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旭高臨證醫案》~ 卷之三 (25)
卷之三 (25)
1. 痰喘門
都氣丸三錢,朝服。金水六君丸三錢,晚服。俱鹽湯下。
又,肺為貯痰之器,腎為納氣之根。腎虛不納,則氣逆而生喘;肺虛失降,則痰貯而作喘。前方辛通肺氣。補攝腎氣,服下稍安,而病莫能除。良以多年宿恙,根深蒂固。然按方書內飲治腎,外飲治肺,不越開上填下之意。
法半夏,茯苓,橘紅,杏仁霜,款冬花,乾薑,白芍,五味子,炙甘草
上藥為末,用麻黃三錢,白果肉三十粒,枇杷葉二十片,煎濃汁,泛丸。每服一錢,朝晚並進,與都氣丸同。
王,高年烘火,誤燒被絮,遭驚受寒,煙燻入肺,陡然喘逆,痰嘶,神糊,面浮。防其厥脫。
旋覆花,前胡,杏仁,川貝,代赭石,茯神,蘇子,沉香,桑白皮,款冬花,竹油(沖),薑汁(沖)
淵按:此火邪傷肺而喘也。與尋常痰喘不同,故不用溫納。
徐,喘哮氣急,原由寒入肺俞,痰凝胃絡而起。久發不已,肺虛必及於腎,胃虛必累於脾。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。痰戀不化,氣機阻滯,一觸風寒,喘即舉發。治之之法,在上治肺胃,在下治脾腎,發時治上,平時治下,此一定章程。若欲除根,必須頻年累月,服藥不斷,倘一暴十寒,終無濟於事也。此非虛語,慎勿草草。
發時服方:
款冬花,桑皮,紫菀,蘇子,沉香,茯苓,杏仁,橘紅,半夏,淡芩
平時服方:
熟地,五味子,陳皮,苡仁,胡桃肉,紫石英(煅),半夏,蛤殼,杜仲,茯苓
又,喘哮頻發,脈形細數,身常惡寒。下焦陰虛,中焦痰盛,上焦肺弱。肺弱故畏寒,陰虛故脈數。喘之頻發,痰之盛也。有所感觸,則病發焉。病有三層,治有三法。層層護衛,法法兼到。終年常服,庶幾見效,否恐無益也。
發時服方:
桂枝(生曬乾),款冬花(蜜炙),橘紅(鹽水炒),杏仁霜,萊菔子,桑皮(蜜炙)
共研末,用枇杷葉十片,去毛,煎湯,再用竹油半茶杯,薑汁一酒杯,相和一處,將上藥末泛丸。發喘時,每至臥時服此丸二錢,苡仁、橘紅湯送下。
平時服方:
大熟地(砂仁拌),丹皮(鹽水炒),茯苓,牛膝(鹽水炒),澤瀉(鹽水炒),肉桂,山萸肉(酒炒),懷山藥(炒),五味子(鹽水炒),磁石
上藥為末,用煉白蜜搗和,捻作小丸,丸須光亮。俟(半乾),再用製半夏(三兩),陳皮(二兩),炙甘草(一兩),研極細末,泛為衣。每朝服(二錢)。發時亦可服。
葉,喘之標在肺,喘之本在腎。脈遲者,寒也。舌白者,痰也。以金水六君煎加味。
大熟地(蛤粉炒),半夏,陳皮,茯苓,杜仲,款冬花,桂枝,紫菀,杏仁,五味子,胡桃肉
又,喘發已平,咳嗽不止,吐出濃痰,今宜降氣化痰。
蘇子,旋覆花,當歸,款冬花,桑白皮,橘紅,半夏,茯苓,杏仁
白話文:
痰喘門
都氣丸三錢,早上服用;金水六君丸三錢,晚上服用。都用鹽湯送服。
此外,肺是貯藏痰液的器官,腎是納氣的根本。腎虛不能納氣,就會氣逆而產生喘息;肺虛不能下降,就會痰液積聚而導致喘息。之前的方劑辛溫通利肺氣,補益腎氣,服用後症狀稍有好轉,但病根卻無法消除,這是因為多年宿疾,病根深蒂固。然而,按照方書,內飲治腎,外飲治肺,不外乎是上補下瀉的原則。
藥方組成:半夏、茯苓、橘紅、杏仁霜、款冬花、乾薑、白芍、五味子、炙甘草。
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,再用麻黃三錢、白果肉三十粒、枇杷葉二十片煎煮濃汁,製成丸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早晚各服一次,與都氣丸同時服用。
王某,老年人,因烘火時失誤燒到棉被,受驚受寒,煙燻入肺,突然喘息加劇,痰鳴聲嘶,神志不清,面部浮腫。需預防厥脫。
藥方組成:旋覆花、前胡、杏仁、川貝、代赭石、茯神、蘇子、沉香、桑白皮、款冬花、竹油(沖服)、薑汁(沖服)。
按語:這是火邪傷肺導致的喘息,與一般的痰喘不同,所以不用溫補的方法。
徐某,喘息哮鳴,氣急,起因是寒邪侵入肺俞穴,痰液凝滯胃絡而引起。久病不愈,肺虛必及於腎,胃虛必累及脾臟。脾是生痰的根源,肺是貯痰的器官。痰液滯留不化,氣機阻滯,一遇風寒,喘息就會發作。治療方法,要在上焦治療肺胃,在下焦治療脾腎,發作時治療上焦,平時治療下焦,這是固定的章程。如果想根治,必須長期服用藥物,年復一年,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最終將無濟於事。這不是虛言,務必謹慎。
發作時服用藥方:款冬花、桑皮、紫菀、蘇子、沉香、茯苓、杏仁、橘紅、半夏、淡黃芩。
平時服用藥方:熟地、五味子、陳皮、薏苡仁、胡桃肉、紫石英(煅)、半夏、蛤殼、杜仲、茯苓。
此外,喘息哮鳴頻發,脈象細數,經常怕冷。下焦陰虛,中焦痰盛,上焦肺弱。肺弱所以怕冷,陰虛所以脈象數。喘息頻發,是因為痰盛。受到某些刺激,就會發病。此病有三層,治療有三法,層層守護,方法兼顧,終年常服,或許能見效,否則恐怕無益。
發作時服用藥方:桂枝(生曬乾)、款冬花(蜜炙)、橘紅(鹽水炒)、杏仁霜、萊菔子、桑皮(蜜炙)。
將藥物研磨成粉末,用枇杷葉十片(去毛)煎湯,再用竹油半茶杯、薑汁一杯,混合一起,將藥末製成丸劑。喘息發作時,每到睡覺前服用此丸劑二錢,用薏苡仁、橘紅湯送服。
平時服用藥方:熟地黃(砂仁拌)、丹皮(鹽水炒)、茯苓、牛膝(鹽水炒)、澤瀉(鹽水炒)、肉桂、山茱萸肉(酒炒)、淮山藥(炒)、五味子(鹽水炒)、磁石。
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,用煉好的蜂蜜調和,搓成小丸,丸藥必須光亮。等藥丸半乾後,再用製半夏三兩、陳皮二兩、炙甘草一兩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作為藥丸的外衣。每天早上服用二錢,發作時也可以服用。
葉某,喘息的標證在肺,喘息的本源在腎。脈象遲緩者,是寒證;舌苔白者,是痰證。用金水六君湯加減。
藥方組成:熟地黃(蛤粉炒)、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杜仲、款冬花、桂枝、紫菀、杏仁、五味子、胡桃肉。
此外,喘息發作已平息,但咳嗽不止,吐出濃痰,現在應該降氣化痰。
藥方組成:蘇子、旋覆花、當歸、款冬花、桑白皮、橘紅、半夏、茯苓、杏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