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旭高臨證醫案》~ 卷之二 (26)
卷之二 (26)
1. 臌脹水腫門
五苓散加川樸、薑汁炒川連、青皮、陳皮、大腹皮、木香、車前子、通草。
附:厚朴散
川樸(薑汁炒,三錢),枳殼(三錢,巴豆七粒合炒黃,去巴豆),木香(曬乾,研,三錢),青皮(醋炒,三錢),陳皮(鹽水炒,三錢),甘遂(麵包煨,三錢),大戟(水浸,曬乾,炒,三錢),乾薑(炒黃,三錢)
共為末。每服一錢,用砂仁、車前子泡湯調下。是治癖塊散大成臌之妙劑。
淵按:此方誠妙。但可施正氣不虛者。若久病及老年氣血衰弱之人,恐目前稍松,轉瞬而脹益甚,將不可治,用者宜審慎之。
僧,水腫自下而起,腿足陰囊,大腹胸膈,氾濫莫御。今先從上瀉下。肺主一身之氣,又曰水出高源,古人開鬼門,潔淨府,雖從太陽,其實不離乎肺也。
葶藶子,杏仁,川樸,陳皮,茯苓,川椒目,生薑,大棗
控涎丹,每日服五分。
淵按:水腫實證,治法如是。經云:其本在腎,其末在肺。葶藶瀉肺,椒目瀉腎。控涎丹不及舟車丸合拍。
某,暑濕伏邪挾積,阻滯腸胃,中州不運,大腹驟滿,腹中時痛,痛則大便黏膩,色紅如痢,小水短少。脈沉滑數,是積之徵也。擬大橘皮湯送下木香檳榔丸。
四苓散加橘紅、大腹皮、木香、木通、滑石、砂仁末、川樸。煎湯送木香檳榔丸三錢。
又,氣與水相搏,大腹驟滿,脈沉,小便不利,大便欲泄不泄。法以疏氣逐水。
香薷,大茴香,澤瀉,萊菔子,赤苓,大戟,甘遂,枳殼,黑白醜,生薑
王,內有濕熱,外著風邪,風與水搏,一身悉腫。此屬風水。當發汗。
羌活,香薷,陳皮,防風,赤芩,焦六曲,通草,蔥白,生薑
某,腹但脹而不滿者,屬氣,乃木乘脾土也。
川連(薑汁炒),香附,砂仁,川樸,青皮,焦六曲,懷山藥,茯苓,陳皮,澤瀉
淵按:黃連治脹,乃開中州濕熱也。土虛木乘之脹,大非所宜。
陸,瘧後濕熱內蘊,脾胃之氣不利,為口糜,為腹脹。姑先和中清化為法。
川樸,川連,焦六曲,赤苓,大腹皮,枳殼,澤瀉,黑山梔,陳皮,砂仁
淵按:連、樸此證甚合。
張,木旺乘脾,腹脹如鼓,形瘦脈細,症屬癉脹。法當溫通。
淡乾薑,茯苓,川樸,砂仁,懷山藥,吳茱萸,陳皮,澤瀉,大腹皮
金匱腎氣丸五錢,開水送。
淵按:虛脹治法,以川樸易黨參則善。
陶,年甫十三,斷無憂鬱之理,而腹滿如臌,微微內熱,將及兩月,其義何居?良以童心太甚,飢飽不調,冷熱不節,向有胃寒嘔酸之疾,今反不嘔,腹漸脹大,飲食不納,內熱時生。是非勞碌傷脾而失運,寒飲停聚而腹脹也。脾虛故內熱生,單單腹脹,名之單脹,然治法不同也。今以溫利中州,稍佐苦泄,取柔中之剛,能平胃而和脾。
白話文:
臌脹水腫門
五苓散加入川樸、薑汁炒川連、青皮、陳皮、大腹皮、木香、車前子、通草。
附:厚朴散
將薑汁炒川樸、枳殼(與巴豆同炒至黃色後去巴豆)、曬乾研磨的木香、醋炒青皮、鹽水炒陳皮、麵包煨甘遂、水浸曬乾炒製的大戟、炒黃的乾薑,等量混合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砂仁、車前子泡的湯送服。這是治療腹部腫塊脹大的良方。
按語:此方確有效驗,但適用於正氣不虛的人。若久病或老年人氣血衰弱,服用後可能短期症狀緩解,隨即加重,甚至難以治療,使用此方需謹慎。
某僧人,水腫從下肢開始,蔓延至腿、腳、陰囊、腹部、胸膈,嚴重浮腫。現先從上往下瀉水。肺主一身之氣,古人云「水出高源」,古代治療水腫的「鬼門關」、「潔淨府」等方法,雖從太陽經入手,但實際上與肺也息息相關。
使用葶藶子、杏仁、川樸、陳皮、茯苓、川椒目、生薑、大棗等藥物,服用控涎丹,每日五分。
按語:水腫實證的治療方法就是這樣。經書記載:「其本在腎,其末在肺。」葶藶瀉肺,椒目瀉腎。控涎丹的療效不如舟車丸。
某人,暑濕邪氣入侵,阻塞腸胃,中焦運化失調,腹部驟然脹滿,時常腹痛,痛時大便黏膩,色紅如痢疾,小便量少。脈象沉滑數,這是積滯的徵象。擬用大橘皮湯送服木香檳榔丸。
用四苓散加入橘紅、大腹皮、木香、木通、滑石、砂仁末、川樸,煎湯送服三錢木香檳榔丸。
又,氣與水交阻,腹部驟然脹滿,脈象沉,小便不利,大便想解卻解不出。治療方法是疏通氣機,利水消腫。
使用香薷、大茴香、澤瀉、萊菔子、赤苓、大戟、甘遂、枳殼、黑白丑、生薑等藥物。
某人,內有濕熱,外受風邪,風水交搏,全身浮腫。此屬風水腫,應發汗解表。
使用羌活、香薷、陳皮、防風、赤芩、焦六曲、通草、蔥白、生薑等藥物。
某人,腹部只是脹而不滿,屬於氣滯,為木氣乘克脾土所致。
使用薑汁炒川連、香附、砂仁、川樸、青皮、焦六曲、懷山藥、茯苓、陳皮、澤瀉等藥物。
按語:黃連治療脹滿,是為了疏通中焦濕熱。脾土虛弱而木氣乘克所致的脹滿,不宜使用此法。
某人陸,瘧疾癒後濕熱內蘊,脾胃氣機不利,出現口糜、腹脹。先以和中清化的方法治療。
使用川樸、川連、焦六曲、赤苓、大腹皮、枳殼、澤瀉、黑山梔、陳皮、砂仁等藥物。
按語:川連、川樸在此證中很合適。
某人張,木氣過旺克脾,腹部脹大如鼓,形體消瘦,脈象細弱,屬於臌脹。治療方法應溫通。
使用淡乾薑、茯苓、川樸、砂仁、懷山藥、吳茱萸、陳皮、澤瀉、大腹皮等藥物,並服用五錢金匱腎氣丸,開水送服。
按語:虛脹的治療方法,用川樸代替黨參效果更好。
某人陶,十三歲,沒有憂鬱之症,卻腹部脹滿如臌脹,略感內熱,持續近兩個月,這是什麼原因呢?很可能是由於童心未泯,飲食不節,寒熱失調,以前有胃寒嘔酸的病史,現在反而不嘔吐,腹部逐漸脹大,飲食減少,偶爾內熱。這是非勞碌傷脾而失其運化,寒飲停聚而導致腹脹。脾虛則內熱生,單純腹脹,稱為單脹,但治療方法不同。現在採用溫中利氣,略加苦寒瀉熱的方法,以柔克剛,平和胃氣,調和脾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