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權初編》~ 卷下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4)

1. 秀峰僧疫症一案第十一

秀峰僧染疫,舌厚黃胎,不譫語,胸膈痞滿,脈弱。予舍脈從症,用承氣湯下之而愈。須知此脈,非先天弱脈,即為痞滿所伏。且知舌厚黃胎,亦有不譫語者。

白話文:

秀峯寺的僧人感染了瘟疫,他的舌頭上覆蓋著厚厚的黃色舌苔,但並未出現胡言亂語的情況,他的胸口和膈肌部位感到脹滿不適,脈搏顯得微弱。我根據他的症狀而非脈象來判斷病情,使用了承氣湯讓他服下,病情便得以康復。必須瞭解的是,這種脈象,如果不是天生就脈象微弱,那就是被胸口脹滿的情況所影響隱藏。而且要知道,舌頭上有厚重的黃色舌苔,也有可能不會出現胡言亂語的情況。

2. 王東晹疫症一案第十二

族兄東晹,善飲體健,染疫脈弱,胸膈痞滿,舌黃潤。予舍脈從症,用小承氣湯屢下之。共用生熟大黃約二兩餘,石膏一斤,枳、樸數兩,雪水數缽,至八日忽發戰,思冷飲。家人惟執以熱茶催汗,故頭汗而止。然漸愈後食復,亦八日發戰得頭汗而解,外涼而內熱不除,復以大承氣下宿垢甚多而愈,忽熱傳肺,咳嗽不止,用麥冬一味愈。予聞江有聲言:「八日自汗,症多不穩。

」仲景云:「頭汗劑頸而還當發疽。」由此症觀之,則二言皆不足信矣。

白話文:

我的堂兄王東晹,平時很會喝酒且身體健壯,但感染了瘟疫後,脈搏顯得虛弱,胸口和上腹部有脹滿感,舌苔呈現黃色且濕潤。我根據他的症狀而非脈象來治療,使用了小承氣湯讓他多次排便。總計用了約二兩以上的生熟大黃,一斤的石膏,數兩的枳實和厚樸,以及數碗的雪水。到了第八天,他突然發冷顫,想喝冰冷的飲料。家人卻堅持要他喝熱茶發汗,結果只出了頭部的汗就停下來了。然而,在逐漸康復後,他在飲食恢復的第八天又開始發冷顫,也是出頭汗後得到緩解,但外表雖然冷卻內部的熱度仍未消退。再次使用大承氣湯讓他排出了大量的宿便,病情終於有所改善,但突然間熱度傳到肺部,開始不停咳嗽,單用麥冬一味藥就治好了。我聽江有聲說過:「第八天自己出汗,病情通常都不穩定。」張仲景也提到:「頭部出汗,流到頸部又回到頭部,應該是長膿瘡的前兆。」從這個病例來看,這兩種說法似乎都不可盡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