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權初編》~ 卷上 (8)
卷上 (8)
1. 論積聚與感寒時疫下法不同第三十三
夫感寒時疫皆毒火驟然歸胃,故用硝黃下之。若火根不清,少進飲食,復變為火,故不厭其頻下。火清之後,精氣暴復,不日如初矣,為其元氣素足,被外邪驟困未久,易致振發故也。然而再下之劑,必小且緩矣。至於積聚之症,乃元氣素傷,其病與正氣混為一家,譬如小人已竊其權,若欲驟去,必反遭其害。且鬱積之火,無感寒時疫之熾,故有補瀉寒熱夾雜之治法,漸漸消磨,久積自去。
若急欲求功,以硝黃屢下之,則中氣愈虧,不能復振,聚而不運,積聚愈堅,變為中滿而死矣。
白話文:
當人體受到寒邪侵襲時,毒火會迅速蔓延到胃部,因此需要使用硝黃藥物來瀉下。如果火毒沒有徹底清除,飲食稍有不慎就會重新引發火毒,所以需要反复服用瀉下藥物。火毒清除後,精氣迅速恢復,不出幾天就能恢復如初,因為人體元氣本來就充足,只是受到外邪的突然侵襲,尚未久困,容易恢復。但是再次服用瀉下藥物,藥量一定要減少,服用速度也要放慢。至於積聚的病症,則是因为人體元氣本來就受損,病邪和正氣糾缠在一起,就像小人已經奪取了權力,如果想要迅速去除,反而會受到傷害。而且積聚的火毒,没有寒邪时疫的急迫性,所以需要採用補瀉寒熱並用的方法,慢慢消磨,久积的病症自然会消失。
如果急於求成,頻繁使用硝黃藥物瀉下,就會導致中氣更加虛弱,无法恢复,气血停滞不运,積聚的病症更加严重,最终会导致腹胀而死。
2. 論力作之人與婦女胃中每多積聚症第三十四
脾胃主運化,喜疏通而惡鬱結,故作樂侑食,有自來也。蓋力作之人,每食必飽,乘飽即用力,用力則氣閉,氣閉則不能運化,故飲食停滯。且氣與食停,則血亦為之阻滯矣。久化為蟲,為痰飲。是知此病結氣、死血、停痰、積飲、宿滯、蟲,皆有也,故發則有胃痛,噯氣,吐蛔,吞酸,嘔痰與死血,氣走注攻痛諸症。並婦女多郁,鬱則氣結,故亦患此症。
且此兩種人多不知飢飽,不飢,見食,或美膳,必強食,又好飲冷,冷則冰伏。至於疾發不思食,又以為虛。痰飲鬱火作𩞄,又以為餓。為血少,強食,妄補,積聚有加無已。醫人遇此兩種人,須知多有此症,其治脾胃之法,前已論之矣。
白話文:
脾胃負責消化吸收,喜歡暢通,不喜歡阻塞。所以人們在開心愉悅時進食,是有道理的。因為勞動過度的人,往往吃飯一定要吃飽,然後就馬上開始工作。工作時氣息就會阻塞,氣息阻塞就無法消化吸收,所以食物就會停滯在胃裡。而且氣和食物停滯,血液也會因此受阻。時間久了就會化為蟲,形成痰飲。由此可知,這種病症包括氣結、血瘀、痰停、飲積、宿滯、蟲等,所以發病時會出現胃痛、噯氣、吐蛔、吞酸、嘔痰、吐血、氣血運行受阻導致疼痛等症狀。此外,婦女大多容易鬱悶,鬱悶就會導致氣結,所以也會患上這種病症。
而且這兩種人大多不知道飢飽,不餓,看到食物,尤其是美食,就一定要吃很多,還喜歡喝冷飲,冷飲會讓寒氣積聚。等到病發後就不想吃飯,還以為是身體虛弱。痰飲和鬱火相互作用,導致消化不良,又以為是餓了。因為血少,就強行進食,錯誤地進補,積累越來越嚴重。醫生遇到這兩種人,一定要知道他們很可能患有這種病症,治療脾胃的方法,前面已經說過了。
3. 論羸弱不能生子當補其脾第三十五
五臟有病,皆能殺人,脾胃又其最者也。故古人「有補脾不如補腎,補腎不如補脾」之語。但當腎病最急之時,而反補脾,脾病最急之時,而反補腎,則迂矣。若於久病羸弱,或始因腎虛,波及脾虛,而不能生子者,吾意當以補脾為要也。
何則?蓋精生於脾,藏於腎,腎藥每多妨脾,以致飲食愈減,精何由生?且此時,無失血之症,芤數之脈,不必滋陰,但當用參、耆、朮、草,專補脾胃,歸、芍脾肝兼補,鹿茸、河車,大補氣血,菟絲、山藥、蓮肉、芡實,脾腎兼補,且補脾胃者亦補肺,補肝腎者亦補心,佐砂仁以行脾腎之氣,若少有虛火,加以麥冬、沙參,凡酸澀鹹苦寒涼泥滯,有妨於脾胃者,一切屏去,使飲食倍增,氣血日旺,精自滿足,而能生子矣。即血暴出不止,亦當以獨參湯,先固其氣,以統其血。
白話文:
五臟若有病,都可能致命,而脾胃更是其中最關鍵的。所以古人說「有補脾不如補腎,補腎不如補脾」。但當腎病非常嚴重時,卻反過來補脾,或是脾病非常嚴重時,卻反過來補腎,這樣就太迂腐了。
如果遇到久病虛弱,或者原本腎虛,導致脾虛,而無法生育的情況,我認為應該以補脾為重。
為什麼呢?因為精氣是由脾胃生發,儲藏於腎臟,腎藥往往會損傷脾胃,導致飲食愈發減少,精氣又怎麼能生發呢?而且這種情況下,沒有失血的症狀,脈象也不需要滋陰,只需要用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茯苓,專門補益脾胃;當歸、芍藥則兼補脾肝;鹿茸、河車,大力補益氣血;菟絲子、山藥、蓮子、芡實,則兼補脾腎。此外,補益脾胃也同時補益肺,補益肝腎也同時補益心,可以佐以砂仁來疏通脾腎之氣。如果稍微有虛火,可以再加上麥冬、沙參。凡是酸澀、鹹苦、寒涼、泥滯,會損害脾胃的藥物,都要全部摒棄。這樣就能使飲食增加,氣血旺盛,精氣自然充盈,而能生育。即使出現血崩不止的情況,也應該先用獨參湯,固本培元,才能止血。
其有久虛遺精者,脾肺氣旺,自能提攝,古有用補中益氣湯者,即此義也。何必拘拘於補腎哉?若脾胃素強,食量頗佳,而不生子者,不在此論。
白話文:
對於長期虛弱、經常夢遺的人來說,如果他們的脾肺之氣充足,自然能夠調節和控制這種情況。古時有人使用「補中益氣湯」這種藥方,就是這個道理。何必非得固執地去補腎呢?如果一個人的脾胃本來就很強壯,食量也很不錯,但卻沒有生育能力,那麼這種情況就不在討論範圍之內了。
4. 論治病當以人之元氣盛衰為本病為標第三十六
人之生死全賴乎氣,氣聚則生,氣壯則康,氣衰則弱,氣散則死,醫者可不審人之元氣盛衰以為治哉?夫元氣之盡,不外乎陰陽兩端。蓋陰陽互根,不可偏勝,少偏則病,偏甚則死矣。如陽虛之甚者,先回其陽,繼而漸加補陰之藥,是無陰則陽無以化也。陰虛之甚者,先補其陰,繼而漸加補陽之藥,是無陽則陰無以生也。
務使陰陽和平,水升火降,歸於中庸之道而已,不可少有偏見也。有元氣之盛者,雖犯五奪之後,而猶夾實症。有元氣之弱者,雖犯外感,痢瘧痘瘍之初,而便夾虛症。又有平日最壯,而竟得虛症者。有平日最弱,而竟得實症者。此又不可不察也。以上所言之症,乃百中一二,然不細心體察,殺人正恐不少也。
白話文:
人活著全靠氣,氣聚則生,氣壯則健康,氣衰則虛弱,氣散則死,醫生怎能不仔細觀察病人的元氣盛衰來治療呢?元氣的衰竭,無非是陰陽兩方面出了問題。陰陽互為根源,不可偏勝,稍微偏了就會生病,偏得太過就會死亡。比如陽氣虛弱的人,要先回補陽氣,然後再逐漸增加補陰的藥物,因為沒有陰氣,陽氣就無法轉化。陰氣虛弱的人,要先補陰氣,然後再逐漸增加補陽的藥物,因為沒有陽氣,陰氣就無法生長。
要讓陰陽平和,水升火降,回到中庸之道,不可有任何偏見。元氣旺盛的人,即使得了重病,也可能伴隨實症。元氣虛弱的人,即使得了外感、痢疾、瘧疾、痘瘡等病初期,也可能伴隨虛症。還有些人平時很壯,卻得了虛症;有些人平時很弱,卻得了實症。這些情況都需要仔細觀察。以上所說的症狀,只是冰山一角,如果不細心體察,恐怕會造成不少人死亡。
5. 論用藥效否當責之元氣強弱第三十七
夫藥者,所以治病也。其所以使藥之治病者,元氣也。故元氣之壯者,得病皆繫有余,少服驅邪消伐清涼之劑,元氣易於運行,其效立見,弱者,雖得外感痢瘧瘡瘍傷食之症,皆當以補益為本,兼以治標之藥,使元氣得以運行藥力以治其病也。若捨本而竟治其標,非徒無益,必元氣愈傷,立見危殆矣。
譬如刃者,所以殺賊也。其所以使刃之殺賊者,人力也。若力之強者,雖操輕刃,亦能殺賊。力之弱者,雖操重刃,安能得用?實足倒戈自害也。知此理者,其用藥思過半矣。
白話文:
藥物的用途在於治病,藥物之所以能夠治病,是因為它們能夠調動和活化我們體內的原氣。所以,對於體質壯健的人來說,一旦生病,通常都是因為身體過於旺盛,只需服用少量的祛邪、消炎、清涼的藥物,就能夠讓體內的原氣順暢地運行,效果顯著。相反,對於體質較弱的人來說,即使他們遭受了外感、痢疾、瘡瘍、消化不良等病症,也應該以滋補身體為根本,同時配合使用一些可以暫時緩解症狀的藥物,以便讓體內的原氣能夠調動藥物的力量來治療疾病。如果忽略了這個根本,反而專門去治療表面的症狀,那麼不僅沒有好處,反而會讓體內的原氣受到更嚴重的損傷,情況會變得更加危險。
這就像利刃的用途在於殺敵,但是利刃之所以能夠殺敵,卻是因為使用者的力量。力量強大的人,即便手持輕巧的利刃,也能夠斬敵於馬下;力量薄弱的人,即便手持沈重的利刃,又怎麼可能有效使用呢?實際上,這樣的行為等同於自取其敗,自傷其身。理解了這些道理,就已經掌握了使用藥物的一半知識。
6. 論脈數極多死症第三十八
脈數,寸中帶促,至七八至者,不但雜症為死病,即傷寒溫疫,最喜數脈者,予每驗之,皆不可治。其症必譫狂躁亂,舌無黃胎,或白胎,或干而無胎,渴飲不多,或喜熱飲,或不飲,或大便不實,或小便清白,或淡黃而清,皆正氣不足,邪氣有餘之象。醫人遇此,縱治之,亦當以生脈地黃湯為當也。
白話文:
脈象診斷中,如果寸脈摸起來快速跳動,每分鐘跳動七、八次,這可不是普通的雜症,甚至連傷寒、溫疫等嚴重疾病,也最怕出現這種脈象。我經常親身驗證,這種脈象的病人大多難以治療。
他們通常伴隨着神志不清、躁動不安的症狀,舌頭上沒有黃苔,可能呈現白苔,或者乾澀無苔。口渴卻喝水不多,有的喜歡喝熱水,有的則不願意喝水,大便不成形,小便清澈或淡黃色且清亮。這些都是正氣不足、邪氣過盛的表現。醫生遇到這種情況,即使治療,也應該優先使用生脈地黃湯。
7. 論脈多右大於左第三十九
東垣云:「左脈大系外感,右脈大系內傷」。此為初感外邪而言。若鬱火已生,則右大於左矣。每見初感外邪,多不服藥,必待內熱口渴,方延醫診視,醫者不明此理,妄以右大於左為內傷,投劑多致差謬。至於疫症,本系內邪外潰,首即右大於左。痢疾系腸胃積滯,亦右大於左。
直至久瀉不止,變為肝木克脾土,方左大於右。久病專以脾胃為主,平人亦以胃氣為本,皆右大於左。惟外感之瘧,與暴怒,系肝膽病,並相火上炎,腎虛亡陽,乃左大於右耳。古云一公子有恙,自帳中出手診視,醫入誤認纖手為女,而云經水不調,至今傳為話柄。予意此亦紙上談兵者所言,若執男脈左大於右,女脈右大於左,則恐將天下大半男脈,皆錯認為女矣。予經歷三十餘年,病脈右大於左者,十中八九也。
白話文:
東垣說:「左脈大代表外感,右脈大代表內傷。」這句話指的是剛開始接觸外邪的時候。如果鬱火已經生出來,那麼右脈就會比左脈大了。我常常看到有些人剛開始接觸外邪,就不服藥,一定要等到內熱口渴,才去看醫生。醫生不懂這個道理,就錯把右脈大於左脈當作內傷,亂投藥,結果常常治不好病。至於疫症,本來就是內邪外潰,一開始就是右脈大於左脈。痢疾是腸胃積滯引起的,也是右脈大於左脈。
等到長期腹瀉不止,變成肝木克脾土,才會左脈大於右脈。長期生病,主要以脾胃為主,平常人也以胃氣為本,都是右脈大於左脈。只有外感引起的瘧疾,以及暴怒,屬於肝膽病,都是相火上炎,腎虛亡陽,才會左脈大於右脈。古人說有一個公子生病了,自己從帳篷裡伸出手讓醫生診脈,醫生誤以為是纖細的女人的手,就說他經水不調,一直流傳到現在成了笑話。我覺得這也是紙上談兵的人說的話,如果執著於男脈左大於右,女脈右大於左,那麼恐怕天下大半的男脈都會被錯認為女脈了。我行醫三十多年,病人脈象中右脈大於左脈的佔了十之八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