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旭高

《王旭高臨證醫案》~ 卷之二 (2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20)

1. 吐血門

大生地(海浮石拌炒),半夏(青鹽制),麥冬(元米炒),五味子(炒),紫石英(煅),丹皮(炒成炭),牛膝(鹽水炒),懷山藥(炒),蛤殼(打),訶子,茯苓,青鉛,枇杷葉(蜜炙)

淵按:咳血一證,非盡由陰虛。若痰飲久咳,乃胃絡受傷,胃氣不降,血從氣逆而來。治痰飲,降胃氣,血自止矣。徒事滋陰,恐氣愈逆而血愈多也。

範,脈虛數,兩尺愈虛。心肝脾胃俱受其病,惟腎獨虛。心肝火亢,肺胃受戕,痰由濕生,血隨氣逆,咳嗽黃痰帶血,掌中覺熱。法宜養腎之陰,以清心肝之火,而肅肺胃之氣。

大生地(海浮石拌),丹皮炭,沙參,川貝,白扁豆,甜杏仁,茜草炭,生苡仁,阿膠(米粉炒),茯苓,藕節,枇杷葉

顧,頭痛嘔血,皆在上午,陽經之火無疑。法以清降。

犀角,羚羊角,麥冬,石決明,生石膏,知母,丹皮(炒焦),竹葉,鉤鉤

又,清泄陽明之火,頭痛已減,仍用前法。

羚羊角,元參,生石膏,麥冬,澤瀉,知母,石決明,淡芩,生甘草

許,形寒飲冷則傷肺,兩寒相感,中外皆傷,故氣逆而咳嗽也。咳而欲嘔曰胃咳。加以用力勞動,陽絡受傷。痰中帶血,久而不已,易入損門。

旋覆花,代赭石,杏仁,丹皮,鬱金,半夏曲,款冬花,橘紅,紫菀,茯苓,枇杷葉

某,咳嗽吐血,晡熱便溏,腹中有塊攻痛。肺腎陰傷,脾陽復弱,肝木橫於中矣。飲食少納,倉廩空虛,心如懸罄,何恃不恐?

黨參,白芍(吳萸三分,拌炒),懷山藥,棗仁,新會皮,川貝,款冬花,丹皮(炒焦),茯神,沙苑子,生穀芽

某,飢飽勞傷,其病在胃,胃為多氣多血之鄉,胃傷則血從吐出。擬和胃、降氣、化瘀法。

沙參,生苡仁,丹皮(炒焦),茜草炭,杏仁,鬱金,炙甘草,桃仁泥,白扁豆,茯苓,藕節

某,咳嗽成勞最難治,《十藥神書》傳葛氏。生津順氣化痰濁,補血安神分次第。病經一載元氣虧,節屆春分恐危殆。安穀則昌古所言,姑擬一方補脾胃。

玉竹,懷山藥,生苡仁,白扁豆,川貝,茯苓,甜杏仁,款冬花,生穀芽,沙參

朱,操勞思慮,陰津元氣內虧,脾失運而生痰,肺失降而為咳。痰中帶紅,時生內熱。勞損之根,勿得輕視。

大熟地,川貝,生苡仁,懷山藥,丹皮(炒焦),甜杏仁,麥冬,茯神,半夏,枇杷葉

呂,脈數左寸獨銳,心經有火,吐血不止,法宜清養。

犀角,鮮生地,淡芩,阿膠(蒲黃炒),丹皮(炒焦),山梔,杏仁,茜草炭,茅根,藕節

龐,去秋咳嗽,些微帶血,已經調治而痊。交春吐血甚多,咳嗽至今不止,更兼寒熱,朝輕晡甚,飲食少納,頭汗不休。真陰大虧,虛陽上亢,肺金受爍,脾胃傷戕,津液日益耗,元氣日益損。脈沉細澀,口膩而干。虛極成勞,難為力矣。姑擬生脈六君子湯,保肺清金,調元益氣。扶過夏令再議。

白話文:

吐血門

多種吐血案例的治療處方與分析:

第一例:方劑包含生地、半夏、麥冬、五味子、紫石英、丹皮、牛膝、山藥、蛤殼、訶子、茯苓、青鉛、枇杷葉。此例認為咳血並非全然因陰虛,而是痰飲久咳導致胃絡受傷,胃氣不降,血隨氣逆而上。治療重點在於化痰降氣,血自然會止住,單純滋陰反而可能加重病情。

第二例:患者脈象虛數,兩尺脈更虛弱,心肝脾胃皆受損,唯獨腎虛。症狀為心肝火亢,肺胃受損,濕痰生,血隨氣逆,咳嗽帶血,掌心發熱。治療方法應養腎陰,清心肝之火,肅肺胃之氣。方劑包含生地、丹皮炭、沙參、川貝、白扁豆、甜杏仁、茜草炭、生苡仁、阿膠、茯苓、藕節、枇杷葉。

第三例:患者頭痛嘔血,皆發生在上午,屬於陽經火盛。治療方法應清降,方劑包含犀角、羚羊角、麥冬、石決明、生石膏、知母、丹皮、竹葉、鉤吻。

第四例:患者頭痛好轉後,繼續使用清泄陽明之火的方法。方劑包含羚羊角、元參、生石膏、麥冬、澤瀉、知母、石決明、黃芩、甘草。

第五例:患者形寒飲冷傷肺,寒邪内外夾擊,導致氣逆咳嗽,並伴有欲嘔的胃咳,用力勞動後加重,痰中帶血,久治不愈。方劑包含旋覆花、代赭石、杏仁、丹皮、鬱金、半夏曲、款冬花、橘紅、紫菀、茯苓、枇杷葉。

第六例:患者咳嗽吐血,午後發熱,大便溏瀉,腹中有塊狀物疼痛。診斷為肺腎陰虛,脾陽衰弱,肝氣橫逆。患者食慾不振,心神不安。方劑包含黨參、白芍、山藥、棗仁、陳皮、川貝、款冬花、丹皮、茯神、沙苑子、生穀芽。

第七例:患者因飢飽勞損傷及胃部,導致吐血。治療方法應和胃、降氣、化瘀。方劑包含沙參、生苡仁、丹皮、茜草炭、杏仁、鬱金、炙甘草、桃仁、白扁豆、茯苓、藕節。

第八例:患者久咳難治,元氣虧損,病情危重。方劑以補益脾胃為主,包含玉竹、山藥、生苡仁、白扁豆、川貝、茯苓、甜杏仁、款冬花、生穀芽、沙參。

第九例:患者因操勞思慮導致陰津元氣虧損,脾運化失常生痰,肺氣不降而咳嗽,痰中帶血,時有內熱。方劑包含生地、川貝、生苡仁、山藥、丹皮、甜杏仁、麥冬、茯神、半夏、枇杷葉。

第十例:患者脈象左寸脈獨盛,心經有火,吐血不止,治療應清熱養陰。方劑包含犀角、生地、黃芩、阿膠、丹皮、山梔、杏仁、茜草炭、茅根、藕節。

第十一例:患者秋冬季咳嗽帶血,經治療後好轉,春季復發,吐血量多,咳嗽不止,伴有寒熱,午後症狀加重,食慾不振,頭汗不止。診斷為真陰大虧,虛陽上亢,肺金受損,脾胃受損,津液元氣耗損。脈象沉細澀,口膩而乾。方劑擬用生脈六君子湯加減,以保肺清金,調元益氣,待度過夏季再作調整。