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旭高

《王旭高臨證醫案》~ 卷之四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13)

1. 婦人門

王,經來半月不止,有紫血塊,少腹疼痛,氣墜陰門,診脈沉澀,下午惡寒。陽陷入陰,營虛失守。法以升陽收攝其陰。

黨參,熟地,黃耆,升麻,歸身,阿膠(蒲黃炒),冬朮,白芍,柴胡,淡芩,血餘炭

陸,營分有熱,則經至而淋漓;衛分有寒,則脈小而遲緩。脾為營之本,胃為衛之源。經至而舌苔反布,胸無痞悶,是胃陽虛而無氣以化濁也。擬醒胃陽以攝脾陰為法。

歸芍六君子加神麯。

又,經行過多,血氣兩衰,肝腎失固,麗翁所論包括盡矣。然治病之道,有相機從事之權。夫舌白多痰,胃有濁也。咽乾色紅,陰虛而火浮也。脈細遲緩,中氣不足也。考古人腎虛有痰濁者,金水六君煎;氣虛而上有浮火者,生脈四君子。合而參之,似覺不可擅易,還祈曬政。

大熟地,半夏,五味子,歸身炭,陳皮,於朮,茯苓,麥冬,人參,穀芽,建蓮肉

又,肝腎與脾胃同治,經漏仍然不止。左脈稍覺有力,原得歸、地之功;右脈更覺細微,脾氣虛衰不振。許學士謂補腎不如補脾,蓋謂脾胃虛者言之。今心跳食少,心脾不足可知。經血如漏卮不息,衝任不得不固;腹中微痛,氣虛且滯,不得不補,不得不通。仿黑歸脾法。

熟地炭,黃耆(炒焦),茯神,棗仁,白芍,廣木香,歸身炭,冬朮,人參,陳皮,炙草

淵按:既云固衝任,而無固衝任之藥。仍用歸脾,恐漏仍不止。古人治崩漏急證,自有專方,如血餘、棕炭、百草霜、倒掛塵等,殊有效驗。且脈小遲緩,其漏未必屬熱,或脾腎陽虛,不能固攝其血,尤非固而兼溫不效,未可見血即以為熱也。

張,營血不足,經事愆期。肝氣有餘,瘀凝停滯。心蕩頭眩,腹鳴脹滿,是其徵也。脹滿能食,病在肝而不在脾。擬舒肝化瘀、和營養陰方法。

金鈴子,吳茱萸,當歸,延胡索,陳皮,沙苑子,茯苓,香附,大麥芽,青皮

曹,經事來多去少,似崩非崩,是血虛有熱也。所謂天暑地熱,則經水沸溢。用白薇湯加阿膠主之。

女貞子,白薇,阿膠(米粉炒),淡芩炭(醋炒),黃柏,沙苑子(鹽水炒),白芍,蓮心,歸身炭,旱蓮草

奚,肝為藏血之臟,脾為生血之源。肝氣鬱則營血失藏,脾氣弱則生源不足。腹中結瘕,肝氣所結也。經事先期,肝血失藏也。飲食少納,脾氣弱也。便後帶血,脾失統也。氣弱血虛,宜乎不孕矣。調補肝脾,則衝任充足,自然有孕。

西黨參,大熟地,冬朮(人乳拌),白芍,香附(醋炒),杜仲(鹽水炒),茯神(辰砂拌),菟絲子,歸身,木香,川斷,艾葉炭,阿膠(米粉炒),烏賊骨

丁,經事參前而色淡,淡則為虛,參前屬熱,是血虛而有熱也。

四物湯加香附、阿膠、黨參、冬朮、丹皮、炮薑炭、玫瑰花。

白話文:

婦人門

王氏,月經來潮半個月不止,經血中有紫色的血塊,下腹部疼痛,氣血下墜至陰部,脈象沉而澀,下午感覺惡寒。這是陽氣衰弱,陰氣亢盛,營氣不足所致。治療應以升提陽氣,收斂陰血為法。

處方:黨參、熟地黃、黃耆、升麻、川芎、阿膠(炒蒲黃)、白朮、白芍藥、柴胡、黃芩、血餘炭。

陸氏,營氣有熱,所以經血淋漓不盡;衛氣受寒,所以脈象細小而遲緩。脾臟是營氣的根本,胃是衛氣的來源。經期到來,舌苔卻正常,胸部沒有痞悶感,這是胃陽虛弱,缺乏氣化濁氣的能力。治療應以溫補胃陽,滋養脾陰為法。

處方:歸脾湯加六味地黃丸,再加神曲。

又,經血過多,氣血兩虛,肝腎功能失調,麗翁的論述已將其包含在內。但是治療疾病,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理。舌苔白膩多痰,說明胃中有濕濁;咽喉乾燥、顏色紅赤,說明陰虛火旺;脈象細小遲緩,說明中氣不足。參考古人治療腎虛有痰濁的方劑「金水六君煎」,以及治療氣虛又有浮火症狀的方劑「生脈四君子湯」,將這些方劑的藥物合參起來考慮,似乎不能輕易更改,還需謹慎斟酌。

處方:熟地黃、半夏、五味子、川芎炭、陳皮、白朮、茯苓、麥冬、人參、穀芽、蓮子肉。

又,需同時治療肝腎和脾胃,經血漏不止。左脈略微有力,這是熟地黃和川芎的功效;右脈更細微,說明脾氣虛弱無力。許學士說補腎不如補脾,這是針對脾胃虛弱的人說的。現在心跳加快、食慾減少,說明心脾不足。經血像漏卮一樣不止,衝任二脈必須鞏固;腹部輕微疼痛,是氣虛又滯塞,必須補氣,也必須通氣。仿照黑錫歸脾湯的方法。

處方:熟地黃炭、黃耆(炒焦)、茯神、酸棗仁、白芍藥、廣木香、川芎炭、白朮、人參、陳皮、炙甘草。

淵氏按語:既然說要固衝任二脈,卻沒有使用固衝任的藥物。仍然使用歸脾湯,恐怕經血漏不止的問題仍然解決不了。古人治療崩漏急症,自有專門的方劑,例如血餘炭、棕櫚炭、百草霜、倒掛金鐘等,都有很好的療效。而且脈象細小遲緩,經血漏不止未必是熱證,可能是脾腎陽虛,不能固攝經血,所以單純溫補的治療方法可能無效,不能一看到出血就認為是熱證。

張氏,營血不足,月經延期。肝氣過盛,導致瘀血停滯。心悸、頭暈、腹部鳴響脹滿,這些都是症狀。脹滿卻能進食,病在肝臟而非脾臟。治療應以疏肝化瘀,養血滋陰為法。

處方:金鈴子、吳茱萸、當歸、延胡索、陳皮、沙苑子、茯苓、香附、麥芽、青皮。

曹氏,月經量多而停止得少,似崩漏而非崩漏,這是血虛有熱。所謂天熱地熱,則經水沸溢。使用白薇湯加阿膠治療。

處方:女貞子、白薇、阿膠(米粉炒)、黃芩炭(醋炒)、黃柏、沙苑子(鹽水炒)、白芍藥、蓮子心、川芎炭、旱蓮草。

奚氏,肝臟是藏血的器官,脾臟是生血的來源。肝氣鬱結則營血不能收藏,脾氣虛弱則生血不足。腹部有結塊,是肝氣鬱結所致;月經提前,是肝血不能收藏所致;飲食減少,是脾氣虛弱所致;大便後帶血,是脾臟失於統攝血液所致。氣虛血虛,自然難以受孕。調理肝脾,則衝任二脈充盈,自然就能受孕。

處方:黨參、熟地黃、白朮(人乳拌)、白芍藥、香附(醋炒)、杜仲(鹽水炒)、茯神(辰砂拌)、菟絲子、川芎、木香、川斷、艾葉炭、阿膠(米粉炒)、烏賊骨。

丁氏,月經來潮前,經血顏色淡薄,顏色淡薄說明氣血虛弱,來潮前屬熱,這是血虛兼有熱證。

處方:四物湯加香附、阿膠、黨參、白朮、丹皮、炮薑炭、玫瑰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