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權初編》~ 卷上 (20)
卷上 (20)
1. 論小兒用藥當預為補計第五十四
夫老人血氣枯搞,得病易致變虛,人所共知。至於小兒,專門幼科,以為純陽之體,且多痰滯,合成丸散,百無一補,甚則雜以巴霜、牽牛之類,始終以之。殊不知小兒血氣未充,柔脆之極,最易變虛,較老人更甚也。虛症用補,固不待言,至於一切實症,亦當預為補計。縱有餘邪未清,即當補瀉兼施。
若直待補期方補,恐有措手不及之患矣。至於痘疹,有始終不用溫補者,另有專門,不在此論。
白話文:
對於老年人,因為他們的血液和氣力已經衰弱,一旦生病很容易變得更加虛弱,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。然而,對於小孩,特別是專門研究兒童醫學的人,認為他們的身體是純陽的,而且容易有痰濕,所以在製成藥丸或藥粉時,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不會加入補藥,甚至還會添加像巴豆霜和牽牛子這類強烈的藥物,並且一直使用這種方法。但事實上,小孩的血液和氣力尚未充分發育,極其脆弱,最容易變得虛弱,比老年人更嚴重。
對於虛弱的病症使用補藥,這當然不用多說,但對於所有實質性的病症,也應當提前考慮補充的策略。即使還有殘留的邪氣未清除乾淨,也應該同時進行補充和排泄。
如果等到需要補充的時候纔去補充,恐怕會有來不及處理的危險。至於水痘或麻疹,有人從頭到尾都不使用溫熱的補藥,這有專門的理論,不在這裡討論。
2. 論月季花當通經天竹實當補腎第五十五
花之月月能開者,受陽氣全也。色赤入血,刺破血,香散血,月季花當為血中氣藥。凡血瘀經閉者,用之必有神效,為其有月月紅之義也。但質薄而力必微,且香入脾,必佐以下走血藥,方能有效。草木之隆冬不凋者,受陰氣全也。凡子皆入腎。天竹隆冬不調,其實當與女貞相似,至冬始赤,具陰中有陽之體,又當與枸杞相似,但質味俱薄,其力較微女貞、枸杞也。按天竹喜澆人溺與鹹菜滷,其入腎可知矣。
此二說,《本草》未載,予以膚見測之,不識有當物理否?
白話文:
【對於月季花能調節月經及天竹實能滋補腎臟的討論】
能夠每月開放的花朵,是因為它們完全吸收了陽氣。月季花色紅,可進入血液系統,其刺能破血,其香氣能散血,所以月季花可以視為一種能調節血液運行的藥物。對於因血瘀導致的月經閉塞,使用月季花往往能產生神奇的效果,這就是因為月季花有著每月都能開紅花的特性。然而,由於其質地較薄,效力可能較弱,且其香氣會進入脾臟,因此必須與其他能促進血液下行的藥物配合使用,才能達到效果。
在隆冬仍不凋零的草木,是因為它們完全吸收了陰氣。所有的種子都可入腎。天竹在隆冬時節也不凋零,其果實應與女貞子相似,到冬季才轉紅,具有陰中有陽的特性,這一點又與枸杞相似。然而,天竹的果實無論是質地還是味道都較為淡薄,其功效相對女貞和枸杞來說較弱。根據觀察,天竹喜歡被人的尿液或鹹菜鹵澆灌,由此可知其滋補腎臟的功效。
以上兩點,在《本草》一書中並無記載,我只是根據自己的淺見進行推測,不知道是否符合自然規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