲無力。這是產後下焦虛寒,導致無法排尿。病人自己說因為去年病情緊急,服用很多生薑和附子,導致內熱而小便不通。我也沒有和她辯解,到半夜時腹部脹得像鼓一樣,只能直挺挺地坐在床上,無法翻身,腹部寒氣直往上衝。她才明白還是虛寒的問題,對我說:之前說的內熱是錯誤的。只求緊急治療,如果再拖延,就會因為脹痛而死。

當時也是汪閒先翁幫忙主持治療,他用附子一兩,肉桂、乾薑、當歸、茯苓各三錢,用大鍋快速煎煮後讓病人一次服用。片刻之後,腹部腸鳴,尿液和血便大量排出,到五更時才能平躺休息,之後用溫補藥物治療痊癒。懷孕期間服用含有生薑、桂皮、附子的藥物一百劑,卻沒有傷到胎兒,產後一夜服用附子一兩,也沒有感到發熱,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很少見。《內經》說有原因就不會死亡,大概就是指這種情況吧。

孫以𬆭兄的妻子,是我的族侄女。懷孕時正值盛夏,經常吃用井水浸泡的西瓜,到產後氣血兩虛,腹部積寒,三天後胸腹脹滿堅硬,像沒生孩子一樣,乾嘔不能進食,咳嗽喘息無法平臥,腳冷到膝蓋以上,脈象沉細而硬。她母親認為是三天都吃麵食,導致氣滯食停,再三囑咐用消導藥物。我說:形寒飲冷會傷肺,所以會咳嗽喘息,寒邪積聚在體內,之前胎兒的元氣真陽在腹部,可以抵禦寒邪,現在胎兒已經出生,氣血兩虛,沉寒痼冷之邪盤踞在上中下三焦,阻塞不通,只能溫補陽氣,消除陰寒。如果用攻伐之法損傷元氣,陽氣會更加衰弱。

這種情況不使用溫熱藥物宣通補益兼施,就無法見效。以𬆭聽從我的建議,於是使用生附子、生乾薑、半夏、吳萸溫中散寒,桂枝、細辛、生薑溫經通絡,再加入人參、茯苓、赤芍培補氣血。以𬆭每天把人參藏在懷裡,暗中放入藥中,以免她岳母反對用補藥。服用半個月後,上身微微出汗,咳嗽喘息減輕。再服用十天,胸部阻塞略微減輕,可以進食了。

便秘二十多天,每天服用半硫丸兩錢,大便才通暢,大便是碧綠色的彈丸狀,連續排出,大約兩個月後,腹部上下才完全通暢。如此嚴重的沉寒痼冷,很少見。如果順著家人的意思亂用消導藥物,後果不堪設想。

張渭光兄的妻子,二十多歲,懷孕三月,正值仲秋,胎動時出現紫色的血水。之前的醫生仍然使用生地黃、黃芩保胎,一兩天後紫色的血水仍然不止,腹部脹痛加劇,於是轉診給我。脈象沉緊,有力且堅實,這是下焦極度寒冷,胎兒已經沒有氣息,所以血水是紫色的,如果再用涼血藥物,只會加重寒邪。我用川芎、當歸、炮薑、砂仁溫中活血的藥物,腐敗的胎兒才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