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權初編》~ 卷下 (1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18)

1. 予大小腹氣痛一案第五十八

夫痢疾之疼,為久積黏滯大腸,氣亦為之阻滯,然正氣終伸,久積必去,剝腸而下,痛難忍也。孰知暫有之滯先在於胃,胃氣阻滯而疼,繼而下至大腸,則大腸之氣亦為阻滯而疼,即傷寒陽明症繞臍疼之義也。不可以其在少腹而誤認為陰寒之症。

予於癸卯初夏,過飢,飽食蠶豆,以致氣閉於胃,至半夜方疼,清晨連服平胃快氣藥二帖,皆嘔去,絕無宿食,繼而下至大腸,則小腹痛甚,不能展轉,高語咳嗽皆不能,下以檳榔丸二錢。然所下皆薄糞,又非傷寒陽明症繞臍疼之硬糞可比。豈予年老氣弱,雖稀糞而氣亦為之阻滯歟?數行而愈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談的是關於腹痛和痢疾的問題。大意是說,長期積累在大腸中的物質會導致氣滯,引起疼痛。但身體的正氣最終會排除這些積聚,這個過程可能非常痛苦。然而,這種積滯最初往往是在胃部發生,當胃氣受阻,會感到疼痛,然後這種狀況蔓延到大腸,大腸的氣也會受阻,引起疼痛。這就像傷寒病裡陽明症狀的繞臍疼痛。

我在癸卯年的初夏,因為餓過頭,吃得太多蠶豆,結果胃氣受阻,到了半夜開始疼痛。第二天早上,我連續喝了兩劑平胃順氣的藥,但是都吐了出來,胃裡沒有剩餘的食物。接著,這種狀況延伸到大腸,小腹的疼痛加劇,無法翻身,甚至無法大聲說話或咳嗽。我服用了檳榔丸二錢,但排出的都是稀便,並不像傷寒陽明症的硬便。可能是我年紀大,體力弱,即使排泄的是稀便,氣還是受到阻滯。經過幾次排泄後,疼痛就緩解了。

2. 次亡兒久瀉一案第五十九

次亡兒久瀉,不肯服藥,貧不能用參,以蓮肉去心炒脆,同炒米磨粉,白糖滾水調服,數次飽食而愈。

白話文:

我的次子過世前長期腹瀉,他不願意吃藥,且家境貧困無法購買人參來使用。於是,我將蓮子去掉蓮心後炒至酥脆,再與炒過的大米一起磨成粉,用滾熱的水和白糖調和後讓他服用,經過多次如同飽餐一般的服用後,他的病就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