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權初編》~ 卷上 (10)
卷上 (10)
1. 論治痘當歸脾胃第四十五
古今方書,論痘毒皆藏於腎,惟沈虛明謂五臟惟土能藏物,當藏於脾。予意土之藏物,一歲即發,豈待歲久始發耶?蓋痘毒如石火然,取石置之水中,雖百年而火不少減,若激之,則隨發矣。是知痘毒必藏腎水,須俟歲氣激動乃發。沈子之言,非也。然所治之理,則當歸於脾胃。
蓋脾胃為五臟之總關,痘毒之發,從腎經傳之脾胃始出,觀古人首用升、葛,意可見矣。又為五臟強弱之本,胃氣強則易出,胃氣餒則難出,胃火盛則為火毒,胃虛寒則為寒毒。又為氣血生髮之源,肺雖灑陳六腑,灌溉諸臟,實由胃氣上騰所致。若胃有積滯痰蟲疼脹之病,則中氣痞結,何能上騰輸肺,宣布痘毒而出,並交會氣血哉?小兒最多此病,即閉痘之源也。若舍此而徒補氣血,與清涼升發,終無益也。
白話文:
古今醫書都說麻疹毒素藏在腎臟裡,但沈虛明認為五臟只有脾臟能藏東西,麻疹毒素應該藏在脾臟裡。我認為脾臟藏東西一年就會發出來,怎麼可能要等很久才會發出來呢?麻疹毒素就像石火一樣,把石頭放在水裡,即使一百年火也不會減少,只要激發它就會立刻燃燒。因此可知麻疹毒素一定藏在腎水裡,等到一年氣候變化才會被激發出來。沈子的說法是不對的。
但是治療麻疹的原理卻要從脾胃入手。因為脾胃是五臟的總樞紐,麻疹毒素從腎經傳到脾胃後才會發出來。從古人一開始就用升麻和葛根來治療就可以看出這個道理。而且脾胃是五臟強弱的根本,胃氣強則容易發疹,胃氣虛弱則難以發疹,胃火旺盛就會變成火毒,胃虛寒則變成寒毒。脾胃也是氣血生成的地方,肺雖然能滋潤六腑,灌溉各個臟器,但實際上是靠胃氣上升到肺部造成的。如果胃有積食、痰、蟲、疼痛、脹氣等病症,就會導致中氣阻塞,怎麼可能上升到肺部,將麻疹毒素宣洩出來,並與氣血交流呢?小孩子最容易得這些病,這就是閉痘的根源。如果只顧著補氣血,或者清熱解毒、升發藥物,最終是沒有用的。
後惟費建中好用青皮,謂痘毒深伏肝腎者,以此發之。蓋青皮肝脾兼入,最能去脾胃痰滯,予謂當改為脾胃有痰滯而痘不出者,以此發之為是。由是推之,則二陳、枳、樸、蕪荑、使君之類隨症選用,加以酒蒸大黃斟酌下之,則胃結一開,中氣發越,然後補瀉升發無不立效矣。
白話文:
後來費建中醫生認為使用青皮,對於痘毒深藏於肝腎的人,可以藉此將毒氣發散出來。因為青皮能同時入肝脾二經,最擅長去除脾胃的痰濁。我認為應該改為:當脾胃有痰濁阻塞,導致痘疹無法發出時,才可以用青皮來發散它,這才正確。
從這裡推論下去,像二陳湯、枳實、厚朴、蕪荑、使君子等等藥物,都可以根據病情的不同而選用。再加上以酒蒸過的熟大黃,根據情況適當服用,就可以打開胃結,使中氣上升,然後無論是補虛、瀉實、升陽、發散,都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。
2. 論小兒驚搐多屬痰火附小兒久虛新停積滯不可強進補劑第四十六
小兒驚搐,多屬痰火。其痰火之由,不止一端。蓋小兒元氣未充,腠理不密,加以純陽而欲外竄,則腠理愈疏,最易傷風。又睡大人懷中,被覆不密,亦易傷風。又乳易變為痰,為有水乳相合之理。又易傷食,恐小兒啼哭,可食者咸與之以止其哭,又恐過飢,凡甘脆之物,靡不頻勸食之。
蓋食停則變為痰,傷風所致,乃肺家之痰,乳與食滯所變,乃脾胃之痰。書云:「脾為生痰之本,肺為貯痰之標。」況二經兼有,則痰之多可見。且小兒不會吐痰,即肺痰有時而出,則下咽於胃,胃痰有時而出,則上浸於肺,互相牽引而不能去,是痰有增無減。既有痰滯久郁之火,加以傷風之火,濟以純陽之火,痰隨火升,詎不方寸迷亂,變為驚搐之症乎?醫人惟執以驚嚇起見,用龍齒平肝,麝香開竅,硃砂寧心。殊不知所迷亂者,乃痰火壅逼心包絡之外,痰火一清立愈。
白話文:
小孩驚嚇抽搐,大多是痰火所致。痰火產生的原因有很多,因為小孩元氣不足,身體表皮不緊密,加上陽氣旺盛想要往外跑,就會讓表皮更疏鬆,更容易受風寒。而且睡在大人懷裡,如果沒有蓋好,也容易受風寒。此外,母乳很容易轉化為痰,因為水與乳汁會互相結合。孩子容易吃太多,因為擔心他們哭鬧,就給他們吃各種東西來安撫,又擔心他們餓肚子,就經常給他們吃很多甜食。
食物積滯就會變成痰,風寒引起的痰是肺部的痰,母乳和食物積滯轉化的痰是脾胃的痰。古書說:「脾是生痰的根本,肺是貯藏痰的地方。」孩子同時受到脾經和肺經的影響,所以痰就特別多。而且小孩不會吐痰,即使肺部的痰有時會排出,也會被咽到胃裡,胃裡的痰有時會排出,也會上湧到肺部,互相影響,無法清除,這樣痰就越來越多。久積的痰和鬱熱,再加上風寒和陽氣旺盛的火氣,痰火隨著火氣上升,難怪孩子會神志不清,出現驚嚇抽搐的症狀。有些醫生只認為孩子是因為受驚嚇才發病,就用龍齒平肝、麝香開竅、硃砂寧心來治療。殊不知孩子神志不清,是因為痰火堵塞了心包絡,只要清除痰火,病症就會立即痊癒。
若麝香與硃砂同用,反引痰深入心竅,兼以龍齒之澀,痰何得出?反成真痰迷心竅之症矣。縱有驚嚇,使無痰火,自可隨愈,何能變為斯症?醫者當審其痰火在肺在胃,或二經兼有。若有表邪,當以清痰利氣,加以前胡、薄荷,或寒熱往來,則加柴胡以治之。若表邪已清,或本無表症,則當專清肺胃之痰火。
是麝香、龍齒、硃砂所治,乃已成痰迷心竅,非驟然驚搐之症也。至日久不愈,形瘦氣餒,變為慢驚。蓋小兒氣血未充,最易變虛,又當溫補脾胃,兼以理氣化痰消滯治之矣。又有小兒久病,當用溫補。又忽新停積滯,家人畏責不敢言,須細心審察,不可因其形瘦氣餒,遽投大補,補之不效,又以為虛重補輕,強進不已,立見危殆。
白話文:
麝香和硃砂一起使用,反而會讓痰深入心臟,加上龍齒的收斂作用,痰就更難排出,反而會造成痰迷心竅的病症。即使有驚嚇,沒有痰火,也自然會好,怎麼會變成這種病呢?醫生應該要判斷痰火是在肺部、胃部,還是兩者都有。如果還有外邪,就要用清痰利氣的藥,加上前胡、薄荷,如果寒熱交替,就要加柴胡治療。如果外邪已經清除,或者本來就沒有外邪,就要專門清除肺胃的痰火。
麝香、龍齒、硃砂治療的是已經形成的痰迷心竅,而不是突然的驚嚇抽搐。如果病程久了,身體消瘦,精神萎靡,變成慢驚,這是因為小孩子的氣血不足,容易虛弱,就需要溫補脾胃,同時還要理氣化痰、消積滯。另外,小兒久病,應該要溫補。如果突然有積滯,家人害怕責備不敢說,一定要仔細觀察,不能因為孩子身體消瘦、精神萎靡,就貿然使用大補藥。補藥沒有效果,又以為是虛弱過重,補藥太輕,就強行服用,很容易危及生命。
然此症多屬不治,為其補瀉兩難,縱治之,亦當辨其積滯之寒熱多寡,與人之虛弱輕重,斟酌至當而治之也。
白話文:
這樣的病症大多數無法治療,因為在補益和消腫之間很難選擇,即使要治療,也要分辨積聚的寒熱程度以及人的虛弱程度,根據最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。
3. 論醫道執一之弊第四十七
醫者,義也。義者,宜也。宜者,權也。道至乎權,尚有所執乎?醫道如水,隨方就圓,大無不通,小無不入,無有定形,無有定見,方為醫道盡善者。若或執於補,或執於瀉,更有補瀉兩不敢,而惟執平和媚世之劑,此儒者之鄉愿,可恥之甚者也。
或執於法,或執於方,或執於運氣天時,或執於四方風土,或執於老少強弱,或執於膏梁藜藿,或執多乎內傷,或執精乎外感,或執於補腎,或執於補脾,或執於初中末三法,或執於五奪不可瀉,是皆不明乎道之權者也。然予所言,似易而實難,不熟明乎經之理,焉達乎道之權?用經不當,猶有可救,用權不當,則殺人於俄頃矣。故必須讀書多,經歷久,戰兢履薄,澄心玩索,而始得其宜也。
若夫粗浮自是,或專倚世法動人,或單恃家傳得譽,何怪乎終身由之而不知道者之眾也?
白話文:
醫生,講的是仁義。仁義,就是合適。合適,就是權衡。醫道追求權衡,難道還有固執的地方嗎?醫道就像水一樣,隨機應變,無孔不入,無所不能,沒有固定的形狀,沒有固定的觀點,這才是醫道精髓所在。如果有人固執於補,有人固執於瀉,甚至有人既不敢補也不敢瀉,只追求平和討好世人的藥方,這就是儒者中的偽君子,實在可恥!
有些人固執於醫理,有些人固執於藥方,有些人固執於運氣天時,有些人固執於四方風土,有些人固執於老少強弱,有些人固執於飲食習慣,有些人執著於內傷,有些人執著於外感,有些人執著於補腎,有些人執著於補脾,有些人執著於治療的階段,有些人執著於五種不可瀉的病症,這些人都是不懂醫道權衡的人。
我所說的話看似容易,實際上很難。如果沒有深入理解醫理,怎麼能掌握醫道權衡呢?使用醫理不當,尚有救治的機會,使用權衡不當,就會瞬間置人於死地。所以必須博覽群書,經驗豐富,戰戰兢兢,謹慎小心,用心揣摩,才能真正做到合適。
那些粗心浮躁,自以為是,或是專門依靠世俗醫法來博取名聲,或是單靠家傳秘方來獲得讚譽的人,難怪他們終其一生都無法理解醫道。
4. 論立方當先立案第四十八
醫者立方,當先立案。案,即作文之題也。案立某脈兼某脈,某症兼某症,平素強弱,某臟素病,某日得病,曾服某方几帖,年紀若干。一症一脈,猶單題。數症數脈,猶搭題。看題中當重某字某句某節,或單重,或並重,或少帶,字字射題,自中肯綮矣。若不先立醫案,則標準不的,勢必想入成方。
方雖可觀,何能見效?為其吃緊處不得也。何異作文者?忘卻題眼,剿聾陳文,文雖可觀,與題何涉乎?
白話文:
醫生立方,應先立案。案,即作文之題也。
醫生在開立藥方之前,應先建立病案。病案就如同寫文章時的題目。
案立某脈兼某脈,某症兼某症,平素強弱,某臟素病,某日得病,曾服某方几帖,年紀若干。
病案中應記錄病人的脈象(例如:某脈兼某脈),症狀(例如:某症兼某症),平時身體狀況(例如:強弱),常患病的臟器(例如:某臟素病),發病時間(例如:某日得病),曾經服用過的藥方(例如:曾服某方几帖),以及年齡(例如:年紀若干)。
一症一脈,猶單題。數症數脈,猶搭題。
單一的症狀或脈象就像單一的題目,而多種症狀和脈象的組合就如同多個題目結合在一起的「搭題」。
看題中當重某字某句某節,或單重,或並重,或少帶,字字射題,自中肯綮矣。
在病案中,要特別關注某些關鍵字詞、句子或段落,可以單獨重點分析,也可以綜合考慮,或者輕描淡寫帶過。每個字詞都應指向病症的核心,才能切中要害。
若不先立醫案,則標準不的,勢必想入成方。
如果沒有先建立病案,就沒有明確的診斷依據,醫生很容易憑藉經驗和直覺開出藥方。
方雖可觀,何能見效?為其吃緊處不得也。何異作文者?忘卻題眼,剿聾陳文,文雖可觀,與題何涉乎?
即使藥方看起來很好,但如果沒有針對病症的核心開藥,就無法見效。這就如同寫文章的人忘記了題目,只是寫一些空洞的文字,文章再優美也與題目無關。
5. 論用藥戒濫竽術第四十九
經云:「毒藥攻邪,五穀為養。」是知攻邪必以毒藥,調養必以五穀也。臟氣之偏者為病,藥氣之偏者為毒。病,亦毒也。以偏救偏,以毒治毒,但使歸於中正而已。故書云:「若藥不瞑眩,厥疾不瘳。」但有似是實非,不可顛倒誤施。故經云:「毋實實,毋虛虛」。又中病即止,不可過劑。
故經云:「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;中毒治病,十去其七;小毒治病,十去其九」是也。吾觀今之醫人見解不透,恐瞑眩之劑,用之不當,立刻取咎,姑取中平藥數十種,俗號為果子藥,加以世法濫竽於眾醫之中。病之淺而將退者,適湊其效,不知此病不服藥亦痊。若病之深者,適足養虎貽患也。
白話文:
經典中說道:「毒藥攻克邪氣,五穀滋養身體。」這說明攻克邪氣必須使用毒藥,調養身體則需依靠五穀。
臟腑氣血失衡就會生病,藥物氣性偏頗就會產生毒性。疾病本身也屬於毒性。以偏頗之物來治療偏頗,以毒性來治療毒性,只要能使身體恢復平衡即可。因此古書中寫道:「如果藥物沒有讓人感到眩暈,那麼疾病就無法痊癒。」但這只是表面現象,不可顛倒或誤用藥物。所以經書中又說:「不要一味實補,也不要一味虛補。」
此外,一旦病症消退就要停止用藥,不可過度服用。
經書中也記載:「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;中毒治病,十去其七;小毒治病,十去其九。」這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我觀察到現在的醫生大多缺乏深刻的理解,害怕使用會讓人感到眩暈的藥物,一遇到效果不佳就立即推卸責任。他們就只用一些中平的藥物,俗稱「果子藥」,混跡於眾多醫生之中。對於病情較輕且將要痊癒的病人,這些藥物剛好能奏效,但病人其實不用藥也能痊癒。而對於病情嚴重的病人,這些藥物只會養虎為患,適得其反。
此醫馳名甚眾,謂其穩妥而樂服也。見用瞑眩之劑,反指為霸。譬如阿諛逢迎,碌碌無奇者,舉世悅之。而剛正直諒者,反畏而遠之,群起而笑之也。可勝嘆哉!雖然,其賢於寡聞淺識,粗心浮氣誤用剛猛之劑,而殺人於俄頃者,又不無優劣於其間矣。
白話文:
這位醫學家名聲遠播,被稱為穩健且受歡迎的醫者。人們看到他使用引發暈眩的藥方,反而認為他很強大。就像那些討好奉承、平庸無奇的人,整個社會都喜歡他們。然而,那些剛正不阿、誠實正直的人,反而被害怕和遠離,大家一齊嘲笑他們。真是令人感慨啊!
然而,比起那些缺乏經驗、知識淺薄、粗心浮躁、誤用強烈藥物,導致瞬間傷害生命的人,這位醫學家還是優秀許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